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心灵物语 >

屠呦呦诺奖致辞系造假?专家称原稿不适合教材,真相究竟如何

【活动介绍】

屠呦呦诺贝尔奖演讲稿被伪造 专家称原稿不适合做教科书

屠呦呦诺贝尔奖“演讲”多个版本在网上流传

12月10日,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走上诺贝尔奖领奖台,引发国内媒体和民众的关注。近日,一篇题为《感谢青蒿,感谢四个人》的屠呦呦获奖感言,再度荣登社交网络和微信朋友圈刷屏,人们纷纷点赞转发。在这篇近2000字的诺贝尔奖“致辞”中,作者用极其抒情的语言,以第一人称讲述了屠呦呦的一生;用一连串的排比句描述了屠呦呦的性格;稿件还重点感谢了四个人——屠呦呦的父亲、重视中医药的毛泽东、在她遇到困难时给予她启发的“葛洪先生”以及“千百万非洲人民”。 文章最后,作者以散文诗的形式向青蒿“致敬”:“青蒿,年年凋零,年年繁茂,它活着,也孕育着希望;它死去,也死得有价值。”这篇文章在12月12日晚间发出后,迅速在不同的微信公众号上获得了10万的阅读量。

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后的另一篇百余字的简短演讲也在社交网络上流传:“……人情交的朋友是暂时的,人品交的朋友才是长久的。所以,充实自己比取悦别人更有力量。”有网友称其中充满“心灵鸡汤”,将其视为屠呦呦的“人生感悟”,也有网友吐槽“演讲太短,语气不像是出自一个84岁老人之口,很假!”

记者注意到,一些门户网站和微信公众号转载《感谢青蒿,感谢四个人》一文时,都在标题后标注为“平民版”。

网上流传的诺贝尔奖“演讲”与真实版本差别很大

网上流传的“演讲稿”长版或短版背后究竟有何玄机?记者整理资料发现,屠呦呦在接受瑞典国王颁奖后,并未发表任何获奖感言或致辞。诺奖周期间,她只在公开场合发表过两次演讲:一次是媒体见面会,一次是在卡罗琳医学院的演讲。这两次演讲内容与网上流传的诺奖“演讲稿”大相径庭。“感谢青蒿,感谢四个人”其实是“误传”。

中国女药师屠呦呦出席了当天在瑞典卡罗琳斯卡医学院诺贝尔大厅举行的新闻发布会,讲述青蒿素如何与现代医学相结合治疗患者,并呼吁共同努力,更加重视抗击疟疾。北京时间12月7日晚8点,屠呦呦在瑞典卡罗琳斯卡医学院发表演讲,她的演讲题目是《青蒿素——传统中医药送给世界的礼物》,也就是说,网传的《感谢青蒿,感谢四个人》精彩文章并非屠呦呦所写。

在题为《青蒿素:中医药赠与世界的礼物》的演讲中,屠呦呦一开场就表示,“今天能在卡罗琳斯卡医学院发表演讲,我感到无比荣幸,我的报告题目是:青蒿素:中医药赠与世界的礼物”。演讲详细回顾了青蒿素发明的过程,并点名感谢合作单位:“感谢山东省中药研究院、云南省药理研究所、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中科院上海有机研究所、广州中医药大学、军事医学科学院等全国523个项目单位的共同努力。”屠呦呦以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结束了演讲,并表示,“有机会,请大家多登高,领略中华文化的魅力,发掘中医药蕴含的宝藏!”

外界猜测屠呦呦的演讲是否会被写入中学教科书

近日,有媒体就屠呦呦获奖与青蒿素展开讨论,认为这是一个可以跨学科研究的新课题,涉及中文、生物、化学、历史、思想等多个学科,甚至称“有教材专家建议将屠呦呦的诺贝尔获奖致辞写入中学语文教材”。

其实,将诺贝尔奖演讲稿纳入中学语文教材的做法并非新鲜事。今年2月,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该出版社18部语文教材已全部送审,而今年9月,全国将迎来中小学语文教材的“大变革”。莫言2012年诺贝尔奖演讲稿《讲故事的人》也成为该出版社初中教材的新选文。“选文的标准是坚持真汉语的理念,符合当下的流行标准。”王旭明当时表示。

