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中文学校
概括
高考作文中有这样一句话:“60秒足以决定生死”。这句话的隐含含义是,一篇800字的高考作文,在考官眼中停留的时间通常只有60秒,随后考官就会根据他大脑中储存的某种价值判断标准,迅速给出相应的分数……
议论文的语言特点及运用技巧
刘翔
高考作文有一句话叫“60秒足以决定胜负”,这句话的隐含含义是,一篇800字的高考作文在考官眼中停留的时间通常只有60秒,随后考官就会根据他大脑中储存的某种价值判断标准,迅速给出相应的分数。
这样的评分方式,自然不是建立在深思熟虑和认真咀嚼的基础上的。在每秒近20字的快速浏览中,能最大限度激发阅读兴奋感的,除了精彩绝伦的构思,还是优雅华丽、幽默诙谐、浩瀚无垠、清新有力的语言。换言之,如果我们不能用精妙的文笔,创造出让人欲罢不能、难以放下的文章结构,那么,我们只能用我们出色的文字,为自己开辟一条成功之路。
有同学会说,在记叙文、描写文中,我们可以精心选择描写、抒情的词语和句子,为语言增添一抹亮色。如果是议论文,不就是围绕一个中心观点列举几个典型材料,用平实的语言表达相关的道理吗?其语言能有多精彩呢?
对这个观点我暂不作评论,但我相信有不少同学持类似观点。之所以形成这种印象,一方面是因为在日常写作活动中,多数同学的议论文体语言确实不如记叙文、描写文有文学性;另一方面也与多数人比较喜欢记叙文,畏惧写议论文体文章有关。
议论文章的语言是否永远都是丑小鸭,永远成不了白天鹅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只要想想鲁迅先生的“笑、骂、怒,皆成文章”的杂文,答案就出来了。
我们先把目光转向我们曾经密切接触过的朋友——我们的教科书,看看教科书中的议论文章是如何处理语言的。
比如我们中间一个穷小子,因为祖上做过的好事(就这么说吧),得到了一所大房子,不管是骗来的,抢来的,合法继承来的,还是当女婿换来的。那么,怎么办呢?我觉得第一件事,就是想都不用想地“拿”!但是,如果他反对房子的老主人,怕被他的东西玷污,不敢进门,那就是懦夫;如果他为了保全自己的清白,一怒之下放火烧了房子,那就是傻瓜。但是,如果他原本羡慕房子的老主人,现在什么都接受了,高高兴兴地进卧室,抽着剩下的鸦片,那他当然就更没用了。那些“拿”的人,根本不是这样的。
这段话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详。我们或许会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淡忘鲁迅先生“拿来主义”的真谛,但这位穷困青年的形象却永远扎根在我们心中。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买匣子还珠”的现象?没有别的原因,只因为这段话太过生动,让人过目难忘。
这是另一个例子:
慈悲是真正的人道主义。慈悲使人心不至于变硬。慈悲祈求世界和平。它就像一只美丽的白鸽,嘴里叼着绿色的橄榄枝,飞翔在世界上空。慈悲同情弱者。它关心人们,教他们宽容和爱。“快乐王子”的盲眼感动了许多人的心。这就是他种下的慈悲。
我们绝不能把慈悲理解为施舍。因为施舍是一种残忍的蔑视,而慈悲是传递人心温暖的桥梁。一个有慈悲心的人,会向痛苦中的人伸出援手,拉起他们,给他们一个拥抱,告诉他们如何走出阴影,鼓励和帮助他们。而施舍的人,只会把吃剩的面包扔给饥饿的人,然后对他们置之不理。
…
这是苏教版选修课《写作》学生作文中的两段话。这两段话时而比喻,时而拟人,时而对比,时而转喻,文字充满灵气。这样的议论文章,谁看了还会觉得枯燥无味呢?
