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书市、报刊上越来越多地出现从东方文化、儒释道的角度来探讨企业管理和商业道德的书籍,首先这是一个好的现象。
第一,表明人们开始关注中国文化,有了文化回归的愿望。晚清以来,近一百年来,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愈演愈烈,后来发展到严重妖魔化的地步。世上没有好人。如今被誉为国学大师的胡适,公开表示他主张编纂中国史,就是为了通过“科学”研究证明中国历史上没有一事无成。国学受到的仇视可想而知有多深。但曾几何时,国学又流行起来。于丹的书,被一些专门研究国学、哲学、中国文化的专家学者斥为“心灵鸡汤”,却没有被盗版,销量很好,几十万册,说明中国人对中国文化的热爱是根深蒂固的,他们曾经抛弃过,但终究会回来。 这也说明,人确实是“文化动物”(西方文化符号哲学的奠基人、现代哲学鼻祖卡西尔的定义),中国文化是中国人性格的表现,两者其实密不可分,如果中国人与中国文化分道扬镳,那就是人格分裂,这对于一个最古老、最有活力的民族来说,是不可思议的。
第二,表明人们对企业管理和商业伦理的理论兴趣,已从实用功利主义转向形而上的“道”。一位熟悉西方文化的朋友曾告诉我,西方人,包括那些思维方式已经被西化的人,日本人,有能力把一门技能研究得非常精细,并且使之非常实用。例如,他们可以把中国武术发展成柔道、空手道、型、相扑等技术,从技术层面上讲,比太极拳要好。形意拳、八卦拳的技术要完整成熟,训练起来很容易出效果,但在形而上、本质层面上还有差距。因此,在技术上可以做到精益求精,但很难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我接触过一些年轻的白领,他们想通过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来提高自己的管理和业务能力。我很高兴地看到,他们的学习不是那么急功近利,而是注重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改善自己的人生观,才能改善自己待人处事、处世处世的态度。他们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有点像现代中国人对待中西医的态度,西医用来治疗急性病,而中医用来调理身体、治疗慢性病(这种观念可能不正确,但很普遍)。这说明由于深层次的原因,他们已经感觉到中国文化有“心灵鸡汤”和卡耐基的公关技巧所没有的好东西,他们需要这样一种好东西,而这种好东西就是“道”而不是“术”。《老子》为“道”命名;“形而上谓之道,形而下谓之气”是在《周易》中提出的,记载了孔子的思想;“道”与“术”的区分,在《庄子》中就被明确地提出了; 直到现代西方哲学中才有类似“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的概念,而“道”和“术”有不同层次的思想,在两千多年的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的深层中积淀下来。毛泽东同志提出学习马克思主义,要学立场、方法、观点,这就是这个概念的现代表达。方法是道路,立场、观点是技巧。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也是这个概念的现代表达。马克思主义是道路,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得出的方针、政策、策略是技巧。道路不变,技巧必须变,因为道的不变性就体现在它可以随着时代而变。也可以说,唯一不变的,就是万事万物都在不断变化。
这个概念是中国文化和哲学所特有的,所以中国人理解起来似乎并不困难。西方哲学以前没有,但已经存在了很长一段时间。但是,对它的理解还是有差距的。即使在印度,佛教也有这个概念。这个概念仍然是核心概念,但早期的印度佛教徒,声闻、辟支佛,囿于形式逻辑思维,无法理解。直到禅宗传入中国,在六祖惠能开启“直指人心,开悟见性”的大门之后,才开花结果,成为一股潮流。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的区别,其实主要就是思维方式的不同。
