1. 首页 > 心灵物语 >

好好干就能幸福,人民日报央视鸡汤文接连翻车,这届网友怎么了?

文字| 历史

编辑|历史

近日,人民日报、央视发表的鸡汤文章再次引起大家的关注。 然而,这一次却没有得到好评,而是遭到了广大网友的“嘲讽”。

诸如《努力工作,生活会更甜蜜》、《靠体力劳动赚钱就能安心》等文章,看似充满正能量鼓励大家努力工作,但最终他们推翻了。

心灵鸡汤没用_心灵鸡汤不好喝下一句_心灵鸡汤不管用

此外,现在网民们批评官方媒体发布的任何内容。 看来大家这几年的怨气终于找到了出口,疯狂的发泄着不满。

01

官方公告遭到疯狂投诉

近年来,随着大学毕业生数量的增加,就业形势变得更加严峻。 人们疯狂地为自己的简历增光添彩,要么是纯粹的学者,出国留学,要么选择继续深造。

总之,我们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更好的工作,更有保障的生活,但在别人眼里,却意味着你能力不够,找不到工作。

本月4日,央视再次发布视频。 总的意思就是鼓励大家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赚钱,这样才能安心。 看来这也是对大家的一种鼓励吧?

让每个人脚踏实地,努力工作,用自己的精力为国家做出贡献,为自己创造一个未来。

视频中的主角是一位50岁的大叔。 他从事重体力劳动已有30多年。 他通常为了省钱而省钱。 文案称,叔叔的生活虽然艰苦,但他的眼睛仍然充满光芒。

原本很积极的视频,突然出现了不和谐的场面。 大叔奋力拉车,超了一辆保时捷。 大家都按捺不住自己的评论。

心灵鸡汤不好喝下一句_心灵鸡汤没用_心灵鸡汤不管用

大叔工作够辛苦的,就算五十多岁了,还要从事这样的体力劳动。 但以他每个月拿的工资,要多久才能买一辆保时捷呢?

这也让大家对“努力=成功”的观点产生了质疑。 努力就一定会成功吗? 是否一定能过上好日子,可能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02

努力不一定会成功,但如果不努力,就一定不会成功。

我还记得我们都听过的一句话。 大致意思是:一个人要想成功,就必须努力。 虽然最后的结果可能不是你想要的,但是努力总没有坏处。

本来这句话是为了鼓励同学们在学校好好学习,为将来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努力奋斗,但如果不努力,一切都会白费。

这句话蕴含哲理。 有多少人以为,只要努力,就一定会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无论是金钱、地位,还是其他的东西,但现实却并非如此。

这句话的意思其实就是教导大家要进步,要努力。 我们曾经相信这样的话并不断学习和成长。

当我们亲眼看到这个社会时,我们发现有很多东西和别人灌输的观念完全不一样。

我们看到现在对于努力的定义似乎和以前不一样了。 以前被认为不值得的职业现在可以给人们带来巨额财富。

曾经我以为是一份不错的工作,一份需要全心全意的工作,结果却是报酬只能用一般来形容。

当今社会,人们确实开始质疑“努力=成功”的定义,甚至开始对这样的言论感到反感。

心灵鸡汤不好喝下一句_心灵鸡汤不管用_心灵鸡汤没用

因为我在公司每天加班,所以仍然只拿到几千元,有的高管也拿到几万元。 但如今的网络直播,单靠打赏是不可能每次直播都能赚几百万、几千万的。 可疑的。

他们努力了吗? 显然,他们付出了努力,但只是一点点。 他们只需抓住用户的喜好,带货就能获得天价回报。

努力和成功不是成正比的吗?

还有一些投机者,曾经是默默无闻的人,现在却是各行各业的大佬。 他们一开始并没有晋升到神坛。 相反,他们是被人们瞧不起的机会主义者。 但现在对于这些机会主义者来说,为什么呢? 你是不是开始佩服了?

很简单,因为他们成功了,但现在的年轻人似乎不再遵循这个方法了,因为鸡汤喝多了,现在已经产生了“耐药性”。

03

成功不就是因为放不下吗?

今年春节期间,人民日报等官方媒体发表了一篇充满正能量的文章,名为《努力奋斗,日子会更甜》。 里面的话是给大家打气,希望在新的一年里一年比一年有更好、更有活力的工作。

原本看似很平常的事情,能给大家带来一股“过年新气象”,却在评论区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虽然评论区大家表达的语言各有不同,但都流露出一个观点——“只要你开心就好”。

央视甚至以孔乙己为例,说现在的大学生都学会了像孔乙己那样。 在他们看来,孔乙己为什么不能更好地融入当时的社会呢? 这一切都是因为他放不下自己学者的身份。

无法摆脱那种自我的感觉导致他的结局很悲惨。 孔乙己的悲剧不在于读书本身,而在于读完书后,他仍然放不下自己的架子!

心灵鸡汤不管用_心灵鸡汤不好喝下一句_心灵鸡汤没用

然后他说,现在的年轻人找不到工作,是因为他们太在意自己的学历和地位,所以常常错失机会。

虽然这句话的初衷可能是让大家在找工作的时候不要好高骛远,不要让大家把最初的目标定得那么高。

然而,居然把知青们比作“孔乙己”,这不是有点侮辱人吗? 大家都知道《孔乙己》是一部反面教材,是鲁迅先生为了讽刺当时的社会现象而写的,但并没有什么好的意义。

鲁迅先生就是想批评这种人迂腐、麻木不仁,让大家把孔乙己当作反面教材。 然而,作为国家的官方媒体之一,他居然用这样的例子来形容那些就业困难的年轻人。 确实有些不妥。

虽然他们最后表达的意思是告诫年轻人要在壮年时放下傲慢,尽快学习知识,不要好高骛远,但这个例子是错误的。 难道审核机构这么多人根本就没有发现什么问题吗?