从这两个例子中,我们可以发现议论文的语言绝对不缺乏生动、活泼、准确、犀利、幽默等特点。如果我们在平时的议论文中缺乏这些特点,那么问题不在于议论文本身,而在于我们自己,在于我们缺乏驾驭语言的技巧和理解语言的能力。
如何才能锻造出强有力的议论文章?多年的写作实践告诉我,要想让自己的语言插上翅膀,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树立清晰的风格意识,赋予语言明确的目标。
议论文写作的首要要点是把握文体,明确文体的特点,才能根据这一特点确立观点、寻找论据、开展论证。然而在日常的写作训练中,总有一部分学生因为缺乏必要的文体意识,明明准备写议论文,却写出了“奇怪的事情”。
比如,一些时尚杂志上经常刊登一些励志文章。这些文章通常用大部分篇幅来叙述一个纯洁而美好的故事,然后在结尾处进行一定的讨论,以揭示故事的主题。我们班的同学读了这些故事后,觉得非常有意义,非常感人,于是就把这样的故事作为议论文引入到自己的文章中。结果,在800字的文章里,除了前两段讨论外,中间的故事就占了500多个字。没有人知道这样的文章应该算记叙文还是议论文,它的命运可想而知。
这种错误屡见不鲜,之所以屡禁不止,就是因为很多学生没有领会议论文写作的语言要求,搞错了对象,表达了错误的感情。这样做就好比买胭脂送烈士,买宝剑送佳人,花了钱花了力气,却得不到什么好处。
那么,在议论文章中,怎样才能使语言有明确的目标呢?方法很简单,把论证中不必要的细节全部删去,只留下可以用来论证这一观点的事实。比如闻一多先生和朱自清先生,作为诗人、学者、民主斗士,他们各自都有无数值得歌颂和哭泣的精彩故事,但毛泽东在引用他们二人作为论证时,只用了两句话:“闻一多站起来,拍桌子,皱着眉头面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也不投降;朱自清病得很重,宁可饿死,也不接受美国的‘救济粮’。”因为这两个结论足以证明这一观点:“许多过去是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在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其余的,无论多么精彩,都没有多大价值。
第二,培养简洁的文风,用词简洁。
前苏联作家康斯坦丁·雅科夫列夫在《作家的技巧》中说过:“哪里胡言乱语很多,哪里语言薄弱,哪里思想就腐烂了。”把这句话反过来理解,运用到我们的议论文章写作中去。也就是说,我们要想在作品中表达深刻的思想和独到的见解,就必须用简洁有力的语言。
如何让议论文语言简洁有力?
首先当然是不要胡说八道。引言尽量简洁,只需要介绍话题或者论点即可。话题要清楚,论点要明确。在正文的分析论证中,一切论据都要服务于论证论点,而不是炫耀知识或者学问。结论部分要联系实际,强调理论联系实际,让理论服务于实际生活。除此之外,其他的文字就不要写了。
其次,尽量使用完整的句子。完整句子的优点是概括力强,当一组完整的句子并列使用时,它们所具有的实际语境意义远远超过这些句子意义的总和。另外,完整句子本身的结构有助于挤出句子中的水分,使语言更加简洁、朴素。
有同学会问,我们也会用完整句子,但是怎么才能把零散的句子变成完整的句子呢?方法很简单,想想平时做的句子模仿练习,这是训练完整句子的最好方法,也是议论文中使用论点的最好方法。
下面两段话可以很好地说明整句话对于凝练简体文体的重要性:
①从古至今,情感与职责相辅相成,二者融合,才能达到无私无畏、无悔无怨的人生境界。想想苏武,在北方的严寒中坚守十九年,吞毡饮雪无怨无悔,不正是因为牢记个人的情感和使命,才坚韧不拔、百折不挠吗?而一代名臣诸葛亮“兵败受难,临危受命”,不也是为了报答刘备的恩情,为天下人谋福利吗?至于以直言不讳、勇于谏言而著称的魏征,他靠着一颗赤诚的心,把个人的情感和谏臣的职责发挥到了极致。在他们看来,情感和责任似乎是一体两面,无法割裂。
②情感与职责相辅相成,最高境界是无私、无畏、无悔、无怨。苏武放羊、吞毡饮雪,因为爱国,所以坚韧不拔,因为尽职尽责,所以不屈不挠;诸葛亮危难时接受命令,因为感恩,所以无私,因为心系百姓,所以无怨无悔;魏征直言敢谏,因为忠于君王,所以无悔,因为了解百姓,所以无畏。在他们看来,情感与职责似乎是一回事,无法割裂。
这两段中,前者以零散的句子为主,因此语言比较冗长,缺乏一定的气势;而后者在处理成完整的句子之后,不仅语言简洁朴素,而且词语中蕴含的气势也得到加强。
第三,注重词语、句子的精雕细琢,给句子披上庄重的外衣。
