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心灵物语 >

幸福之路:探究幸福之道,历经曲折终成正果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出品方:国脉文化

译者:黄菡

出版年份:2021-1

大鱼

幸福在哪里

现代人幸福吗?在微信朋友圈、小红书等社交媒体上,人们炫耀自己的美食、美貌、旅行,国民幸福指数看似很高。然而焦虑、抑郁、纠结却成为难以承受的高频词。近年来,文学翻译家、才华横溢的导演、喜剧演员纷纷自杀,似乎生活在我们身边的人已经不是同一群人了。或许无论在哪个时代,能找到坚实幸福感的总是少数幸运儿,他们往往历经波折,才最终获得成功。罗素就是其中之一,少年时期患过抑郁症,一度濒临自杀,对数学的热爱拯救了他。他一生都在探索哲学的世界,也探索并实践着通往幸福的路。1930年,他58岁时写的《幸福之路》,是他作为数学家、哲学家的一次善意的降维攻势。 他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分享人生经验和感悟,力求给出直接有效的建议。据说这本90年前出版的书是一本畅销书。电商网站上,2021年1月黄菡翻译的新版又开始预售了。应该是在再版。幸福才是真正的必需品。

观察者和内省者

读《幸福之路》,你会感受到作者的敏锐眼光,能看到幸福表面之下的不幸福,以及各种不幸福背后的真正原因。“周末在主干道上,你看到追逐幸福的男男女女,过着舒适的生活,其中有些人还相当富裕”,罗素继续写道,“他们追逐幸福的速度是统一的,也就是和汽车一起蜗牛般地移动;他们既看不到前方的路,也欣赏不到风景”,“车里的人全都在想着超车,但在车流中却什么也做不了;没有开车的人有时可能会心不在焉,被莫名的无聊所扰乱,一脸不开心的样子。”观察得很细微,一针见血。贫困肯定会影响和限制幸福,财富也不一定带来幸福。整本《幸福之路》都是在“假设人们有稳定的收入、足够的温饱、身体健康、行动不受阻碍”的前提下进行阐释的。

有些观察和结论是超越时代的。罗素在近100年前就已经说出了困扰当代人的“烦恼”。母爱的反义词是功课;父母不做功课时是慈祥孝顺的,做功课时却是一团乱麻。罗素说,“占有欲会尽一切办法把父母引入歧途”,“对孩子的过度关心只是占有欲的掩护,很多孩子因为母亲的无知和过于敏感的管教而受到心理伤害”。罗素还指出了背后的原因,就是母亲投入过多的时间、精力、心血和牺牲自己,“在情感上变得贪婪”,不自觉地要求孩子给予回报和补偿。至于解决的办法,他说,“母亲不应该断绝自己所有的兴趣和追求”。在亲子关系中,“需要敏感和柔软,需要对另一个人格的尊重”。 “温暖可以涤荡一切专制倾向,从而带来更美好、更温暖、更幸福的爱情,这种爱情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点铁成金,胜过任何在瞬息万变的世界中为保持优越感而奋斗和斗争的人们的情感。”

罗素是否支持前些年流行的“快乐学习”?其实不然。他说:“忍受或多或少单调生活的能力应该从小培养”,“过多的旅行和色彩斑斓的印象对孩子并不好,因为长大后他们会很难忍受创造性的单调。”罗素在书中讨论过PUA、996,甚至戏剧女王和道德绑架,还有这样一句话:“疲劳的一个常见原因是贪图刺激。如果一个人在空闲的时候睡觉休息,身体就会健康。”对于我们这些严重依赖手机的人来说,这是多么真实啊!

《幸福之路》没有心灵鸡汤的塑性感,罗素的坦诚分享,源自近60年的生活实践和不断反思。“我给读者列出的这些药方,都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被证实对提升自己的幸福感很有效。”他说,自己一生中演讲过很多次,但刚开始的时候,紧张、害怕,表现不佳。后来,他意识到“我讲得好不好,并不重要,地球还是在转,太阳还是在东方升起,西方落下。”从此,他释然了,放下包袱,轻松面对。他自己思考了,所以没有陷入旧观念。大家都认为,年轻人需要磨练,才能成为伟人,但罗素不同意。他说,“世人所知的天才,都是在逆境中突破自我的人,但谁知道有多少天才,在年轻的时候,被环境扼杀了呢?” “不能让年轻人的路太曲折。”现在看来,这仍是一个新鲜的观点。

