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心灵物语 >

于丹:十年风雨,不忘初心,新书有梦不觉人生寒面世

[名片]

于丹,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首都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播工程研究院院长,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文化视点》等栏目上通过《论语》、《庄子之思》、《论语》等系列讲座普及和传播传统文化。著有《于丹的思绪》、《于丹的思绪》、《于丹:一梦游园——昆曲艺术美学之旅》、《于丹的思绪》、《于丹的趣味人生》、《人生的滋味就是纯粹的快乐》。

近十年来,于丹收获过赞誉,也引发过争议,她对此怎么看?

于丹:不忘初心

近日,于丹新书《梦想让生活不那么冰冷》出版。从于丹在《百家讲坛》成名至今,已过去十年。这十年,于丹似乎印证了那句话:能得到多少赞扬,就得承受多少批评。

于丹这十年,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近日,记者专访于丹,揭秘她这十年的心路历程。威海晚报记者 高洁

谈论过去的辩论:宽容他人,宽容自己

记者:您的新书名为《梦想让生活不再寒冷》,您的生活中有没有一些难忘的寒冷时刻?支撑您度过人生寒冷的梦想是什么?

于丹 每个人一生中都会有冷淡的时候,就像那句老话:“人生十件不如意的事,有八九件是不如意的,能告诉别人的只有两三件。”

我常说,中年是一个在角色中徘徊、不任性、承担一切责任的年龄。说到梦想,我不像孩子和我的小学生,可以马上谈起。我只能说,每天早上醒来,对今天的生活还是有很多期待,面向未来,还是有很多小小的愿望等着我去实现。每天的梦想都转化了,转化成我们能把握的那种小幸福,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变成十年。今天,我们看到的是我们过去的每一天,展望十年,我们还能看到,一天又一天,一定能衔接下一个十年。

面对争议时,你没有过多为自己辩解。这十年里,你有没有怀疑过自己?你如何看待这段经历?

于丹 众所周知,这些年来我经常面对一些令人心酸的舆论,我选择从王阳明的故事中寻找慰藉。阳明先生一生“千死万难”,57岁那年,他在江西南安的一艘小船上漂泊,积劳成疾,奄奄一息。当学生问他有什么遗言时,阳明先生只说了八个字:“此心明,何以言之。”这八个字深深地刻在了我的心里。我们还要用多少岁月来证明自己?“人生太长,活得越久,越觉得大家都过得不容易。莫记小得失,算大账,宽以待人,宽以待己。”世上没有所谓的“真”,“真”存在于每个人的心里。

与人较劲的过程其实是最累的。小时候就喜欢儒家那句话“千军万马,吾亦进矣”。千军万马,我该如何选择?不得不如此,但其实最伤人。现在我明白了,太极的力量叫“舍己从人,引力入虚空”。当他的力量来临时,你放弃自己的力量,跟随他。当他落入虚空,他不就化解了吗?你只要把这股力量释放出来,很多事情都是一样的。

谈新书:生活需要忠于自己

《梦想让生活更美好》记者提到“真善美”,您把“真”放在首位。人一旦步入社会,成人,就必然像掉进了一个大染缸里。您认为,在现实社会中,人如何才能在角色中发挥出真正的能量?

于丹 世上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就是认清事实之后,依然能够去爱。这是罗曼罗兰说的。每一个生命,刚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都是纯真的。随着成长,纯真的心不断受到伤害,喘息,血痕被磨出老茧,成为坚硬的保护层。生命想要回归本真,就要学会做减法,“回去”。

人生就是要前进,向前看就够了;人要欣赏风景,要两边看;人生若想增长智慧,就要停下来,学会回头。什么是回归本真?就是在被世界不断贴上标签之后,从内心摘下标​​签,寻找自我,找到一种与世界的和谐,越过千山万水,用一颗纯净的心回归自我。

记者:您十几年来出版了不少书,里面包含了很多人生感悟,您想通过这些书传达给读者什么?这些抚慰人心的话语,常常被称为“心灵鸡汤”,您介意自己的作品被贴上这样的标签吗?在未来的新作品中,您有计划尝试其他体裁吗?

