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自从我开始学习心理学的那一天起,一个熟悉的声音就经常在我耳边响起。
“我听说学心理学的人都有心理问题。”
“你不是心理学专业的吗?这么点小事就生气?”
“我有心理问题,请你看看我。”
“你会解梦吗?我梦见了一个事。”
时间久了,我就麻木了。
确实,在过去十几年里,心理学在中国发展迅速。
虽然现在很多公众号都在科普心理学,各大高校也积极开设心理学课程,
然而,到目前为止,大多数人对心理学的看法是
还是这样
那样
甚至这样!
有时候看到别人这么说,心里很绝望,不知道该怎么解释,这说明大众眼中的心理学离科学心理学还差得很远。
正因如此,在很多人眼里,心理学并不是一门科学。
然后问题就出现了。
你对科学了解多少?
什么是科学?
2.
什么是科学?
第一个问题是——心理学是一门科学吗?
我问过身边很多人,有的回答是,有的回答不是。
即使是一些接受过系统心理学训练的学生也很难对这个问题给出肯定的答案。
所以第二个问题是——什么是科学?
我们普通人说到科学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往往是——
科学是可以被证明是真实的,或者换句话说,科学就是真理。
但事实却恰恰相反。
科学之所以成为科学,并不是因为它“正确”或者它可以被验证,而是因为它可以证伪。
长期以来,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往往是通过我们的“经验”而获得的。很多人认为,通过经验的总结和归纳,能够被证明是正确的理论才是真理,即“可验证性”。然而,英国科学哲学家卡尔·波普尔却给出了不一样的答案。
首先,波普尔对于“可证实性”的怀疑态度,来自于他对人类经验归纳的不完备性的警惕。
在实证科学领域,证实与证伪之间存在着不对称性。
具体来说,需要验证的经验数量是无限的。
证伪则不同,一次错误的经验就足以推断结论是错误的结论。
为了证明“所有的天鹅都是白色的”,我们需要在一切时间、一切空间观察天鹅的颜色,但为了反驳这种观点,我们只需要找到一只不是白色的天鹅。
其次,波普尔列举学术史上的案例,认为许多巫术或宗教在实际操作中往往能够从大量例子中得到经验归纳,从而宣称其结论已得到“证实”。一些弗洛伊德主义者和马克思主义者也同样通过随时修正其理论来解释大量历史事例,宣称其理论已得到证明。
这些理论的不科学性并不在于它们无法被证实,而恰恰在于它们无法被证伪。
波普尔说:“我无法想象任何人类行为不能用这两种理论(心理分析等)来解释。在他们的崇拜者眼中,正是这个事实构成了对他们有利的最有力论据,即他们总是适用,总是被证实。我开始明白,这种表面上的优势,其实是他们的弱点。”
波普尔的《猜想与反驳》:“……每一个可以想象到的案例都可以用阿德勒的理论或弗洛伊德的理论来解释。我可以用两个完全不同的人类行为例子来说明这一点:一个人把一个孩子推入水中,想把他淹死;另一个人牺牲自己的生命去救这个孩子。弗洛伊德和阿德勒的理论可以同样轻松地解释这两个案例。根据弗洛伊德的说法,第一个人受到了压抑(例如,他的俄狄浦斯情结的某些元素),而第二个人已经实现了升华。根据阿德勒的说法,第一个人有自卑感(因此可能有证明他敢于犯罪的需要),第二个人也有自卑感(他的需要是证明他敢于救这个孩子)。”
有些理论或命题“永远正确”,但却“毫无意义”。
对此,波普尔在他的科学哲学著作《科学发现的逻辑》中给出了一组例子:
“明天这里会下雨还是不下雨”由于“无法驳斥”,并不属于实证科学的命题,虽然这个说法当然没有错,但也是无用的。
“明天这里会下雨”是一个经验科学命题,因为我们有可能通过第二天的天气状况来证伪这个命题。
我们从实践中还可以发现,一些欺骗性的形而上学或学说,通过概念的模糊性和任意扩充或改变内容的能力,建构出不可证伪的性质,以证明自身的合理性。
例如,占星理论认为,人的性格与出生时的星座有关,但占星理论对不同星座人的性格描述往往非常宽泛,可以适用于任何人,就如同“明天这里会下雨”或“不会下雨”一样,无论哪种说法都是正确的。
(在学心理学之前,初中时我一直以为自己是“处女座”,后来把自己跟上面的各种描述对比了一下,发现果然是我!后来我发现中国的生日分阳历和阴历,而阳历对应着国外的星座,所以我就成了“天秤座”,对比之后发现自己确实很符合天秤座的各种性格特征;然而最后发现自己其实是“天蝎座”,结果你们也都知道。所以现在看到各种星座,最多当成是“心理游戏”而已,当然我不会刻意去纠正别人对星座的“迷信”,因为作为一种爱好,无伤大雅,没必要打扰别人的兴趣。)
1948年,心理学家伯特伦·福勒(Bertram Forer)曾从占星人格理论中摘录了一些陈述,交给他的学生,让他们评估这些陈述是否描述了他们自己的性格。
完全相同的性格测评结果,与39名不同学生的测试情况竟然出奇地高度一致(准确率最低为0分,最高为5分,平均为4.3分)。
这些性格描述如下:“有时你性格外向,友善,富有社交性,有时你性格内向,谨慎,沉默寡言。”,“虽然有一些性格缺陷,但一般来说你有能力弥补它们。”,“你有相当大的未开发的潜力,还没有利用你的长处。”......
