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心灵物语 >

新高考关键能力、语文教学与辩论赛之间的关系

新高考核心能力与语文教学与辩论比赛的关系

摘要:本文梳理了新高考核心能力的由来,从课程标准、一般逻辑批判性思维等角度解读新高考核心能力。 并举例说明了汉语教学和辩论中关键能力的培养,并探讨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得出辩论可以重点培养汉语关键能力的结论。 旨在为辩论赛引入语文教学以及辩论赛作为语文教学的补充提供初步的法律依据。

一、新高考核心能力的由来

2018年5月,受潍坊市教育局邀请,参加潍坊市首届中学生辩论赛评审。 本次辩论比赛中,辩手们展现了出色的辩论风格,问答环节也展现了观众谦虚的沟通态度和韩勇的思考。 体现的是潍坊市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成果。 此次活动不仅是成果的展示,也是教师、学生和教育界的一次重大探讨和交流。

比赛回顾环节,潍坊四中语文高级教师左传海老师从新高考和语文教学的角度向在场的各界人士提出了问题。 拥有多年高考出题经验的左老师表示,2018年新高考语文要求学生具备四项关键能力,即信息处理能力、超文本阅读能力、逻辑论证能力和批判性推理能力。 这四种能力不仅是新高考的要求,也直接服务于高校选拔人才。 希望在座的大家思考一下这四种能力和辩论赛的关系。

这段话引发了我的思考。 左老师提出的问题方向明确、根基深厚、意义重大。 我先来梳理一下这个问题的根源。

2018年3月3日,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蒋刚、党委书记刘菊在中国教育报发表署名文章《牢记立德树人使命培养人才,为教育考试进步写下笔”,表达了对教育考试工作的看法。 重要意见。 这篇文章可以说是高考命题的“最新设定”。 对于2018年及以后的高考命题具有非常明确且重要的指导意义! 明确提出“语文学科将完善试卷设计,实现‘关键能力’全面考核”。

如此明确的要求有何意义和由来? 什么是完美的试卷设计? 关键能力是什么? 事实上,这是对教育部考试中心2017年6月9日发布的《2017年高考题型分析》的重申。

《2017年高考真题复习》语文试题分析原文如下:

语文:完善试卷设计,实现“关键能力”全面考查

完善高考语文试卷设计,扩大试卷范围。 论文和评论用作论述文本,以测试逻辑论证和批判性推理技能; 以新闻报道为实用文本,考验信息处理和超文本阅读能力; 小说、散文作为文学文本来检验审美能力。 高考语文阅读体现了信息时代阅读的特点和要求,全面考察阅读的“关键能力”,有效提高测量的信度和效度,将推动基础教育重视学生阅读能力、文学素养和思维素质的综合培养,从而对综合型人才的培养发挥着重要作用。

所谓改进试卷设计,是指扩大选题范围,关键能力是指信息处理、超文本阅读、逻辑论证和批判性推理能力。 这些能力虽然在语文教学中有所涉及,但大多是分散的。 辩论可以作为语文教学的形式之一。 辩论可以作为语文教学的补充,重点培养四大能力。 我们将分别解释四大能力与辩论赛的关系。

2、信息处理能力与辩论比赛的关系

2003年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使用了“信息”和“信息处理”等词语。 但没有解释“信息”和“信息处理”的概念内涵。 这两个词的用法很接近日常生活中的理解。 《课程标准》对这两个词没有集中要求,而是分散在各个章节中。 综上所述,《课程标准》强调信息的收集和处理,快速、准确地掌握关键信息的能力,以及在交流中传递、共享信息和捕捉关键信息的能力。

辩论比赛可以训练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特别是信息处理的“机智”。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阅读系统和听说系统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系统。 在日常教学中,特别是考试时。 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在使用阅读系统来解决问题。 辩论比赛采用听、说系统。 阅读最大的特点就是非线性,阅读文字时可以精读。 如果有不明白或意义深刻的单词或句子,读者可以反复阅读、思考或结合上下文来理解句子的意思。 但听和说是完全线性的。 尤其是在演讲或辩论中,几乎所有内容都听一次,没有机会听第二次。 这就要求辩手要集中精力倾听别人的想法,并在极短的时间内组织语言做出回应。 这种高速的语言交流环境极大地训练了学生的快速信息处理能力,特别是他们的“快速智力”,这是日常教学环境所不具备的。 在考试过程中,学生也需要一定程度地运用“机智”。 考试的时间限制要求学生思维敏捷、答题迅速、撰写论文。 需要细致入微的作文方法和需要反复推敲的文学欣赏方法在考试中并不实用。 因此,拥有信息处理的“机智”可以帮助你在考试中更顺利地脱颖而出。