于丹的《有梦人生不冷》、《人生的滋味是纯欢》都蕴含着我的人生感悟。其实我过往的作品也蕴含着我的人生感悟。不同的是,《有梦人生不冷》不仅仅是感悟。我希望在这些人生感悟和阅读感悟中阐释出美好、温暖、古老而睿智的中国文化观和知识。我希望用亲切、温暖的方式,把中国文化的思考和美学分享给读者。为此,我还学习了新媒体思维,为每篇短文链接了相关的中国文化知识网站。这是我创作的初衷。

至于人生感悟和心灵鸡汤的关系,我不想深究。“文字是心灵的声音”,即便是介绍最基本的文化知识,也难免带着作者的个人感受。人的心灵需要滋养,鸡汤不是罪过。尤其是鸡汤里有没有骨头,吃进去能不能有肉,这需要作者的提升和读者的历练。

谈人生十余年:艰辛是为了成为自己

您认为过去十年作为一名记者最大的变化是什么?一路走来,您最珍惜的人和事是什么?

于丹:这十年,我肯定变了,但更多的东西还是没变。我觉得对我来说最大的改变,就是不断调整自己看事情的角度。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会逐渐得到这个世界要求你付的账单,也有你不想付的账单。但这些都是你咬牙忍受的。这就是年龄,这叫成长。而这背后,往往还有人教你,逼你付出。什么才是好的感情?从你的上司到你的爱人,都是当你真正经历他,理解他的时候,你的心会放下一点。当你能经历别人,能包容别人的时候,这个世界一定会对你好一点。

这个世界总会有各种意想不到的艰难困苦、误解和伤害。但是,如果你不克服这些,你又怎么能做回自己呢?恐惧、逃避、怨恨都是无用的。我们必须接受世间所有的相遇,所有的离别。我们最珍惜的是家人和亲情,也不例外。

记者:古人云:“五十而知天命”。您今年五十岁了,生活很忙碌,除了家庭,还要教书、游学演讲、策划电视节目等等。您对未来的生活有什么规划吗?未来十年,人生会有什么重点吗?

于丹 人生不能假设,在我看来,谈论太多未来是没有意义的。只要把目标定为一个点,方向就以目标点为中心,可以往左偏10度,也可以往右偏10度,给自己一个20度的角度,在这个20度的角度内,可以灵活调整,这样就不会被过于明确的目标绑架。只要人生大方向不变,其他的还是看机缘巧合。有方向,不要定一个明确的目标,真心诚意地向前走,这就是我未来十年要做的事情。

您去过威海吗?您对威海的印象如何?

于丹没有去过,但我知道那是一个非常美丽的海滨城市,希望有机会能去威海。

于丹新书《梦想让生活不那么冷》出版,她有着怎样的感受?十年来,于丹有过赞誉,也有过争议,她对此有什么看法?于丹:不忘初心,回归本真。

国学的现实指导意义是什么?您如何看待儿童国学教育?看看于丹怎么说

五六岁的小孩没必要穿汉服读经

在当今社会,国学到底有什么现实指导意义?它是否已经失宠?作为一个10岁孩子的母亲,于丹如何看待儿童国学教育?我们来听听于丹的故事。

威海晚报记者 高杰

“中华文化成就了我”

记者:从传播学的角度,您如何看待《百家讲坛》十年前的火爆,十年后的没落?《国学》现在的发展如何?是失宠了,还是正在复兴?

于丹很难有一部经久不衰的电视节目,因为媒体关注度和娱乐潮流总是在变化。但国学是每个中国人的灵魂和血液里的东西。它不是靠一档节目复活的,也不会因为市场冷淡而失宠。我们做的是唤醒中国人的国学基因,用它来观察我们的生活,传承我们的民族精神。

记者:国学对您来说意味着什么?您如何评价过去的“于丹热”?

于丹今天之所以提倡中国传统文化,是因为我个人的生活就是被中国传统文化所充实的样本。因为父母的缘故,我读了很多中国经典,学习了中国传统文化,觉得对我太有用了。我相信,如果我能被中国传统文化所充实,就会有更多的人被中国传统文化所充实。这种充实不是闭关锁国,而是我们跨越历史的尘埃,把古代的圣贤请到今天来,来启迪我们的生活,让我们向世界出发。

上完《百家讲坛》之后,我的人生也经历了一段转变和适应,不管是名声还是批评,最重要的是放下,放下别人,放下自己。

“正常就是世界上最好的标准”

记者:今年7月,长沙市一家医院举行了盛大的中华文化胎教仪式,近500名孕妇集体念诵《做好小学生孝顺父母的规矩》。近年来,很多地方都开设了儿童中华文化课,很多孩子从五六岁起就被父母送去读中华文化课,穿汉服,学习传统礼仪文化,背诵《三字经》等经典。您觉得中华文化是孩子的必修课吗?您觉得孩子在什么年龄接触中华文化比较好?适合孩子从小阅读的中华文化经典有哪些?

