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 | 成熟的苹果
文化和娱乐自古以来就是密不可分的,随着本周董禹辉与东方精选的事态不断发酵、升级、反转,大家也直观的看到了董禹辉身上所具备的流量潜力。
在董玉辉爆红网络之前,大多数人提到直播卖货,要么想到“天呐,我要买”,要么“双击我朋友666”。可谁曾想,有一天,他们打开直播间,一股书香弥漫在空气中。原来,主播卖的不是米饭,而是曲高和寡的文化、心灵鸡汤。直播间的观众不仅是商品消费者,更是文化消费者。
近年来,国内娱乐圈长期遭遇文盲现象,像董玉辉这样靠卖知识、说话幽默的文化明星一定程度上填补了这一文化空白。
相比娱乐圈一些假装有文化、经常被人称为老师的艺人,他们往往才是真正的老师,不仅思维敏捷,还能侃侃而谈、引经据典,注重个人魅力,释放出足够的情感价值,在网络上也拥有众多粉丝。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不同时期被粉丝追捧的文化明星,或许比娱乐圈的明星更能看出时代的潮流。
就像20年前从《百家讲坛》中涌现出来的易中天、于丹、王立群等专家型文化明星,以及近20年来在网络直播赛道、短视频平台爆红的网红文化明星,背后必定是当时受众的文化需求与情感。今天骨朵就将二者进行对比,看看能发现哪些不同与相同之处。
01
第一代文化造星机器:百家讲坛
如果说二十年前哪档节目批量培养“文化明星”,那一定就是2001年开播的《百家讲坛》。
该节目的火爆,不仅让历史这一话题成为近年来社会热议的话题,也让很多节目主讲人从教授变成了名人,从名人变成了顶级明星。
节目组以“专家学者为人民服务”为创作宗旨,试图在雅俗之间搭建起一座平衡桥梁,以达到普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不过这个过程一开始并不顺利。
节目一开始邀请的嘉宾都是教科书级别的人物,杨振宁、丁肇中、周汝昌、李政道、韩启德等等,但阵容越豪华,越容易出现曲高和寡的情况,专家和普通人之间还是存在着难以逾越的知识鸿沟,导致收视率长期低迷。
2004年,眼看该节目濒临取消,清史专家阎崇年在《百家讲坛》上进行了一场充满激情的讲座,主题是“清十二帝王之谜”。
当时《还珠格格》《康熙王朝》《铁齿铜牙纪晓岚》等清宫剧热播将至,观众对清朝历史兴趣浓厚,加之阎崇年通俗易懂、平实的授课风格恰到好处地俘获了大家的心,握着遥控器的手不禁向《百家讲坛》偏移。
随后,易中天的《三国赏析》、于丹的《论语》、王立群的《汉代人物》更是大受欢迎,在新鲜血液的不断注入下,大家齐心协力,让节目的收视率一路走高,让同期的其他节目都有些望尘莫及。
一张阎崇年、王立群、易中天、于丹站在一起的合影,当时也被观众誉为《百家讲坛》四大领头人,可见四人对这档节目火爆程度做出的杰出贡献。
其中,易中天和于丹的表演最为出色,也最具争议。两人都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公众对“讲历史、讲国学”的刻板印象。原来,文化输出也可以很有趣、很有意思,而不是照本宣科。有的还融入了网络用语,甚至有浓浓的鸡汤味。
按照易中天的说法,“诺就相当于现在的OK。”“曹操的第一个官职是北魏洛阳郡尉,相当于公安局的副县级局长。”
有些例子即使现在听起来也让人震惊,更何况在当时严肃的文化节目中,易中天的突破是相当大的,连节目主持人都不禁为他担心。他言辞犀利、直言不讳,频频用湖南苏普话抛出金句,风格独树一帜。
2005年《三国味道》的签售会上,易中天的粉丝“以太”举着“我爱李宇春,但我更爱易中天”的标语,表达对易中天的喜爱,那一年,李宇春夺得了“超级女声”的冠军头衔和全国人气,二者对比足以见得易中天作为文化名人的“明星效应”。
易中天的“粉丝”叫“以太”,于丹的“粉丝”叫“鱼丸”。
2006年国庆黄金周,于丹首次登上百家讲坛,连续七天讲授《论语》,一炮走红。她性情温和,谈吐风趣幽默,用最简练明了的白话语言讲解《论语》,深得读者喜爱。2007年,于丹以1060万元收入登上“中国作家富豪榜”,掀起“国学热”。
任何事物的过度火爆都是一把双刃剑,随着二人的火爆,“易中天像说书人,于丹像传销者”之类的评论不绝于耳。
易中天因对三国人物的过于主观的诠释,受到众多学者的强烈批评。于丹从“文化学人”沦为“文化骗子”。她在台上大谈礼仪、讲道德,台下却被揭穿对身边工作人员的傲慢态度。她过去的言论也被观众批评为“水冲鸡汤”。作家王朔更是毫不留情,直接批评于丹,形容她的输出“进得浅,出得深”,讽刺她浪漫言辞背后的空洞。
在一系列的舆论风波中,于丹在2012年成为了被北大学生嘘下台的“笑话”,从此跌落神坛。
相比于丹的争议,易中天的职业生涯相对平稳,除了偶尔因讲课内容引起学界争议外,他从未因舆论陷入风口浪尖。2015年,易中天宣布退休,淡出了公众视野。再次见到他,是因为他开始在抖音上为大家科普历史知识。
虽然难以达到十几年前空前的热度,但接近千万的粉丝数量还是值得庆贺的。点赞数最高的200万的视频,标题是《越王勾践是最坏的人》,还是原来的“易风格”。最近,他因为在做客东方精选时多次“暗示”董昱辉即将面临的尴尬境地,被网友赞为新一代预言大师,再次小有名气。
于丹也开启了抖音博主之旅,和网友们聊养生、聊诗词,语言风格变化不大,气质依旧积极自信,从抖音粉丝数量来看,目前有两百万左右,最高单条视频点赞量是易中天的十分之一。昔日的辉煌显然难以复制,但也因时光流逝而脱离了风暴中心。
《百家讲坛》在易中天、于丹等老面孔离开后,热度愈发难以维持,虽然也曾有袁腾飞等后起之秀,但相比前者,后者的影响力更为有限。
尤其是在如今各类网络综艺、新节目的冲击下,《百家讲坛》始终没能在节目内容、包装风格上做出明显的调整和改变,无法迎合更加多元受众的需求,因此始终没能脱胎换骨成为一颗现象级的“文化明星”。
新一代“文化明星”不再依赖电视、线下论坛等单一模式走红,毕竟还有什么比网络更快呢?
