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心灵物语 >

周国平:写作与阅读应带着灵魂思考,其著作销量超 2000 万册

无论是30年前让他声名鹊起的哲学专著《尼采:在世纪之交》,还是近年来具有鲜明个人风格的哲学散文,作家周国平都用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文字诠释哲学和人生问题,积累了从上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大批忠实读者,其著作销量已超过2000万册。

72岁的周国平近日现身长沙音乐厅,分享自己的写作和读书心得。在他看来,无论写作还是读书,都要用心灵去思考、去寻求解答。

周国平哲理美文_哲学鸡汤心灵周国平pdf_周国平 哲学 心灵鸡汤

为了生活需要而写作

“我成为一名作家,纯粹是因为从小养成了写作的习惯。当你开始写作的时候,你会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和经历,更加关注生活的美好和习惯,内心会更加丰富、更加敏感,灵魂的眼睛会睁开,心胸开阔、超脱,外在的生活转化为内在的财富。”开口时,周国平的上海口音格外温柔。

戴着黑框眼镜,面容干净,一身休闲装束,周国平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年轻很多,当有粉丝问起他的美容秘诀时,他笑称这就是“不老”长相的体现,虽然嘴上说说,但行为举止间还是带着一丝收敛。

他5岁开始写日记,从小就喜欢记录和写作。但出版第一部作品《尼采:在世纪转折点》时,他已经41岁了。为了写一篇关于尼采美学的文章,他开始自学德语并翻译。《悲剧的诞生》和《权力意志》出版。

1986年,住在只有半个窗户的地下室里,吃着最简单的食物,“心里充满着孤独和激情”,周国平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完成了《尼采:在世纪之交》。并引发了一阵强劲的尼采热。

“我从尼采那里得到的最大收获之一,就是他找到了人性的语言。”多年后,周国平这样表达对这本书的感受,“80年代的批评还比较保守,但文革之后,我知道那种个性被压抑的滋味,尼采给了我释放的机会,他对个人优秀性的抹杀有着强烈的痛恨。”

周国平曾想用一生去翻译尼采全集,但现在这个宏伟计划早已被放弃,他把自己限制在翻译八部选集上,研究方向也从尼采早期人生哲学转向精神文化哲学。

之后,他陆续发表了多部关于人生、情感的哲思散文,让他更加被大众熟知,并逐渐成为畅销书作家中的常青树,大学校园里甚至流传着一句话:“男生必读王小波作品,女生必读周国平。”

在周国平看来,做作家和做哲学研究者并不矛盾,文学、历史、哲学从来都是密不可分的,只是表达精神的方式不同而已。“真正好的哲学散文,是会对灵魂产生冲击的,它突然触动你,唤醒你内心最深处的、你没有意识到的感受,这是最好的阅读体验。它问的是世界和人生的根本问题,需要人用灵魂去思考、去解决。”

被问及畅销书时,周国平说自己从来不是为了市场而写作。“我所有的作品都是出于自己的生活需要,经过自己的思考而写的,是不可复制的。在写作的王国里,我是自己的王。但写完之后,我欢迎市场来当我的臣子,为我服务。”

有人批评周国平的作品违背成长,一些哲思文章类似“心灵鸡汤”,周国平不屑解释,“那只能说明他没有眼光去辨别。我活出自己想要的精神生活,这就够了!”

将逆境转化为文字

“很少有机会来长沙,但感觉特别熟悉。”面对《湘生报》记者,周国平回忆起自己与湖南有关的青春岁月。

1968年,周国平在北京大学哲学系读大四,被下放至湖南沅江洞庭湖南湾军农场。

从北京回农场的路上,路过长沙,周国平和几个同学站在橘子洲头,心里对未来充满疑惑。

在农场的一年半时间里,八百里的洞庭湖将这些年轻人与外界隔绝,他们只能通过书信与外界交流,“我们在岛上开荒、建房、种稻,过着极其单调的生活。”

写信、写日记、写诗,成了周国平知青岁月里唯一的精神慰藉。湖区里每天遇到的太阳、土地、泥土、运河等,都成了他写诗的主题。周国平的诗作被连长发现,他被邀请到连队晚会上朗诵,反响热烈,“诗人”的绰号也因此而为人所知。

周国平在一首诗中写道:“我建议,干脆把地平线挪开,把地球放宽一些。眼睛明亮的年轻人,应该一眼就看到遥远的共产主义目的地!”这句话成为学生们下班回家的第一句话。在沿途的精神风口,大家齐声呼喊,表达了想要飞向外面世界的愿望。

“其实,我用这些看似充满激情的诗歌,不是在拐弯抹角地表达同样的感受吗?”周国平说。

一年半后,周国平被分配到广西资源县工作。恢复高考后,已经33岁的周国平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读研究生,他的命运从此改变。

周国平的很多作品都表达了他对人生逆境的思考,他的一生中曾遭遇过很多挑战:事业一度不太顺利,早期的哲学著作也难以出版;40多岁生下一个女儿,但孩子早逝;遭遇车祸,差点丢了性命……这些坎坷经历让他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感悟。

他在一篇文章中表达了自己面对苦难的乐观思考:“苦难与幸福是对立的事物,但二者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与灵魂直接相关,涉及对生命意义的评价。一般情况下,我们的灵魂处于沉睡状态,一旦感到幸福或受苦,它就苏醒过来。某种东西能够唤醒灵魂,使之处于一种痛苦却又充满活力的紧张状态,应该说,它必定具有某种精神价值。”

优质阅读唤醒心灵觉醒

常常有人问周国平为什么要读书、读书的意义是什么。对此,周国平有着深刻的理解:“真正的读书,是作为一种精神生活的读书,即生活质量有没有精神含量、有没有高质量,能否使自己成为一个人文意义上的优秀人。”

“泰戈尔曾说,如果小时候没有读过安徒生童话、《一千零一夜》、《木偶奇遇记》、《鲁滨逊漂流记》等书,他的心灵就不会这么美好。”周国平说,可见读书能让人成为追梦人。那些栖息在经典书籍里的优秀甚至伟大的灵魂,会与你的灵魂变得亲近,就像遇见灵魂亲人一样。

周国平在各种场合被邀请指导读书方向,他建议,只有读那些让人“读来如重读,读来如初读”的好书、经典著作,才能有精神上的收获。

“书籍是文化的主要载体,因此,真正有质量的阅读是人们追求幸福的处方,它能够唤醒人们内心的精神觉醒,这种精神品质承载着一个民族的文化竞争力。”周国平说。

对于读书的方法,他认为不求懂太多,为己所用才是好的。不求懂太多,会使你不被暂时不能理解的东西所阻碍,读书因而成为一个轻松愉快的过程,你会沉浸其中并受到它的影响,有一天你会发现自己越来越能理解它,直至它成为你心灵的养料。

周国平经常提到“灵魂”这个词,并把它延伸到信仰问题上,“当你觉得精神生活、灵魂生活比物质生活更重要的时候,你就有了信仰。想小事伤身,想大事就会豁达。人生最宝贵的就是生命和灵魂。我的人生哲学就是,好好珍惜生命,安顿好灵魂,人生就会圆满。”

结尾

文/图|相生日报记者 荀晓燕

美术编辑|陈颖

周国平哲理美文_周国平 哲学 心灵鸡汤_哲学鸡汤心灵周国平pdf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fwsgw.com/a/xinling/202644.html

周国平携人生因孤独而丰盛在南京聊孤独,探讨与孤独相处之道
« 上一篇 2024-08-02
童话故事并非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良药,而是麻醉药
下一篇 » 2024-08-0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