“道”与“术”的区别为何如此重要?这正是本文要解释的。但首先我要说,从满足读者对“道”的需求来说,大多数看似引用儒释道的书籍和文章,用孔子和庄子的观点来解释企业管理和商业道德的书籍和文章是不合格的。因为这些书籍和文章所宣扬的教义并不是儒释道孔庄的教义。一些对孔庄的“重复”只是标签而已。 他们只是把原来引用亚里士多德、柏拉图、海德格尔、马克思、恩格斯等人的“名言”换成老子、孔子、庄子、佛陀等人的“名言”来解释。这是因为书籍和文章的作者对“心理”(我发明的代替“思想”一词的词)理解很深。“思想”只是逻辑和理性,而儒、释、道、老、孔、庄的“心理”(我发明的代替“思想”一词的词)还包括感性,更重要的是需要“洞察力”,他们理解得还不够。当他们看到西方文化和哲学中的一些观点早已被中国古代圣贤所论述时,他们异常兴奋,觉得找到了中国文化的一个佐证。这种情绪值得肯定,但实际上仍然是在用东方古代圣贤的话来证明西方的话语(话语是一个比西方更宽泛的概念)“理论”,包括一些我为什么对这种心态这么熟悉?因为我亲身经历过。我经过深入研究,写了《回到庄子》《回到老子》《老子走近青年》《孔子本说》《心经触象》《天经触象》《崇德论》等,才意识到中国文化哲学的优秀之处,不仅最早表达了目前被世界公认的真理,不仅揭示了真理,而且揭示了专家学者和知识分子至今难以理解的本质真理。老子说:“我的道,很易懂,很易行,但天下无人能懂,无人能行。”在科技空前发达、信息爆炸的今天,这种情况仍然存在,情况甚至更加严重。 读者迫切地寻求“道”,而作者却缺乏对“道”的理解和体会,只能用“心灵鸡汤”和“搬运技巧”来填补空白。这是买棺材还珠,会挫伤群众的积极性。但是否也意味着真正的中国文化、中华文明的真正奥秘已经浮出水面、大放异彩呢?有用的不一定是真理,真理一定有用。繁华到了令人恐惧的地步,危机到了无法避免的地步。人们焦躁不安,四处张望,迷茫不已,不知出路,无处可去。人们失去了安全感,更没有平安、喜悦、充实和幸福了?每个人的内心其实都在呼唤“道”,“道”不是精神奢侈品,而是生存的必需品。真正的“道”难道不应该登场吗?
何为真正的“道”?为什么认识“道”与“术”的区别如此重要?我以太极推手为例来说明。
太极推手是让练习者掌握太极力量的训练方法,强调“用意不用力”。在周围人看来,它可能看起来很神奇,或者你可能怀疑这是在表演,你怎么能不用力就把人推飞那么远?或者让人摔倒在地?我花了四十多年的时间才领悟其中的奥秘,并总结出太极推手分为四个层次,所有这些都可以用力学来充分解释。
第一层是将力转化为劲。“力”指拙力,是直而直的。“劲”指柔力,是曲线运动。太极拳劲,不管是老牛劲、绕力、螺旋力、彭力、拉力、挤力等等,太极拳劲、安劲、蔡劲、烈劲、肘劲、靠劲其实都是曲线运动。将力转化为劲,就是用弧线把对方的直线攻击力流畅地衔接起来,使对方在曲线运动中失去重心。
第二层次,力达四端。拳书称之为“力达四端”,因为“力”已定为直劲拙力,拳书又称其为“端劲”,端劲也呈曲线运动,故改为“力达四尖”。“四尖”即双手十指指尖、头顶百会穴、身下尾骨。脚趾不常用,故其功能与手指相似,故不视为尖,或与手指合为一尖。“力达四尖”即两边的接触点平时是发力点,现在却成为支点,不推不丢,用意用力于尖,作曲线运动,以发挥杠杆作用,有妙用。
第一、二层是主动法的境界,所谓主动法,是指怎么打,用直力还是横力,都是在打之前想好的,其妙用都可以用固体力学的原理来解释。
第三层次是水入虚空。虚空就是没有缝隙。对于一个物体(比如大坝)来说,对于另一个固体(比如锤子)来说,是没有缝隙的,但是对于水来说,可能会有缝隙。而且水从缝隙中流出的速度更快,形成射流,缝隙会越来越大,甚至导致大坝的垮塌。这就是以柔克刚的原理,这个原理运用到太极推手中,对手发力的分配总是不均匀的,薄弱之处就是缝隙。只要我把力气往薄弱之处使劲,就好比收水入坝,要做到这一点,只要把对方想象成是空的,像水一样往外一抛,就能产生效果。
到了第三层,就进入了无为之境。所谓无为,就是事先没有想过要用什么招式,要朝什么方向攻击,根本不知道要出什么招式才能把对方打晕,好像是“自动”的一样。这已经不能用杠杆原理等固体力学原理来解释了,只能用流体力学原理来解释。
