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国平,七十多岁的老人,似乎依然保持着创作的热情。 一只手做哲学,另一只手写散文。 他独特的哲学散文吸引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在人人追求精神浪漫的20世纪80年代,将尼采重新介绍给中国人使周国平成为文化偶像; 20世纪90年代后,周国平甚至被称为“平民哲学家”、“人生导师”。 他的人生格言不仅吸引中年人,校园里还流传着“男孩必读王小波,女孩必读周国平”的传说。 周国平的作品多次入选中小学语文教材和试卷,成为名副其实的“国民作家”。
与此同时,多年来围绕周国平写作风格的争议也从未停止过。 有人质疑周国平的散文创作是“心灵鸡汤”,缺乏批判精神,甚至不愿意迎合读者。 还有人从专业角度批评周国平的哲学写作过于个人化,不符合现代学术理念。 作为一个哲学研究者,写散文、论文是“不务正业”。
周国平,学者、作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哲学写作会是什么样的? 对于这个问题,周国平似乎思考了很多。 他认为,尼采引文和警句的写作风格明显影响了他的写作。
早在二十世纪初,尼采的思想就已传入中国。 梁启超、蔡元培等人受日本影响开始翻译尼采著作。 然而一个多世纪过去了,尼采依然是中国“最熟悉的陌生人”。 读尼采的人很多,但研究他的人却很少。 从事德国哲学研究的同济大学教授孙周兴此前曾谈到过这个奇怪的现象。 他认为,主要原因是尼采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哲学家,不适合研究。 “尼采的哲学不是一种论证哲学;它几乎是一种文学和诗意的写作。”
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目前市面上有近20种中文译本。 部分译文(钱春奇译,生活·阅读·新知三联书店,2014年9月;黄明佳译,丽江出版社,2007年2月;孙周兴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5月)封面。
1986年,周国平写了《尼采:世纪转折点》一书,向饥渴精神食粮的年轻人重新介绍尼采。 这本红极一时的畅销书与其说是对尼采的研究,不如说是周国平回应时代精神的个人宣言。 三十多年过去了,时代、场景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现在的年轻人很难理解那个以思潮为时尚的时代。 但周国平还是希望现在的年轻人多读点尼采。 因为“尼采属于年轻人”。
最近,周国平的《悲剧的诞生》《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什么是教育?》 《我的哲学大师叔本华》和《偶像的黄昏或如何用锤子进行哲学思考》重印了尼采的五本译本,每本书的开头都有很长的介绍。 另外两本关于尼采的专着《尼采:世纪的转折点》和《尼采与形而上学》也即将出版。 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周国平不仅谈到了哲学的写作方式,还谈到了他是如何理解尼采哲学的,以及尼采的教育观对现状有什么启示。
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1844年10月15日-1900年8月25日),德国哲学家、作家。
采访与写作 | 新京报记者 李永波
《悲剧的诞生》、《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什么是教育?》 《我的哲学大师叔本华》、《偶像的黄昏或如何用锤子思考哲学》等新重印的尼采译本封面。 版本:新经典|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9年4月。
(点击书籍封面即可进入购买页面)
尼采的哲学
从宇宙的角度来看,
世界上所有的道德都是“狗屎”
新京报:您在引言中提到,尼采一生的思想主要走两条路。 一方面是对生命意义的阐释,另一方面是对现代文化的批判。 这两条不同的道路在尼采的第一本书《悲剧的诞生》中是如何体现的? 这本书在尼采的整体理论中占据什么位置?
