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加州圣玛丽学院英语教授
本文是《批判性思维的认知与伦理》一书的“前言”
原标题:轻信与自欺:批判性思维的陷阱
批判性思维是一种注重验证的思维方式。 它不仅对外界事物进行理性、透彻的思考,而且也对思考者自身进行反思。 这是一种内省的思考,一种关于思考的思考。 批判性思维不是真理思维,而是良好思维。 其结果不是绝对正确的真理,而是可靠的知识、是非判断、明智的决定、理性的行为和深思熟虑的行动。 批判性思维是认知、情感和道德的结合,也应该是知与行的统一。
可靠的知识、正确与错误的判断以及批判性思维的合理行动都必须通过验证来确定。 核实不是指揭穿谎言,而是消除疑虑,得出可信的结论。 而且,正如美国哲学家迈克尔·林奇在《我们的互联网》一书中所说,验证是对信任的社会考虑,是“知识关系中信任的建立”。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信息交流。” 验证是一种解决问题的认知方法,体现了人们的自由意识和自主意识。 提高自由意识、增强自主性是人文启蒙的根本目标。
虽然批判性思维可以追溯到古代哲学家的反思性哲学思维方法,例如苏格拉底式提问,但我们今天所说的批判性思维是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出现的一种方法。 发展性思维训练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侧重于逻辑思维,强调基于逻辑、理性和清晰的批判性分析。 美国批判性思维卓越委员会1987年的宣言强调了这一点:“批判性思维是一种智力训练的过程,需要积极和熟练地使用概念,应用、分析、综合和/或评估收集到的信息。或从观察、经验、反思、推理或沟通中产生,作为信念和行动的指南。 它的典范形式侧重于超越学科划分的普遍知识价值观:清晰、准确、适当、一致、相关、合理证据、适当理由、深度、广度和公正。”
这一阶段的批判思维逐渐暴露出其局限性,其“逻各斯中心主义”日益受到批评。 它的主要缺陷在于,它将思维视为一种逻辑程序,排除了思想者复杂且矛盾的人性因素。 它错误地暗示,一旦建立了正确的思维过程,每个理性的人都会按照这个过程进行思考,因此思维的合理性可以排除不同的个人因素,如心情、心态、情感、气质、习惯、环境影响等。这样看待人类的思维是不全面的。
我们现在知道,我们必须关注那些被逻各斯中心主义不当排除的其他思维因素,否则我们就无法培养更全面、更深入的批判性思维。 美国哲学、历史学家克里·S·沃尔特斯(Kerry S. Walters)在《超越批判性思维中的逻辑主义》(1994)一文中指出,只强调逻辑就会忽视人们的习惯、心理定势、想象力、本能、直觉、心态和状态等因素的作用思想中的心灵。 人的内心并不是一个容纳各种原始激情的空虚空间,而是一个无限丰富和复杂的神奇世界,它构成了人类认知的内在精神状态,等待着转化为人类的内在力量。 本书关注的是“超越逻辑中心主义”的批判性思维。 它并不排除批判性思维的第一阶段,而是将其视为主要而非唯一的部分,并在不同的层面上进行扩展。
▲Steve Johnson 在 Unsplash 上拍摄的照片
事实上,批判性思维的两个阶段之间存在联系。 例如,批判性思维的第一阶段涉及非正式的逻辑谬误——例如情感谬误(诉诸恐惧、阴谋论、自我中心)。 等)和形象谬误(诉诸权威、指责他人、寻找替罪羊等)——已经涉及第二阶段的本能习惯和心理刻板印象。 但批判性思维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在认知因素、问题视角、操作范围和实践目标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前者注重逻辑和推理,后者也注重情感和本能。 前者只讲逻辑的归纳和演绎,后者则更注重这两种逻辑之外的捷径思维(溯因)。 前者强调人的智力潜力,后者强调人的心智和思维习惯。 前者是识别思维中的逻辑谬误,后者是避免认知人性陷阱。 本书讨论的正是这种批判性思维的陷阱。 而且,前者更多地用于辩论或论证的话语逻辑分析,而后者则更广泛地涉及对社会现象和行为的认知、判断和评价。 许多现象或行为不能简单地用话语逻辑来分析或解释,比如寻找一把剑、等待一只兔子、偷嫌疑人的斧头、买棺材换一颗珍珠、学走邯郸、失去一个人。因小事而大事、灯下瞎子、自欺欺人等等。这些现象和行为需要另一种更广泛、更实际的批判性思维,这也是本书所要介绍和讨论的。
