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注
/写在前面/
我心里充满了对你的绿领子的向往。我忍不住给你发了一条虚拟信息。
山东大灵岩寺微信公众平台陪伴大家十余年,十多年来,受三宝加持,受祖先守护,汇聚了五湖四海的善知识,得人身难,闻法难,愿以此法缘,不懈努力,升上觉悟之岸。
为了表达对大家十多年来的支持与厚爱,大灵岩寺微信平台在僧众的引领下,于2024年8月启动平台内容的升级迭代,本着弘扬佛教文化、利益众生的宗旨,我们根据佛教文化不同领域的内容,挖掘汉传佛教文化精髓,使其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与大众。
新的十年即将开启,大灵岩寺微信平台的脚步不会停止,传播仍将持续。
愿每个有机会的人都能在心中种下启蒙的种子。
愿这成为开启智慧之门新篇章的里程碑。
以下文章是洪恩法师给新编辑团队的建议:
首先特别感谢大家参与这次弘法事业,也感谢各位义工菩萨们的长期努力与付出。作为佛教交流平台,我们的重心是弘法利生,让有缘众生都能闻法、得法、解惑、放下成见。
灵岩寺微信公众平台应以弘扬佛教为中心,凸显平台的文化性、历史性和学术性,删除那些随波逐流、牢骚满腹、心灵鸡汤类文章。
佛教在这个时代有衰败、没落的迹象,这是有目共睹的。虽然佛教表面上看起来兴盛,比如很多人到寺庙烧香,但是这些人当中,信佛的却很少;信佛的人当中,学佛的人却很少;学佛的人当中,修行的更是少之又少。经过筛选,真正对佛法既有善根又有信心,真正能通过听闻、思考、修行而受益的人,少之又少。为什么呢?因为大家都脱离了佛法,看一些无端抱怨的文章,学一些似是而非的佛法,或者拿它当话题,或者当成一种闲适的生活方式。这样的人太多了。这就是现在的现状——“既然是佛教徒,就应该做佛教徒的事”。我们这个佛教交流平台,要体现出一个佛教徒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要利用这个平台弘扬佛法、护持佛法,让一切众生都能从佛法中受益。
达摩在《破相论》中说“心是一切事物的根本,一切事物从心而生”,心是一切事物的根本,我们要有宽广的心胸去利益一切众生,有广大的虔诚心,有无边无际的利益一切众生的大愿。只有有了这样的愿,我们在编辑、整理这些内容的时候,才会用我们广大的见识去,用慈悲去利益众生,才能把这些事情做好。同时,我们也会更懂得如何去护持佛法,如何去弘扬佛法。
在佛教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偈语:“让未觉者觉醒,让已觉者成长,让已成长者成熟。”编辑公众平台其实也是一种修行,一种大乘菩萨道的修行。我们应该用我们的大愿力和所学的能力,去做这种利益众生的工作。我们也希望大家在平台的工作中,能够不断增长自己的大愿力。有了愿力作为基础,我们还需要不断加强学习,因为学无止境。研读佛经理论,学习祖先的教诲,重新阅读和思考相关的历史文化,都是非常必要的。同时,我对我们提供的稿件有三个要求:质量要好、有品位、有数量。
第一点,有品质。我们的文章不是世间的闲话、笑话,要有文化内涵,要有般若智慧,要充满佛家的慈悲智慧,这就是品质。孔子说:“言必信,行必果,不可轻浮。言必信,不可轻浮。言必信,不可轻浮。言必信,不可轻浮。言必信,不可轻浮。言必信,不可轻浮。”在选择文章时,要有历史的眼光和文化的修养,用朴实的语言表达出大智慧和大悲,这是对我们每一个人的修炼,这就是品质。
第二点就是要有眼光,要有分辨是非善恶美丑的知识,这是佛教的基本价值判断,这个是必须的,所以我们建立了一个多层次的审核机制,当然最重要的就是要逐步培养这种眼光和眼界,所以有眼光很重要。
第三点是要有尺度,尺度有两种,第一要有利益众生的宽广胸怀,不是炫耀自己的博学,而是真心利益众生;第二要看出版效果,以阅读量来衡量,平台存在的意义就是让读者读后种下善根,得到启迪和成长,这是我们的一个目标,所以要有量。
最后,我们有这样一个弘扬和保护佛教的网络空间,非常珍贵。我们的平台有四万多用户,我们要更加努力,让更多的人来阅读、来学习。他们都能种善根、开智慧、断烦恼。
结束
/结论/
山东大灵岩寺微信平台长期招募编辑投稿,您可以投稿以下内容:
๏佛教史:印度佛教史、中国佛教史(参考宗教界认可的平台和书籍);
๏ 灵岩寺历史文化:历代祖先高僧、法脉传承、历史事件、碑文解读、建筑解读、诗词歌赋、重要景观文化解读等;
๏历代高僧、居士的事迹、传记以及与佛教有密切联系的官员、文人、艺术家等在学佛、护法、弘扬佛法等方面的互动;
๏禅宗佛案,祖师经典;
๏ 古代高僧大德及当代被普遍承认的大德上师的教诲;
๏ 洪恩大师教法精选内容;
๏可靠的佛教因果记载、修行故事等(如《观世音菩萨灵感记》、《因果记》、念佛修行故事等);
๏ 源自佛教的民俗、文化、表达方式、诗歌、传统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 具有一定专业学术水平的佛教艺术研究、探讨(佛教建筑、绘画、雕塑、服饰、文学、碑刻、书法、石刻等);
๏佛教常识(佛教基本礼仪等)。
欲知更多详情,请联络义工:
清晨 15269117738(微信同号)
慧源 18765854869(微信同号)
善男子!一切供养,法供养最好。
即:如法供养、利益众生供养、摄受众生供养、为众生受苦供养、精进修行供养、不舍菩萨行供养、不离菩提心供养。
《华严经》:普贤菩萨入不可思议解脱道愿行品
来源:汇成
责任编辑:车晖
责任编辑:慧源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fwsgw.com/a/xinling/2044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