周国平:对生命意义的阐释是尼采一贯的主题,也是他最终走上哲学道路的动力。 这条线索几乎贯穿了《悲剧的诞生》的全部内容。 《悲剧的诞生》中也有对文化的批评,但主要是对苏格拉底的理性主义和科学乐观主义的批评。
我认为更重要的是,《悲剧的诞生》中的这两条线索,也是尼采一生的两条主线。 尼采写完《悲剧的诞生》后,发表了《不合时宜的考察》,其中包括四篇论文。 它的主题是从不同角度批判文化。
《施特劳斯——忏悔者和作家》是对学者的批评,《历史对生活的利与弊》是对历史的批评,《瓦格纳在拜里斯》是对艺术的批评,《我《哲学大师叔本华》》是对学术化、政治化的哲学的批判,当然,这些文章也包含了对生命意义的阐释,但尼采当时思想的核心主题是对文化整体的批判。
所以用我的话来说,《悲剧的诞生》这本书是尼采思想的发源地。 尽管他后来提出了许多其他想法,但读者也可以在《悲剧的诞生》中找到这些想法的根源。
意大利画家拉斐尔·桑西的《雅典学院》。
新京报:尼采在《悲剧的诞生》中批评了苏格拉底,在另一本书《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中,尼采批评了前苏格拉底哲学。 例如,他在反对巴门内德理论的同时,也赞扬了赫拉克利特的理论。 批判的前苏格拉底哲学与尼采的后期思想有何关系?
周国平:尼采后来批判西方哲学传统时,主要针对的是柏拉图。 他认为西方哲学从柏拉图开始就走了一条错误的道路。
柏拉图实际上是西方形而上学传统的创始人。 他把世界分为两个世界,一个是现象世界,一个是现实世界。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现象的世界,柏拉图认为这是一个虚假的世界。 现实世界是思想的世界,是世界的本体论。 柏拉图认为,世界是由概念组成的。
尼采认为,西方哲学从此走上了一条错误的道路。 这些哲学家否定了现象世界,所谓的“现实世界”是他们的虚构。 如果我们再往前追溯,这种否定现象世界的理论首先是由巴门尼德提出的。
新京报:是否可以说,整个西方哲学史都存在着反柏拉图传统?
周国平:其实整个西方现代哲学都是反柏拉图的,叫反本质主义,或者说反本体论。 第一个提出本体论的人是巴门尼德,而将这一理论转化为体系的则是柏拉图。
在前苏格拉底哲学家中,尼采最喜欢的是赫拉克利特。 因为赫拉克利特与其他哲学家不同,其他前苏格拉底哲学家都在说世界背后有本体论,有的在寻找物质形式。 例如,泰勒斯说,世界的本体是“水”。 有些人正在寻找一个抽象的概念。 例如,巴门尼德说这是存在的概念,毕达哥拉斯说这是“数”。
赫拉克利特说世界是“火”。 但尼采的理解是正确的。 赫拉克利特所说的火并不是指物质形态,也不是说这种物质形态就是世界的起源。 赫拉克利特的原话是这样的:“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按照一定的节奏燃烧,然后熄灭,然后再次燃烧。” 他实际上用“火”来象征世界处于永恒的变化之中。
尼采后期哲学还强调世界是变化的而不是存在的,不存在不变的本体论,现象世界是唯一的世界。 这是现代西方哲学的一个重要主题,包括胡塞尔的现象学以及胡塞尔的学生海德格尔所发展的理论,都强调现象世界背后不存在一成不变的本体论。
尼采在生病期间。
新京报:在尼采后期的《偶像的黄昏》等作品中,尼采似乎已经从文化批判转向了道德批判。 可以这么理解吗?
周国平:应该说这是一个延续。 我没有翻译过尼采的中期作品。 事实上,他在中期作品中对道德的批判已经非常强烈,从《朝霞》到《欢乐的科学》,特别是《善恶的彼岸》和《道德的谱系》、《道德的黄昏》 《偶像》延续了这一思路。
尼采对道德的批判是“重估一切价值”命题的核心。 首当其冲的是道德的重新评价。 用他的话说,根本没有道德事实。 道德无非是对现象的解释。 道德背后没有本体论。 柏拉图强调,存在着一个思想世界,而这个思想世界中的最高思想就是善。 尼采说,没有道德本体论,只有对世界的道德解释。 这种解释是否正确,取决于它是压制生命还是解放生命。
他认为以前的道德解释压制了生命。 他对基督教的批判重点也是对基督教道德的批判。 基督教道德否定生命,所以他说“耶稣是生命的敌人”。 基督教对生活有很多负面评价,比如提倡禁欲主义。 尼采认为,这是从源头上否定生命。 尼采道德批判的重点是用生命的标准、生命的立场来审视一切道德解释,看看它们对生命持什么样的态度。
新京报:尼采的道德与我们平时所说的“善恶无分”、虚无主义道德有什么区别?