带着诺贝尔获奖演讲能否收录进教材的问题,记者采访了教育部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组核心成员、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研究员蔡可。蔡可表示,“原稿用词过多,不太合适。”他还解释道,屠呦呦的演讲是基于一次科技界的公开演讲,文章用词过多,会影响学生对内容的理解。而对于朋友圈里流传甚广的“感谢青蒿,感谢四个人”,蔡可表示,“这只是网友的抄袭。”

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教材总编辑、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温儒敏也曾明确阐述中学语文教材编写的原则,语文教材不是一堆堆漂亮的文章,“教材编写是一个系统工程,不能只靠经验、感觉,要有科学性。”

记者了解到,教材编写的工作流程大致是拟提纲、选取文本、编辑设计,流程严谨而复杂。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一位负责教材编写的老师说,“编写教材提纲,包括文本选取、结构构思,要反复开各种专题研讨会,征求一线教师意见,最后把提纲交给教育部组织的审查组审查。总之,选择什么样的文章,绝对不是短时间内能决定的事情。”

为何屠呦呦“演讲”假消息如此受欢迎

其实,仅凭常识和报道,不难发现屠呦呦这两次所谓的演讲都是假的。回顾这几天的新闻,屠呦呦没有发表任何获奖感言,也没有接受瑞典国王颁奖后的致辞;诺奖周期间,她也只在公开场合发言过两次:一次是媒体见面会,一次是在卡罗琳医学院的演讲。在这两次相当正式严肃的演讲场合,屠呦呦都不会发表“心灵鸡汤”式的激情演讲。要反驳屠呦呦的“那句话”并不难。

随着屠呦呦的诺奖演讲落下帷幕,一些微信营销号开始发布各种屠呦呦的获奖感言,引得众多网友疯狂转发。仔细阅读这些杜撰的“屠呦呦版心灵鸡汤”,不难发现它们都有一些共同的特点,比如煽动性强、读起来轻松,文字华丽却缺乏思想深度。相比屠呦呦“演讲”的真实性,这种诺奖演讲的网络消费现象及其背后的传播心理无疑需要更多挖掘。

不是说我们的生活不需要励志,但当各种假名人名言被“批量生产”时,首先体现出来的就是一些微博、微信公众号毫无底线的商业策略。“别追马,用追马的时间种草,春天来了,就有一批马可以供你选择”;“我喜欢宁静,是蒿叶的宁静。我追求淡然,是蒿花的淡然。”这些假“名人名言”的终极目的,无非就是为了打动用户,吸粉,尤其是一些美容机构、房地产公司的微信公众号,最热衷于转发此类话语。

传播是一个双向的过程,走红也是一个双向的过程。面对屠呦呦假“获奖感言”的泛滥,我们不禁要问一问网络受众的心理:是他们丧失了辨别真假的能力,还是这些假“演讲”击中了他们隐蔽的心理?后者的可能性应该更大。在网络和微信上,大多数人都是浅阅读。当点赞转发成为轻而易举的事情时,任何人都很难静下心来去核实自己转发的内容。同时,太多人急于求成,这种渴望如此强烈,以至于他们认为明星的任何一句话都具有不容置疑的力量。

在商业驱动、对成功的崇拜下,一些名人名言、励志语录广为流传,这就是屠呦呦假“获奖感言”在网上传播的背景。年轻人热衷于质疑人生,渴望从成功人士身上汲取成长秘诀,固然是好事。但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偏离常识,需要遵守“消费”的底线,需要先强大自己。

“屠呦呦演讲”鸡汤文章是谁炮制的?

