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各城市出行限制措施逐步放宽,刚刚结束的端午节假期迎来出行小高峰。
大家好久没出门了,终于有机会出去旅行了。
提早规划好你的假期行程,计划好想要尝试的特色小吃...尽力体验目的地的风土人情和文化。
“住”自然是衣食住行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放弃酒店、转而预订寄宿家庭已成为当今的流行趋势。
据中国旅游和民宿发展协会发布的《2019民宿行业发展研究报告》显示,近年来,民宿在某搜索引擎上的搜索指数长期高于酒店。
图片来源:中国互联网数据咨询网
然而,当人们打开各种民宿预订APP,向下滚动几页时,页面上的民宿看起来仍然是一样的。
这个假期,朋友圈爆红的网红民宿,已逐渐实现量产。
还是老一套的网红民宿
各大APP上搜索到的民宿照片,大多都逃不过这些配件:
沙发旁边有一株绿色的植物、墙上钉着一只鹿头、还有那只熟悉的火烈鸟……
床上用品与家具的配色多为“极简风”,以灰白纯色或格子为主。
阳台上通常会有一把白色的铁丝吊椅,至少还会有一个粉色的小帐篷,帐篷下面会放一个皇冠或星星枕头。
到了晚上,这里就会变身为美丽的夜景拍摄地。
在各种APP上随便搜索一下,就能看到无数贴着“北欧风”、“Ins风”、“地中海风”标签的民宿。
“网红城市”更是这类欧式民宿聚集的地方。
虽然这些城市之间相隔数条地理分界线,与北欧之间也隔着整个欧亚大陆,但通过这些寄宿家庭却实现了一种奇特的“文化统一”。
前几年非常火爆的莫干山民宿,就是这种“批量生产”的代表。
澎湃新闻曾报道,当地一位民宿老板曾表示:
“这两年新建的民宿,外观都大同小异,老木头、土坯房、鹅卵石。”
历经千里,一落地,就感觉像是走亲戚一样。
朋友圈里有人吐槽,四合院的装修跟他叔叔家一模一样,这画面,有没有让你们有似曾相识的感觉?
这种趋势并非毫无道理。
在某APP上搜索,“民宿拍照”相关笔记有13万余条。
这些民宿遍布全国各地,但装修风格基本都是Instagram风格。
这数万份完整详细的摄影指南,都是为了打造精致美丽的朋友圈。
入住热门民宿、拍照,渐渐成为旅行必不可少的元素。
不过唯一的缺点就是,光看民宿的照片,根本不知道你实际上要去哪里。
“网红”风格远不止民宿
不是说网红的Instagram风格民宿不丑,而是虽然漂亮但过时了。
窗外是巍峨高山,房间里却摆着几只火烈鸟,它们本应在肯尼亚的湖边优雅地漫步,怎么看都显得格格不入。
这种不协调感的背后,是民宿风格高度同质化的问题。
网上随便一搜就会发现,几乎每个旅游城市都有一条必去的“著名古街”。
然而如果仔细观察,这些古街看上去都很相似。
这里有门口挂着风铃的精品店、售卖各种色彩斑斓的牛轧糖雪花蛋糕的甜品店、人潮拥挤的丝绸古董店、不知道为什么漂洋过海传到国内各大古镇的非洲鼓,还有一排大大小小的酒吧。
当你去到第一处的时候,或许会觉得新鲜,但只要多去几处,就不难发现,这些古街古镇本质上都是“重复者”。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一篇报道中,一位游客抱怨道:
“一个朋友去四川的时候带了一把梳子给我,我看到上面写着‘少林寺纪念’几个字。”
批量生产的、外观相似的旅游纪念品充斥着各个旅游景点的商业街。
无论照片里你看起来有多“网红”,也难掩其中的单调与乏味。
和北欧风、Instagram风的民宿一样,这些景点的“古朴”风格大同小异,但无一例外都受到了游客的喜爱。
然而,这类景点在包装精美的古朴外表下,内部却是空荡荡的。
早在2015年,人民日报就撰文批评全国各地景区旅游纪念品“千篇一律”。
“相似的手帕,在湖南叫‘湘绣’,在南京叫‘苏绣’,在四川叫‘蜀绣’。”
这些标榜“地方特色”的景点,实际上更像是“义乌小商品市场在当地的分店”。
那么真正的“湘绣”、“苏绣”、“蜀绣”在哪里呢?
至少,它不太可能出现在每个人都带着自拍杆的热门旅游景点。
从根本上来说,人们来到这些景点“打卡”,追求的并不是这个地方真正的文化特色,而是一些被大众定义的“标签”。
比如Instagram式民宿代表的“高端”“精致”,老街老巷代表的“古香古味”;
还有那种“说走就走”的小资情调,在大量励志语录的轰炸下,也渐渐变得庸俗起来。
在这样的旅游文化下,想要出去“免费旅行”其实还是不算“免费”。
如今的导游不再是那个举着小黄旗的小姑娘,而是我们手机里一个个收录各种明星旅游攻略的APP。
一方面,发布九张图片的朋友圈收获了喜人的点赞数量;
另一方面,我们也离这些目的地真正独特和动人的特质越来越远了。
网红文化正在降低你的审美
有人总结说,当今人们正生活在一个“审美意识”较低的社会。
在《圆桌》节目中,蒋方卓曾点评此类“网红审美”的由来,指出单一审美的本质是人们接受文化的单一渠道。
当人们缺乏从阅读、电影等艺术中感受“美”的经验,而单纯“靠这些网红来决定你的审美品味”时,就导致了审美观念的高度趋同。
这种“审美”本身是极其懒惰的,因为它往往不包含人们对什么是“美”的独立体验,而只是一种对当下潮流的盲目跟风。
沿途的风景、旅行的体验不应该是单调的,对于“美”的评判也不应该单调。
同样的姿势摆拍、坐在同样装修的精致房间、给照片加同样的滤镜,人们在不断追求大众民宿人工复制的“美感”,却迷失了对旅行和生活更丰富的想象。
如果把旅行比作一部电影,它应该是一部节奏缓慢、质感丰富的纪录片。
在纪录片《脸庞,村庄》中,被誉为“新浪潮之母”的阿涅斯·瓦尔达与青年艺术家JR进行了这样一段旅程。
他们驾驶着一辆可以打印巨幅照片的小卡车穿越法国几个小村庄,记录下沿途遇到的普通人的面孔。
在日常生活中,这些人是普通的矿工、服务员、农民。
但在可爱的瓦尔达奶奶和充满灵感的艺术家JR的眼中,这趟旅程上的每一次邂逅都可以成为一件艺术品。
旅游的魅力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异国风情的吸引。
这份吸引力,不该被任何既定的标签所定义,而是来自于每个人与这风景之间最真实、最强烈的共鸣。
余秋雨曾发出警告:
“我们总是有太多的概念,太多的假设,太多的追随者,太多的知识,太多的谣言,而我们抛弃了最珍贵的直觉和具体的细节。”
“最终,我去了所有地方,但我的旅途却如此空虚,如此盲目地跟随别人,重复别人说的话。”
慢综艺《惊奇人生》的口号是“通过探索世界来探索自己”。其实反之亦然/《惊奇人生》第一季
旅行的乐趣在于发现并欣赏遥远地方存在的美好事物,而这个过程应该是“与我相关”的。
点击该文章
在看
那么,放下追逐网红潮流的执念,回归审美自觉与独立,也回归最真实的自我。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fwsgw.com/a/xinling/1655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