周国平:尼采说他不主张道德的必要性。 人不能没有道德而生存。 《超越善恶》的标题也表达了尼采的道德观。 “超越善恶”是指从善恶之外来判断事物。 就是说,世间的道德观念太强了,人们对于善恶的判断已经固化了。 所以你首先要解脱,不要去想什么是善,什么是恶。 当你摆脱它之后,你会去哪里思考它?
尼采说,人类现象应该从宇宙和生命的角度来看待。 从宇宙的角度来看,世间一切道德都是“无稽之谈”,是站不住脚的、没有根据的。 首先,你必须超越“善恶”,站在善恶的彼岸。 那么你可以回头看看,站在生命的立场上,看看这样的道德解释到底意味着什么。
尼采仍然是该国最受关注的哲学家之一。 图为网友以尼采名义使用的网络流行语。
新京报:尼采一方面批判道德,但同时也在建立自己的理论,比如权力意志理论、“超人”理论。 尼采创立的学说或理论在哲学发展中占据什么地位? 这些对他的作品有解释吗?
周国平:确实,尼采的实证建构理论,比如权力意志理论、“超人”理论,都是在否定了原有的道德解释后提出的。 我想这些理论也是尼采站在生命的立场思考后得出的。 尼采认为,不存在所谓的生命意志,因为生命已经存在,没有必要去追求生命。 生命存在之后,我们需要追求的就是力量。 这就是他的权力意志理论。
他所说的权力意志,就是追求生命力的兴起和发展。 凡是有助于生命上升的都是好的,凡是抑制生命、削弱生命的都是坏的。
对于尼采提出的这些积极的解释和理论,我觉得听听就够了,不一定有多大价值。 这些理论还是有很高的批判价值的,但是经过批判,我认为你所建立的只是见仁见智的问题,大家可以自行寻找。 尼采的方向是对的,就是肯定生命,以生命为立足点。 他所说的生命不仅仅是个体的生命,更是人类整体的生存。 如何让人类的生活更有活力、更有灵性。 尼采的标准是人类的全面崛起。
新京报记者:后世不少人将德国法西斯主义的思想根源归咎于尼采的教义。 这种解释是否已经过时,或者是对尼采的误解?
周国平:这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误解,或者说是法西斯主义出于自身的需要对尼采的曲解。 因为尼采的权力意志理论讲的是生命和生命的意义,而不是真正的政治。 《偶像的黄昏》有一个专门的章节,明确而强烈地批评了德国的强权政治。
另外,我想强调的是,我不承认有“超人”主义的存在。 “超人”只是《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出现的一个概念,尼采明确表示,“超人”是诗人的隐喻和想象。 后来解释者把它“引申”成一种学说,但我认为这是不成立的。
新京报:尼采视叔本华、瓦格纳为自己的精神导师。 《叔本华,我的哲学大师》是尼采《不合时宜的考察》中的一篇文章。 但尼采后来也对叔本华的哲学思想提出了不少批评。 您在引言中也提到,作品原标题是《作为教育家的叔本华》,但实际上更像是尼采的《自我教育》。 尼采和叔本华是什么关系?
