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心灵物语 >

读书2017 年 5 期新刊:杨绛先生逝世引发的社会效应

(雷丁,2017年,第5期)

2016年发生了很多事,但最让我难忘的,却是一个转瞬即逝的事件——杨绛先生去世所造成的社会冲击。平心而论,在亲人为了“收拾战场”而离开后,杨绛先生在世上又留守了近二十年的她,大概最不愿看到的,就是这种自己再也无法“收拾”的局面。

鸡汤心灵_问题意识的心灵鸡汤语录_心灵鸡汤心理

杨江

我并没有过多关注杨绛效应,虽然听说她的一些言论被改编成“心灵鸡汤”,很多没有读过她作品的人也加入到对她的讨论中,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甚至还出现了山寨版的《杨绛语录》,但这些转瞬即逝的现象在我们这个时代并不罕见,我想这一切与其他已逝的著名学者所引起的短暂关注并无二致。尤其是刻意低调、与社会保持距离的杨绛女士,在喜新厌旧的媒体世界里,她还能火多久呢?

然而有一天,我在北京地铁四号线站上看到了意想不到的一幕,是站口竖起的一块大型电子广告牌,原来是当红明星牵着爱犬宣传爱宠责任的广告,取而代之的是一幅在大众媒体宣传中很少见到的朴素淡雅的画面:纯白的背景上,是一幅简单的杨绛木刻肖像,上面写着两句同样简单的句子:我们又见面了,你们团聚了。再见了,105岁的杨绛先生。

心灵鸡汤心理_鸡汤心灵_问题意识的心灵鸡汤语录

北京地铁四号线纪念杨绛先生的电子广告。(图片来源:新浪/田超供图)

如果这幅图出现在三联书店,我大概不会有什么感觉。然而,它却出现在一个与知识界没有直接关系的地铁站。作为一个不从事社会启蒙工作的翻译家,作为一个一生都在“我们三人”视野中从事精神生产的传统文人,杨绛女士并不具备被知识界以外的人关注和喜爱的条件,甚至不太可能得到知识界主流的一致评价;然而,在离开这个世界之后,她却出现在了地铁站的广告牌上。不管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则广告的诞生,都意味着更广泛的社会关注。我孤陋寡闻,从未听说过其他著名作家去世后出现过类似的场景。我不禁想问——杨绛先生的生平和著作与地铁广告的这种反差,究竟意味着什么?

当然,这则纪念广告早已被下一条广告所取代,杨绛热也已冷却。忙碌的布帛交易世界或许早已将她遗忘。杨女士可以安息了。客观地说,这则广告和杨绛那些足以勾起媒体胃口的元素,无法承载太过沉重的历史内容,这一页几乎立刻就被翻了过去。然而,这则出现在地铁站的广告透露出了一些难以忽视的信息,为我打开了一扇思考的窗户。

问题意识的心灵鸡汤语录_鸡汤心灵_心灵鸡汤心理

杨绛热潮时期,她翻译的英国诗人兰德在她75岁生日时创作的短诗《生与死》风靡一时。民国时期这首诗曾有过数种译本,但现在大家都一致认为杨绛的译本最为生动:“我不与任何人争/我不在乎与任何人争/我热爱自然/艺术排在第二位/我以生命之火温暖双手/火已灭/我已整装待发。”

人们一致认为,杨译本最为生动。我相信原因大概并非翻译本身——这首诗也是杨绛的自传,她用自己的生活方式诠释了这首诗。没有争执,没有不屑——在风云变幻的历史中,“我们三人”活在世间,世界却无法进入“我们三人”。执着地活着,平静地死去。在动荡的时代,在几乎没有自由空间的日子里,人们依然可以坚守内心的自由,并以这份执着为基础,做出有限却不妥协的真正选择,从而不失自尊——《洗澡》描绘的不正是这样的生活节奏吗?