当我体悟到这一层的时候,我以为自己体悟到了太极功的真谛,也就是体悟到了太极功的最高境界,不可能再高了。当我体悟到太极推手的第四层的时候,才发现和第三层已经有很大的区别了。层次上还是有质的差别的,也许就像佛经里讲的佛无为和十地大菩萨的层次差别一样,但是这还是有质的差别的,本文所举的例子就是为了说明这种质的差别,但不知道能不能解释清楚。
我把这种第四种状态称为“一切互动都是好的”。
我们常说“来者不善,来者不善”,你和别人打架的时候,以为对方是来打你的,不管你对力的感知有多好,功夫有多深厚,你一瞬间的反应永远是抵抗(抵抗)或者逃跑(逃逸),太极推手强调不推不输,但练了几十年推手的人往往认为做到不推不输是很难的,不推不输只是一种只存在于理论上的理想境界。到了第三层之后,总觉得不满足,因为在这一层,虽然没有了手法、方向等主观意识,但还有“打人”的主观意志,与太极拳的“舍己从人”、“化”是不相符的。有一天,我突然想到,如果我把对方想成虚的,我的力气就会“自动”冲进对方的薄弱之处,就像进入了一个虚空一样。 心境和意念的作用这么大,那么,通过改变我们的观念,是不是就能一念之间达到“既不抗拒,也不失落”呢?顺着这个思路,我自然而然地想到,一个人在被按摩的时候,不会推不会失落。被按摩的时候,人不会用力推,也不会绷紧身体去抵抗按摩,也不会失落。你会躲避,如果你躲避了,你就享受不到按摩的快感了。我试过了,果然如此。你以为对方是带着恶意而来,是来攻击你的,你很难抵抗或者不抵抗,你以为对方是来为你按摩的时候,你很难推或者丢。
这就是“来者不善”。还有“去者不善”。推手中,当自己处于有利位置时(有利位置是自己保持直立,重心稳定;有利位置是对方已经克制,处于尴尬状态),会趁机出手,但在出手前的一瞬间,力已经施加在接触点上。对方善于感知力,反应迅速,往往能利用这一瞬间借力发力,反败为胜。而“过往之善”是没有任何反击的念头,没有取得优势后的瞬间爆发,是什么感觉?还是你以为对方是在给你按摩?对方是在给你按摩所有接触点,当对方停止给你按摩时,你还觉得他在给你按摩,你继续享受。 《王宗岳太极拳》拳论中说:“我顺着对方的背,就叫粘”,“我偏向一边沉,就叫随”,就是用“粘”(舍己随对方)和“随”(顺势而为)来代替“攻”或“射”。“过去也好”,但因为不给对方任何发力的地方,就达到了拳论中所说的“连一根羽毛也加不上,苍蝇虫子也落不下来”的境界。 其根源可从《老子》中找寻:“吾闻善守生者,行山不避犀虎,入军不遭铠甲兵器之袭。犀无处抛其角,虎无处放其爪,兵无处立其刃。何以故?因无死点也。”角能推入,爪能抓入,刀能切入,在接触处必有一瞬间的硬度与张力,此即“死点”(《老子》云:“强者死也”(水无死处),所以角、爪、刃对水无用。若使身势、力气如水,则“莫能胜其身”(《道德经》:“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水攻其刚强,莫能胜其身。”)。
被按摩的人天生就有这种能力,是天生的本能反应,不需要“学”,从这个角度看,很容易。但是,需要“修炼”,修炼就是去掉,做减法,把后天习得的本领、技巧、力量全部去掉。这些东西本来是很难学的,现在在理智和情感上也很难接受。生下来就形成的“抗打击”的条件反射,也好像成了本能反应。如何去掉本能反应?从这个角度看,很难。禅僧说:“放下一切!”拿起一切不容易,放下一切又何尝不容易呢? 如果你尝试了,你就会知道你必须放下一切。放下一切并不容易。没有人阻止你放下。放下与否的决定完全取决于你自己。但如果该放下的时候你却不能放下,你的理智和情感不起作用,你就会死。一切问题的根源就在这里。
所以体会到人(一切众生)的本性是最圆满、最永恒、最无比强大的,也是体会了“道”。不过,道理可以顿悟,修行却要慢慢修炼。体会“道”(见开悟之路)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佛经上说,从初心到菩萨道再到成佛,要经过三个无量劫,这是我们无法想象的天文数字。但这第一步,却是又一个决定性的一步。方向是对的,从现在开始,只要坚持走下去,总有一天会到达目的地。而且,喜悦就在过程中。也可以说,踏上正确的道路,就会有质的飞跃。什么时候到达目的地并不重要,因为旅行不是到了景点才开始的,而是从出门的那一刻就开始了。
儒释道三教的精髓在这一点上是完全一致的:本性是最好的,一切的努力与修炼都是为了回归本真。
如果我们用这个心性道理去观察我们的企业管理,会得出哪些与现有理论截然不同的理论呢?