周国平:我觉得有两个方面。 一方面,叔本华的哲学是一种悲观主义哲学。 所以尼采年轻时读叔本华的著作时,受到很大的影响。 尼采的内心深处有着悲观的根源。 叔本华从小就很悲观,因此叔本华强化了他悲观的人生态度。
阿瑟·叔本华(Arthur Schopenhauer,1788年2月22日—1860年9月21日),德国哲学家。
另一方面,尼采又是一个充满活力的人。 他不愿意悲观。 他想要寻找生命的意义,所以他一生都在与叔本华“交战”。 两者之间还有一个阶段性的过程。 起初,尼采主要是受到叔本华的影响,但他也在努力抵制叔本华的影响,试图寻找生命的意义,否定叔本华的“生命是虚无”。 “毫无意义”是从《悲剧的诞生》开始的结论。《悲剧的诞生》的结论是生命的意义在于艺术和审美态度。当时的尼采已经开始抵制叔本华,但他并没有明确表示反对叔本华,此时尼采已经开始与叔本华分道扬镳。
但在这本书之后,尼采立即写下了《叔本华,我的哲学大师》,歌颂叔本华。 这说明尼采在30岁写这本书的时候,对叔本华还是持肯定态度的。 尼采认为,作为哲学家,叔本华是一个榜样。
法国纪录片《尼采——哲学之旅》2005 年海报。
这个例子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一是他关注生命的意义,尽管他得出的结论是否定的。 在他之前的德国哲学家并没有关注这个问题。 尼采认为哲学应该关注生活。
其次,叔本华与时代保持距离。 他不是为这个时代服务的,而是被这个时代奴役的。 因此,叔本华是孤独的,不被时代所理解的。
第三,叔本华不是一位学院派哲学家。 他一生中从未在学院担任过教职。 叔本华曾与黑格尔较劲,到柏林大学讲学。 他选择了黑格尔演讲的时间。 因此,他演讲的听众并不多。 后来他放弃了找大学教授的念头,终生无业,专心写作,所以他和学术哲学是两个不同的东西。 此外,尼采还很欣赏叔本华的写作风格。 他说叔本华非常诚实。
在《叔本华,我的哲学大师》中,尼采并没有直接批评叔本华,而是从叔本华的例子中衍生出大量关于哲学的观点,以及哲学与生活、时代与政治的关系。 这些都是尼采自己的观点,叔本华并没有直接讨论这些问题。 尼采只是从他的例子中看到叔本华这样做了,但叔本华本人并没有这么说。 尼采对此作了大量论述。 所以我非常重视这本书,因为它是唯一一本把尼采对哲学的理解解释得这么清楚的书。
后来尼采对叔本华进行了很多批评。 从《快乐的科学》开始,他对叔本华进行了很多批评。 当时他主要批评叔本华的悲观主义。 尼采后期哲学的主题之一是虚无主义。 他认为我们的时代是一个虚无主义的时代。 人们没有了信仰,不再相信生命的意义,所以就活得稀里糊涂。 这种虚无主义的重要表现之一就是叔本华的哲学。 尼采从这个角度批评了叔本华很多。
1986年,周国平《尼采:世纪的转折点》一书封面(上海人民出版社)。
尼采的教育观
你来到这个世界只有一次机会
为什么要戴着面具,和其他人一样生活?
新京报:《什么是教育?》这本书的原名是“关于我们教育机构的未来”。 这似乎是尼采生前未完成的草稿。 其中,他严厉批评了当时德国的教育制度。 比如,尼采就非常反对大学扩招,这体现了教育的功利化,缺乏真正的教育。 尼采的很多观点似乎与我们当前的教育问题非常相似。
周国平:我想是的。 尼采提出的教育制度问题只是当时德国的一个症状。 如今,它们已经成为一种大规模现象。 当然,他不是在谈论中国,但不幸的是他说到点上了。 事实上,这也是世界范围内的趋势。
新京报记者:尼采批评教育沦为谋生手段。 他坚持精英主义教育路线,认为教育的对象应该是“天才”。
周国平:尼采做了非常明确的区分。 一方面,我们需要培养人们谋生的技能,但这还不是教育。 超出谋生需要的东西称为教育。 尼采对于这个问题有着非常清晰的认识。 他认为一个国家应该培养精英。 一个国家、民族如果没有文化精英,其整体文化地位就会很差。
我认为这个观点是正确的。 可以看到,历史上每个时代的文化代表都是文化精英。 当然,这些精英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的,一定是有基础的。 能够产生这么多的精英,说明整个社会的文化氛围非常好。 社会文化的良好状态与教育密切相关。
教育应该培养精英,但教育不只是培养精英。 尼采有句话。 他说,我们需要“培育天才的土壤”。 有些人认为,如果你如此看重天才,而我们把它当作土壤,那就贬低了我们。 事实上,我认为尼采的要求是对的。 什么样的人才能成为“天才的土壤”? 一个平庸的人能成为一个好人吗? 一个社会拥有大量的优秀人才,大量的优秀人才才能产生天才。 没有大量优秀人才作为土壤,就不可能产生天才。 所以尼采其实对我们抱有很高的期望,并不是贬低我们。
年轻的尼采。
新京报:极少数人是天才,也只有部分人有资格成为“天才土壤”。 其他人连这个资格都没有。 尼采的区分是人的等级吗?