就像人类健康就是不生病一样,本书讨论的批判性思维就是不轻信、不自欺。 不健康的人不一定知道自己生病了; 同样,不能批判性思考的人不一定知道自己容易上当受骗、自欺欺人,因此无法真实、可靠、有效地辨别真相、思考事物。 如果说高血压、高血糖、肥胖等是健康陷阱,那么认知偏差、捷径思维、私利束缚、情感无知、心理缺陷等就是批判性思维的陷阱。 导致人们陷入健康陷阱的往往是暴饮暴食、懒惰运动、不良生活习惯,或者根本不知道如何健康生活。 同样,让人陷入批判性思维陷阱的往往是听从别人的话、自欺欺人、傲慢、懒惰,或者根本不知道人们应该如何思考。
与健康不同,健康的意义主要在于个人(当然还有关心他、爱护他的亲人),但批判性思维的意义不仅在于个人,也在于社会。 正如英国哲学家L.苏珊·斯特宾在《思考某些目的》(Thinking to Some Purpose)一书中所说,“我坚信,一个民主国家迫切需要清晰的思维,而不是由于无意识的偏见和无知造成的误解。 ” 她强调的是“无意识”的偏见和“莫名其妙”的无知。 也就是说,一旦无意识变得有意识,混乱变得清晰,偏见和无知就会被克服和消除。 这是典型的启蒙运动的思维方式。 它相信,人们只要明白了,就不会再生活在迷茫之中; 只要他们体验过自由,他们就不会想回到奴役状态; 只要他们学会辨别真假,就可以避免再次受骗。 这种启蒙信仰可能本身就是一个需要验证的想法,值得首先在我们自己身上进行检验。
我们无法阻止别人说谎和欺骗,但我们可以让自己变得不那么信任、更容易被欺骗。 这就要求我们从不欺骗自己开始。 但不欺骗自己,不被别人欺骗,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容易。 如今,当人际关系高度中介化时,谎言、欺诈和骗局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容易发生。 电子邮件、手机、在线群组和社交网站使人际沟通和说服机制变得更加间接。
非面对面的互动,让人们一直依赖的测谎、测谎功能——看眼睛、辨别面孔、听话、懂基础、信誉——要么无法使用,要么失去效力。 人们有更多的方式在别人面前隐藏自己身体上的弱点(整容、化妆、伟哥),也有更多的方式隐藏自己的真实意图和动机(政治宣传、商业广告、形象包装、软实力、公关、服务)。微笑、形象工程、友善的手势),表象与真相之间的区别已经变得越来越模糊,在许多人看来,越来越无关紧要。 尤其是在一个诚信缺失、道德败坏、虚无主义和犬儒主义盛行的蒙面社会。 虚假和说谎已成为一种流行文化,成为全社会的道德危害。
这些都是欺骗现象普遍存在的原因。 但如果我们只关注或强调这些原因,只从外力的影响来看待欺骗,就会忽视欺骗的本质特征,即人天生就善于欺骗自己和他人。 动物,人也是容易受骗的动物。 欺骗和轻信都是人性的一部分,都源于适应人类生存需要的进化过程。 康德说:“人性是弯木,造不出直来的”。 认识并承认人性的弯曲,对于我们理解和应对欺骗具有特殊的意义。 陈独秀在1917年的《现代西方教育》一文中说,“自然的力量在出生时确实不小,那么教育的力量怎么可能在后来完全失效呢?例如木头的美丑及其用处,虽然生来不同,但必须经过工匠的考验。粗劣的材料可以用来雕刻,精细的材料可以用来建造柱子和艺术工具。教育的作用也是如此。 我们没有理由不相信教育和启蒙的作用。