准备过程更有利于提高原本分散在汉语各个部分的信息处理能力。 需要说明的是,辩场的40分钟只是辩手们的集中表演。 在场外,他们花费大量时间在互联网上搜索信息并阅读书籍来查找相关信息。 例如,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重教育引导/自我认识”的争论中。 学生需要在网上收集和阅读与辩论话题相关的信息,这锻炼了学生收集相关信息和掌握关键信息的能力。 他们还需要查阅词典或百度百科等资料来定义其中的关键词,这也可以增强他们对关键词的理解能力。 如果遇到“自我意识”这样的词语,还需要查阅心理学或者教育学方面的书籍,自学这些词语相关的知识。 往往,准备辩论比赛后,阅读量和信息量都非常大。 学生在整个比赛准备过程中主动地收集和处理信息,而不是被动地收集和处理信息。 他们还应该主动向队友解释和分享所获得的信息,共同讨论辩论计划。

因此,辩论比赛可以重点训练信息处理能力。 《课程标准》中要求的信息收集和处理,关键信息的快速准确掌握,沟通中信息的传递、共享和捕捉,都体现在准备过程中。

同时也应该看到,辩论赛并不能完全取代语文教学中的信息处理。 辩论要求辩手履行法庭上的沟通职责,因此语言需要清晰、准确。 而且,辩论语言的表达方式基本上是议论文式的。 在准备过程中,学生不会处理主要是叙述性、抒情性和描述性的信息。 尤其是对文本中很多细节进行深入思考的能力就会丧失,语言的审美修养也会有所欠缺。 鲁迅在《孔乙己》中有一段描述孔乙己的神态和表情:

“孔乙己一到店里,所有酒客都看着他微笑,有的喊道:‘孔乙己,你脸上多了一道新疤!’” 他没有回答,只是对柜子道:“温两万酒,要一盘茴香豆。” 然后他付了九美分。”

其中,列出九大文学钱币的“排”字堪称神来之笔。 学生在备战辩论赛的过程中很少有这样的欣赏活动。 许多文章、诗歌中的象征、隐喻在实践中更是缺乏。

辩论赛训练信息处理能力的弊端,实际上是根据中学生的特点而设计的。 初级辩手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推理”上。 当今辩论界依然不乏能巧妙地在辩论中制造悬念,用语言在帛上描绘出如诗如画的场景,将情感和感受融入到辩论中的高手。 场景的描绘、情感的渲染,也融入了辩论的“机智”,不可谓不令人惋惜。 古代还有曹植的《七步诗》、王勃的《滕王阁序》。

以上就是辩论比赛与信息处理能力的关系。 由于笔者缺乏汉语教学经验,辩论比赛中训练的信息处理能力与课堂上训练的信息处理能力的界限没有明确讨论。 可惜,还请方家指正。

3、超文本阅读能力与辩论比赛的关系

超文本阅读也称为断续阅读。 与连续文本相比,主要是从文本格式的角度进行分类。 国内对不连续文本的理解大部分源于PISA测试(Program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中的不连续文本阅读测试。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也提到了间断阅读。 在“学校阶段目标与内容”部分的“第三阶段”阅读目标第5点中,有这样的表述:“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字,能够从图文结合中发现有价值的信息”。 在“学习的第四阶段”中,高级的表达是:“阅读材料多种组合、含义相对复杂的非连续文本,能够理解文本的含义,并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语文教学注重文学审美阅读,这与历代诗词教育的传统有关。 然而,功能性文章同样重要。 说明文、实用文、图文在当今生活中的地位并不低。 超文本有其独特的价值,它是合理的、准确的。 药品说明书、手工说明书、坠落路线都可以称为超文本。

在PISA测试中,对于非连续文本阅读并没有明确的定义,只是用否定句型来描述:“与连续文本形式不同,句子不是最小单位,它需要与连续文本阅读不同”。连续的文本。政策的文本也可以看作是由形式组成的文本。”

目前学术界对不连续文本的定义是:“不连续文本是指数据表格、图表、图表、图文并茂、凭证、使用说明、广告、地图、清单、时间表、目录、索引等。文字直观、直观、直观。” - 引人注目、通用且易于比较。”

而我更同意《间断文本教学与评估》专着中提出的分类。 我们可以将非连续文本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图片和文字结合的形式呈现,图片和文字相辅相成。 图片是对文字直观、直观的补充,包括所有图片、图形、数字、视频、列表等; 另一种类型是指为了更清楚地解释某个主题而从不同材料中选择的纯文本信息的组合。 这些不同来源的文本可以相互独立,甚至相互矛盾。 要求读者对不同材料的文本进行综合分析、整合,充分阐述自己的观点。 因此,间断文本阅读可以解决生活情境中的实际阅读问题。 传统语文教学中,由单篇文章传递信息、读者被动接受信息的过程,转变为读者接受信息组合、主动产生意见的过程。

