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心灵鸡汤、成功学,哪个更有用?
文·韩毅
近年来,高考作文题每年都引起国人热议,也经常被拿来与同期举行的法国高中毕业考试作文题作比较。但两者的可比性并不大,因为中国高考作文题是选拔性考试。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法国的作文题。
法国的论文题目分为文科、理科、社经。
“尊重所有生命是一项道德义务吗?”
“个体意识仅仅是个体所属社会的反映吗?”
“我是否被过去的经历所塑造?”
“我们应该尽一切努力去获得幸福吗?”
“有选择的权利就意味着自由吗?”
“艺术作品能够培养我们的感知力和理解力吗?”
“评论法国哲学家亨利·柏格森的《思想与虚无》一文中的一段话”
…
相比中国高考作文,法国作文题目体现出更多的人文关怀和批判性思维,以及话题的开放性。议论文题多是考生身边发生的社会和公民问题,如“文化多样性是否威胁全人类的团结?”“所有的信仰是否都违背理性?”“没有国家我们会更自由吗?”话题没有标准答案,学生根据自己的思考做出判断,确定自己的立场,陈述理由,并提出有理有据的论据。
↑
法国学生参加学士学位考试
→
中国2016年高考作文
两者对比,难免让人觉得“有一种差距叫思想”。就拿2016年中国高考作文题目来说,这是一组漫画,曾引起不小争议。中山大学谢友顺教授在《南方日报》发表文章《中国作文教育拉低国民智商》。标题有些偏激,但分析不无道理。“好的作文题目应该包含深刻的思考,应该有无限的思考可能性。至少国家层面应该有意识地提供这样的引导,而不是让这些年轻人重复那些显而易见的公共结论,靠一些思想小甜头过活。”“作文的最终目的是解放考生的想象力,享受汉语之美,进而培养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现代人。”
我在朋友圈看到一条微信,一位中学校长给全校同学写了一封信,让同学们回信畅所欲言,同学们也积极回复。他们遇到的烦恼,大多集中在与老师同学的人际关系、学习成绩、升学等方面。发微信的同事评论道:“认为少数孩子有一个共同的毛病,是错误的:太以自我为中心。中国整体教育体系缺乏使命感、信仰感、情操感,孩子的视野、心胸很容易被挤进一个狭小的角落。当孩子的生活不够宽广时,教他们很累、很难,学校最容易成为替罪羊。当然,关注小我,也不是不可以,李白的诗都是关于“我”的,李白笔下的“我”是放在历史的纬度、宇宙的经度上的。”想起周恩来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想起鲁迅的“吾将思绪寄寒星,吾将以热血荐轩辕”。不要说现在的孩子很难有类似的答案或想法,即使有,也会被人嘲笑。这大概也是中国教育产生那么多老练利己主义者的原因,因为它过分强调实用性和功利性。主持人白岩松曾说:“中国人应该多做些无用之事。”
这不仅仅是教育的问题,整个社会充斥着成功故事和励志语录:“做人生赢家”、“实现人生价值”、“发挥个人潜能”、“40岁前退休”、“平衡生活”、“用情感出发”等等。人们日常话题更多的是房子、车子、股票等,很少有人有闲暇谈论“诗和远方”。这有生活成本和压力的原因,但更主要的是整个社会环境对人们精神层面缺乏影响和引导。
前几天杨绛去世的时候,她写的《百岁感想》在朋友圈很火,一些大V都在转发。后来证实,这根本就不是杨绛写的。真正的大师不会写出这种鸡汤般的文字。
说到底,哲学、心灵鸡汤、成功学都是无用的。区别在于,哲学从实用的角度看是无用的,但它可以培养人的思考能力、认知能力、判断能力,以及看问题的深度、广度、维度,使人对世界、对社会有更清晰的认识。哲学可以让人认识到世界、人性、事物的本质之后,理性地面对这一切,却不失温暖,从而产生一颗忧患之心,也可以说是人文情怀。心灵鸡汤的无用之处在于它没有营养和洞见,看似温暖深情的鸡汤文章,或许能给人某种心灵上的慰藉,但更多的是麻痹和迷茫,读多了会让人失去判断和思考的能力。成功学才是最可怕的。当一位成功学大师提出他的目标是“让中国十三亿人人都成功”时,足以看到人们追求成功的热情,而热情的背后是慌乱和失落。
哲学是无用的,也是有用的,有用的不是哲学本身,而是它所带来的启发。
左读右读
红旗出版社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fwsgw.com/a/xinling/2032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