不争与不屑相结合,构成了一种政治态度,在我们这个时代是一种罕见的物种。其实,杨绛一直在争辩,她的不争绝不是玩世不恭、冷眼旁观的冷漠;只是她争辩的内容不是世俗意义上的个人利益,也不是社会苦难的浅显易懂的表述,而是一个人的精神尊严。若非如此,她又何必亲自“清扫”(即自己解释)自己人生所留下的痕迹,并明确表示自己是在清扫“战场”呢?当然,杨绛一生的“战场”是在知识分子圈子里。《洗澡》和《围城》都揭露了知识分子之间的妥协、污秽、勾心斗角; 这种曾让杨绛夫妇心寒不已、导致几代人在名利诱惑面前分裂的知识分子处境,至今仍是“知识圈”的生态景观。杨绛的争与不争,以极其纯粹的个人形式,表达了学术政治中个人选择的可能与艰难——国家政治如何转化为日常的政治手段,势利者如何在历史变迁的每一个时刻,借政治正确的冠冕堂皇之名,实现个人目的;而在这样的知识处境中,为了维护精神尊严,积极的反抗未必有效,低调的坚持也未必是一种逃避。或许,“不争”才是最真实的选择——杨绛所描述的这一切,虽然是学术圈内部的处境,但也是整个当下社会的曲折映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杨绛的“不争”也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和政治立场。 它体现出的是不卑不亢,温和而坚定,不是被动和懦弱,而是一种不同于大众意义上的“抵抗”的抵抗。

问题意识的心灵鸡汤语录_心灵鸡汤心理_鸡汤心灵

杨绛:《干校六记》(三联书店,1981年)、《饮茶时》(三联书店,1987年)、《洗澡时》(三联书店,1988年)

或许“杨绛现象”并不像杨绛热炒作的那么简单易懂。在我们这个物质富足、精神贫乏的时代,“立场”的划分十分粗暴和简单化。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对杨绛为什么不成为为社会苦难发声的知识分子的质疑和辩护:质疑者认为,既然杨绛和钱钟书夫妇有着名士的优越地位,又与文化界权贵有私人关系,为什么不能介入社会时事,为弱势群体发声?辩护者则强调,不能要求所有知识分子都成为公共知识分子,他们有权选择自己的知识道路。事实上,杨绛的人生并不能被划分为这两种形式,她恰恰是“以离世的方式进入世界”。这当然让人想起了历史上的“竹林七贤”和历代文人墨客。 至少其中有一部分“不问时事”但并不一定是远离政治,而是一种明确的政治态度。地铁四号线的广告策划人或许明白了这一点——低调、“不争”于世的杨绛,不正是留下了对这个社会最有力的批判吗?穿透眼前的苦难,这种态度,不正是揭示了一个常常被忽视的道理——即使我们拥有理想的社会制度,如果没有人的精神品质,我们依然无法拥有理想的生存状态吗?在当今这个功利的世界,社会精神的失衡常常被归咎于外部原因,抵抗与妥协被视为唯一可以选择的两种意识形态立场。而杨绛在世时,她要亲自“收拾战场”。不正是因为她直觉地意识到“我们三人”难以归类,难免会被曲解吗?

地铁四号线为何推出这样的广告,对我来说还是个谜。但我至少能体会到杨绛对当今社会的独特号召力。她和过世的亲人都曾过着精神生活丰富、物质生活朴素的生活。“我们仨”对苦与乐有着独特的理解;而且——在雾霾肆虐的北京,这位隐居的老人竟然平静地活到了105岁。我猜想,杨绛先生或许用生命之火照亮了当今社会的一些盲区,让人恍然意识到在浮躁焦虑的现代,还有另一种活法;要想在物欲横流的社会里找到一片净土,不一定非要投身佛门、皈依神明,心越远,越是偏执,人心的救赎,终究是自己需要承担的责任。 虽然杨绛、钱钟书两位文人的一生事业,与普通人不可同日而语,但他们不是英雄,而是普通人,有缺点,有错误,所以他们的生活方式,对于普通人来说,是完全可行的,唯一的问题是,我们是否足够聪明,能够明白其中的道理?

