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心灵物语 >

:小画书上的内容的“读图时代”

读心灵鸡汤有感1000_心灵鸡汤读后感 英文_鸡汤读后感大全集

我出生在苏北一个相对偏远的农村地区。 我小时候没上过幼儿园。 我现在能回忆起的童年读书经历,大部分都与漫画有关(我们称之为“小绘本”,现在绘本多了)。 因为读的东西很少,我常常把一本小图画书读了一遍又一遍。 我不仅熟悉了内容,而且还能画出小绘本上的人物。 我特别喜欢画武将,尤其是岳飞和金兀术。 直到前年,同样喜欢武将的儿子看到我能在短时间内画出武将的铠甲,顿时表示佩服。

读书需要识字。 我至今想不通我们一群当时不识字的朋友怎么能看懂小绘本上的内容。 也许这也是我们的“图像阅读时代”。 在同龄人中,我学会读书的时间比较早。 这要归功于我的父亲,他在农民中有着比较广阔的视野。 父亲不会读书,但他意识到读书和写作对于改变农村人命运的重要性。 所以当我四岁的时候,父亲就安排我上高中的弟弟每天教我读书几个字。 农村没有现在常见的识字卡,哥哥就剪了一堆两寸见方的纸,正面写上汉字,背面写上拼音,教我认字。 到了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我已经认识了七八百个汉字。 同学们觉得难学的大部分单词我都已经掌握了,老师们也不时表扬,这极大地增强了我小时候学习的信心。 由于他读书多,学习好,自然被老师选为班长,还成为了三条纹队长,这进一步激发了他读书、读书的兴趣。

毕竟我们在农村,可见的阅读材料有限。 一切都是有文字的,无论是文革留下的宣传标语,还是家家户户的春联,还是村里每天四版的当地报纸,还是聋子爷爷小黑屋里皱巴巴的古书房间(一个乡村乡绅,曾经是地主)已成为我最喜欢的阅读材料。 最激动的事情大概就是我二年级的时候了。 哥哥从部队送回了几本《爷爷用脑子》。 彩色版的印刷方式与普通书籍不同。 我根本不顾吃饭,一口气读完。 睡觉时也可以放在床头。 要知道,对于没有电视、每月只能看一次广场电影的农村孩子来说,除了广播里的讲故事(我曾经听过完整版的刘兰芳的《杨家将》和《杨家将的故事》)岳飞》),乡村工匠在饭后闲聊中了解一点外面的世界,一本书往往成为陪伴他心灵成长的一切。 因此,在农村,步行几个小时向几公里外村里的同学借书,点上一两天的油灯看完后很快归还,已成为司空见惯的事情。

我给儿子讲了那一代农村孩子的经历。 他有时表示同情,但他无法理解。 匮乏带来的肠胃和精神饥饿其实很容易满足。 还记得小学五年级的暑假,我从某处借了一套《笑傲江湖》。 我急于归还,所以看了一整天。 中午太困了,看书就睡着了。 我担心我醒来时书会被拿走。 儿子听我说起这些事情,就觉得像是天方夜谭,觉得不合理。 他很早就学会读书了,因为一岁多的时候就回到了农村,无所事事。 他妈妈带他看了每家每户门上的对联,他居然都认得。 后来,当他用文字看到事物时,他就能自学了。 去读吧。 我儿子三岁左右,大概能认识2000个常用汉字,这很了不起。 于是儿子就没有再纠缠人,带他出去吃饭了。 吃饱了,他拿出书坐下来看。 他就读的小学恰好在“八岁读写实验班”。 他小时候的基本阅读能力很快使他成为班上读写能力最好的人之一。 他二年级时写了童话《书架上的对话》。 它还在报纸上公开发表。 就在最近,他写道:

