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阅读一本书
【美】莫蒂默·J·阿德勒
查尔斯·范多伦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听了陈志武先生的通论《如何读一本书》,觉得其中的读书理念和方法受益匪浅,很想把它推荐给大家,也借此机会谈谈自己对读书的理解。
读一些难读的书
本书认为,看报纸(现在的微信朋友圈)不能算读书,因为我们得到的只是信息,并不能提高我们的理解水平。最多可以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写这些信息的人和你水平差不多,甚至更低。看一篇和看一百篇没什么区别。你的思维能力并没有长进。用我父亲的话来说,你千万不要和棋艺不好的人下棋,只有和高手下棋才能提高。我读技校的时候,有一次拿了一本我父亲的《德国哲学史》看。同学问:“你看懂了吗?”我回答:“我就喜欢看我看不懂的东西。”后来,同学们经常会向我借这本书,说:“借你的书给我涨点气势。”这成了我们班的一个笑话。这个笑话并没有伤害到我,当然也没有让我放弃这个可笑的习惯。现在想想,我觉得他和我都很可爱。我一直喜欢有点难度的书,这样我总能知道自己的无知,有情节可以弥补。如果有不懂的地方,我会找一本相关的书,参考阅读。我的鼻子会像猎犬一样嗅出相关文章、讲座,甚至只是几句话。它们会像泡沫一样从浩瀚的知识海洋中浮现出来,清晰地呈现在我眼前。这就是我发现的我不理解的、想要寻找的东西。
正如作者所说,读书不应该是为了娱乐、放松。我觉得这种既不娱乐也不放松的阅读反而给人一种成就感。读完之后感觉重获新生,觉得自己成长了很多。这何尝不是一种幸福呢?难道不能称之为成长的喜悦吗?
什么不算读书?
至于娱乐性阅读,跟看碟、看电影、唱卡拉OK、打球一样,是娱乐,不是阅读。当然,你想读什么就读什么,不属于本书的讨论范围。问题是,我们把娱乐当成一种生活方式,还是把阅读当成一种生活方式。另外,为了各种考试、职称评定而阅读,不能算阅读,也不属于本书的讨论范围。
陈老师针对微信朋友圈的流行阅读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很多人声称:我为什么不读书?我每天都会看微信朋友圈的文章,阅读量也挺可观的。但微信朋友圈提供给你的文章,并不是一个系统的概念,而是零散而又相互矛盾的。今天它给你心灵鸡汤,让你放下身段,保持平常心。明天它大刀阔斧地告诉你要做自己命运的主宰,后天它又告诉你要做一个深谙厚黑学的人……我们相当于每天摇头看着大家吵架。这些肤浅、断章取义、相互矛盾的观点,我们能得到什么呢?如果你相信,每天就蜕变,不知所措。如果你不相信,只是看看,那不是浪费时间,毫无意义吗?
阅读不能巩固偏见
这本书里有一点让我印象很深:不要只关注阅读中迎合你偏见的东西。阅读是为了让你获得新的知识,改变你固有的观点,而不是强化你已有的偏见。我们经常从一本书里挑出一句话,不是因为它给了我们启发,而是因为它恰好迎合了我们的偏见。“嗯,我喜欢这个,我一直这么认为。”如果我们只关注这些偏见,或者只在看完书后才记住这些偏见,我们在阅读中不会获得任何成长。相反,我们越读越固执,最终陷入自我封闭、自我束缚的狭隘境地。甚至专门找各种书籍或断章取义的句子来证明自己固执的偏见,很多人写书不就是这样证明自己偏见的吗?难怪有些人读得越多就越固执,自我满足感也关闭了成长的空间。
所以,当我们看到作家写的书表现出不同时期不同的思想认识,甚至矛盾的时候,我们不应该感到奇怪,因为这只能说明作者在成长。晚年的巴金说,他不敢读年轻时写的《家庭春秋》,因为太幼稚了。
关于名言
