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心灵物语 >

2011 年昆明青年记者训练营:山东女孩蓑依的执着与梦想

心灵鸡汤是一本什么样的书_想看心灵鸡汤这本_心灵鸡汤看看就好

2011年秋天,我开始在昆明为全国各地有新闻理想的年轻人举办青年记者训练营,每季为期三个月,每次从各省高校数百甚至数千名学员中选拔出二三十名优秀学员,进行媒体实践和写作技巧的专项培训。

索依是第一批进来的人之一,进营前就收到过不少夸奖。有人告诉我,她在学生时代写过好几本书,文笔中融入了青春气息,既青春洋溢又傲骨英姿,令人印象极为深刻。她是山东女孩,当时在曲阜读大二。或许是因为她从未出过远门,而昆明又太远,学校和父母坚持不让她来。她不知从哪里弄到我的电话号码,让我给她父母和母校打电话,办个证明。见她执着又机灵,我一一答应了她的要求,她终于来了。

她长得非常漂亮,细长的弯眉,甜美的酒窝,微微上扬的嘴唇,左脸颊上有一缕柔软的刘海,清纯又甜美。周围的人都喜欢跟她开玩笑,每当这时,她就胆大包天,羞涩不已,会用一些调皮的方式回应。如果实在受不了别人的调侃,她就会跑开躲起来,或者默默依偎在同伴身边。整个训练季,她哭过两三次。我没问一个十八九岁女孩的烦恼,但她好像就有这样的本事,难过、委屈、不安、不满等等,都记在心里,深思。

但她非凡的才华很快引起了我的注意。她就像一个熟练的记者,采访名人、讨论时事,用适合每个类型的语言快速、完美地写下来。她最擅长写人物访谈和专题报道,扎实、温和、克制,细节丰富而不油腻。她以实习生身份超越了许多成熟记者,每月的业绩和版税丰厚,让人羡慕不已。

我曾经两次邀请她加入我的团队,一次是在她即将毕业的时候,一次是在她大学毕业之后,但她对生活和事业都有自己的规划和安排,所以我也没法强迫她。可以说,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她都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成为了人群中不可替代的一个人。

她也有过担心纠结的时候,给我写过好几封邮件,打过好几次电话,诉说创作、感情、学业、家庭等烦恼。她很懂事,从来不在我工作忙的时候说三道四,即使说了一些无关紧要的话,事后也会写信来表达对“打扰”我的歉意和感谢。

我把这种气度视为六分古典教育,四分时尚。让我惊讶的是,她没有把这种对世界、对人生的敏感与智慧,变成个人的脚步,而是为优雅女性的成长,写下青春备忘录与浪漫秘诀。这本充满个人成长史的《这世间的美丽唯有你》,自然也因她的丰富,成为一本心灵的良书。

本书真挚而热情地讲述了青春成长中的诸多困惑与经历,如爱情、孤独、成功等,句子朴实实用,全书散发着光芒四射的人格力量,读起来轻松愉快,读后感触颇深,让人浮想联翩。

这几年,我看过索逸的一些文字,从她的文笔、风格、题材、思想、想象,都可以看出她在创作和理想上的气度和志向。如果再深挖,可以说她的气质和风度更接近民国女性。这次她拿出了《这世间的美丽只有你》,一个不同于她之前体系的作品类型,多少有点出乎我的意料。但我也理解她,每个人在不同的阶段,都有自己相处的方式。她选择写一首通俗版的青春之歌,来告别18岁的自己,哪怕是励志,也是为了激发自己的志向;哪怕是鸡汤,也是为了滋养自己蓬勃多变的青春。这种方法很时髦,很聪明,很让人羡慕。我像她这么大的时候,怎么没有她的才华、心胸和大脑呢?!

