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贫困”不是“贫困”和“苦难”的宣言
文/珊栀子
近日,河北女孩王欣怡以707分考入北京大学,她的故事被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教育报等媒体报道,引发网友强烈反响。 不少网友点赞,也有人批评这是公开宣示“贫困”,是宣扬“苦难哲学”的一碗“毒鸡汤”。
每次高考成绩出炉或者高考招生季,“预告背后的故事”总能引起人们的关注和共鸣,让人落泪。 今年,火爆朋友圈的不仅仅是女孩王欣怡的故事,还有差点辍学的四川孤儿周艳考入北大; 来自云南的小伙子崔庆涛在一个建筑工地搅拌砂浆,接到了北京大学的通知。
今天的幸运者曾经是穷人。 他们出身贫寒,历经磨难,却挑战命运、自强不息的经历,是新时代青年学子成长的标杆、奋斗的典范。 发现他们的成长经历,讲述青年学子的奋斗故事,弘扬新时代青年精神,无疑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正能量。
然而,另一种声音也“非同寻常”。
有人质疑,“王欣怡真的是因为贫困才考上北大的吗?如果一个人因为贫困就能考上北大,如果他要感谢贫困,是不是就意味着那些不贫困的学生呢?”也考上了北大?谢谢你不穷。 (见《搜狐评论》)这是一个什么样的逻辑推理?
有人喊道:“为什么要感谢贫穷呢?” 第一个问题是贫穷是否值得赞扬,第二个问题是你是否愿意永远生活在贫穷中。 结论令人震惊:这是一种甘于落后的不健康心态; 这是向贫穷宣战,也是向产生贫穷的土地宣战。 (见“腾讯评论”)这是对作者初衷的误解,也是对文本的肆意曲解。
有人评论道:“看到这些至亲多年忍受贫困带来的痛苦,这个女孩居然说出了‘谢谢你穷’,令人不寒而栗!”,并总结道“感谢贫困等苦难哲学”完了,如果你继续倒这锅看似正面的毒鸡汤,只会喝下更加虚伪甚至无情的傻子。” (见《东湖评》)他的论点其实是“有力的”,他的话是确凿无疑的,他的推理过程读起来令人难以置信。
一个18岁女孩的作文或演讲,真的能引发如此丰富的联想和深刻的解读吗?
《感谢贫穷》,每次读到,我的心都是震撼的。 从上下文来看,文章思路清晰,主题鲜明。 苦难、乐观、感恩贯穿全文。 从情感上看,文章充满真情实感,没有任何“虚伪”、“没良心”。 字里行间,有对父母、对社会的感恩; 有贫穷的辛酸和无助,有家庭的温暖,有母亲的爱对我一生的成长影响深远。 从主题走向来看,文章充满正能量,绝非宣扬贫穷和苦难,更不是宣扬“苦难哲学”的悲观主义。
历来有很多关于“感谢贫穷”、“感谢苦难”的文章,但像这篇这样真实、细腻、深刻的并不多。 凡是触动人心的事物,都有一种非常特别的人生体验。 贫穷和苦难并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 只有亲身经历过、有过难忘记忆的人才能理解它们。 王信仪,就这样吧。 没有人愿意以一种抽象的、冷血的方式来歌颂贫穷,就像美好的时光总是比糟糕的时光更令人感动。 事实上,这位18岁高中生的文章是对自己成长和成熟的回顾。 意思很简单,通过他自己特殊的人生经历告诉我们他的人生感悟和“穷而强”的经历。 正如他所说,“当我开始写作时,我有点犹豫。因为我不知道如何讲述这个关于我自己、贫穷和希望的故事。” 这是真理,真理。 我们不需要用旁观者的“冷眼”去过度解读甚至曲解。
必须看到,在女孩王心怡的成长故事中,贫穷和苦难伤害了她,刺激了她,磨炼了她,使她成功。 有句话很流行:“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力”。 无论是周延、崔清涛还是王信谊,贫困从来没有限制过他们的梦想,更没有限制他们的未来。 这些贫困学子的经历,进一步证明了“扶贫先行、扶志向”、“脱贫先行、摆脱精神贫困”的道理。 我更相信他们的未来是有希望的,因为这种沉重的贫困和苦难为他们的成长积累了财富——一种奋斗精神,让他们越穷越坚强,越挫越勇。 对于他或她来说,贫穷和苦难并不值得感恩。 他们的故事对于我们来说,确实是一碗苦涩却温暖的心灵鸡汤,滋润着每一个有梦想、善良向上的人。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fwsgw.com/a/xinling/115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