前段时间,一个同学主动给我发了一篇他写的作文,让我审阅。我从他的作文里看到这样几句话:“每个人从出生到这个世界都有必须承担的责任。但有些人,既不赡养父母,也不赡养儿女,一切行为都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吃喝玩乐。这样的人还能算是人吗?在我看来,这样的人最多只能算是渣滓,是社会的垃圾……”
如果单从论证结构的角度看这篇文章,先提出论点,再用证据支撑,这并没有什么问题。但是,我们在阅读这样的文章时很难有阅读体验,因为语言太过情绪化和口语化。这样的语言很难具有说服力,也缺乏美感。
后来,他把这句话修改为:“人之所以为人,就是责任。赡养父母是儿女的责任,养育孩子是父母的责任。如果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只是为了一张嘴、一双眼睛的需要,那他真的应该反思一下,自己到底配不配拥有‘人’这个称号。”
经过这样的修改,文章的语言变得更加端庄典雅,说理气息也大大增强了。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议论文章的语言必须符合书面语言的特点。议论文章强调逻辑,强调用严谨的逻辑论证来证明自己的观点。这种论证只需要用道理来说服人,而不是侮辱或恐吓。英国作家毛姆说“好的写作应该像受过教育的人的谈话”,就是强调了这个道理。
第四,为语言创设修辞环境,给段落增添不一样的韵味。
俗话说“三分才华,七分装扮”。写作也是如此。议论文虽然重在说理,以理服人,但也需要讲究文采和修饰。只有这样,才能增强文章的生动性和形象性,使文章更有说服力和感染力。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养成在论证中灵活运用修辞的习惯。
以下是议论文章中最常用的一些修辞手法:
1、引用。引用一些名言名句或一些细节信息入文,不仅可以更好地突出主题,增强文章的说服力,而且可以增加文章的知识容量,凸显作者的文化底蕴。文章的亮点就会突然闪现。如毛泽东在《反对党八股》中引用民间俗语“懒女人缠脚布长又臭”来批判八股文风,引用得轻松诙谐,妙趣横生。
2、比喻。议论文中运用比喻,可以使抽象的道理具体化,使深刻的道理通俗易懂。如《劝学》中,既有“徒弟胜过师傅”、“冰比水冷”等正面比喻,也有螃蟹、马慢、雕琢后放弃等负面比喻。虽然整篇文章抽象的道理很少,但却用常见比喻的意思,把原本抽象的学习道理讲得通俗易懂,让人读后深受启发。
3、对比。议论文中,除了在段落之间构建正反对比论据外,还可以在具体段落中使用对比,突出自己的观点。例如,下面这篇议论文就很好地利用了事实之间的对比,把作者的观点清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正直就像一个乡下孩子,每天只知道弯下黑黑宽宽的脊背,默默地耕耘在生活的沃土上;聪明更像一个电脑黑客,总是那么机智灵活,却总是隐藏真相,让人紧张。在生活的剧本里,一个诚实踏实的演员总是比一个狡猾古怪的角色更受观众的欢迎。”
4、排比结构。议论文中的排比结构可以是论证中句子的并列,也可以是段落的并列。议论文中使用排比结构,不仅可以使理论更加严谨透彻,而且可以增强语言的气势和感染力,产生一种艺术效果,使读者进一步调动起自己的积蓄,帮助作者再现气氛。下面段落中的论证很好地体现了排比句在议论文中较高的概括力:
“记住天空,留住它的纯净,给它一点蔚蓝,而不是永远用灰色覆盖它,这样希望的阳光永远照不到心里。”张爱玲只给了天空灰色,所以她自怨自艾地老死;尼采只给了天空那句自称“我是太阳”的话,所以他只被人鄙视;海子只给了天空永恒的失望,所以他只剩下“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空咏。
第五,拓展句子的表达空间,让其释放出情感的光辉。
法国作家布瓦洛曾这样描述语言:“优美的句子之所以优美,是因为它所说的是每个人都曾想到过的事情,但说出来的方式却生动、精妙、新颖。”怎样才能把“每个人都能想到的”内容,转化为一般人想象不到的“生动、精妙、新颖”的语言呢?除了注意提炼词句、注意修辞的运用外,还可以通过一定量的图画描述,拓展句子的表达空间,使议论文的语言在生动、形象的描述中得到升华。
例如《庄苞见孟子》一文中,孟子在为“与民同乐,则为王”的观点辩护时,并没有进行理性的推论,而是精心为梁惠王画了两幅图,让梁惠王从具体生动的画面中理解、接受他的观点,并得出正确的结论。