大众文化中“杨绛热”的出现,与她一生写作、翻译的“小众”性质形成了耐人寻味的对比。钱钟书早年去世时,大众层面并没有出现“钱钟书热”,这也体现了“杨绛热”的时代特征。当物质消费已经无法转化为人们的幸福感,当整个社会都处于焦虑浮躁的状态时,钱、杨二人低调的生活,鲜明地体现了我们这个时代的稀缺品质,成为普通人即使不读他们的作品也会产生共鸣的文化符号。杨绛的“清场”绝非易事,是她对各种可能存在的对钱钟书和她自己作品的误解的坚决对抗。为了这场“战斗”,她活到了105岁。这是对抗浮躁时代的需要,而非普通人的养生意识。 杨绛热或许没有关注到杨绛坚决的战斗态度,但却没有误读她的低调。多数纪念文章和报道聚焦于她翻译的兰德的诗歌,在文字间透露出我们这个时代特定的压抑与动荡。不争不忤,不是玩世不恭,而是浮躁时代最难得的、最真实的坚持与反抗。在竞争与贪婪膨胀到极限的时代,大众文化依然透露出一丝疲态。杨绛热的发生,正是因为无休止的物欲崇拜将社会推向了极致。原本并不具备深刻历史与政治内涵的杨绛现象,却成为这个浮躁时代的一剂解药。 它像天上的闪电,一瞬间就过去了,但却照亮了人性此刻朦胧而沉重的面孔:当功利成为物质和精神生产的唯一标准,当实用主义成为衡量思想好坏的工具时,人们正在丧失理想,沦为被物欲驱使的经济动物。

心灵鸡汤心理_鸡汤心灵_问题意识的心灵鸡汤语录

杨绛译作:《小癞子》、《堂吉诃德》、《斐多》

杨绛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她近乎洁癖的行为表达了一个人对生命价值的独特理解,表达了在极其严酷的政治条件下如何坚守自己的“理想主义”。如果没有《洗澡》和《干校六记》,杨绛的低调或许只是为了让自己保持干净;但有了这两部作品,“不争”和“不屑”就具备了社会政治性。也可以说,有了前两部作品,《我们仨》就有了字里行间可以读出的历史意义。当然,我不是在强调杨绛代表了我们这个时代理想主义的本质,把如此沉重的话题强加给她,实在是太难了。但她的特别之处在于,她以一种难以简单复制的个性化方式,打开了无数理想的窗户中的一扇。

鸡汤心灵_问题意识的心灵鸡汤语录_心灵鸡汤心理

杨绛先生去世时工作人员发布的讣告在网上流传

我之所以关注杨绛的狂热,只是想借此机会,推动一种处在知识界盲区的问题意识:就反抗的效果而言,并非所有的反抗都必须高调、直接。理想是否有生命力,取决于它是否根植于人类的苦难,能否转化为分析现实的媒介。但在浮躁的时代,似乎除了高调直接介入现实,人们缺乏理解其他介入方式的能力。与此相对应,知识界在处理问题时,也渴望寻求思考的实用功能,却很少怀疑这些“实用”的解释和分析是否真正把握了现实,是否真正有效。立场之争大于思考的多元性,不是因为我们的时代缺乏宽容,而是因为缺乏思考所必需的想象力。想象力在浮躁的社会中难以发展,因为它往往没有实用功能。 杨绛女士虽然走了,但是她留下了这个意味深长的话题:在这个浮躁的时代,我们该如何安顿自己的精神生活?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fwsgw.com/a/xinling/200401.html

长大需要仪式感,独自生活是成长的必经之路
« 上一篇 2024-07-08
最值钱的东西是日复一日的努力,放下担忧和抱怨,勇敢前行
下一篇 » 2024-07-0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