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不只是当下,还有诗歌和远处的田野。
你一无所有地来到这个世界,渴望找到那片大海
对于普通人,我把高晓松的“人生不只有眼前,还有诗意和远方”改成:人生也有诗意和远方,请先解决眼前的问题。这对普通人来说更实用。
考虑到高晓松自身的成长经历和现状,他的提醒并没有错。
在衣食住行等问题不用担心,买房、工作等问题不用担心,失败者不能结婚,而其他人则可以随意结婚、离婚的客观情况下,当然不能只考虑当前的情况,要考虑,也要考虑长远。
不然,你再酒后驾车,媒体天天堵你家门采访,已经够烦人的了;不然,你再离婚,八卦媒体就会盯着你,写各种猜测性的文章,同样很烦人。
但对于普通人来说,你必须先解决眼前的问题,然后再考虑诗歌和遥远的未来,否则这是不现实的。
心灵鸡汤虽然好喝,但是也不能喝得太频繁。
高晓松是谁?他出生在一个显赫的家庭,爷爷张炜是院士,是深圳大学的创始人,奶奶陆诗佳是目前IT圈内人所熟知的北航联合创始人,好像是世界著名物理大师的唯一女弟子(《小说》中高晓松的自述),爸爸是高立人,好像只是清华大学的教授(我觉得他爸爸是家里最不出名的人),妈妈是梁思成弟子、建筑师张克群,舅舅是大医学家施今墨。这样的家庭条件,又有几个人能比的上呢?
高晓松小时候,如果有问题,他爸爸就写个纸条给他,让他去找我们邻居某某教授,某某教授是这方面的权威,请他讲清楚,然后高就去了,把问题问清楚了再回家。我猜你当时可能没听懂,就去教授家吃了一顿饭,吃完饭教授还继续讲,直到他听懂了才允许回去。这是怎么回事?这一期学不出来,下一期可以免费学。
论成长经历、教育环境,全国又有多少人能与他相比?
对于普通的孩子来说,要翻过好几座山、走好几条泥泞的路才能到学校;对于普通的学生来说,到了学校发现老师顶多是初中毕业生或者高中毕业生;对于普通的学生来说,初中毕业只能考中专,毕业后国家会给他们安排工作,早日养活自己和家人;对于山东、河南等地,直到高考才知道,北大、清华在他们省一共录取了50、80名学生。对于这样的地方考生来说,优质的家庭环境和成长环境是无比羡慕的。
你以为普通家庭的孩子不喜欢天文军事吗?高晓松的军事知识当然和他知识广博、记忆力强有关。但如果高晓松出生在一个普通家庭,更别说贫困地区的大家庭,作为县城里的独生子,全县只有一个藏书不多的图书馆,他怎么可能找到那么多军事资料,培养自己的兴趣呢?
他的成长经历和人生中为数不多的坎坷与起伏,难免让他想到“吃玉米填不饱肚子,为何不吃肉粥呢?”
清华大学一位博士毕业生,在某电视节目上当着高晓松、蔡康永、马东的面说自己对未来很迷茫,不知道以后要干什么,想向评委请教,结果高却批评他,说他没想过要改变社会,只想着找工作,太丢他清华多年受教育的脸面了。我想说,你还没找到合适的工作,又不能独立,还想改变社会,这不是更可笑吗?你还没有成为改变或者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人物,对得起小时候抱着你玩、教你人生道理的梁思成吗?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fwsgw.com/a/xinling/2055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