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以谦逊、大度、笑容著称,但在重大历史问题上,他却毫不妥协。读《宽容与自由》中的《归国杂想》,让我感受到他对百年前中国文化和教育问题的深刻痛楚与反思。
1917年,胡适回国。他在上海住了12天,内地住了一个月,在北京住了两个月,在路上住了12天。随后他写了《回国杂感》,批评当时的奇怪状况。其中,他对英语教学、出版和阅读,以及课程是否应该完整或实用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胡适对于当时出版和引进的中外书籍感到绝望,因此他写道:
——现在中国人饿了,有救济站提供粥,但心里饿的人,真的没东西吃。
今天,我们是否曾反思过,孩子的大脑需要通过各种营养来充实和扩展,难道仅仅靠读几本课本?还是读几篇应付考试的范文?还是喝几碗打动人心的心灵鸡汤?
对于一位著名的英语教师来说,他从来没听说过萧伯纳,更别提契科夫和安德烈耶夫了。胡适不禁指出:
——有人说,思想是一回事,写作又是另一回事。学英语的人为什么要读现代新思想方面的书呢?这话听上去很有道理,其实不然。我们中国人学英语和英美小孩子学英语不一样,我们学西方写作,不只是要认识几个外文字,说几个外语词,我们的目的是要输入西方的学术思想……我们教的是“思想”,教的是“写作”。
今天仍有一批英语教师不能与时俱进,只把英语当成考试必修科目,他们教的只是英语单词和语法,语言中的人物仍叫“小明”、“小华”,连一些英语界的时髦名字都拼不出来。今天的英语教师应该真正懂得语言所承载的人文品质——了解英语界最新的人物、时事、政治事件,带领孩子们阅读英文报刊、小说,训练他们用英语思考、表达、运用语气、情绪。语言的力量不只是用来交流,更在于语言背后的思想和文学性。
胡适深入中国内陆,看到各种奇怪的教育状况。他写道:
——现在人都说教育能治百病,但在我看来,中国的教育不但救不了国,甚至会亡国。
胡适对偏远地区的学校仍强调体操、绘画、英语等完整课程表示不满。他明确指出,聘请专业教师教管风琴要花二十块钱,而学习音乐的穷苦人家子弟却买不起一架管风琴,回家后再练习所学的音乐知识。“必须老百姓愿意送孩子上学,教育才有效果。”
教育工作者有没有想过,6亿农民子弟的学校,应该有什么样的课程设置和生活指导?去年,我走访中西部农村学校时,有家长向我抱怨,经过5、6年的寄宿学校生活,孩子只学会吃早餐、睡午觉,不仅不会做基本的农活,而且对农活也没有兴趣。2017年4月,我到贵州遵义调研,一位副校长告诉我,当地的农村孩子和我一样,分不清蚕豆和豌豆。
2017年和1917年一样,家庭和社会都需要能做事的人,但在学校接受教育的孩子既不能做事,也不愿意做事。这是我们期望的教育吗?那么,我们应该提供足够的课程,还是应该兼顾质量和数量?我们谈论的是哪些方面的质量?
一百年过去了,也许唯一改变的是,中国人从“时间不值钱”的观念,变成了认为中国人的时间很值钱,并且被用来追求金钱和权力。
100年前,胡适从美国归来,船到日本横滨,首先听到张勋复辟的消息。之后,他到上海,看到文化界的沉寂和衰落。他认为问题出在思想、文化、出版和教育上。从此,他下定决心不再谈政治,而是把意志献给思想启蒙的新文化运动。他写道:
为你的个人自由而战。
就是为了为国家争取自由。
为自己的个性而战,
是为了国家的尊严而战。
一个自由平等的国家,不是一群奴隶就能建立起来的。
今天我们思考教育,思考的是我们自己和国家的未来。今天的城市文化缺乏西方文化的契约精神和东方文化的人性伦理,无法成为公民社会,失去了中国文化千百年来传承下来的天地人神四性。所有城市人都疯狂地执着于通过教育积累文化资本,希望实现社会和经济再生产。他们对教育的所有精确算计,都是为了如何在拥挤的城市中继续占据绝对优势。然而,大量留在农村的人对学校教育失去了信心,草草完成学业,混迹社会,在“社会折叠”中继续父母无望的挣扎。
其实,我们需要问的是:质量理念是什么?是谁的质量理念?如果我们不问清楚,课程改革就会永远建立在浮沙之上。
1917年与2017年,相隔一个世纪,中国拥有庞大的财力,却依然有着苍白的审美、僵化的应试思维……
|范锐校长工作室|
各有各的美,人人有各的美。美丽共享,教育和谐。
提供激发人们相信的教育
|教育|信仰|良知|
|管理理念|使命|情怀|校风|
|课程|团队|幼儿|文化|品牌|
|特色|课堂|生活|心灯|读书|行者|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fwsgw.com/a/xinling/2044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