我曾问过索伊未来写作的方向,然后劝她要担负起更大的理想和使命。我不自觉地充当了她的事业“引路人”,现在想想也惭愧。她这么聪明的女孩,还有很多东西不能放进现在的作品里,但未来她一定会写出一些精彩的作品。我只要耐心等待就好。

这世上最美的只有你。这意味着在这世上,人要成全自己。索依用行动解释了一切,那你呢?索依写道,除了你,其他人都在努力。我觉得是时候你和我采取更好的行动了。

心灵鸡汤是一本什么样的书_想看心灵鸡汤这本_心灵鸡汤看看就好

PS:索毅这篇励志文章,除人民日报外,已被100多家媒体转发。

除了你之外,其他人都在努力工作。

所益

现在打开朋友圈,总能看到有人遗憾地说“今天又睡到十点,早起跑步的计划泡汤了”、“昨晚刷微博,两小时读书计划没坚持下来”、“今天是周末,出去郊游了,本来想把明天交的稿子写完,现在浑身无力,明天早上再写吧”。我相信每个人在制定计划时,都会有一个美好而激动人心的愿望,但无论这个愿望多么现实有效,比如跑步能减肥,都无法改变自己的懒惰和拖延。经过长期观察,我发现这种人一个月至少要表达四五次“遗憾”,甚至可以想象他每次跟别人说的时候,心里有多么难过,但无论当时他如何自责,到最后还是改不了坏习惯,只能一而再,再而三地改。

我一般把这种人归类为不努力的人。我无法想象一个对自己要求严格的人每天都生活在自我谴责中。看看我身边那些对生活高度满意的人,他们没有一个人允许自己一而再、再而三地拖延、无聊、偷懒。相反,他们抓住每一分每一秒去做有意义的事情,只为奋斗腾出时间,不为空虚留下时间。

我的微博上有个分类叫“天天打鸡血”,开通微博三四年来,无论多忙多累,我每天都会查看这个分类里关注的人的动态。至今为止,我在微博上关注的人已经近千人,但这个分类里关注最多的只有五个人。这五个人里,只有一个人,我关注了好几年都没有停过,她就是北京交通广播电台主持人、专栏作家马宁。和那些明星相比,她没有那么光鲜亮丽,但也正因为如此,她让我体会到,作为一个普通白领,美好的生活应该是什么样的。她的日常生活离我们很近,每个人都可以借鉴。

她出生于河南鹤壁,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专业,因年年考取第一名被保送到北大读研,毕业后成为交通广播电台主播。很多人说优秀是一种习惯,在她看来,这是一个很好的诠释。她学习这么好,生活也这么好。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她今年在微博上发的一篇帖子:“为了充分利用时间,我坐了23:55的红眼航班回来,一夜没睡。今天和明天都要直播,31号之前那么多事要做……但我基本一天就做完了!剩下两件事也在一天之内完成,很庆幸我没有拖延症!”她所谓的“一天之内做完的事”包括:完成《时尚新娘》、《年轻人》的专栏稿件、物业费、车险、送衣服干洗、给爸爸打电话、复印照片、准备父亲节的采访材料;“剩下两件事”则是办理签证和写《女朋友》的专栏稿件。别忘了她坐的是夜班飞机回国,第二天没有适应时差、没有躺下休息,但还是顺利完成了那么多事。 作为一个作家,我知道写作是一个非常耗脑力的工作,她居然写了两篇专栏,我好像明白为什么她20多岁就能在北京买房买车了。

这当然不是偶然的。即使她的微博上没有今天所做的事情,但从她的言行中,也能看出她勤奋快乐的生活。她在最近的一条微博中写道:“7点到8点写专栏,9点到17点上电视节目,19点半到21点10分在东宫看《最后的晚餐》,21点20到22点半在三联做采访”。不管工作有多累,如果有好剧,她一定会抽空去看。

看过马宁照片的人都会觉得她很美。那种美不是五官有多精致,身材有多好,而是脸上没有一丝懒散和倦怠,整天都精神抖擞,有一双极具感染力的眼睛,让所有人都想和她一起成为更好的自己。是的,努力上进的人很幸福。

如果你觉得,马宁名牌大学毕业的光环是她最初的优势,却不足以激发你那颗懒惰到扔一块石头都激不起涟漪的心,那我就扔一块石头给你,让你动摇一点。

我有一位“不分年龄,皆为好友”的学长,他叫周志晨,媒体圈的人应该都知道这个名字——中国最年轻的社长。1980年出生于福建泉州的他,2003年7月毕业于华侨大学中文系。毕业后,他通过各种招聘和考试,加入南方报业集团;2006年3月,不到26岁的他离开南方报业集团,出任东莞日报执行总编辑;28岁,创办《东莞时报》;2011年8月,他赴云南《都市时报》任社长、总编辑,时年31岁。