我想在明确了不连续文本的含义和作用之后,超文本阅读能力和辩论比赛的关系就已经很明确了。 辩论赛是超文本阅读能力的集中训练和综合实践。

辩论比赛中充满了大量的非连续文本阅读,尤其是多种材料结合、含义复杂的非连续文本阅读。 例如,在准备“新时代应推广传统阅读方式/电子阅读方式”辩论时,参赛者需要查阅多种资料。 正方若想证明“电子阅读对眼睛有害”,就必须通过多渠道检查和分析数据。 数据是辩论者经常使用的一种证据。 为了为自己的观点获得有力的证据,他们常常需要在各大网站、新闻甚至报纸上搜索数据和资料来论证自己的观点。 除了没有足够的数据证明这一点之外,渴望获胜的辩手也会阅读专业的医学文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为了说明“电子阅读器对眼睛伤害不是很大”这一点,对方选手仔细阅读了一些电子阅读器广告、说明书甚至更权威的研究资料。 这些可以看作是实用的不连续文本的阅读。 在这个过程中,辩手们不仅学会了理解超文本信息,还需要深入挖掘,阅读更权威、有效的超文本信息。 又如,在参与“能/不能为了公共安全而牺牲个人隐私”的辩论时,辩论者本身查阅的信息和文章来源不同,彼此独立,甚至相互矛盾。 要求他们对不同材料的文本进行综合分析、整合,全面阐述自己的观点。 因此,辩论本身就是超文本阅读能力的练习。

4、逻辑论证能力与辩论比赛的关系

我们先回顾一下逻辑论证能力和批判性推理能力。 这两个概念相关但又不同。 “论证”和“推理”几乎是同义词,都是指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然而,逻辑论证和批判推理有不同的侧重点:逻辑论证研究思维的本质,而批判推理则关注人们的理性决策。 可以简单地理解,逻辑论证强调论证形式的有效性,批判推理强调论证内容的正确性。 例如,“太阳从东方升起已经有几千年了,所以明天太阳也会从东方升起”。 从批判推理的角度来看,“明天太阳将从东方升起”这句话的结论是正确的; 而从逻辑的角度来看,从论证的角度来看,这句话是不完全的归纳,论证形式无效。 因此,无效的论证与错误的论证不同。

逻辑论证是通过对论证形式的研究来保证论证的有效性。 因此,普通逻辑引入大量符号来研究命题理论和推理。 但我们要警惕,有效的形式并不能保证结论的真实性,也不能保证结论清晰、有说服力,会被读者和听众所接受。 诚然,讨论时应遵循普通逻辑规律,以保证思维形式的有效性。 但一味训练逻辑论证会陷入形式化、符号化的泥潭,这显然不符合语文教学和辩论比赛的语境。

批判性推理主要涉及根据一定的标准对论点进行评价和反思。 它侧重于论证的价值。 比如,读完苏洵的《六国论》后,无论你选择相信“六国之败,皆因贿秦”的说法,都不应该因为苏洵是文学大师,还是他的文章而盲目相信。已被选入教材。 相反,我们必须详细审查他的论点并验证他所引用的事实。 文章中大量的类比或许经不起批判性推理的质疑。

明确了逻辑论证与批判性推理的关系后,我们再来讨论逻辑论证与辩论比赛的关系。

逻辑论证主要是指基于思维形式的有效性,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它强调对论证形式的关注。 论证的有效性主要通过概念论、命题论、推理论、逻辑基本规律和逻辑谬误来判断。 例如,“科学理论是与现实相一致的认识”这句话在逻辑上就是错误的。 它不符合概念论中定义的相关知识,犯了定义过于宽泛的错误。 煎蛋的制作过程也符合实践知识,显然不是科学理论的延伸。 在低年级学生的作文中,不难发现一些定义不当的例子。

因此,为了保证命题的真实性,对学生进行逻辑论证训练是非常有必要的。 我认为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几乎没有逻辑论证的训练。 在辩论比赛中,有大量的逻辑知识训练。 比如,在“中学生参加课外辅导利大于弊/弊大于利”的争论中,正反两面都会引起“课外辅导”四个字含义的争议。 该协会认为,音乐、美术等艺术辅导班也属于课外辅导的范围。 对方可能认为只有数学、英语等补习班才算在课外辅导的范畴之内。 由于双方对基本概念的定义不同,双方都会尽力证明其定义的合理性。 比如查阅词典、资料、政策文件等,试图通过查阅材料的权威性来证明自己定义的合理性。 这样的定义在辩论场上不会得到承认,并且可能会被对手的辩手指责犯了诉诸权威的谬误。 定义也可能被对方直接拆解。 但这都是在逻辑论证中运用概念和理论知识来解决问题,思考我们通常认为理所当然的概念的合理性,拓展思维的边界。