02
网络时代的文化明星:
如果你想出圈,先落地
相比于《百家讲坛》等电视节目需要40分钟的节目时间才能让观众认识一位文化名人,粉丝量需要长时间的积累,一个七分钟的短视频就足够了,粉丝增长速度令人惊叹。
著名考研专家张雪峰2016年凭借《七分钟讲解34所985大学》短视频走红网络,并荣登多个平台热搜榜首。目前,“张雪峰老师”在抖音的粉丝数已接近2400万。今年高考成绩出炉后,他更是登上该平台粉丝增长榜首,在哔哩哔哩的粉丝数现已达到360万。
刑法教授罗翔,绰号“法外狂徒张三”。2020年,他成为哔哩哔哩第二位粉丝破千万的UP主,粉丝增长速度可谓火箭般迅猛。毕竟,第一位“老饭切”用了六年时间才达到千万粉丝,而他只用了不到八个月的时间。目前,哔哩哔哩账号“罗翔谈刑法”的粉丝数量约为“老饭切”的两倍。
近期与俞敏洪一同登上热搜榜的董玉辉,是流量级较高的文化明星,其离开直播间六天后,愤怒的粉丝纷纷涌向竞争对手单位,为竞争对手涨粉,而东方振轩的直播间则损失了超过200万的粉丝量,这和粉丝圈为捍卫偶像而攻打直播间的情形类似。
也可以看出,无论是张雪峰,还是罗翔,或是董玉辉,虽然他们热播的片段大多以科普知识或传播文化为主,但其态度和讲故事风格与老一辈文化明星有所不同。
如果说老一辈的文化明星在观众面前还是以耐心、教诲的长者形象树立起来的,让观众看到他们的专业性和内涵的话,那么这一代的文化明星基本靠的就是踏实、亲切,他们的肢体语言不仅有时很开放、很简洁,使用网络术语也游刃有余。
换言之,这个受众群体要求文化明星不仅要受人尊敬,更要受人喜爱。“大师”、“专家”这样的词汇,在20年前或许被视为权威的代名词,但在人人平等的互联网语境下,却带有贬义。
由此可见,当今的大众文化明星们都迫切地希望摘掉头上的高帽子。
董宇辉虽然在直播中博学多识、引经据典,但朴实、真诚才是他如此受欢迎的原因。在直播间里,他把自己描述成一个胆小、装腔作势、脑袋空空的年轻人。北京打工者最普通的日常生活和困惑,引发了很多打工者的共鸣。虽然他的散文文风华丽,堆砌了排比句和形容词,但意思通俗易懂,极其适合短视频传播。
除了以表情包的形式出现,罗翔更多时候就像一位每天自我反省的冥想者。“别用虚假的道德观去掩盖自己的内心。”“人心隐藏着世间的败坏。我们每个人心里都藏着一个张三。”是罗翔近几年最火的名言之一。
所以网友们看到他们的视频的时候,不会觉得他们高高在上,而是能告诉你,每个人都有相同的人性,包括他们自己,光是这一点就足以填满情感值了,更何况他们两个都有着丰富的专业知识,能给网友们提供很多的见解。
同时,像《百家讲坛》这样的节目也经常用古代的故事来阐释当代,教育年轻人要胸怀宽广、胸怀坚毅,这对这一代年轻人来说可能有点累,毕竟反内卷、踏实才是互联网环境下的主流。
就像余华大概也没有想到自己会因为那张邋遢的小狗表情包再次爆红。虽然小说《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都描写了苦难,但余华如今不想传达苦难的价值,而是告诉更多的年轻人,“不要为了追求成功而吃苦,太多人吃苦之后还是失败了。”这不断引起大家的共鸣,正以势不可挡的速度占领社交媒体。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或许也是今年不少文化顶级明星“自我保护”的表现。毕竟在文化领域,因为言论而被判刑是很容易的,毁神造神几乎是一瞬间的事情。唯有不断自我反省,才能让这些时刻后来到。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fwsgw.com/a/xinling/2057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