“通往幸福的路上布满了枝蔓和藤蔓(译者语)”,没有人天生就幸福。罗素告诉我们,追求幸福的过程,就是不断反省、自省、修正和调整自己的观念、心态和习惯的过程。

欲求幸福,先避开陷阱

罗素对幸福的表述很简单,他没有创造任何“心流”等新概念,也不承认弗洛伊德的理论。《幸福之路》讲得最多的,是如何避免导致不幸福的不健康心态。第一部分《不幸福的原因》讲到“内疚、自恋、傲慢、疲劳、嫉妒、竞争、受害妄想”等,人性中容易走上歧途的因素太多了。第二部分《幸福的原因》也列举了很多负面的表现。这些话大家都耳熟能详,但罗素的分析却一针见血,感人至深。 第十二章《爱》写道:“人们不敢表达赞美,因为害怕用错了地方;人们不敢表达钦佩,因为害怕对方或社会的挑剔会让自己难堪。道德教人谨慎,世故教人谨慎。结果,在爱的领域里,大度和大胆就缺失了。对他人的恐惧和愤怒由此而生,因为很多人一生中错过了真正的基本需求,十之八九失去了幸福的必要条件和面对世界的气度。”“每个人都不愿意放弃自己,每个人都怀着深深的孤独,每个人都这样徒劳地保留自己。”这样的描述不仅适用于当下真真假假的社交恐惧症,在一些看似体面的婚姻中也屡见不鲜。 他们近在咫尺却又相距遥远,不是睡在同一张床上却做着不同的梦,却时常在心中产生疑惑,在午夜时分自问。罗素总结道,“在各种警惕中,对爱情的警惕是幸福的最大敌人。”这也是伍迪·艾伦的《纽约的一个雨天》、史蒂文·索德伯格的《性、谎言和录像带》等几部电影中,男女主角在经历考验、放下戒备后最终坦然在一起,让人觉得格外美好的原因。关于自恋对幸福的侵蚀,罗素举了一个例子,“很多女人,尤其是富有的上流社会女人,已经完全失去了感受爱情的能力,反而强烈渴望所有的男人都应该爱自己。这样的女人一旦确定一个男人爱她,那个男人对她来说就毫无意义了。” “当一个人如此虚荣的时候,他很难对别人产生真正的兴趣,因此也无法在爱情中得到真正的满足。”看似大家都是关注的中心,彼此都亲近,但其实大家都被困在内心的荒漠里。

罗素不仅提出问题,也给出了参考和建议。针对上述症状,罗素在另一章中说:“使人幸福的爱,是喜欢观察人,在人的性格中寻找乐趣,愿意为人们创造感到快乐和有趣的空间,而不是控制他们或得到他们对自己的无限崇拜。”“在所有影响个人幸福的因素中,也许最重要的是能轻松自然地喜欢很多人。”尤为周到的是,罗素“简单粗暴”地总结了许多可靠的铁律,让读者可以遵循并参考实施。 比如:“喜欢什么都比什么都不喜欢,生活更美好”、“不高估自己的能力是幸福的基础之一”、“对于普通人来说,友谊和合作是幸福的重要要素”、“拥有真爱是一个人逃离自我牢笼的标志”、“治愈心中仇恨的最好办法,就是做一件重要的建设工作”、“任何人都不应该为了别人而改变自己生活的主线”、“幸福的重要源泉是得到爱,但索要爱的人不会得到爱”、“把爱像借钱要利息一样算计是没用的,算计过的爱不是真爱”、“人生不能去关注任何没用的东西,这是痛苦、抑郁、神经紧张的根源之一”、“心灵伟大的人心胸开阔,任由宇宙之风自由吹拂”。金句不胜枚举。

书中有很多小窍门,即使有重要任务,下班后也应放下工作,小睡一会儿或做点别的,让“潜意识慢慢酝酿智慧”,但不要选择消耗感官的爱好;一切恐惧都会导致疲劳,正确的处理方法是“集中精力,理性冷静地思考,直到彻底理解”;嫉妒会把快乐燃烧在无谓的盲目攀比中,处理方法是“运用心理戒律,也就是养成不产生无用念头的习惯”。其实,很多人在生活中都积累了类似的小窍门和心理调整。我的其中一条是,做错事难免会心烦意乱,这时候不妨看看能从中吸取什么教训,就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往往就能找到放松的方法。

《通往幸福之路》也是一篇充满知识和新鲜感的文章。例如,这句话就让人忍俊不禁:“一个被内疚感折磨的人,其实是被一种特殊的自爱所折磨。他认为,在这浩瀚的宇宙中,最重要的是他的美德。”哈哈!