有时我看书到了痴迷的程度:我上学、参加聚会、甚至度假时都喜欢带一些书。 书籍让我看到历史的丰富和世界的多样性。 更多的时候,我喜欢发现历史中的联系,寻找不同时代的异同。 正因为如此,在我班举办的“上下五千年”读书分享会上,我与大中专老师一起担任评委,对每个学生进行了认真点评,受到好评。 我喜欢阅读中的思考和发现。 在我眼里,历史不只是一群人乱七八糟的表演,而更像是一场梦幻般的现实。 我不仅读历史书,还热爱科幻奇幻名著:《三体》、《哈利·波特》、《海底两万里》、《鲁宾逊漂流记》……它们让我兴奋不已,惊讶、高兴、害怕。 ,一本书常常给我带来新的世界。

儿子的话让我更加确信阅读是多么的神奇和强大!

其实,除了备考的各种阅读行为之外,从文化行为的角度来看,阅读可以说是人类最基本的文化行为。 人类的知识传承大部分来自于阅读; 人类的艺术创作行为,无论是文学创作还是艺术创作,同样根源于阅读。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明。” 这意味着,即使是一些较难的文本,只要你反复阅读,你的意思自然就会明白。 这大概也是古人提倡诵经的原因之一。

关于读书,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另一句话是:“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美如玉”。 这句话并不是一句俗语,而是取自宋真宗赵恒所著的《礼学篇》。 这首诗是这样写的——

有钱人家不用买良田,账上有几千粒小米。

你不需要建造高楼大厦来过上平静的生活。 书中自有黄金屋。

娶妻时,莫恨无良媒人。 书中有一种美。

当你出去的时候,不要后悔没有人跟着你。 书里有那么多车马。

男人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在窗前孜孜不倦地阅读五经。

这不仅是“激励学习”,更是“励志”。 对于很多中国人来说,无论是科举时代,还是如今的高考招生,本质上就是功利性读书的“学”,才是很多人改变命运的主要途径。 由此不难想象,同样的阅读往往具有完全不同的功能方向。

例如,有专业阅读,也可以称为研究阅读。 这类阅读的方向非常明确,目的是追求文本的价值、意义和内在意义。 严格来说,这种阅读其实是一种职业行为。 然而,由于阅读被视为一种专业手段,它的幸福感有时会受到损害。 比如说,让你读一本叫《正义论》的书,你要不断地思考这个问题、那个问题、注释这个那个,那种感觉肯定不会像读两本心灵文本那么舒服。 。 因此,教学者明目读经,或许会带来顿悟的喜悦,但更多的时候却是苦苦思索却不得要领的痛苦。

读书是一种享受,是一种享受。 没有目的,没有功利,只是想消磨一两个小时,邂逅一个人生故事,触摸几缕人生感悟,或者只是想获得单纯欣赏文字的乐趣。 各种文学——小说、诗歌、散文,还有历史和传记——都是可以引发这种快乐的文本。 休闲阅读往往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在飞机上,可以在车站,可以在等朋友的时候,甚至可以在睡前半小时……越是功利的东西就越容易就是为了引起兴趣,甚至可能让人放下书本,废寝忘食。

还有一种思想阅读。 这类读者往往知识水平较高,不满足于普通的故事分享,也不怎么喜欢那些美丽的文字。 他们喜欢的往往是一些有思想的读物,无论是哲学小说还是哲学家写的心灵散文。 当然,如果一部作品兼具思想和文学才华,无疑会成为他们的最爱,但遗憾的是这样的作品并不多。 我读过很多米兰·昆德拉小说的中文译本。 相比之下,我还是觉得早年读过的韩少功、韩刚翻译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过瘾——虽然是英文翻译的,但还是过瘾。 对原作的深刻理解和沟通的生动性往往令人惊叹! 读那篇译文,真是思想和文字的双重享受。