——谁不是这样呢?
这种现象也被称为巴纳姆效应——人们会对他们认为是为自己量身定制的性格描述给出高度准确的评价,但这些描述往往足够模糊和笼统,适用于世界各地的许多人。
事实上,巴纳姆效应可以解释为什么很多伪科学,例如占星术、占卜术或者心理分析测试等,能够被公众广泛接受。
总结一下,我们认为科学有三个特点:
第一,系统的实证主义研究方法
实证主义是指基于观察的实践,不是凭空想出来的,也不是权威人士定夺的,中国古人所说的“天圆地方”只是人们的猜测,并不是通过观察得出的科学结论。
同时,这种观察不能是零散的、零星的,必须建立在大量实践中收集足够多的资料的基础上,经过分析、筛选,以解决问题为目的,从中得出结论,这就叫系统性。
第二,科学研究成果应该产生公开、可验证的知识。
这里的“公开性”是指向科学界提交,如果你把一个科学发现发到微博上,并不能算作具有科学公开性。向科学界提交的目的也是为了“可测试性”,即其他科学家在同等条件下也能得到同样的结果。
爱因斯坦因光电效应理论而非相对论而获诺贝尔奖,主要原因是前者是一个已被证实的理论,而诺贝尔奖委员会则认为相对论的支持证据不足。
有了这个解释,大家就明白了,所谓的“超自然体验”和“心灵感应”都是不公开的,如果有人在媒体上自称是心理学家,说自己有了重大发现,但这些发现没有在重要的行业期刊上发表,同样不可信。
第三,科学研究问题必须真实、可解、可证伪。
“真正可解”是什么意思?
认知心理学家史蒂芬·平克将“未知”分为“问题”和“悬念”。
问题可以解决,但“谜”却只能通过推测或辩论来解答。例如,人性是善还是恶,就是一个谜。
悬念和疑问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比如古代我们无法确定某位皇帝是不是私生子,这在当时是一个悬念,但现代有了DNA技术,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可证伪性意味着理论可以被检验并证明其有缺陷。科学通过不断提出理论、检验理论和修正理论的循环而不断进步。
比如,我们通常之所以称之为迷信,就是因为人们无法分辨它到底有什么不对,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你信,它就有;你不信,它就不存在”。
弗洛伊德的理论不再被认为是科学心理学。在美国心理学会,只有不到 10% 的人同意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因为它不可证伪。正如荣格所说,弗洛伊德引导他的病人像孩子一样了解自己,但他不负责为他们找到出路。
但由于弗洛伊德的名声太大,误导了大众对真正心理学的理解。
(当然,我们不能说弗洛伊德的理论完全错误,他的“无意识”理论至今仍被科学界广泛接受,但对其中一些理论和概念的误用绝对是错误的!)
同样,那些“心灵鸡汤”和“寓意深刻的小故事”也与科学无关。比如,在谈论小我与大我的关系时,可以说“如果你连自己的房子都打扫干净,又怎么能打扫世界”或者“大丈夫志存高远,不为小事计较”。无论哪种说法都是对的。如果它无法被驳斥,它就不是科学,或者它不属于科学的范畴。
3.