康德在《纯粹理性限度内的宗教》中断言,人有作恶的“自然倾向”。 这是因为他看到自然的人性(情感、欲望、心理、本能)含有破坏性的冲动,而道德则不是自然的。 道德是文明的成果,抑制人性的恶。 道德弥补了自然的缺陷。 人性中是有不好的事情的,但是人们可以用自己的理性而不是祈求神的恩典来限制和改变这些不好的事情。 康德一生思考的就是如何用理性代替宗教。 他的伦理哲学是理性的,不需要诉诸传统神学。 他认为,宗教虽然满足了人们的道德需要,起到了规范人们道德行为的作用,但其基础是错误的,不能覆盖所有人的道德需要。 无论是否有宗教信仰,人们都有道德需求。 为此,他提出了当今已被广泛接受的“定法”(人是目的,不是手段;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定法”是每个人自己内心的声音,是一个自由人对自己的要求,显现出来的是每个人理性的自我。 这是你经过合理思考后内心真正相信的。 这是人类理性自行决定的规则。 你不能杀人,因为你不想被杀; 你不能作弊,因为你不想被欺骗; 你不能背叛你的信任,因为你不想让别人背叛你。 (康德所谓的“只按照你也相信可以成为普遍法则的原则行事”——编者注)
批判性思维的伦理原则正是这种基于一定规律的同理心。 批判性思维作为一种世俗启蒙和人文教育,增强了人们的自由意识,增强了人们对自然人性的复杂性和矛盾性的认识。 它自然就成为一种道德教育。 其伦理价值与认知价值相辅相成、相辅相成。 批判性思维的认知和伦理可以形成一个整体的思想目标:强化人性中善良理性的部分并成为可靠的力量,帮助克服人性固有的弱点和自私,使世俗启蒙有用。 宗教教义无法成功完成的任务是有可能完成的。
批判性思维的认知和伦理
徐本 撰稿
北京大学出版社2021年出版
本书从批判性思维的角度讨论认知谬误和道德错误时,重点关注三个方面的形成因素:1、欺骗他人、自欺欺人的心理特征; 2.人与生俱来的情绪和情绪的影响; 3.不良生活环境造成的智力低下效应。 它们构成了本书的三个部分。 简而言之:心理刻板印象、情绪变化和环境影响。 这三个方面常常交织在一起,区分纯粹是为了讨论的目的。 我认为批判性思维需要同等重视这三个因素对人们日常思维和判断的不利影响。
第一部分讨论自欺欺人和欺骗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 事实上,人们无法有意识地欺骗自己。 如果一个人在意识中知道自己在欺骗自己,那么他就已经明白这是欺骗,所以他并没有真正被欺骗。 自欺欺人只能在无意识中发生。 人们潜意识里欺骗自己是为了满足一些基本的心理需求——获得良好的自我意识,保持满意的自我形象,避免羞耻感和内疚感,以及由此产生的焦虑、恐惧和不安。 即使是那些做了坏事的人,也会在内部,当然,在别人面前,为自己的错误行为辩解和合理化。
想要安心地欺骗别人,首先要说服自己。 这种说服往往是在用言语表达之前在潜意识中发生的。 潜意识中发生的自我说服往往是一种自我欺骗,是心理学“认知失调”研究的主要内容。 平息和消除认知失调的机制具有“自我说服”(通过解释接受)的作用,可以产生各种歪曲、诡辩、逃避、推卸责任和似是而非的欺骗。
在特定社会中普遍存在的自欺欺人是由政治和道德环境所决定的。 人们心照不宣地知道哪些问题必须保持沉默,应该如何对待,哪些地方有不能逾越的红线,但他们却在一起假装这些事情不存在。 他们明知某些事情是假的,却密谋无视这种假话,保持沉默,甚至辩称这是为了保护自己的“沉默权”和“消极自由”。 这种协调一致的自欺欺人创造了心理学家欧文·贾尼斯(Irving Janis)所说的“群体思维”和乔治·奥威尔所说的“双重思维”。
第二部分讨论人的情感、心境、欲望如何影响真实思维和正确判断,主要体现在“认知偏差”和“捷径思维”(启发式)。 人类自然的情感、情感和欲望(爱、崇拜、嫉妒、虚荣、贪婪、嫉妒、仇恨、愤怒、恐惧、骄傲、怨恨)可能使我们处于非理性状态,容易上当受骗,智力低下。 认知偏差往往是由于捷径思维造成的,造成认知短路、推理判断障碍和失败,从而产生系统性偏差。
在人们普遍缺乏警惕、思维不设防的社会里,认知偏差会导致个人和集体思维质量大面积低下,也让各种欺骗、谎言、虚假宣传有机会大肆滋生。社会无阻碍。 认知偏差各不相同,例如:
谁能说自己没有犯过这样的错误呢?
