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摆脱‘佛系’心态,增加学习动力?”
“我也想学习,但总是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很努力,但收获甚少。”
讲座开始前,徐老师展示了学校部门收集的一些学生诉求。 在学业压力较大的高三,关于如何让自己更能抗压、更积极,徐老师讲了同学们的故事,分享了很多了解自己内心、调整心理的好方法。
“在高中高年级,偶尔感到焦虑和烦躁是很正常的。” 徐老师认为,“适当的焦虑”也是内驱力强的表现,能够促使学生努力学习。 但现实情况是,有些学生会处于“过度焦虑”的状态。 长此以往,他们就会“生病”。 一旦超过了他们的承受能力,他们就会“崩溃”。
█████
徐老师说,她曾经认识过一个高三的女孩。 她因为一次小测验成绩不理想而受到了老师的批评。 结果,她当场“崩溃”了。 “批评她的老师说话很委婉、很轻声,根本称不上是‘批评’,没想到她站在原地,泪流满面,全身都在颤抖。”
学生如何知道自己是否“过度焦虑”? 徐老师进行了多次小型现场调查,帮助解决问题。 其中一项小调查是要求学生在白纸上画《雨中人》。
对于如何画《雨中人》没有具体要求。 每个人只需画出想到的图画即可。 学生们写的画中,有的画面表现了大雨,“雨中人”在大雨中挣扎; 有的照片只显示零星小雨,“雨中人”撑着伞,烟雨飘落。
徐老师表示,《雨中人》其实是对心理状态和抗压能力的一个小考验。 如果屏幕上出现大雨、乌云、电闪雷鸣,而“雨中人”没有被遮盖,则说明测试者目前心理压力很大,常常感到无力和无助。 相反,如果屏幕上只有零星的小雨,而“雨中人”有雨伞或其他遮盖物,则说明测试者有足够的信心应对压力,感到相对安全。
那么为什么每个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会存在差异呢? 徐老师从自我(人格)的培养开始分析,让学生明白这是因为每个人成长的环境不同,出身家庭不同。 “这就像有的人容易感冒,有的人天生身体协调性就差,而17、18岁的高中生正处于青春期中期,正在经历比较‘棘手’的阶段。” “青春期倒退”,很多情绪可能不是高考引起的。
徐老师告诉同学们,“先天的差异”可能很难改变,但同学们可以从“后天的努力”入手,在更好地理解和接受自己的基础上,更好地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 “这不仅仅是为了高考,而是为了自我(人格)的终身发展。” 徐老师说,想要做好一件事,离不开三个重要因素:我想做(内在驱动)、我有方法(科学执行)、我有心理灵活性(适当的抗压能力)。
如何提高“心理灵活性”,徐二老师还针对不同问题教给同学们几种实用的方法:
1.如果感到焦虑,可以采用放松疗法,如深呼吸和渐进式肌肉放松;
2、如果你感觉自己注意力不集中,经常感到烦躁,可以尝试正念疗法,比如冥想;
3、面对抑郁、情绪低落时,不妨尝试运动疗法(科学研究发现,运动的效果大于等于抗抑郁药,单次持续30分钟,脉搏120次/次)分钟,每周 3-5 次)。
██████
“如果你坚持使用这些方法一段时间后仍然觉得没有帮助,那么你应该去看精神科医生。” 徐老师说,这没什么好不好意思的。 如果我们的身体出现感冒或发烧的情况,就应该去看医生。 心理学也是如此。
讲座结束后,仍有学生继续向徐老师提问。
文:蔡军
图片:朱林华
排版:陈士奇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fwsgw.com/a/xinling/111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