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心灵物语 >

山东商报徐玉芹教育工作室:书店的灯光,知识与精神的双重象征

本文由山东商报徐玉琴教育工作室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76968279@qq.com,欢迎转发分享至朋友圈。

因为专注,所以我们专业。

这里是山东商报徐玉琴教育工作室。

老徐今天依然值班。

在这个环节,老徐特别邀请了山东省实验中学名师李宏杰老师和济南市作协的三位作家,为我们山东省试写高考作文。

感谢山东省实验中学范海培主任的协调,感谢同事杨芳帮我联系到济南市作协的三位作家。

让我们看看他们会写什么:

书店里的灯光

——山东省实验中学语文老师李红杰

在这个时代,没有什么比书店更具有象征意义了。它是知识的售卖场,是人们的精神家园。它结合了人的物质属性和精神属性。但是,这个时代也是一个把一切都变成了知识的时代。如果我们不小心,知识的后果就是功利化,功利化就会导致歧视。如果有歧视,书店经营者就很容易用异样的眼光看待书店读者。

所以我们很高兴看到这个24小时书店,没有时间限制,不歧视来的人,不歧视买不买书,不歧视读书方式。不管你是小贩还是高官,都可以平等地进来,在一天中的任何时间选择任何你想要的书。你可以认真学习,也可以读几页书再睡着。你可以寻求知识而不必感到负担;你也可以消磨时间而不必认为这是浪费生命。

它仿佛在告诉我们,获得知识的满足感和被文字催眠的满足感,都可能是灵魂所需要的。

我们在路易斯·布兹比的《书店里的灯光》一书中也能深刻体会到这一点。他把人与书店的关系比喻为人在人群中孤独一人。但这种孤独并非与世隔绝的精神高贵,反而更能体现出个体在书籍和书店环境中的独立。不管你是谁,在这里都不会瞧不起别人,也不会感到自卑。而那不一定是知识面前的谦卑,而是书店灯光下的内心的平静。

德国作家雷德豪在《万物》一书中谈到了模块。他认为世界是由许多相似的部分组成的。书店里的书架上,整齐排列着一排排的书,也可以看作是灵魂的模块。每个来到这里的人,都会从书架上抽出自己灵魂的一部分,然后再放回去。书的位置、名字、内容,并不区分人们的世俗身份。在这座圣殿里,灵魂是平等的。书架上书籍的排列告诉我们,在平等的前提下,我们可以谈论每个人灵魂的需求,以及灵魂的安置。

像这样一个书店,毫无差别地包容了流浪者对知识的需要和对睡眠的需要,真正体现了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世界灵魂中平等的一员。

据说,中国古代的图书馆大多有保密的传统。文化被神秘化,文明被禁锢。在信奉“万物皆下品,唯有读书为上品”的农耕时代,我们看似尊重文化,视书籍为神圣之物,实则以书籍之名,区分人生的层级。如此,以萤火虫照雪、凿墙偷光、书不可读而不可借等故事,在强调知识高贵的同时,也无情地以知识为轴,建立了两极不平等。那些在读书上有所成就、被历史记载的人,大多或多或少在文化上卑微,大多都居下人的地位。而社会,从来都是我们熟悉的那个社会。

伟大的读书精神背后,是更加顽固的文化垄断,中国两千年文明史中,从来就没有一家这样的24小​​时书店。

24小时书店,具体、细致地体现了一个社会的文明风貌。

如果我们能更大胆地思考,一个城市门口的路口,不仅应该有作为城市象征的雕塑,不仅应该有加油站或供旅人休息的酒店,还应该有一家24小时营业的书店。有了这样的灯,文明世界的夜空才真正被照亮。

“24小时心灵鸡汤”

——山东省散文学会副会长、山东省作协委员陈忠

记得二十年前在德国小镇旅游,看到街边有无人看管的书报摊,行人可以随意从摊位上取走杂志,在旁边的长椅上阅读,或装进包里带走,大家心安理得,看上去很轻松,就像从自家书架上取书一样。

我问过一位在德国大学任教的朋友,他告诉我,类似的报摊在城市里随处可见。拿书的人看完后,可以在任何类似的报摊归还,然后拿另一本来看。一些真正有爱心的人甚至会无偿捐出自己的书,放在报摊上供陌生人阅读。这个过程,没有任何成本,只是一场心灵的交流、沟通,书吸引读者,读者爱上书的轮换。久而久之,就成了这座城市的一个传统。

这件事成了那次旅行最大的收获,每次想起,那个城市的名字,都让我这个读了半生书的人,感受到一种真挚的温暖。

十年前,社区书店、农家书屋在中国逐渐建立,并最终从北到南遍布城市和乡村。看到市民和村民坐在书店里认真读书,我强烈地感受到国民文化素养正在快速增长,大家的读书热情正在被悄悄唤醒,东方文明的丰碑将再次竖立起来。

感慨之余,我不禁想问,读书难道就只是“读”而已吗?古代的文人也和我们一样“读书”吗?“读书”的意义又是什么?