认知偏差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但需要克服。 认知偏差不仅会降低人们的认知能力,还可能损害人们的心理健康,例如引起焦虑、仇恨、暴力、敌意、傲慢、自我中心、盲目乐观、白日梦、抑郁厌世、自杀倾向等。 坚持认知偏见常常成为一种病态偏执狂。 尽管几乎所有特定的“偏见”都会自然发生,但没有一个是无法纠正的,因此也不是不可避免的。 通过识别和纠正错误,偏见可以变得不那么自然和自动,从这个意义上说,减少了它们对理性和可靠思维(批判性思维)的实际影响。 这就是所谓的“认知偏差修正(CBM)”,指的是纠正健康人的认知偏差,也指针对精神疾病患者的心理治疗(认知偏差修正疗法(CBMT))。
▲ Matthew Henry 在 Unsplash 上拍摄的照片
第三部分讨论人们的思维方式如何应对逆境现实并受到逆境的影响。 常见表现包括乐观幻想、偏见、歧视、诡辩、谎言、虚伪、虚伪、虚假宣传、充耳不闻、集体沉默等。 引起人们注意的不仅是行为和现象本身,还有为它们辩护、合理化和正当化的方式和言辞。
在虚假、不道德的社会里,自欺欺人、自欺欺人,既是整个社会的虚伪和犬儒主义的结果,也是其原因。 在一个不能说真话的社会里,你必须生活在面具之下。 互相心照不宣地撒谎已经成为第二天性。 你失去了诚实行事的荣耀,也失去了做人虚伪的耻辱。 在这样的社会里,并不是说完全没有真理,而是剩下的真理不得不退到一些私人领域。 在公共领域,罕见的真相只是利益权衡的结果,而不是批判性的道德自律和群体规范的结果。 。
本部分的最后四章总结了批判性思维的四个方面:人文教育、启蒙与人性、认知与判断、伦理与理性。 引言是对批判性思维的认知和伦理的理论总结。 。 批判性思维不仅需要认知的真实,还需要道德的真实和情感的真诚。 它是由它要批评和改变的东西来定义的,它要批评和改变的就是欺骗、虚伪和谎言。
我们抱怨宣传的虚伪和洗脑,谴责商业的贪婪和欺诈,哀叹人际诚信的丧失。 我们讨厌、害怕被欺骗,但我们有没有想过,诈骗者的成功不仅是因为欺骗的力量,还因为我们自己是否存在诈骗者所能够存在的认知偏差、情感弱点、失控的欲望。轻易地被利用和利用来展示自己的魅力? 人的思维方式不是由外部环境塑造的。 如果一个人想要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却期望外部环境先改变,如果不是不改变的借口,至少是不现实的。
改变思维方式必须从每个人自身做起,这就需要我们通过认知和心智教育来启蒙自己。 这种启蒙也有利于和促进民主法治和宪政。 民主法治和宪政中的透明、公平、问责、言论自由和媒体自由的原则和机制,有利于确保真相成为自由民主的组成部分,也有利于维护公共生活和民主的真相。遏制欺骗。 这有利于全体公民的公民道德和守法教育。 真相对于民主公民的重要性体现在知情的公民身上。 在当今互联网信息爆炸的时代,知情公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是不仅能够获取信息的公民,而且是具有识别和抵制虚假信息能力的公民。
本书将自欺欺人和欺骗与不诚实放在一起讨论,但重点是自欺欺人和轻信。 讨论力求以现实生活中的例子或现象为话题,引用哲学、伦理学、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方面的一些研究成果,希望展现欺骗现象的复杂性,为读者提供亲身经历。 拓展和延伸思维空间。 批判性思维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它是经验性的,但又不限于经验。 一方面,人类的思维与经验密不可分。 人类对理性、常识和逻辑的选择本身就是基于经验的需要。 经验为批判性思维提供了丰富而复杂的内容。 另一方面,有限的经验无法产生具有普遍意义的批判性思维。
因此,本书不仅讨论了相关理论,还包含了许多日常生活中可供借鉴的经验事件。 这种组合是为了避免产生错误的印象:轻信、自欺和受骗是我们已经熟悉的现象。 它不能揭示任何我们不知道的事情。 虽然很有趣,但可能并不深刻。 事实上,往往正是因为它司空见惯,才导致其背后的认知和道德原则被忽视。
由于自欺欺人是在潜意识中发生的,因此意识很难完全察觉到它。 毕竟,意识所能识别和纠正的自欺欺人的幻觉或妄想是有限的。 这样的努力永远只能取得部分成果。 但只要我们相信尽我们最大的能力抵制欺骗的诱惑对我们自己和社会都有好处,那么我们就会继续这一努力。 这是因为,如果一个人无法在意识中创造出他想要的东西,他就只能在潜意识中复制他不想要的东西。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fwsgw.com/a/xinling/178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