如果你想说服年轻人在找工作时要更加谦虚,你可以举其他例子。 整个做法可以说是弄巧成拙。

以上这些,也可以说明人们对《心灵鸡汤》不再热衷,但这是为什么呢? 明明是一个对某些人来说意义非凡、能够激励人努力奋斗的词,但现在已经不适用了。

04

生活不像鸡汤,人更现实

也许过去的鸡汤对于各个年龄段的人来说都是一种精神上的安慰,让人们在如此混乱复杂的社会中找到一丝曾经的梦想和坚持。

过去,人们常常像那些提出鸡汤文章的人一样渴望成功,但现在社会不同了。 人们更关心的是自己每个月能拿到多少工资以及如何生活。

这些鸡汤,一两次,可能会让人觉得:哇,他们说的有道理,但时间长了,人就渐渐麻木了,然后就对这些鸡汤嗤之以鼻。

原因很简单。 这些鸡汤对人们的生活一点帮助都没有。 听了你的鸡汤,生活还是这样。 到时候没人能帮我,但我还是要过我的生活。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开始将生活目标从美好愿望转变为安稳的生活。 记者采访人们时,人们都会说,家里有钱花就是幸福。

心灵鸡汤没用_心灵鸡汤不管用_心灵鸡汤不好喝下一句

这就是普通人的幸福。 看起来是那么的微不足道,却是那么的温暖、感人。 是的,普通人从来没有想象过,有一天他们可以突然逆袭,一飞冲天。

大多数人还是想平静地过自己的生活,所以对于生活和工作都在挣扎的人来说,这鸡汤可能是最没用的东西了。

而这一次,将大学生视为“无用学者”,或许是他们做出的最糟糕的举动。

05

在对的年龄做对的事

官媒在自己的“例子”中,提到了硕士生外出打工、博士生外出卖房等例子,看来是目前的就业形势非常紧张。

但他们也表示,虽然自己送外卖、开车当司机,但仍然“靠着自己的努力”每月收入一万多元,辛苦了。

这让人很困惑。 我已经争论了很长时间了。 你是希望你的孩子将来好好学习,找到一份好工作,还是应该告诉他们,不管你学历多高,以后也可能送饭,因为这是大势所趋?

学生应该在正确的年龄做正确的事。 如果能继续读书,谁愿意这么年轻就去工作呢? 谁不想了解更多?

难道大家努力学习只是为了进工厂找工作吗? 还是给别人打工?

只有读书,人们才能明白知识的重要性,才能明白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的含义。 如果读书只是为了拧螺丝,那就没必要再读两年了。

对此,网友小陈表示,他也有同感。 初中时,他因成绩不好进入技工学校,学习汽车修理专业。 他认为他可以很快赚到钱。 当他第一次拿到工资时,他欣喜若狂。 毕竟,他才十几岁。 年纪轻轻就获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几年后,他也成了一名工匠,工资五六千。 他觉得自己的生活还不错。

但到了同学聚会的时​​候,他甚至坐在桌边都不好意思说话,因为这个同学在读博士,那个同学在国外工作。 他一开始就放弃了学业,甚至没有考虑再参加高中考试。 他只专注于“赚钱”“赚钱”。

在最适合学习的年龄,他选择进入社会,这自然拉开了他和其他朋友之间的差距。

虽然他说自己现在的生活还算不错,但是和别人相比,他总觉得自己落后了很多。 他常常问妻子:我当时的选择错了吗? 但妻子只能告诉他,即使他错了,那也是他的选择。

如果你不能承受学习的艰辛,你就必须提前承受生活的艰辛。 只是萧尘醒得太晚了。

与赚钱和学习相比,学习肯定更重要,但有些媒体却宣扬孩子赶紧找工作。

心灵鸡汤不好喝下一句_心灵鸡汤不管用_心灵鸡汤没用

而现在有的媒体把这些事情当成了最重要、最紧急的事情。 这个可以吗? 不是很好。

06

鸡汤文章推翻了是好事

随着这些鸡汤文章的出现,人们逐渐开始厌恶,因为这些东西对于普通人来说太空虚无边,对人没有任何营养,根本没有考虑到普通人的实际生活。

写这些文章的记者对老百姓的生活了解不多,采访报道也只是让大家了解一些情况。 至于现象,他们只是谈论展示的东西,所谓的建议并不属实。 人们的生活并没有发挥多大作用。

而这些看似有鸡汤意义、能温暖人心、能激励奋斗的文章,似乎又多了一层形式。 我们真正需要关心和考虑的是实际情况,而不是三言两语就能感动我们的枯燥文章。 。

大家都知道要想成功就必须努力,但是谁能保证你努力就一定会成功呢?

随着这些文章的一次次推翻,甚至有人直接批评,这说明现在每个人对社会、对自己的生活都有自己的想法,不会因为一些鸡汤而轻易改变自己的看法。

这也是一件好事。 这证明人们确实关心自己的生活。 鸡汤喝多了,会让人产生反感。 现在还是关注一下老百姓的现实生活吧。 还可以促使人们发现问题和矛盾,要求有关单位出面。 解决冲突。

倒不是“这一代网民真不好对付”,而是大家已经不再接受那种伎俩了。 鸡汤文章不再受到大家的推崇。 与空谈这些空话相比,实际关注人们的生活更为实际。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fwsgw.com/a/xinling/7680.html

于丹是不是真像有一些人评论的那样,她没有什么水平?
« 上一篇 2023-11-07
国学大师于丹被讽“小丑”:王朔评价犀利,不如陈丹青一针见血
下一篇 » 2023-11-0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