首先,我们要知道我们的本性是什么。我们的本性是与生俱来的,但是要知道我们的本性是非常困难的。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七天七夜得道之后,才知道原来一切众生都有着妙明真心,只是被无明妄念所遮蔽,常常在六道轮回中遭受生死的巨大痛苦。这是最根本、最宏观的。从具体事物上讲,每个人、每件事物都有自己的本性,都存在着认识自己的本性、顺应本性而生存、发展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讲,本性有两方面:一是本源本体力量的体现,二是这个个体的本性。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认识到个体的优越性和局限性,才能扬长避短,通过发挥自己的优越性来消除自己的局限性,而不是用僵硬的方法来消除。 比如,人不能飞,这是人的一个局限性,但人有很高的智力,这是人的一个优越性。正确的做法是利用人的智力制造飞行器来克服人不能飞的局限性,而不是像鸟一样绑上翅膀,强迫自己学会飞翔,这样只会让你的理智大脑被打碎。推手的例子也是一样,人的肢体力量有限,但人的智力可以弥补。“被按摩”的意识可以用来建立条件反射,揭示“气柔”,“上善若水”。个体的本质是以柔克刚,而不是靠不断增加的肌肉力量和内力来抵抗坚硬,正面对抗最终会两败俱伤。承认个体的优越性和局限性,最终是为了彻底消除局限性,与原始本体力量相协调。1.不过,这个问题说来话长,超出了本文的讨论范围。
顺便说一下,所谓“个体”,用数学术语来说,就是“研究对象”,讨论和研究问题的范围,是“个体”这个概念的外延,而“个体”就是“个体”,讨论“企业”的时候,整个“企业”就是“个体”,讨论某个具体企业的时候,这个具体企业就是“个体”,下面就不再多做解释。
那么,我们怎样理解“个体”的本质?
以“经商”为例,经商的优越性在于它是人类社会所必需的基本活动,诞生于人类早期社会,可以说与人类社会同生共死。经商活动存在的基础是相互交换。当社会发展到一定规模,自给自足已经不能满足生活需要,社会分工出现,贸易成为生活的重要部分,商业自然而然地产生了。然而,从古至今,人们一直关注商人不被看好的问题,不仅在中国,在世界范围内也是如此。在莎士比亚、莫里哀的时代,商人还是被嘲笑的主要对象,《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吝啬鬼》中的阿尔弗雷德都是被嘲笑的主要对象。培根,以及后来巴尔扎克塑造的葛朗台,都体现了当时欧洲民间对商人的“普遍”看法。 相比之下,中国商人吝啬、不厚道的艺术原型,却很能说明问题。这种看似忘恩负义的反商业情绪,仔细分析,却与商业的局限性有关。商业不直接参与生产,但这种中介活动所获得的利润往往比生产者赚取的利润高出许多倍。商人其实没什么可以提供的,不像生产者可以用产品来证明自己的实力。但商业活动需要信誉,所以商人往往需要炫耀财富来显示实力。,商人是奢侈品消费的主要群体。权贵们奢靡浪费,受人诟病。商人炫耀财富来显示自己的身价,在理论上被社会认可,但在感情上却被拒绝。所以,“逐利”可以说是商业的本质,但本质上是有限的。商业本质的优越性在于“服务”。计划经济之所以比不上市场经济,主要是因为它在“服务”上缺乏市场经济的敏感性和主动性。 没有人比商人对市场需求等信息更敏感,因为他们靠此谋生。