翻阅《论语》,看到孔子教导我们的大写字母“仁”字,还看到他的学生子贡向孔子请教时提到的“仁于民而能济众”这句话。

突然间,我领悟到什么才是真正的“读书”。那就是每一个读书人,在孜孜不倦地读书的同时,要懂得“有所取,有所施”的道理,把自己读过的书籍、所拥有的知识广为传播到四面八方,带动身边的人一起进步。这样才可以称得上是一个“懂得读书的学者”。

看了24小时书店的新闻,我才知道书店的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才是真正“爱书读书”的“仁者”。他们不仅读书,还懂得读者应该为世界做出什么贡献。因此,他们无视每一个走进书店的人的身份符号、衣着、样貌,把这些人统统视为“读者”。只要能为这些“读者”做点什么,他们就会从心底感到快乐,觉得自己的工作很有意义。

人与人之间没有贵贱之分,书籍亦然。

知识上没有所谓功利的深度,无知的人亦然。

反观古人,杜甫在“但愿有万方宽敞房屋,容得下天下贫苦百姓,使他们都快乐”的呼吁上,仅仅停留在呼吁上,并没有真正提供“宽敞房屋”来容得下天下贫苦百姓的灵魂;当诗人李白在草书中写下“五色骏马,万金裘,召儿出门换美酒,共度千古愁”时,他却在醉后吟唱赋诗,沉醉其中,全然忘了天下还有那么多人为流离失所、生活贫困而忧心忡忡。

只有在这家书店里,在祥和静谧的夜色中,一群怀揣真善美辛勤耕耘的“爱书人”和一群心境平和宁静的“读者”坐在书店的灯光下,卸下身心的枷锁,寻求属于自己的心灵慰藉。脑海里浮现的这个温馨画面,比20年前在德国小镇上看到的无人报刊亭更让我震撼。

我想,一本好书,一盏温暖的灯,一个小家,一碗浓郁的暖心鸡汤……就足以抚慰旅人疲惫的心灵。

这样的书店,才是一家24小时营业,让人心动不已的书店。

那些拆毁巨人花园围栏的人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济南市作家协会主席飞天

今年春节期间,我两次去了新闻里提到的那家24小时书店。

第一次去是白天,书店外观跟其他书店没什么区别,就是一家很普通的书店,跟我们在每个城市、每条街上看到的书店几乎一模一样,包括店员的制服、书架、书架上的书……一切都很普通。

第二次,我和朋友晚上去,大概晚上十点左右,一拐过街角,看到书店,眼睛一亮,心里暖暖的。那时,所有的店铺都关门了,灯都灭了,有的甚至把百叶窗都拉上了。只有书店亮着灯,暖暖的灯光透过门窗的玻璃照进来,照亮了一大片人行道。冬夜的街道很冷,但因为有了书店,仿佛半条街都变得温暖起来。

那一刻,在我眼中,这家书店就像一艘巨大、雄伟而又亲切、仁慈的夜之船,微笑地迎接着每一位进来的人,让他们在这里度过一个温暖、宁静的夜晚。

白天的船在夜晚的魔杖下焕然一新,我惊呼:“如果有天堂的话,这艘夜晚的船就是天堂的样子。”

在我的印象里,书店都是干净整洁、井井有条的。店员不停地巡视,把读者弄乱的书放回指定的地方。书店里很少有供读者休息的长椅,有些读者实在站不住脚,就坐在台阶上、倚在书架上、靠在栏杆上。那些书店明确地向读者传达着这样的信息:这是一个贩卖知识的地方,最好是快速翻阅,而不是详细阅读。

这已经成为我心中的固定模式。这样一来,去书店买书就成了一件有苦有乐的事。后来,随着网上书店的兴起,我去书店的兴趣逐渐消退,转而在网上买书。

我对朋友说:“如果我居住的城市有这样的书店,我一定会经常去的。”

看得出来大家和我一样爱上了这家书店的氛围。

这里看上去不像是一个“贩卖知识”的地方,更像是学校的阅览室,甚至是家里的自习室。每个人的面容都平和从容,每个人都轻轻地拿取、收起书本,每个人都散发着温暖与善意。在这里,每个人都是完全平等的,哪怕他们来自不同的背景,穿着不同。当他们深情地沉浸在一本书里时,便成为了这艘夜舟的一部分,静谧、和谐、美好。

