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辉煌的时刻,但别让它永远存在。前段时间,被称为“文化偶像”的高晓松因为触及了大众最讨厌的话题,被众人称为叛徒。从此,高晓松跌下神坛,再无翻身机会。网友们不断在各种社交平台上捉弄他、针对他,他也深受其害。
(高晓松)
说到高晓松,大家就会想到和高晓松很像的一个人,就是曾经的“文化偶像”于丹。现在如果你去于丹的社交媒体平台,辱骂她的评论一大堆,大家也很疑惑,于丹为何会被大家辱骂。
于丹在《百家讲坛》中以生动、传神、形象的讲解受到众多观众的喜爱。
(于丹接受采访)
很多观众通过央视的《诸子百家》有机会接触到老祖宗留下的精神财富,给大家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无论是大学生,还是普通工作人员,甚至一些科研教授,都非常喜欢她的演讲,从此成为古典文化的普及者。
但究竟发生了什么,让她落得如此下场?这背后又隐藏着什么故事?
1. 一位才华横溢的中国学者
于丹1965年出生于北京的一个书香世家,她的父亲是“国学大师”,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因为国学要研究的东西很多,涉及的课题很广,内容也多样,所以要成为国学大师并不容易,需要多年的积累,而我要想把国学研究透彻,更是难上加难。于丹就出生在这样的家庭,所以从小起步就比别人高,在这样的环境中,她潜移默化地受到很多国学的影响,学术氛围浓厚,是“实力派国学二代”。
(于丹活动现场图)
良好的家庭环境加上努力,于丹如愿考入了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开始学习中国文化,并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没有人比她更适合走这条路。大学四年过去了,于丹依然放不下中国文化,继续学习。快30岁时,她成了北京大学的一名讲师。
2. 名利来得太容易并不是一件好事
在很多观众眼中,于丹的价值观很正面,她曾说做人要讲道理,要尊重父母,要爱师长,引来很多人的称赞。后来于丹的名气越来越大,不再是《百家讲坛》的于丹,而是《百家讲坛》的于丹,是她把《百家讲坛》这个节目捧红了,很多人就是冲着于丹去看这个黄金档的节目的。
她不仅给我们讲解经典著作,还出版书籍,奠定了她在百姓心中国学大师的地位。但名利来得太快并不是一件好事。对于当时备受青睐的她来说,名利让她更加嚣张跋扈。
有一次她去伦敦演讲,当众发脾气,给大家留下了很坏的印象,助理上前为她解释,但她却不断刁难,说出难听的话,让人怀疑那些话真的是从她嘴里说出来的吗?
于丹对《论语》的讲解得到了很多人的一致好评,她也因此受到了北大邀请。在演讲过程中,北大学生发现于丹对《论语》的理解非常薄弱,有的地方还不正确,这无疑是对很多学生的不负责任。演讲过程中,于丹的鸡汤味非常浓,北大学生实在忍不住,直接把她赶下了台。
一个“国学大师”倒下,千千万万个“国学大师”站起来,孟曼的讲课风格很独特,一下子就能把观众带入历史场景,让传奇人物武则天活灵活现。
之后,她在百家讲坛上讲了更多传奇人物,之后又参加了《中华诗词大赛》,让更多人记住这位才女。在《中华诗词大赛》节目中,她原本要给大家讲解一首家喻户晓的《怜农歌》,却误解了作者写这首诗的意图,酿成了大错。
由于她缺乏切身的生活体验,甚至还调侃说农民不会在烈日下除草。这一解读引发了大家的反对,很多人质疑这是否真的是国学大师。通过这两位国学大师,我们也看到,名利来得太容易并不是一件好事。相反,正是大家的追求,让这些人越来越搞不清楚自己的初衷是什么,从而被赶出了文坛。
3.“读人”——文化的桥梁
文化传承了几千年,但由于传播平台的限制,文化和真理无法普及,文化和真理只能被少数人掌握。在古代,只有富裕家庭的孩子才能上学,贫穷家庭的孩子没有资格上学。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化平台应运而生。
但很多文化晦涩难懂,很多道理不是一眼就能看透的,我们需要一个“翻译家”来为我们解读,充当文化的桥梁。正是因为这种需要,才有了于丹这样的人物,在这个时代,他们的作用被无限放大。说得更简单一点,于丹、孟曼这样的文学大师,就是“文化的奶妈”。
既然是文化桥梁,就应该发挥它应有的作用,把一些晦涩难懂的知识普及给大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既不能误解那些诗歌的含义,也不能过度解读,更不能利用这个平台把自己的心灵鸡汤观点传播给大家。我们应该公正地向大众传播文化中的真相。
于丹和孟曼本应该把经典的文化作品讲解、传授给大家,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而不是无形中把励志故事传播给大众,这样的文化桥梁其实没有必要存在。
总结:
国学是一门非常深奥的学科,学子们要脚踏实地、不忘初心、勤奋学习,不能因名利而骄矜自大。作为这个时代的文化桥梁,他们肩负着非凡的使命和责任,不能为了名利而扭曲国学,给大家留下不好的印象。
不要做文化小丑,给外国人造成误解。如果想成为国学大师,以求得更多的名利,这条路走不长。无论做什么,都要谦虚谨慎,保持平和心态,踏踏实实学习,不要骄傲自大,无私奉献。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fwsgw.com/a/xinling/2030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