周国平:我不这么认为。 当然,大家都说尼采是贵族,人是有阶级之分的。 他也就此发表了讲话。 但尼采有一个观点,他在《我的哲学大师叔本华》中说得很清楚:你为什么要做一个平庸的人? 这是因为你没有达到你的期望。 你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一次机会。 为什么你要戴着面具,和其他人一样生活? 为什么你不能让自己变得更独特、更优秀呢? 尼采认为,每个人都有责任让自己变得更好。
新京报:在《教育是为了什么?》中,尼采也谈到了教育分工的弊端。 在他看来,文、史、哲不应该划分为不同的学科。 学科之间的分工把人变成了机器。 如今很多人也崇尚博雅教育,世界各地大学的人文学科也面临着衰落。 尼采预见到了人文主义的危机吗?
周国平:可以说两者还是有联系的。 尼采主张古希腊式的人文教育,这是尼采的教育理想。 两者的共同点是人文主义的衰落使人成为科学的奴隶,人性被扭曲,真正的人文教育不复存在。 这或许是全球趋势,社会分工细化难以逆转。
但我认为,其实应该提出这样的要求。 无论你是什么专业,无论你在哪个非常专业的机构从事研究或工作,但作为一个人,你应该具备做人的基本素质。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一个好的专家就是一只训练有素的狗。 你在狭窄的领域里受过良好的训练,你的反应非常敏捷和准确,但你一生只是一个很好的工具,但你意识到自己作为人的价值了吗?
其实我觉得像这些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包括爱因斯坦这样的伟大科学家,都有一个共同的认识,就是作为人,人就是目的,你要实现人的价值。 成为你生命的意义,你不能仅仅把它当作一个工具。
新京报:现在大众传媒是大多数人获取信息和知识的主要渠道,但尼采却非常反对。 他甚至认为,教育领域的各种弊病已经在报刊上融合了。 为什么尼采不喜欢现代新闻业和大众传播?
周国平:传播媒体的发展、大众传媒的繁荣当然有它的好处。 人们可以分享更多的信息,但是存在问题,我认为尼采是对的,因为人们对一切都了解一点。 当时尼采对新闻业有很多批评,他在《什么是教育》和《偶像的黄昏》中谈到了这个问题。 他说,谁控制文化? 我曾经是一个天才,但现在我是一名记者。 记者的特点就是什么都懂一点,什么都懂一点。 这种趋势也影响到了教育和文化。
所以尼采说,教育的问题已经融入了新闻界,这意味着学术界也变成了新闻界。 学者们不能专心读书,只知道一知半解的东西就很快传播开来,仿佛这就是他们的成果,学术和文化都变得肤浅了。 融化了。 尼采提到的问题在当代也很严重。 当今的学术英雄都是媒体明星。 如果你没有在媒体上曝光,你在学术界就是一个无名之辈。
加拿大纪录片《审视生活:哲学在街头 2008》的截图。
哲学写作
学术专着撰写、
“至少它不应该‘统一世界’”
新京报:尼采喜欢用引文的形式来写作,您自己的哲学写作也倾向于用散文来表达。 有些人不赞成你的哲学著作。 他们认为这样处理哲学问题过于肤浅,甚至是为迎合读者的需要而做心灵鸡汤。 其他人也同意这种写法。 比如你的好朋友邓正来先生生前就说过,哲学应该这样写。 您如何看待不同的哲学著作?