“服务”与“逐利”似乎密不可分,很多人甚至认为,逐利是商业行为的根本动机,没有利润谁愿意提供服务呢?因此,逐利应是经商的第一目标。这种过去被称为“利润至上”的理念,可以推广到一切商业活动中。这种在崇礼文化中看似理所当然的理念,在崇德文化中却是本末倒置。交易空间的扩大,商品多样化需求的增加,导致交易能力不足,从而引发了商业活动。商业活动之所以有利可图,是因为人们愿意通过估算来支付中介费用。比如,随着上海城际运输成本的提高,人们急需物品愿意订购快递,上海的快递业迅速发展,邮局无法垄断这项业务。是“服务”决定“利润”,而不是“逐利”决定“服务”。
以“服务”优先追求发展,还是以“利润”优先追求发展,思维完全不同,结果自然也很不一样。
服务至上意味着要不断研究市场,发现需求,不墨守成规,不断改变经营策略和经营思路;利润至上意味着要谋求垄断,占尽邻国便宜,注重扩大市场份额,攻击竞争对手,兼并同类企业。服务至上企业的价值目标是“长远”,因为新的需求会不断产生,所以是永恒的;为满足需求而提供的服务永远不会饱和,所以也是永恒的。利润至上的企业的价值目标是“强势”,因为只有垄断企业才有定价权,没有人能带来比垄断价格更高的利润,谁能和垄断企业竞争呢?企业没有想到的是,需求会发生变化。而且,现代社会的消费需求主要是概念消费,而不是生存消费。概念消费越来越快,越来越难以预测,需求一旦发生变化,商品就卖不出去,垄断定价还有意义吗? 曾经,复印机风靡一时,复印机公司甚至买下了上海两条公交线路的冠名权。但即便今天“126”、“128”路还在,谁还会想起复印机呢?如果说在生产资料领域追求垄断还有些意思的话,在消费品领域追求垄断,就是在沙滩上盖房子的愚蠢行为。但回顾近年来中国和世界发生的事件,这样的愚蠢行为还不够多吗?
对“长寿”价值目标的追求,促成了东方家族式企业管理理念的形成。“家族式企业”并不意味着夫妻店、父子班子,董事会、管理层都是由家庭成员、亲属组成。它意味着企业的领导者要像父母对待子女一样,对所有员工给予无私、细致的关心与照顾,以亲情作为企业人际关系的纽带,让所有员工对企业有如在家一样的归属感,感受到企业共存共荣所带来的成就感。
世界上社会组织的基本结构模式只有两种,具体结构模式总是在一种结构模式的基础上进行增减或组合,不成功的具体结构模式就像是模仿别人,不伦不类。
这两种基本模式是:一种是家庭模式,形成于农耕文化条件下,以亲情为纽带,属于尊德文化;一种是团队模式,形成于游牧文化(包括殖民文化、商旅文化等)条件下,以契约为纽带,属于尊权文化。团队是在迁徙文化、战争文化(如海盗文化等)条件下形成的,以契约为纽带,属于尊权文化。团队是为了暂时的功利目标而组织起来的,功利目标达到之后,团队就可以解散。所以,团队型组织追求的不是“长寿”,而是“实力”,以实力确保功利目标能够实现。所以,团队型组织对领导者的要求是意志坚定、临危不惧、持之以恒、善于策划。家庭型组织把整个组织看作是一个生命体,就像一棵大树。 每个成员都是一个有机部分,例如树的根,树枝和叶子。整个组织的长期生存。或者,她的本性尽可能成为整个组织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最好的办法。
这是内部管理的概念。成为具有广泛联系,信誉和声音的好叔叔。
自1949年以来,中国企业和企业实际上一直遵循这一原则,国有企业也提倡“爱工厂作为您的家”,并在改革之后作为一个小社会,而企业则是在全国范围内的私人企业,这是一个跨国公司的纽带。企业。 Ative and Backward Enterprise Systems也导致许多老板的管理和操作概念“像抹布一样丢弃”。 这是需要急切地反映的东西。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fwsgw.com/a/xinling/2026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