说实话,类似模仿名人的鸡汤文章在朋友圈“攻城略地”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此前,马云、白岩松、杨绛、张爱玲、林徽因、莫言等人都曾陷入过这种陷阱。这些鸡汤文章大多看似辞藻华丽,充满励志正能量,但大多缺乏思想深度。

心灵鸡汤之所以受欢迎,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有需求。人生活在社会,面对严酷的现实,时不时需要励志的话语、细腻的情感来灌溉心灵。这是人类内心深处的情感需求,也是杰克·坎菲尔德和马克·汉森的《心灵鸡汤》系列自上世纪 90 年代以来一直受欢迎的根本原因。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鸡汤才没有罪恶感。

但沉浸在鸡汤语境中不能自拔,不分是非地转发一些拼凑起来的鸡汤文章,暴露出一些人的智力懒惰和缺乏辨别力。要知道,很多段子手和公众号炮制鸡汤文章的最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吸引粉丝,从而撬动背后巨大的利益。调查显示,积极推送“鸡汤文章”的公众号多为房地产公司、美容院等商业机构,他们用这些看似感情用事、励志的“鸡汤”来打动人心,实则达到营销目的。

其实从技术角度上不难找到屠呦呦演讲假鸡汤的始作俑者。此外,微信也会对大力宣传、转发此消息的公众号进行一定的处罚。只有明确来源、查清源头,才能杜绝此类假明星撰写的演讲鸡汤泛滥。此前,万达集团正式向北京市法院提起诉讼,起诉微信公众号“顶尖企业家思维”发表冒充王健林的文章,并索赔1000万元。这其实也提醒了众多演讲鸡汤手和微信公众号,网络并非无法无天的地方。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制造虚假信息、在网上恶意传播,同样会受到查处和制裁。

屠呦呦假演讲,用诺贝尔奖酒杯倾诉内心悲伤

为什么那么多中国人,在大多无法亲临斯德哥尔摩音乐厅的情况下,要为屠呦呦写一篇演讲稿,为中国发声的演讲稿呢?首先,我们应该庆祝科学盛会,它从来都不像娱乐盛会那样大众化、狂欢化。屠呦呦获奖,可以让中国人集体庆祝科学,这是观念的转变,是文化向更高层次转型的分水岭。谁让中国过了这么多年才出了自然科学领域获奖的第一人呢?所以,既然闲着没事,我不妨为屠呦呦奶奶写几篇演讲稿,把全中国人民共同庆祝的场景展现出来。

然而,我们真正需要了解的是,所有这些提议性发言想要表达的中国人的心态,无非是“抢别人的酒杯,倾吐自己的心声”,至于最后能不能起到“我有法宝用不了,鸡鸣得晓”的效果,那就另当别论了。

阅读屠呦呦演讲稿的各个版本,不仅能发现其中令人掩面沉思的思想深度、令人深思的哲学思维、触动人心的文采,还有想代表屠呦呦奶奶展现中国人的智慧、幽默、启示,乃至道德和价值观的高度。

提议演讲的一个版本是这样的:“不要去追马,利用追马的时间去种草,等到春天来了,会有一群马供你选择。不要刻意去讨好某人,利用你没有朋友的时间去提升自己的能力,等到时机成熟,你会有一群朋友与你同行。人情交的朋友只是暂时的,而人品吸引的朋友才是长久的。所以,充实自己比取悦他人更有力量。”

网友分析,这其实是某位网友关于屠呦呦获诺贝尔奖的演讲,被传来传去,就成了屠呦呦的演讲。既然说是屠呦呦的演讲,那肯定得到很多人的认可,因为这样的背书,能触动很多中国人的心,引起他们的情感和价值观的共鸣。

屠呦呦获奖前后,人们对她的评价褒贬不一,屠呦呦未能在国内获得认可,却得到了诺贝尔奖的认可。这样的言论,其实是对屠呦呦一生的总结,也是对太多和屠呦呦有着同样人生经历的人的安慰,尽管这些人的幸运连屠呦呦的十分之一都不到。

“不追马”其实早已是所有诺奖得主的心声,也是铁律,那些在研究之初就想拿诺奖的人,是拿不到诺奖的。只有踏踏实实做事,让自己培育的花果芳香引来蜜蜂的欣赏,酿成蜂蜜,传播开来,自然就会有人认识你、欣赏你。

没有硕士、没有博士学位、不懂英文、不是院士又有什么关系呢?诺贝尔奖历史上,连学历都没有的人很多,尤其是文学奖、和平奖的获得者。只要你的工作深刻感人,你的行动对世界和平有贡献,你还是会被认可的。即使在自然科学领域,没有博士、没有院士头衔,也不妨碍一个人酿造出让所有人,包括专家、鉴赏家,都为之陶醉和征服的美酒。