对很多人来说,22岁到28岁这六年是人生最黄金的几年,你在这六年里付出的努力程度,将直接决定你将如何度过中年和晚年。我想周志晨很清楚这一点。2011年,我有幸参加了他组织的第一届都市时报青年记者训练营,从全国400多名本科生、研究生中,选拔了20名学生参加,包吃包住,投稿还有稿费。虽然我早就听说过他的故事,但直到真正接触到他,才知道他为什么会成为现在这个样子。

白天,他的办公室门很少开着,要参加这个会议,要参加那个活动,一天去三四次是常有的事。如果要找他,最好是晚上十点半以后,因为晚上八九点是他最忙的时候,要签稿。十点半以后,如果有同事来访,他会泡一壶茶,和他们聊聊天;如果没事,他会关上门看书。他的办公室里有很多好书,大部分他都看过;如果下班太晚没法回家,他会在办公室的沙发上睡一觉;他经常在航班值机结束前几分钟到达机场;有时,他在办公室吃一份外卖配红烧肉,也会在朋友圈里炫耀一番。他一点儿报社社长的架子都没有,他的吃穿住行都以工作为中心,工作方便就行。 很多次我早上去办公室,在走廊里碰到他,头发竖立,脸也没洗。

很多同事都向他建议,“能避免的活动就尽量不去,每天那么累不值得。”他解释道,“人总有恶性循环和良性循环,做好一件事,可能什么都做好,做不好一件事,就什么都做不好。学习也一样,今年拿了‘三好学生’,明年就可能拿国家奖学金。工作、生活也是一样。”

他最近的一次活动是深圳大学邀请他担任答辩委员。平时,他只是在学生描述完论文思路、写作过程后,给出一些评论或建议。但他在《深圳晚报》上用了8个版面,展示这些学生的毕业作品。他说,要给这些优秀学子以最高的敬意,为他们的青春喝彩。他力求做好每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当报社其他同事为某个选题兴奋不已时,他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入手,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每一个小选题的精彩之处,都让他这个主编越走越远。

他说:“我有一个小习惯,有空的时候就会翻看老照片,看看他的眼睛和脸。你会发现,有时候你状态很好,眼神清澈平和,有时候心不在焉,眼神会比较乖僻。看东西是从眼睛看的,外表由内心决定。这也是我永不放弃的原因,希望自己能由内而外具有感染力,感染同事。”

我相信,他日日努力“挑战自己工作的极限”,是他成为周志晨,而不是三四十岁依然是“媒体民工”的普通记者的原因。这并不是鼓励大家不顾家庭、不顾身体状况,甚至不惜牺牲生命去工作,而是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里,多思考如何把事情做得更好。重要的一个字,就是“更好”。

人性中有很多东西是难以改变的。例如,只有当我们失败或不开心时,我们才会观察身边的人和事。然而,当生活正常而平静时,我们总是处于混乱的状态,每天上班回家,而不会反思自己此刻是否可以做得更好。

统计显示,使用微博的人中,超过一半是月薪不到3000元的普通白领和身无分文的学生。并不是说微博不好,但如果一个人花大量时间刷新微博、沉浸在微博上的各种段子里,就意味着这部分时间很可能没有被高效利用。

我有一个理论——“普通人”更喜欢输入(输入:每天花大量时间吸收各种信息),而“优秀的人”更喜欢输出(输出:传递自己的思考和收获),因为输出比输入累得多,多了一个反复琢磨、咀嚼、表达的过程。

前几天看到一个以前很懒的朋友给自己定了一个新目标:每天在知乎上回答三道问题,身边的朋友都想给他点32个赞。无论目标有多大或多小,只要我们不把时间浪费在长时间睡觉、通宵玩游戏、几个小时聊天上,我们就能感受到善用时间、努力工作的力量。

所以,每当你无事可做时,你可以对自己说:“除了你,其他人都在努力工作。”我相信你很快就能找到事情做。这对我很有效,我希望对你也有效。

想看心灵鸡汤这本_心灵鸡汤看看就好_心灵鸡汤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心灵鸡汤看看就好_心灵鸡汤是一本什么样的书_想看心灵鸡汤这本

索伊写书很快,每本书都卖得很好。

硕士毕业后就职于撒贝宁《咱们聊聊》

现担任北京卫视《我是演说家》节目主持人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fwsgw.com/a/xinling/198500.html

心理学是科学吗?解析大众眼中的心理学与科学的差距
« 上一篇 2024-07-01
心灵鸡汤励志小故事:四肢和胃的故事,为你加油打气
下一篇 » 2024-07-0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