如何区分科学心理学与伪心理学?
科学一直有一个最大的敌人,那就是伪科学。
那些声称是科学但不遵循科学方法的知识或理论,可能看似科学,但无法用科学方法检验,甚至可能是伪装成科学的骗局。
--伪科学
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已经进入了信息爆炸的时代。
在当今社会,我们很容易获得任何知识或信息,但随之而来的,我们也容易被各种虚假信息和知识所误导,其中媒体的传播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很多人以为媒体、各类公众信息平台是“科学”“权威”的象征,但事实上很多媒体并不具备辨别信息、验证知识的能力,很多经过精心包装的“伪科学”正是借着这种力量流行起来的。
这只是两个简单的例子:
01
水变成油
1984年3月,公交车司机王洪成声称自己配制了一种特殊的母液,他把这种母液称为“洪成基液”,即所谓的水基燃料膨胀剂。只要在水中加入少量母液,水就能变成燃料,比柴油、汽油的能源效率更高。而且原料大部分是水,所以清洁、污染少。1992年8月14日,《人民日报》第四版刊登文章赞扬王洪成。1995年,全国政协八届一次会议上,以何祚庥院士为代表的4位科技界政协委员联名提交了调查水变油真相的提案。1996年,王洪成被刑事拘留。1997年11月,王洪成被判处十年有期徒刑。水变油骗局就此尘埃落定。
02
酸碱体理论
“酸碱体质”这个词听上去是不是很耳熟?其实,这一理论并不新鲜,也曾被多篇科普文章驳斥过。但在国内养生圈,它仍被奉为“科学养生”的经典理论,曾受到养生爱好者的推崇。“酸碱体质理论大师”罗伯特·杨曾冒充医生,建议一位癌症患者放弃现代医学治疗方法,采用所谓的“酸碱体质理论”进行治疗,结果误导了患者,导致病情恶化,被美国加州圣地亚哥地方法院判处1.05亿美元罚款。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不相信心理学是一门科学。
这也是因为他们把伪心理学当成了心理学。
这就像将伪科学称为科学一样。
什么是伪心理学?
伪心理学是指看似心理学但没有事实依据的系统。
与真正的心理学家不同,伪心理学家从不进行科学实验。
手相术、颅相学、神经语言程序设计、占星术、精神控制等都是伪心理学。
例如,颅相学在流行并拥有众多追随者的时候(19世纪初)被认为是一门“科学”,但经过科学的假设和检验,它已经完全被证明是无稽之谈。
颅相学是一种假说,认为头骨的形状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心理和性格。例如,如果负责“记忆”的区域更突出,这个人的记忆力就会更好。颅相学现在已被认定为伪科学。
伪心理学至今仍然有很大的市场。
一方面是很多人不能区分科学心理学和看似真实其实具有欺骗性的伪心理学。
另外一种也和“伪心理学”和“伪心理学家”的包装息息相关。
最常见的还是媒体包装和网络误导信息,比如很多人都不知道百度百科上的明星介绍,其实这些介绍是个人可以随意编辑的。
所以重点来了
作为普通人,我们可以通过什么方法来轻松辨别生活中遇到的心理的真伪呢?
第一个标准是,个案没有价值。这个很容易理解。一个人身上发生的事情没有推广价值,也没有可复制性。
为什么个案没有价值呢?因为某个方法对某个人有用,而且有很多因素在起作用。没有对比,没有排除其他干扰,它是完全不可靠的。
在医学上,有一种“安慰剂效应”。在医学实验中,如果医生告诉病人,他正在服用一种治疗某种疾病的特效药,但实际上,那只是普通的维生素,部分受试者服药后,仍会感到一些缓解。这就是安慰剂效应,而不是药物的效果。
所以当有人说他用了某种方法或吃了某种药治好了病的时候,根本无法判断是药物起作用了,还是安慰剂起作用了,或者是其他因素起作用了。
既然个案不可信,那为什么有些人看了电视上某人描述自己治疗的过程还是会相信呢?这是因为这些案例太过生动、太生动了。
喜欢听故事是人的天性,比如在讲座中,人们往往记住的是生动的事例,而不是枯燥的理论。
大脑的记忆更看重生动的例子,人们也更容易相信它们。
所以不要相信那些完全依靠生动的例子来宣扬的心理学理论。
第二个标准是区分相关性和因果关系,两个变量之间存在相关性并不一定意味着它们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比如有数据显示,电线杆多的地方,事故发生率就高,这里电线杆和车祸两个变量是相关的,不是因果关系,并不是电线杆多就会导致车祸多。
它们之间通过第三个变量联系起来,即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高时,电线杆数量多,汽车多,人口多,因此电线杆数量与车祸数量存在相关性。
当我们遇到心理学的时候,我们要分清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是相关关系还是因果关系?