邓正来(2013年1月24日去世)生前住院期间,周国平去看望了这位老朋友。 图片取自邓正来微博。
周国平:其实,自古以来学术写作有两种方法。 一种是所谓散文的形式,一种是学术专着的形式。 最古老的哲学著作是以散文的形式出现的。 我们只能看到苏格拉底之前哲学家的片段。 他们的著作基本已经失传,但你可以看到这些片段都是警句格言的形式,而不是学术的表达方式。
柏拉图主要使用对话。 有人说,柏拉图创造了一种新的写作方式,“小说”。 他的每段对话都有一个场景。 在场景中,他描述了苏格拉底式的表情和姿势,与他交谈的人是什么样子,然后开始对话。 这根本不是学院派的风格。
我认为亚里士多德是学术写作的“鼻祖”。 学术写作是从他开始的,而且他的学术性很强。 圣奥古斯都的《忏悔录》在中世纪时期是一部学术著作吗? 完全没有。 充满了自己的生活感受。
现代哲学不外乎三大部分,一是英国哲学,二是法国哲学,三是德国哲学。 你看看这些现代哲学家,他们的著作是学术著作吗? 英国哲学家不在大学任教。 他们是业余作家,有自己的事业。
当然,他们的作品逻辑性很强,条理清晰,但绝对不注重概念的研究,也不注重对别人思想的分析和研究。 就像他们在跟你说话一样,一步步向你解释他们的想法。 这就是英国哲学家的风格。 法国哲学家都用散文写作,包括卢梭、伏尔泰和狄德罗。 他们要么写小说,要么写散文。 帕斯卡也是以乱思引语的方式写作,蒙田也是散文的鼻祖。
德国哲学有点不同。 德国哲学著作呈现两极分化。 黑格尔是一套严格的逻辑演绎体系,也可以说具有一定的学术品质。 因为德国哲学家基本上都是大学教授,这种表达方式和思维方式与他们的大学教授背景密切相关。
但另一端,比如叔本华和尼采,则根本不系统、不学术。 叔本华的主要著作《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是一个体系,但他的体系与黑格尔的体系完全不同。 如果你读他的书,你会发现他的文笔非常生动,表达非常直白清晰,完全不是学术论文的风格。 而且他还写了很多乱七八糟的东西。 尼采主要以引文和警句的形式写作。
因此,学术写作主要由大学教授作为职业生涯的最后手段来完成。 我认为,从哲学的真实发展历史的角度来看,学术写作不是“正统”,而是一种没有吸引力的选择。 散文和休闲写作是主流。
实际上,我并不否认研究机构和大学的哲学学者从事学术工作是有意义的。 研究哲学家或研究概念并非常系统地讨论这个问题也很有价值。 但是我认为,至少这不应该是“统一世界”。
我个人不喜欢这样做。 尽管我在尼采上的两篇专着也相对系统性,但我喜欢使用一种更加生动的写作方法。 您还可以将其视为一篇长篇文章。 我必须写自己的感觉。我不仅仅是进行智力组织。 我觉得我只是通过进行智力汇编来轻视自己。 就是这样,我喜欢它。
北京新闻:三十年前,中国发生了“尼采热潮”。 30年后,为什么您认为今天的年轻人仍然需要阅读尼采? 尼采为什么属于年轻人?
周·盖普(Zhou Guoping):无论他们身在多个时代,年轻人都是天生的唯心主义者。 当我说青春时,我不是是指年龄,而是性格。 年轻人的特征首先是一种强大的生活,其次是一个崇高的灵魂。 尼采就是这样的人,我希望你能成为一个人。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fwsgw.com/a/xinling/208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