陈老师反对看书时抄袭名言,这是我们小学、中学时期养成的“好习惯”。大家有没有发现,我们小时候写文章总是以一句名言开头——鲁迅说:人多走路就成了路……等等,这暴露了我们缺乏自信。没有这些名言,我们不敢表达自己的意见。当然,最后还得想出一句名言来替我们说话。我们之所以一直这样写,是因为我们被高分所欺骗,尤其是这些名言下面画的一连串诱人的红圈。学校里所有的老师竟然合谋给这样的文章打高分,导致我们很多人一辈子都写不出文章来。在名言的压迫下,我们从来不敢表达自己的意见。这也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一个英国人写了一本书,叫《坏品味百科全书》,他在试图定义坏品味时,就触及了什么是好品味的重要问题。其中有一章是“格言”。对于那些讨厌糟糕文章的人来说,阅读这些格言需要很强的勇气。它们充满了陈词滥调和众所周知的“真理”。
我们在写作的时候,别忘了给读者提供一个全新的知识,让读者读了受益。既然是新知识,难免会有争议和挑战。会有人跳出来大喊:“你错了,不是这样的!”但更多的人会拍着大腿说:“是的,真的是这样!”而当你试图去讨论“太阳从东方升起”的时候,当然没有人会和你争论,大家都会同意,因为这是常识,你根本不需要写出来。所以,我们应该热爱那些有争议的书,热爱那些敢于在众怒面前揭露真相的勇敢的作者。比如汉娜·阿伦特的《反抗平庸之恶》就得罪了所有的犹太同胞。正如宋宇老师所说:“一切伟大的作品都不是这个时代的颂歌。”那种东西只能叫宣传,不能被纳入阅读的范畴。
人类的大脑不是记忆
很多人以为读书就是获取知识和信息,但我却不这么认为。我们的大脑不是记忆棒,可以储存很多知识,需要的时候随时调出来。有一次我去相亲,对方读过很多书,以至于我讲到任何话题,他都能告诉我是哪年哪月,谁干了什么,谁写了什么,就像按了蜂鸣器一样,地名、人名、书名都对得上。就像点开百度链接,什么都有了。我唯一没有的就是和他交流的乐趣,因为从这种蜂鸣器式的问话中,我看不到他的思考和领悟,不知道他是什么样的人,有什么样的品质,也没有从他身上得到什么启发。只能羡慕今天看到了一本活字典或百科全书。如果说,在过去,见多识广、记忆力强可以算一大优势的话,那么在手机随时可以上百度的时代,就真的没什么优势可言了。这个时代最不缺的就是信息,最缺的是什么呢?当然是思考和创造。
如果我们读书没有思考,没有创造力,我们的头脑就会成为别人思想的跑道,各种想法会在你脑海里横冲直撞,摧毁你原本的纯真,当你失去判断力的时候,你就会忘记你是谁。读书是为了磨练我们的思维,提高我们的判断力,让我们能够抵抗任何形式的洗脑,而不是成为储存器或垃圾桶。中国有句古话,宁可无书,不可信书。叔本华说,不读坏书,似乎读书并不全是好事,读得不好,危害更大。
为什么伟人会说“越有学问越反动”,并因此而痛恨知识分子呢?因为学者是最难被洗脑的,这是独裁者最头疼的事情。就连秦始皇这样的强者,也吓得干脆把天下的书都烧了,把儒生都杀了,只留下医书和植树书。他以为天下就太平了,却没想到他死后,没过几十年,天下就乱了。中国历史上有过三次乱世,刚好是中国人精神成长的三次高峰:先秦、魏晋南北朝、民国。先秦各家学说纷纭,各种理论著作如潮水般涌现,思想碰撞交流,不同的政治文化主张在诸侯国中得到大力实践;汉末魏晋时期,道教形成,佛教传入,相辅相成,塑造了中国人的思想。人人都在思考,清谈之风盛行;西方各种思想传入民国,打开了封闭多年的中国的眼睛,启迪了现代思想。当时的留学热潮丝毫不亚于现在。这些现象都值得我们深思,中国人从来都不缺乏思考的能力,只是太需要思考的土壤了。
关于经典
当有学生当场请陈先生推荐一本书时,他只推荐读经典,特别是古人写的经典,“至少要读四百多年前的经典!”他傲慢地说,让我为鲁迅、老舍、马尔克斯、陈忠实等人感到惋惜。他还说:“今天是一个侏儒的时代!”这就像一记警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叔本华和施莱格尔进一步说:“要常读古书,读古人的原著,今人对古人的解释意义不大。”我深刻理解这一点。人们总觉得直接读古人太累,总想听听今人的解释。结果,解释经典的书广受欢迎,甚至比经典本身还卖得好。于丹的书就是一个例子,不读也无所谓,读得我浑身冒汗。她如果只是做白话翻译,最多也只是枯燥无味,但她没那么简单!她在用孔子的话来传播自己的愤世嫉俗的思想。也许没有人会读她自己的书,但如果她拿重武器,杀伤力就太大了。不明真相的群众如果真的把孔子、庄子的思想曲解成于丹的思想,那岂不是大错特错?正当我心生这种担忧时,很快又在市场上找到了一本书。这本书的封面上写着这样一段感慨:“如果于丹只是一个在家写作的小女人,很少有人读她的作品,那我就不说什么了,她想写什么就写什么。但问题是,她的观点在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上播出了,而且很受欢迎。这么大的影响力,我必须站出来澄清她对古代思想家的误解,让读者知道真相。”看来焦虑的不只我一个,我有责任站出来主持正义。问题是,他的书像于丹的书一样受欢迎吗?也许有人认为他嫉妒。为了避免这些棘手的官司,我们应该读原版经典。