学生在写作时也应该尽量避免逻辑错误。 朋友圈里经常转发的心灵鸡汤和网络世界的讨论中包含着许多逻辑谬误。 比如,在国产军事电影《战狼2》爆红的日子里,全民爱国热情高涨,电影票房收入接近3亿。 恰逢风景胜地九寨沟地震,吴京导演捐款100万,被网友质疑“赚了2亿,捐的却这么少”。 这位网友犯的逻辑错误是,他没有注意到所用概念的同一性,只是简单地将电影的票房与吴京的收入划等号。 又如朋友圈流行的鸡汤文章:“肯德基从不骂麦当劳,麦当劳从不骂肯德基,所以都成了世界500强企业;奔驰从来没有诽谤宝马,宝马也没有诽谤奔驰” ,而且都成为了名车。所以。我们不需要诽谤别人来为自己辩护,最后受伤的其实是我们自己。” 这篇文章的用意是好的,是想劝人们互相尊重,而不是互相诽谤。 但其逻辑确实经不起推敲。 显然,在简化复杂过程时犯了逻辑错误。 一个企业要成为世界500强企业,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 将复杂的过程仅仅归咎于“不诋毁他人”显然过于简单化,证据也经不起推敲。 学生作文中也存在这样的鸡汤文章,无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学生的作业中不必完全避免逻辑错误。 逻辑错误的句子依然可以用来华丽辞藻,依然可以说服读者。 逻辑虚假困境谬误是,在做出选择时,还有其他选择,但仅限于两个极端选择。 例如,“只有努力学习,才能取得成功。不学习,就一事无成”。 这句话将人生的选择限制在取得成功、一事无成,却忽略了“不惊不喜、不骄不躁”等其他有益的人生价值观和智慧。 犯了虚假的困境谬误。 如果用这句话来写作或教育学生,就会显得笨拙。 但爱因斯坦在普朗克诞辰 60 周年纪念活动上使用的也是同样的虚假困境谬论,并取得了巨大成功。 爱因斯坦在演讲中提到:

“有很多人热爱科学,因为它给了他们超乎常人的智力乐趣。科学是他们寻求生动体验和满足自己野心的娱乐。在这座寺庙里,另外还有很多供奉科学的人。”将他们的大脑产物带到祭坛上,纯粹是出于功利的目的。如果上帝的天使降临,将这两类人全部赶出圣殿,那么聚集在那里的人数将会大大减少。但是,仍然会有里面留下了一些人,包括古代人,也包括现代人,我们的普朗克就是其中之一,这就是我们爱他的原因。”

写这篇文章的核心逻辑是:参与科学研究的人有两类。 有的人参与科学研究是为了智力的愉悦,有的人参与科学研究是为了功利。 而普朗克两者都不是! 他这样做纯粹是为了科学的乐趣。 这段话通过构建一个虚假的困境并否认它来提升普朗克的性格。 可见,逻辑谬误虽然在逻辑上是错误的,但却在文学界获得了生命力。

辩论比赛并不完全是理性活动。 除了展示思维和辩论技巧外,还需要提升有益价值。 价值提升需要使用许多非理性的技术。 即使辩手在拆解对手论点时反对逻辑谬误,但辩手在宣扬价值观以说服观众时也会拥抱逻辑谬误。 一般逻辑中的逻辑论证知识将在辩论中得到集中运用和展示。 为了达到辩论的目的,辩手们也会尽力学习逻辑。

5、批判性推理能力与辩论比赛的关系

批判性推理能力主要是指按照一定的标准对自己的论点进行评价和反思。 因为批评这个词,人们常常错误地认为这种思维方式具有很强的冒犯性。 但相反,批判性推理强调提问和交流。 评价和反思必须具有明确的特征,以便于沟通。 逻辑论证有点类似于数学推导。 这大大降低了日常生活中的交流和使用频率。 批判性推理所要求的清晰表达,恰恰满足了日常生活中的交流需求。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fwsgw.com/a/xinling/12331.html

“越努力越幸运”,为什么成为了一种假象?
« 上一篇 2024-02-10
韩寒,与全世界握手言和
下一篇 » 2024-02-1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