谈论昆德拉让我想起一个问题,那就是读者与被读者的互动。

作品常常塑造读者的主题。 读久了,你往往会成为你读到的人物,像他一样思考、说话、做事,甚至你的思维方式也会逐渐改变。 这大概就是古人所说的:“六经注我”。 当然,更理想的是“我注六经”。 书看多了,看的时间长了,你就会有自己的发现和见解,有时甚至会根据自己的经历来看待和理解所读到的文字。 这种阅读与体验的相遇,就是阅读的奇妙之处,所以“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或者像鲁迅先生说的,读《红楼梦》,“儒生见“义”,道家见“义”。家人见淫乱,才子见纠葛,革命者见争吵,流言蜚语见宫中秘事。”

书读多了,自然就会有书卷气。 难道这就是古人所说的“请君莫仙解说花语,腹中便有诗意书卷气”? 这种书生气不是一两天就能养成的,所以读书应该成为一种长期的习惯。 行进的关键不在于跑得快,而在于坚持。

不同的书给你不同的营养。 培根说得透彻:读历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明,数学使人深思熟虑,科学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雄辩,所学一切都成为品格。 读书时间长的人,说话自然会少一些浑浊,多一些优雅。 人们看到之后,即使不用说话,也会感到高兴。 从这个意义上说,阅读应该成为各人群共同的文化品质行为。 当然,有时候阅读对于不同的群体会产生不同的效果,阅读要求也不应该相同。 比如,学理工科的人,多读诗词文学,可能会恢复呆滞的表情; 而对于政治家来说,多读历史书籍或许可以帮助他们了解过去和现在的得失,为治理提供警惕和镜子。

读书有时是一种意外的邂逅——不是眼神与文字的邂逅,而是两种生命的邂逅。 遇到一本合适的书,就像遇到一个可以相处融洽的人一样。 见面后,你会情不自禁地依依不舍。 这种愉悦和满足是一顿美味的饭菜和两件漂亮的衣服所能比拟的。 从这个角度来看,每个人在阅读之前似乎都有解释学家伽达默尔所说的“预理解”或“先入为主”。 阅历丰富的人往往不看重那种专注于好看文章的“轻读”。 这就是他们无法“相遇”的原因吗? 也许是这样。

阅读的乐趣不仅在于邂逅,更在于发现。 当你发现作者的巧思、字里行间不为人知的深意、或者常人看不到的独特解读时,你会感到会心的微笑、知足、理解。 20世纪50、60年代以来,接受美学开始流行,反复宣扬读者的力量和价值,强调作品不仅要“读”,更要不断“重读”。 这就是我的意思。 因此,我主张人们除了实用、心灵鸡汤、炒股书籍之外,还应该多读经典著作。 原因很简单。 经典是生活和思想的浓缩精华。 读书的过程就是与大师交谈、对话。 相遇心灵、发现灵魂的过程。 这个过程一定是很享受的。

当你有了发现时,你自然会想要表达它,而把它写下来是你阅读体验的反映。 一篇好的评论有时和原作一样好; 对于研究性阅读来说,一篇优秀的评论的质量往往比一篇精心撰写的论文要好。 这里的道理其实并不难理解,因为阅读中自然而然产生的“发现”是有来源、有依据的。 它们从原文的根源向上生长,往往成为原作的升华。 因此,经常出现原作者将审稿人介绍为亲密朋友的情况。 当然,前提是你能读懂并走出来。

有一种说法是,当一个国家的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后来调整为5000美元)时,文化消费就会出现爆发式增长。 2015年,中国人均GDP达到8000美元。 如果真是这样,作为文化消费基础的阅读岂不将迎来一个黄金时代?