此外,文言文简练,寓意深刻,没有太多废话,读了之后,你会受益匪浅,特别是提高写作水平。杜牧的《阿房宫赋》开篇只有十二个字,历史背景气势磅礴:“六王去,四海为一,蜀山险峻,出阿房宫。”如此气势磅礴的历史事件,不是几页白话文就能涵盖的。《世说新语》《聊斋志异》等文中珍珠满天,不读原著,就体会不到文字之美。我的孩子五六岁的时候,我睡前给她读《聊斋志异》,她说:“别读文言文了,听起来好吓人。”这说明文言文并不难懂,连小孩都能看懂;现代汉语一解释,就失去了恐怖的氛围,变得枯燥无味。
对于翻译作品,有条件的话,最好读读原著。我不相信我们的翻译人员能把外语的韵味完全翻译出来,就像我不相信外国人能把唐诗翻译得不失原味一样。我有一个英语老师,在英国学哲学,因此,他想读读中国哲学书籍。我给他买了一本《老子》,告诉他这是中国最好的翻译家林语堂翻译成英文的。林语堂也是民国时期的国学大师,他对《老子》的理解应该不会差。当然,他很满意,但我还是对他阅读时的认真感到吃惊。他指着一句《老子》原文,让我一字一句地解释这句话的意思。我说,旁边不是有林语堂写的英文吗?是不是英文翻译不流畅,或者有错误?他说林语堂的英文很好,但他想自己知道《老子》的原意。他不是老学者,只是一位普通的80后年轻人,在眼睛被屏幕控制的时代,看书已然不易,还能如此认真地读书,实属难能可贵。
阅读和写作
我最想说的是,读书要和写作结婚。读书就像新娘,不嫁给写作,就永远成不了真正的女人,生不出自己的孩子。比如一头只吃草不产奶的牛,就不是好牛,它只能浪费草,因为它不能造福他人,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我不同意宋宇老师说的那句话:“我写什么?那些大哲学家写得那么好,我只要读书就行了!”这是妄自尊大!贝多芬、莫扎特之后,音乐家们都不敢作曲了,今天我们只能听他们作曲,这是多么枯燥和单调啊。契诃夫说:“大狗小狗都要叫,小狗不要怕大狗的存在,它们要按照上帝给它们的声音叫。”说到这,一定要推荐《可爱的契诃夫——书信集》。他写的东西通俗深刻,一针见血,随便翻开一页,就能看到契诃夫的智慧,怎么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呢:精彩。
如果不写,读书所得的思想都是毫无意义的,不仅对别人没有用,对自己也没有用。人的思想本质是朦胧混沌的,像流动的河流,稍纵即逝,难以捉摸,难以捉摸。写作是一个神奇的过程,把零散的思想理清,并逻辑地表达出来。其实,我们大多数的想法都是在说话和写作时激发出来的。没有写作的过程,我们永远不知道自己的想法是什么。即使是古代只说话不写作的圣人,也需要有弟子在现场写下他们的话,这样我们才有《金刚经》、《论语》等惠及千古的经典。
浪漫主义则更为极端,他们甚至认为,创造性的表达才是人生的终极目的。无论是通过绘画、音乐、文学、哲学、电影,只有表达了自己,你才存在,如果有人理解了你的表达,那你就是幸福的。所以,当我们恋爱时,要表达,要要求理解,不能只是自己一个人思考。心情低落时,需要表达,会画一幅画,会弹一首伤感的歌,会写一段话。当我们害怕别人知道时,哪怕写一篇日记,对自己表达,也能安慰我们孤独的心。读书磨练了我们的思维,它的终极目的不就是为了表达自己吗?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fwsgw.com/a/xinling/2057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