被誉为“无线电之父”的古列尔莫·马可尼是一位没有学位的人(他在发明电报后获得了多所大学的荣誉博士学位)。然而,这并没有阻止他成为一名意大利无线电工程师和企业家,并发明了实用的无线电报通信,他和布劳恩因此获得了1909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和屠呦呦有相似之处、更像她的是日本的田中耕一,他只有二本学历,没有硕士、博士学位,从未在研究所或大学工作过,但他和美国的约翰·芬恩发明了“生物大分子质谱分析法”,并获得了2002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不过,既然转发最多的帖子是“感谢青蒿,感谢四个人”,这就说明,这篇拟发言符合更多中国人借诺贝尔奖酒杯倾吐心中怨气的真实想法。屠呦呦要感谢的四个人分别是她的父亲、毛泽东、葛洪、非洲人。这种思维,不过是“先谢国家”的翻版,但似乎要好很多。首先感谢父亲,就表明了中国人思维的突破,这也是值得庆贺的。而且,这篇拟发言还略微感谢了当时从事523抗疟研究的中国中医科学院团队全体成员,感谢全国523项目单位的齐心协力,明显把青蒿素的发明归功于集体。

这当然是符合中国人的思维和文化的,拟发表演讲的表达方式也和屠呦呦的真实版本演讲很相似,所以,不管是真还是假的演讲,还是与诺贝尔奖和西方的思维和价值观背道而驰的,诺贝尔奖虽然奖励的是个人,但功劳是集体的。

【启示与思考】

在社交媒体上,借名人之言达到各种目的的情况屡见不鲜。前段时间,马云“很忙”,因为很多“心灵鸡汤”都冠以“马云说”;莫言获诺奖后,很多“心灵鸡汤”都冠以“莫言说”在朋友圈疯传。随着屠呦呦获诺奖后成为大热人物,她的“名人效应”也凸显出来,做好事的人自然不会错过这个造势的好机会。造假者看到自己的文章在朋友圈爆红,就能获得成就感。当然,不排除这种行为是一些公众号为了增加阅读量、吸引粉丝而为之。

炮制“心灵鸡汤”一直是社交媒体的“拿手好戏”。微信朋友圈里,有“鸡汤党”、“健康党”、“吃货党”、“自拍党”、“恋爱党”、“母婴党”、“谣言党”、“点赞党”、“不转发妈妈党”……微信朋友圈里,各种各样的人多得数不胜数!其中,“鸡汤党”一直都是经久不衰的一派。微信朋友圈里,总有那么一些人,总是那么激动,不遗余力地每天转发各种心灵鸡汤,仿佛被注射了鸡血一样。如今,诺贝尔奖给了“心灵鸡汤”笑话制造者一个机会,屠呦呦又给了“心灵鸡汤”笑话制造者一个机会。笑话制造者自然会顺势而为,于是,屠呦呦演讲的假版本应运而生。

屠呦呦假“演讲”在社交媒体上疯传,也说明我们基本的辨别能力被削弱了。有些人,看到朋友圈里各种“好文章”,不加思考、不加辨别、不加审查,就转发。你转发,我也转发,反正又不多花你一分钱,不转发也浪费。再加上屠呦呦是当红的诺贝尔奖得主,大众普遍崇拜名人,不会怀疑内容的真实性;而屠呦呦假演讲确实有其合理性,叙事方式、故事结构也有一定的说服力,做到了“假中带真”。殊不知,你这种不加思索的转发,有时反而会成为谣言的推手,掉进别人提前给你挖好的“坑”。

屠呦呦这篇假“演讲”在社交媒体上疯传,一方面体现了公众对诺贝尔奖得主的关注与尊重,另一方面也提醒我们,朋友圈真是一个暴露智商情商的地方,大家要小心了……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fwsgw.com/a/xinling/159761.html

41 岁陈坤素颜直播颜值依旧,演艺之路顺风顺水却仍追求演技提升
« 上一篇 2024-06-02
特朗普、新海诚、张雪崴等:多元话题探索与成长启示
下一篇 » 2024-06-0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