现实似乎正在证实这个阅读时代的到来。 首先,周末我看看各地的书店,都人满为患。 人们常常读累了就坐在地上,这就成了一道风景。 智慧书店也开始营造通宵营业的氛围。 图书发行行业虽然面临着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竞争,但它也在创造自己新的营销路径。 于是,线上与线下购买、纸质阅读或电子阅读相辅相成,形成了一股不可小觑的新阅读浪潮。

不过,从数据来看,中国人的阅读情况似乎依然不容乐观。 网上经常有这样的数据:以人均每年读书量来计算,日本有40本书,韩国有11本书,法国有20本书,以色列有60本书,中国有4.35本书,这还不到以色列人口的十分之一。 还有联合国对世界500强企业家阅读状况的调查统计:日本企业家每年阅读50本书,中国企业家每年阅读0.5本书,相差100倍。 我不知道这些被广泛引用的数据是否有证据依据。 虽然我们需要充分考虑中国欠发达地区图书消费不足造成的区域阅读不平衡,但总体来看,如今大多数中国公民花在微信朋友圈、肥皂剧、宴会、购物上的时间多于阅读。 时间是不争的事实。 在发达国家的地铁里,人们安静地看书是很常见的,而在我们的地铁里,噪音和刷屏动作却较多。 有时,读了太多这样的报道后,我感到沮丧。 不过,也有网友调侃:我很想在地铁上学习,但下班时间能坐地铁还是很幸运的。 如果我想学习,我可以等到我回家!

不过,情况似乎正在逐步好转。 各地不同形式的读书节、读书月、读书周吸引了众多参与者,成为当地重要的文化活动。 政府投入巨资来创建它们。 深圳等新兴城市甚至将“让爱读书的城市受人尊敬”列为十大城市理念之一。 用一个鲜明的口号来标记自己的文化品格是极其有价值的。

我一直在想,在逐步进入小康社会的中国,人们在享受物质富裕的同时,应该逐渐养成两个好习惯——一是健身习惯,二是读书习惯。 前者用于强身健体,消除多种富贵病。 ; 后者用沐浴雪的精神培养了一点贵族精神。

记得几年前在商务印书馆看到过其创始人张元济先生的一幅名联:“百年老家,无非是积德,第一好事是读书。” 我一眼就记住了,至今都没有忘记。 确实,富裕的中国人如何过上更好质量、更有尊严、更高尚的生活,是所有受过教育的人们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 很多人富有,但不高贵,正是因为缺乏基础。 很多老板的书架上都积满了灰尘,即使有昂贵的线装书,也从来没有打开过。 有的甚至干脆在自己面前放了几箱大系列丛书,实在是太可笑了。 很多人总觉得读书应该是“学者”的事,与“商人”无关。 难道他们不知道,书里不仅有很多商业秘诀,而且,读多了,你的视野就会不同,你的境界就会不同,世界就会不同。 几年前,当深圳被授予“全球阅读模范城市”称号时,我曾说过,这是对深圳经济特区35年建设成就的高度赞扬。 从长远来看,比GDP多几个点有意义得多。 。 现在看来,我仍然有这样的看法。

阅读习惯需要慢慢养成。 是否读书以及如何读书应该是我们经常思考的问题。 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在家中显眼的位置设置一个书架是营造家庭阅读氛围的好方法。 家长要经常带孩子逛书店,不妨设定一个相对固定的读书时间,让全家人都能安静地读书,互相交流。 对于学校来说,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阅读活动,从小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事实上,近年来,各地民间读书组织纷纷涌现,在组织和推广读书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事情,功不可没。 应鼓励更多这样的民间组织的出现,发挥人民群众的创新活力,提高阅读参与度和阅读效果。

阅读它,从现在开始,并持续一生,你的生活将会更加丰富。 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人做起,从最基本的阅读开始,你一定会遇到不一样的自己。

作者简介:李凤良教授,博士生导师,深圳大学副校长、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筹)主任。 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

编者按:本文是李凤良教授为纪念4月23日“世界读书日”而撰写,经本人同意在此发表。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fwsgw.com/a/xinling/25972.html

《谁的青春不迷茫》拍成电影搬上大银幕
« 上一篇 2024-04-07
如果你从不相信自己,你就永远不会让自己失望!
下一篇 » 2024-04-0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