第三个标准是:随机对照试验
《时代》杂志说:“随机对照试验是现代科学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在做实验的过程中,设置两组受试者,一组作为实验组,测试一种新药,另一组作为对照组,不服用该药。这样可以排除其他干扰。
过去人们相信迷信的方法可以治病,因为没有对照实验,这也是一些伪科学无法被证伪的原因。
以上三个判断标准,个案无价值、区分相关性和因果性、随机对照实验,让我们知道了伪心理学为什么不科学。但我们还需要知道科学心理学为什么是科学的。
以下三个原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科学心理学。
第一原理:结论是概率
心理学研究的结论和其他学科的研究结论一样,都是概率性的,也就是说某种结论在大多数情况下都会出现,但并非在所有情况下都会出现。
吸烟有害健康是人人皆知的。但如果你用医学统计数据劝说一位老烟民戒烟,他可能并不在意。他会举出一些名人吸烟长寿的例子来反驳你。
但例外并不代表规则就无效。研究表明,活到85岁的人中,只有5%是吸烟者,95%是不吸烟者。
“吸烟导致肺癌”这一科学结论应该准确地意味着医学可以肯定地告诉我们吸烟者死于肺癌的可能性比不吸烟者更大。但它并没有说明谁会死、何时死。这种关系是一种概率,并不适用于所有情况。
这个结论是一个概率原理,其实是无意义案例的另一面,我们不应该一概而论,也不应该把结论绝对化。
第二个原则是:逐步整合模式
科学理论的发展进步,都是循序渐进的,没有突然出现新的突破,也没有新的实验可以一锤定音,一切科学都是在无数次实验、无数次结论的基础上不断进步的,这就叫“渐进式整合模式”。
而且,新发现与以前的理论是兼容的,就像即使有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牛顿的相对论定律仍然是科学。
因此,当看到媒体宣传所谓的“前所未有的新理论”或“某国最新技术”时,就要提高警惕,这不符合新理论逐步融合的原则,很可能是伪心理学骗局。
第三个原则是,从理论到现实需要一个过程。
科学研究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可以直接应用于实践的研究,一种是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应用于实践的基础研究,很多心理学研究属于后者。
很多人对心理学还需要实验感到困惑,认为实验室研究跟生活没啥关系,其实这实在是个误区。
例如,法国神经学家布罗卡发现左下额回病变可引起运动性失语症,从而引发了人们对左右脑的研究,并发现左右脑是独立运作的,这一发现为早期癫痫患者的治疗提供了可能。
布罗卡的发现是在实验室解剖尸体时做出的。
同样,一些在动物身上进行的实验,如巴甫洛夫对狗进行的条件反射实验,可以用来解决人类社会的各种问题,如自闭症儿童、酗酒和过度肥胖、焦虑症等的治疗等。
所以,要正确理解科学心理学,就要正确认识到心理学也是需要在实验室里进行实验的,有些基础研究暂时不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但也不能怀疑它不是心理学,从理论到应用需要一个过程。
终于
需要注意的一点是:
在近代,一些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研究还受到技术条件的限制,这意味着研究者目前无法像物理学家或化学家那样在实验室中严格控制变量,采用现代经典实验范式来研究自己所需要研究的对象;
而且,由于人类社会、精神领域的诸多复杂性,这些领域中的各类命题理论并不像波普尔想象的那样可以轻易被证伪。
例如,历史命题无法像物理学那样进行“可重复的实验”;精神分析所关注的个人成长、人格形成等心理问题,由于伦理道德等诸多因素,无法完全脱离外部社会的各种混杂因素,无法用单一变量进行研究;近代以来的自然科学方法,也无法轻易地复制到人类精神与社会的各个领域。
但我们仍然需要知道,
科学未必能告诉我们真相是什么,但它会提醒我们什么可能是幻觉!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fwsgw.com/a/xinling/1984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