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塑造自己的过程是痛苦的,但请相信,你会收获更好的自己。”
“如果生活不眷顾你,你也要善待自己。”
“你必须非常努力才能让事情看起来毫不费力。”
“……”
以上这些话,听上去是不是很耳熟?这些都是俗称“人生励志心灵鸡汤”的经典语录。如今,打开社交软件,随处可见这些内容。
然而,近日微博上出现了一个话题:现代人不喜欢鸡汤的原因。这不禁让人深思:为什么曾经那么推崇“鸡汤哲学”的我们,现在却对“心灵鸡汤”越来越反感,甚至产生了抵触情绪?
02
我曾经在网上看到过对“心灵鸡汤”的定义:浸透着关怀与真诚的文字,犹如一碗香喷喷、热腾腾的鸡汤,滋润着饥饿的胃。
然而,“心灵鸡汤”盛行的时代早已过去,在铺天盖地的网络信息中,越来越多的“反鸡汤”甚至“毒鸡汤”的言论和文章。
其实,大部分“鸡汤文”的出发点都是好的,只是想给处于低潮期的读者一些鼓励,给他们一些“正能量”。
不可否认,在高考临近的时候,确实有几篇“心灵鸡汤”的文章帮助我重拾信心,似乎那个时候的我们都相信“鸡汤文章”,并把它当成了自己成长的座右铭。
但问题是:很多此类文章不仅对帮助我们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毫无帮助,反而会让我们陷入一种奇怪的状态——每天都像被打了一针鸡血,精神抖擞,给自己打气,但努力却仅限于心理和言语上的努力,进而用“心灵鸡汤”来安慰自己。
微博上有一项投票活动:当代年轻人普遍不爱喝鸡汤的原因是什么?
可见,大多数人都认为“鸡汤文章”中的道理是“空洞的、虚假的”。因为,这些话虽然使人勇敢,但却会让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处处碰壁,误入歧途,甚至踏空而行。
03
“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还相信这句话。”
“你喝鸡汤是因为肉被别人吃了。”
“我最怕你一生平庸,却还安慰自己平凡是珍贵的。”
“……”
相比于充满正能量的“心灵鸡汤”,如今的年轻人似乎更喜欢读“有毒鸡汤”,这样的文字犹如当头一棒,让他们“豁然开朗”。
他们常常用尖锐的言辞指出人生的道理,喜欢用各种“心灵鸡汤”来争论。
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约翰·罗伯茨在儿子的毕业典礼上发表演讲,这次演讲被称为“悲伤而又激昂”,因为与其他普通的演讲不同,罗伯茨对孩子们的未来给出了令人惊讶的祝福和建议。
“通常,其他客人会说‘祝你好运’并送上最美好的祝愿,但我不会这样做。原因如下:
我希望你们在未来的很多年里都会受到不公平的对待。只有这样,你才能理解正义的价值。
我希望你会遭受背叛,这样你就会明白忠诚的重要性。
对不起,我希望你经常感到孤独,只有这样,你才不会把朋友视为理所当然。
祝你时常倒霉,这样你才能体会到概率和偶然性在生活中的作用,明白你的成功不是命中注定的,别人的失败也不是天经地义的。
当你失败的时候,我希望你的对手幸灾乐祸,这样你就能明白竞争优雅的重要性。
我希望你被忽视,这样你才会意识到倾听别人的重要性。
我希望你体验痛苦,这样你才能理解同情和同理心。
不管我怎么想,这些事在生活中必然会发生。能否从不幸中领悟生命的意志,决定了你是否能从中受益。”
04
其实,不管是“鸡汤”还是“毒鸡汤”,都只能给人一时的安慰,会降低你努力的价值,读得越多的“鸡汤”,就越容易被自己编织的各种幻想所迷惑。
《鸡汤》的力量就在于它用故事性、优美的词句、直接的情感表达去触动人们内心深处隐秘的东西。
但“鸡汤文章”本身并没有考虑到大家的实际情况,这时候就需要你自己去寻找那把勺子,也就是自己实现目标的方法,解决困难的途径,并采取行动。
或许,处于低谷期的人,有时候也需要“心灵鸡汤”的安慰,但也不宜过度,与其沉溺于幻想,不如真心改变现状。
你对于“鸡汤”与“毒鸡汤”有什么看法?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fwsgw.com/a/xinling/2049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