“他们给了我太多。”我的朋友是这座城市的媒体人,对这家书店的生意很了解。

我当然明白,在商业世界里,如果一个项目违背了商业规则,那绝对会让你的前进变得困难。

“我来这里采访过人们。他们有更高的志向。如果他们富有,他们就会帮助世界。如果他们贫穷,他们就会照顾好自己。”这位朋友补充道。

这两句话是古往今来仁人的最高追求,但也正是因为追求,才遭遇到鄙视、嘲笑、讽刺、怀疑、误解等各种阻碍和困难。

我的朋友是个脾气暴躁的人,他年轻时就立志要“先忧天下而后忧己,先天下乐而后乐”,现在他也还在朝着这个目标努力。

我突然想起童话里那个拥有大花园的巨人,当他终于推倒花园的篱笆时,阳光照进来,孩子们跑进来,鸟儿飞进来,欢声笑语充满了花园,他的烦恼和忧愁也永远地被抛在了身后。童话的重点就是“推倒篱笆”,打破一切顽固保守的旧规矩,让所有人看到新的阳光和希望。

“就是那些把巨人的围栏推倒的人。”我悄悄指着柜台后面的夜班工作人员。

我的朋友微笑着并频频点头。

书店里有无数旧规矩,我们的生活也是如此。坚守旧规矩的人就像被孤立在高墙里的巨人,根本体会不到任何快乐。我相信,正如工作人员所说,他们忙碌着接受和奉献,每天都充实而快乐,觉得很有意义。

感谢这家书店,让所有的“巨人”们看到了光明和希望。祈祷更多的书店能够追随他们真善美的脚步,让这样一艘善良、祥和的夜之船,停靠在每座城市的每一条街道上……

“临界点”

——济南市作家协会会员王曦

读完这则新闻,我脑子里最先想到的词就是“门槛”。

在我们的世界里,总是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门槛。

当我还是孩子的时候,我的祖父总是给我讲我们的祖先开办的学校的故事。

“万事皆下品,唯有读书为上品。家中首富出钱请老师,家中弟子皆来求学。我们家门槛高,外面普通人家的子弟肯定进不去。因此,我们家世代出人才……”这是我第一次知道“门槛”这个词。在中国旧社会,它就像一道严格的屏障,把富人和普通人隔开,造成了“只有富人才能读书、接受教育”的荒唐规定。

另一次我对“门槛”感触颇深的,是在读安徒生的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时。童话里的小女孩又冷又饿,但她却没有资格到街对面温暖的旅馆去炉边取暖休息,因为她和旅馆之间,隔着一道高高的门槛。有钱人家载歌载舞,根本没人会注意到门槛外那个被冻死的可怜女孩。资本主义国家的“门槛”就像一块生死护身符,门槛之内的人生活自由,门槛之外的人生活艰难。

就如同童话里一样,卖火柴的小女孩被关在门外,连饭都吃不了,更别说学习和接受教育了。

我第三次感受到“门槛”这个概念就是在这则新闻里。

按照我们通常的思维,只有买书的人,才会带着很直接的目的去书店,而书店工作人员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把书整齐地摆放好,让每个读者都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自己的目标,然后到柜台付款离开。但新闻中出现的这家书店,与一般的书店不同,它不仅服务“买书人”,还以宽容、善良的心态接纳每一个走进来的人,不会因为相貌、衣着、贫富而拒绝别人。

我深深感受到,他们从来不会对顾客设下“门槛”,只是自然而然地包容所有人,如同“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夜雨,给每个人的心灵带来温暖。

书店既然是“店铺”,其目的自然是“做生意”,商人的天性就是“唯利是图”,这无可厚非,也符合任何道德逻辑。那么,他们为什么可以这样做呢?

新闻中,工作人员用朴实的语言表达了真实的感受:“我们觉得自己的工作很有意义。”

原来,在他们的价值体系里,他们只追求“意义”,而完全抛弃了“门槛”的概念。

我不禁为老爷爷说的话感到惭愧。一个富裕的家庭,应该多考虑为当地、为社会做贡献。开办学校教育下一代,当然是好事,但应该放下私心,彻底清除“门槛”,以“为国家培养人才”为己任。如果全是“门槛”挡路,千古名声难留,不“千古恶名”才是幸事。

如果“卖火柴的小女孩”越来越多地出现在西方童话故事中,那么他们的国家政策肯定存在很大问题,距离失去民心、推翻政权就不远了。

我衷心希望,在中国的每一个城市,都有一家、几家甚至十几家24小时营业的书店,让文化的光芒照亮每一个漆黑的夜晚,为那些疲惫的旅人提供休憩的场所,为社会上那些“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积极人士树立鲜明的榜样。

展望未来,我相信,当各种门槛消失的时候,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希望将会越来越近。

对于以上四个“初稿”,你有什么看法呢?

请您在这条微信后写下您的观点,我们一起来聊聊吧。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fwsgw.com/a/xinling/190138.html

在险恶世界中如何内心强大?青年学者石勇为你揭秘
« 上一篇 2024-06-16
用心品味心灵鸡汤,收获光明与温暖的启迪
下一篇 » 2024-06-1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