向内还是向外,这是个问题

在寻求幸福的过程中,是应该回到内心去更多审视自己,还是应该到广阔的外部世界去融入整体?在书中,罗素谈到了很多调整心态的方法。一切都是由心灵创造的,系铃人也要解铃。但他强调,人不能只关注自己,不能沉溺于负面情绪中。“一个只对自己感兴趣的人,是不值得称赞的,也不会得到别人的称赞。”个人的行为应该放在人类文明的长远进程中。“当你有这种视野时,无论你的个人命运如何,一种深沉的幸福感将永远陪伴着你,生活将与每个时代的伟大和壮丽融为一体。”在传统的东方文化中,有由小到大的回归模式。“我们应该尽量避免放纵自己的激情,而要获得那些阻止我们放纵自己的激情和兴趣。”“把自己关进的激情,确实是最可怕的监狱。” 罗素认为关注外界可以产生共情,“让人自发行动”,在自然状态下展现真实的自我。他鼓励人们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应该“在心中准备一个不受干扰的空间,以激发其他的联系和情感”。“明智地追求幸福的人,除了赖以生存的核心兴趣之外,还会培养一系列的休闲兴趣”。关键在于“保持兴趣需要在完成必要的工作后有剩余的精力”。人毕竟不是机器,每个人都需要切换频道、放松身心、自我调节。罗素非常重视人与自然的联系。他说,困扰现代人的神经疲劳在人与外界之间制造了“一道屏障”,这从根本上是对城市人“与自然生活失去联系”的惩罚。人生活在地球上,与四季的韵律、青山绿水的交融与共鸣,是一种原始而深刻的需求。 “如果这种需要得不到满足,人很难成为完美健康的人。”几年前有一本书叫《农村养儿育女》,讲的就是一对编辑夫妇带着患有睡眠障碍的女儿到农村生活的真实故事。女儿在农村不用药就痊愈了,长大后独立坚强。“幸福的生活很大程度上一定是安静的生活,只有安静的氛围才能容纳真正的幸福。”不用多说,看看近几年有多少城市人梦想着在农村有一套房子。

“和谐的人格是外向的。”在罗素眼中,内向与外向并不矛盾,而是相互协调、相互平衡。人不应该是一座座孤岛,而应该“自然而深刻地融入生命之流”,成为幸福的一部分。

《安娜·卡列宁娜》的开篇“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这句名言家喻户晓,但罗素却直言不讳:“许多自己不幸福的人,相信自己的忧郁有着复杂而高级的理智原因。我不认为这些东西是幸福或不幸的真正原因,它们只是现象而已。”幸福是一件很难说出来的事情,但有一首歌给出了肯定的答案,那就是《幸福在哪里?我的朋友,我告诉你,它不在柳树下,也不在温室里……它在辛勤的工作中,它在艰苦的劳动中》。诚然,没有一本书或一部艺术作品能够让人立刻找到幸福,但罗素却说:“一般来说,相信幸福的人是幸福的,相信不幸的人是不幸福的。”就这一点而言,《通向幸福之路》绝对是一本值得推荐阅读、值得信赖的书。

【江杰】

伯特兰·罗素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哲学家和公共知识分子之一。他在自传的开篇宣称,三种简单却极其强烈的激情主宰着他的一生。其中之一就是“对人类苦难的难以忍受的怜悯”。罗素用简单直白的语言写出了《通向幸福之路》,体现了他真心希望每个人都能获得幸福的愿望。用禅宗常用的形容词来说,“他非常担心他的妻子。”

书中金句颇多,详见大禹兄千言万语的读书笔记,在此一并叩首。

只要人类世界存在,对幸福的追寻就永远不会停止。我想用N年前写的一首诗来阐述二小姐的幸福观,并总结我参加读书活动的过程:

父亲常说的“二流男人”

今年十九岁

每天都和最后一天不一样

十九年花开花落

许多故事上演又落幕

所有名字仍被呼唤

欢乐与悲伤

有多少人抗争过、抗议过?

多少人又陷入噩梦的深渊

坐在黑夜的角落里哭泣

第二天早上花儿依然盛开

无论您做什么或想什么

世界没有改变

你今年十九岁,明年二十岁

该走的总会走,该来的总会来的

等你九十岁的时候

照着镜子,我数了数自己有多少颗大牙齿。

我身边还有一些真正的朋友

你依稀记得有人曾经说过:

“从摇篮到坟墓的距离并不远,

寻求快乐而不是悲伤。”

【尤姐】

在拿到这本书之前,我还担心会很无聊,怕看不下去。结果这本书是本期看的四本书中,我个人阅读体验最好的一本。好看到看了一小段就不忍心再看下去,看了几十页之后,我激动的说看完之后要买一本收藏。

你读着读着,不仅会频频点头,而且会心一笑。

拉塞尔先生,请接受我的膝盖!

每个人都有自己追求幸福的道路,虽然道路各不相同,但最终的目的地都是一样的。在开始之前,你不妨问自己几个问题:

您是否感觉沮丧、不舒服?

是不愿意融入社会生活,还是看不起世俗生活?

你这样做的动机只是为了赢得比赛吗?