这种以图表达观点的方式,近年来在高考中被越来越多的考生采用,翻阅一本高考满分作文集,就能找到很多这样的例子,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
第六,磨练语言的个性特色,以独特性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个性化的语言是思维个性化的独特体现。苏教版《作文》教材中说:“体魄之气因人而异,心胸宽广宽厚者,往往直率大方;心地善良者,往往聪明机灵。”强调遵循个性,锤炼语言。中学是青春如春花般蓬勃的时代,是生命如朝阳般灿烂耀眼的时代,是思想如岁月般成长成熟的时代。在这个时代,我们更应该有“天下是我们的天下;国家是我们的祖国”的责任与使命,更应该有“谁说草心能报春阳”的细腻与率真。因此,我们的作文应该洋溢着指点江山、振奋人心的青春气息,更应该蕴含着活泼灵动、灵动智慧的精神。
让我们从高考高分作文中选取两段话,领略一下同一主题下,因性格差异而产生的个性化语言,这对磨练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将有很有价值的参考价值。
①思索天空,让人懂得了尊重生命的意义。当你不得不费力地仰望时,你觉得自己不再那么雄伟和坚强。我想,史怀哲医生也许在虔诚地仰望之后,走到了非洲的难民营,走到了爱的沙漠,培育出一片绿洲。医生布满皱纹的脸像巨浪一样冲击着我的心,不禁怀念起欧洲大教堂里管风琴的回响,怀念起玫瑰园里和海伦一起喝下午茶的时光。然而,一旦一个人看到了大自然教给他的爱与宽容,就不会再被任何物质力量所吓倒,只会心甘情愿地躺在天空之下,敬畏生命的广阔世界。
②孟浩然诗云:“云淡星河淡,雨点落梧桐树上。”天空的粉妆融化了,晶莹的雨点落下。我们无法亲吻遥远的天空,却可以亲吻天空的泪水——雨。雨点让诗人李清照、何焱忧心忡忡:“梅花黄时雨落。”我们坚硬却已开裂的心被雨水润泽,于是心灵干涸的土地上长出了新的绿,心灵的尘埃中开出了白色的花朵。这脆弱的植物吸收着天空的泪水,在风中摇曳生长,离天空更近了一点,更近了一点……
这两段文字中,前者立意崇高,意境开阔,既显示出年轻作者丰富的阅读范围,又呈现出尊重生命、热爱苍生的悲悯情怀,风格鲜明豪迈,从中可以推断作者必定是一位志向远大、胸怀博大之人。后者细腻温和,静谧细腻,善于在平凡场景中构建不寻常的情感体验,风格鲜明婉约,从中也可以推断作者必定是一位善于观察、情感丰富的人。
除了以上六点以外,议论文章的语言还可以通过发掘新鲜的写作素材、奠定论述的逻辑层次等来美化。
正如地球上没有两朵一模一样的花一样,世界上也没有两个性格一模一样的人。不同的性格形成不同的世界观,不同的讲话习惯和思维习惯,也应该形成不同的写作语言。如果你博览群书,那么你就可以在作文中广泛引用,用你丰富的知识征服读者;如果你热爱古诗文,那么你就可以用优雅的语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创造出摇曳多姿、色彩斑斓的精彩语境;如果你乐观活泼,那么你就可以通过生动幽默的文字和蓬勃的激情,树立自己光芒四射的青春形象。总之,只要你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注意结合自己的个性来锤炼自己的语言,我相信你一定能创造出一个只属于你自己的语言世界。
【作者简介】刘翔,《三维汉语》发起人、践行者,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汉语教师,江苏省教学名师,长三角教育科研杰出个人,扬州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扬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扬州市十佳学校教研室主任,扬州市汉语学会副会长,仪征市教学名师,仪征市科技工作先进个人,仪征市名师工作室带头人,全国“民教杯”精品课程一等奖获得者。出版个人教育教学专著11部,发表论文800余篇,应邀在全国16个省举办示范课或主题讲座近200场,教学科研成果连续8年获扬州市一等奖。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fwsgw.com/a/xinling/2032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