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心灵物语 >

电影一句顶一万句:原著与电影的巨大落差,刘震云作品的影视改编之路

至理名言 心灵鸡汤_名人名言心灵鸡汤经典语录_名言鸡汤句

如果不与原著小说对比,电影《一句顶万句》或许还能拿到60分,但如果根据原著小说改编,如果原著小说能拿到95分,电影版只能拿到50分。有些触目惊心的差距,证明了一个残酷的现实:面对古代文学艺术,尤其是小说的浩瀚、复杂、深邃,电影艺术作为一种大众文化,时常遭遇挫折和无力。成功的电影是有先例的,但这一部显然不是其中之一。

刘震云是极少数频繁被改编成电影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被改编成电视剧,最早是电视剧《满地鸡毛》(1995),后来又改编成《手机》(2003)、《1942》(2012)、电视剧《射雕英雄传》(2013)。今年,刘震云凭借《一句话胜过一万句》、《我不是潘金莲》等影视剧人气飙升。于是,从《甲方乙方》(1997)开始,他甚至经常在各类影片中出演一个个千篇一律、呆板、不合时宜的荧幕角色,包括在这部《一句话胜过一万句》中,他也始终以这种“客串当真”的形象出现在作家群体中,几乎独树一帜。

长篇小说《一句话顶万句》荣获2009年茅盾文学奖,共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离开延津》故事背景大致在民国,讲述的是河南农民杨百顺,后改名为吴摩西,在家乡延津及其周边地区流浪,最后被迫带着继女巧玲去寻找与他人私奔的妻子。在失去继女后,他离开家乡,再也没有回来。故事背景设定在当今,讲述被贩卖到山西的巧玲,多年后,她的儿子牛爱国在经历一系列感情挫折后,也被迫外出寻找私奔的妻子,回到了家乡延津,历史完成了一次轮回。

至理名言 心灵鸡汤_名言鸡汤句_名人名言心灵鸡汤经典语录

刘震云的小说,无论从叙事风格还是主题来看,都不适合影视改编。《一句顶一万句》亦是如此。小说虽然看似有一个主人公,但他往往嵌入在一张庞大的人际关系社会网络中。网络中每个主要节点都有自己的历史和当下的故事,就像《一句顶一万句》中一样。百余个有名有姓的人物,他们的故事都和主人公的故事交织在一起。这种不断离题、分支,频繁变换人物、时间、场景,细枝末节的叙事方式,对于以场景为故事单位的以文学为基本单位的影视艺术来说,可以说是一场灾难,但却是文艺中独特的个人风格。

刘震云真正独树一帜、与众不同的成就,是其作品的题材和主题。对于新现实主义小说而言,“诗意和远方”是靠不住的,“眼前的现实”才是生活的真谛。刘震云的小说写的都是日常生活,吃喝拉撒,勾心斗角的现实,利益与权力的精打细算,面子与虚荣的小心思。刘震云是一位以玄学写玄学的高手。那些琐碎甚至悲惨的生活,最终都折射出人类普遍的共同困境,文明时代的人类依然摆脱不了生物本能和作为社会动物的脆弱性。 不论阶级、社会地位,不论是公务员(《一堆羽毛》)、知识分子(《单位》)、官员(《官场》),还是市场、乡村社会的下层阶级(《一句话胜过万句》《故乡黄花》),不管是历史上的,还是现在的,喜怒哀乐,世事智慧与人性,每个人都是如此,古今中外,并无差别。

名人名言心灵鸡汤经典语录_至理名言 心灵鸡汤_名言鸡汤句

刘震云用简单朴素的描写,写出了隐藏的阴暗面,以及黑暗之下无法掩饰的柔情与温暖,这种对人性、历史与现实的深刻洞察,让他的小说在物质化的表象之外,隐藏着悲天悯人的形而上的情怀。而这种道德与价值判断的暧昧与模糊,也是电影叙事规则的大忌,尤其是善恶分明的类型电影。

“一句顶一万句”的主题也隐藏在一贯的唯物主义表象之下,讲述的是人性的孤独,小说为了凸显其普遍性和寓言性,甚至刻意把时代政治、文化等所有因素都剔除,人物和故事仿佛发生在时代的真空之中。抛开生存的利益和个体尊严,小说故事和人物的关注点都在“说话”——说话、说话、说话、谈论别人、被别人谈论、你有说话的权利、你没说话的权利、你可以说话、你不能说话、你可以说话、你不能说话。朋友、婚姻、亲人,都围绕着这个范围展开。 小说的两个主人公杨百顺/吴摩西和牛爱国都不善言辞,都渴望能找到一个可以倾诉的人,但经过一番周折,还是没有找到。这世上没有一本胜过万言的人生指南,人注定是孤独的。

据刘震云介绍,电影《一句话顶万句》将原著小说中的“100只骆驼”缩减为两头,在第二部分集中讲述牛爱国与庞丽娜的情感故事,同时将牛爱香与老宋的故事作为支线情节。作为改编电影,减法是必须的。然而讽刺的是,当这些人物脱离《100只骆驼》庞大的故事背景时,就显得极其单薄和无趣。刘震云的作品最擅长将人物置于社会关系网中,从人性、利益、权力、面子/尊严等角度细致分析他们背后的关系和心理变化。他的作品绝不是言情小说,更像是社会政治小说。 当影片故事被彻底简化为牛爱国被戴绿帽的心路历程及其挣扎时,原著中丰富的寓意和内涵便完全消失,显得无力甚至做作。在展现婚姻情感的复杂性、生动性、内在张力方面,本片与冯小刚的同类作品《一声叹息》还有差距,更别说导演希望追赶的《一次别离》了。

至理名言 心灵鸡汤_名言鸡汤句_名人名言心灵鸡汤经典语录

影片虽然尽力保持了原著小说中“能说想说的却不能说想说的”沟通这一主题,但其表现却虚弱僵硬,难以引起观众的共情。最讽刺的是,他本人却成为破坏他人婚姻的第三者,并经历了懦弱与逃避,验证了小说中人性的脆弱与沟通难这一主题的普遍性。影片中的牛爱国只是一个无辜的受害者,一个站在道德制高点的法官,这无疑大大削弱了影片的批判与反思。

其实,刘震云小说改编的影视作品有很多,但真正成功、有影响力的都是冯小刚导演的作品,可见冯小刚对刘震云作品的深刻理解,以及在拍摄过程中的改造和二次创作。《1942》的改编是最典型的例子,《我不是潘金莲》也是如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冯小刚和刘震云是互相成就的。

作为一部小文艺片,这部电影关注的是普通人的情感,人物形象扎实,可能比那些颜值爆表的IP电影要好一些。作为新人导演的处女作,成绩可能不算好。不算太差,差的就是小说,浩瀚的大海变成了不温不火的小溪,小说越好看,电影越不尽人意。

影片结尾,牛爱国在火车站偶遇了试图逃跑的妻子,在得到声泪俱下的告白后,他放弃了杀妻的念头,留给她最后一句话:“人生是为了未来,而不是为了过去。”这句他从张楚红口中听到的话语,仿佛成为了影片结尾处透露出来的“一句胜过万句”的名言。然而,这样的心灵鸡汤台词,在那些母子情深、家事缠绵的情感电视剧中,并不怎么受欢迎。相比于原著对沟通与隔离的人性困境的揭示,这一段心灵鸡汤实在是一文不值。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fwsgw.com/a/xinling/201701.html

探究中国散文的发展历程及其受欢迎的原因
« 上一篇 2024-07-23
我的青春故事:不负时代,书写华章
下一篇 » 2024-07-2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