你是否常常感到无聊,无法忍受单调的生活?

您是否经常感到压力很大,导致疲劳和情绪低落?

你的不满背后是否有嫉妒的因素?

您是否被某种道德价值观所束缚,导致您在面对某些事情时感到内疚?

在人际关系中你是否总是把自己放在中心位置?

您是否经常害怕公众压力?

以上这些,都是可以轻易戳破幸福气球的硬刺。如果你的答案是肯定的,那么恭喜你读到了这篇文章。我强烈推荐你读这本书!

在书的第一部分,罗素首先概括了什么使人们不快乐,然后从八个方面分析了不快乐的原因:拜伦式的不快乐、竞争、无聊和兴奋、疲劳、嫉妒、内疚、被害妄想、对舆论的恐惧。

仔细阅读,就像给自己做一次心理检查,在细致深入的分析中,或许你会发现真实的自己。

要想搭上幸福的列车,就必须治好自己的病。在书的第二部分,罗素给出了寻找幸福的方法。他依然先总结“我还能感到幸福吗?”,然后从兴趣、爱情、家庭、工作、休闲、努力和放弃六个方面告诉我们如何成为一个幸福的人。最后,全书以“幸福的人”结束。

黄菡的翻译特别好,她一开头就提到了一个重点:追求幸福很容易陷入一个误区,以为幸福就是满足各种欲望而积累起来的满足感。但真正能获得幸福的人,是那些拥有智慧,能用智慧来指导自己行为的人。

在阅读过程中,和大愚师兄有过交谈,大愚师兄说《幸福之路》和《我要不卑不亢地面对世界》这两本书可以解答社会上绝大多数人的心理问题,我非常赞同!

《我要以不卑不亢的态度面对世界》为我们构建了一个清晰可用的逻辑框架,让我们对自己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阅读《幸福之路》会让读者时不时地反思自己的行为,反思自己行为背后的真正动机。这个自我分析的过程特别有趣。

比如他说:“如果一个人不仅渴望成功,而且真心相信追求成功是男人的责任,逃避成功的人都是可怜的生物,只要他还相信这一点,他就会依然过于紧张,过于焦虑,永远都不会快乐。”“竞争心理很容易侵入新的领域。就拿读书来说,读书的动机有两个:一个是你喜欢,另一个是你用它来炫耀。”哈哈,他说得好真实啊!你看,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竞争,而在不快乐的竞争背后,也有很多未被发掘的深层原因!你是哪一个呢?

这本书太适合抄袭了!它促使我写了 28 页读书笔记并抄袭了 106 段摘录。我将与你们分享其中的一些!

他说,文坛与社会生活之间缺乏一种生机勃勃的联系。“我想对所有有才华却不知何去何从的年轻人说:‘放弃写作的尝试吧,尽量不要写作。出去闯荡世界吧,当个海盗,当个婆罗洲国王,当个苏联劳工,给自己过这样一种满足基本生理需求而几乎耗尽所有精力的生活。’……我相信,那些曾经的知识分子过几年这样的生活,就会发现自己再也无法抑制写作的冲动,而此时,他的作品也绝对不会让他感到空虚。”书中有很多段落让我非常开心!当个海盗,当个婆罗洲国王,当个农民,他太感人了!

比如,针对当下普遍存在的无聊感,他认为“现代父母对此难辞其咎,他们为孩子提供了太多、太过消极的娱乐,比如电影、食物等,没有意识到日复一日枯燥的生活对孩子的重要性,那些不同的日子只是偶尔来临而已。孩子的快乐应该主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创造从身边的环境中获得。”我说,我完全赞同!让孩子去树林里捡树枝树叶,甚至玩泥巴弄得一身脏,总比干干净净地待在家里看手机短视频好得多。

书中还有无数这样的例子和段落,如果你有兴趣,可以自己去读一读。

读书可以改变你,我收获了很多。总之,我会在一条通往自然和宇宙的林间小路上追寻快乐,以自然之子的身份融入其中,遵循自然的生命节律,锻炼、休息,敞开心扉去接纳更多的人和事,真诚待人,保持内心热爱的闲适与轻松,诚实面对自己的情绪,知道自己渺小而伟大,无忧无虑,无所畏惧,享受平凡的常态,懂得“多元才是快乐的源泉”,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不要太拿自己当回事。

通往幸福的道路漫长而曲折,但我首先应该真实地生活。正如荣格所说,个人生活才是真正的生活。所以,请真实地生活吧!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fwsgw.com/a/xinling/202400.html

从蛋糕里的外星人看地球环保:我们的家园需要共同守护
« 上一篇 2024-07-31
阅读推广人系列:分享阅读故事,传递书籍力量
下一篇 » 2024-07-3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