于丹的文化浸润确实是全方位的,不仅包括文学艺术,还包括生活方式,但前提是浸润之后的主动学习。五六岁的孩子穿汉服背诵国学经典很可爱,但不是必须的。给孩子培养国学经典,最好从无声处开始。比如看到美景时讲“红杏枝头春意盎然”;孩子有进步时表扬他们“可教”;先激发他们的兴趣,再有目的地灌输经典。四五岁的孩子可以从美育开始,背诵唐诗宋词;大一点的已经在读书的孩子,读《三字经》《论语》就行。总之,不要太多,也不需要特别系统化,只要有那种爱和兴趣就行。

记者有个女儿,今年40岁了,现在女儿也喜欢古诗词,您是怎么让她喜欢上古诗词的?您对孩子的教育是怎样的态度?

于丹 我并没有特别计划培养孩子的中国文化,基本上是一种熏陶和灌输。女儿出生那天,医生宣布了喜讯:50厘米,6.2斤。我躺在床上,心情惆怅,对医生说:“怎么会这么小?我肚子这么大,还以为能生个大胖宝宝呢。”医生说:“不正常不是好事。”我意识到,正常才是世界上最好的标准,否则,你会付出代价的。

所以,我希望我的孩子是正常的。成长是一个过程,成功是一个结论;成长是与人生有关的评价,成功是与社会有关的评价;成长是内在的系统,成功是外在的系统。希望她关注心灵、关注自我、关注个性,不要太在意外在的标签。

“‘文化’应该用作动词”

记者:近日,四川一女大学生借200万元为父母买房办社保,引发热议。当事人称此为孝,但很多人认为是噱头。您怎么看待此事?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孝”在当下应该如何理解?

于丹:“孝”字,是“孝为万德之首,以心为本,不以行为本”,今天我们要跳出具体的行为,站在历史的坐标系上去阐释“孝”字。

孔子的弟子问:“老师,您能告诉我什么是孝吗?”孔子说:“现在的孝就是能赡养父母。”现在的人都说孝就是能赡养父母。孔子却说:“狗马都可以赡养,如果不尊敬,那又有什么区别呢?”孔子说:“你看,牛羊狗马都可以赡养,如果不发自内心的尊敬父母,那赡养父母和养狗马有什么区别呢?”那么,什么是“心”,什么是“迹”呢?孔子回答的很简单,两个字,他说“表里难分”。对父母,与其孝顺,不如表里如一。

什么是经典?经典是两千多年来一直被人们说的话。当你今天听到它时,你可能会想,“哦,我还没有做到。”例如,给父母买房子、每月给他们零花钱是许多人都能做到的事情,但谁能自信地说,“我可以永远对父母好”?

从这个角度来说,我觉得这个女孩并没有懂得真正的“孝”。

记者:您曾对《论语》做过一个概括:“说白了,《论语》告诉我们,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如何获得精神上的快乐、适应日常秩序、找到自己的个性坐标。”然而,电影《明天见》中也有这样一句台词:“我们听过无数道理,却依然不能过好生活。”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在现实生活中,当人们遇到迷茫、遇到挫折、遇到困境时,应该如何用国学来指导自己的人生?

于丹:“文化”通常被认为是名词,但它的本义是通过文化转化,就是把观念转化到生活、行为、人心。如果只有文化,没有转化,只讲我们现在有多少文明传承,这些传承其实和我们今天的幸福无关。所以今天我们推广文化,要让它作为一个动词活起来。也就是说,第一,我们要在当下去解读它,第二,在空间上要有国际视野。这样,我们才能把它整合起来。

思维观念决定价值观、行为方式,我们对待世界的态度,是由我们的心情决定的。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fwsgw.com/a/xinling/202875.html

我不是完美的少年:正视问题,勇敢改变,迎接成长
« 上一篇 2024-08-06
每天一句心灵鸡汤,让你在命运中找到内心的天堂
下一篇 » 2024-08-0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