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词:
第一部分 为什么要使用原文
1.时间会淘汰劣质产品;
2.历史帮助我们区分;
3、学习与做好人是一致的;
1)快听,慢说;
2)知行合一;
3)内部和外部一致性;
第二部分:教学材料
第三部分:如何帮助孩子 - 种子课的解释
第一部分 为什么要使用原文
原版才是经典,经典才是原版。教科书再怎么写,都不如原作者自己写的好。这是基于《圣经》所启示的认识论:
因为作品是人创造的,人是上帝创造的,所以学生应该先认识上帝,然后认识人类,然后认识人创作的作品。
比如我们怎样学习鲁迅?
认识神是应该在圣经课和教会里学习的,这里就不多说了。小学的语文教学,主要是以圣经为主。
到了中学阶段,首先要收集与鲁迅相关的史料、影视、图片资料,把鲁迅的宗教信仰、婚姻家庭、衣食住行、公共关系、社会成就以及他的轶事传说等,也就是文明的秩序等整理出来。
那么,当你再次读他的作品时,你就会理解《朝花夕拾》《坟墓》等作品,也不难理解鲁迅为什么会写出《中国小说史略》等作品。
其他科目也同样如此。
初中生如何学好数理化?
第一,我们应该学习科学史,掌握一些科学家的传记,认识一些科学家;
重新认识事物——学习不同的科目。
这样就达到了通识教育的效果——全面掌握各个学科,各个作家、学者的著作,产生自由的思想!
今天给学生一条腿,明天给学生一条胳膊,要求他们拼凑出一个完整的人,连我们自己都做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孩子形成“自由的思想”呢?这要求是不是太高了?
我们不需要重写任何教科书。原文就是教科书。关键是如何基督教化以及如何帮助孩子……
1.时间会淘汰劣质作品!
面对海量的信息、无穷无尽的学习资料,我们自己该如何利用它们呢?
“古”不一定指公元前的事情,而是指“过去已经沉淀下来,已经明了的事情”。“代代相传”就是“古”。
“经”与“纬”相对,本义是织布机上的线,引申为“经书”,指规范人们思想、言语、行为的书籍,是古代人们公认的典范。
“典”字由上“册”和下“大”组成,本义为“被别人高举的文件”、“重要的文献或经典”。
人们为什么喜欢微信朋友圈的信息?
在这个信息过载的时代,朋友圈里的信息普遍都经过了好友的过滤,只留下相对重要、有价值的信息。
很多事情我们需要交流、讨论,一个人看问题难免会有偏见,但“谋士多,事便亨通”(箴言15:22),朋友圈里的信息交流,让我们从多个角度看问题。
如果懂得谦卑,就会发现我们的判断往往是有缺陷的,是时间的积累,才让我们明白很多人生的道理,很多人性的道理。
生命太短,有太多的事情要做,所以我们的学习不应该被浪费,不仅为了我们自己,而且为了我们的孩子或学生。
这就是古典教育,或者说古典教育的心理学原因。
2. 时间帮助我们区分
为什么我们还需要学习?
因为微信圈、BBS论坛等网络媒体提供的信息是碎片化的、零碎的,有时候它给我们心灵的慰藉,有时候它给我们启迪和刺激,有时候它让我们知道一些官媒不会报道的特殊内幕。
从此我们就省钱了,不用再买报纸杂志。
如果我们想要精准的、系统的了解某个专业领域的东西,提升自己的专业才能,有系统的认识,我们还需要学习:
最新的技术信息、市场信息、政治情报等。
一类是经典著作,即过去的伟大文学、历史和思想著作。
这里我将重点讨论人文学科的研究,并以神学为例:
美国的葛培理,据说是当代美国最有影响力的福音传道人。我知道很多人都听从他的布道,但他晚年却不承认“唯独基督”的救赎,认为在异教社会,有神秘密的救赎之道。如果我跟随葛培理,我也会成为异教徒。
中国人王志永可能是翻译改革宗神学著作最多的人,我曾经是他著作和演讲的忠实粉丝,但他的新浪博客却鼓吹“佛教心理学”和“基督教灵修”的结合,一位叫陈戈的牧师严厉批评了他,让我不得不闭嘴。
威斯敏斯特神学院院长马钦教授因坚持无千禧年论而被美国长老会开除。今天许多所谓的改革派牧师竟然认为千禧年的存在并不重要,千禧年在前或后都无关紧要。如果我顺应这些新潮流,我将无法从圣经的角度讲授历史,否则我就与非基督徒无异。
还有提摩太凯勒,在中国挺时髦的,他特别强调福音,其实是阉割版的福音,林慈欣牧师从正反两方面分析过,他的历史是神导进化论,他的福音和律法是冲突的,恩典和公义是矛盾的,他的诫命不是十条,只有一条(不可拜偶像)。
........
我这样说,并不是因为我比这些人聪明,而是因为人心难以捉摸!
你永远不知道这些潮流引领者会把他们的车开到哪里!
作为他们的乘客,毫无安全感!
如果神学尚且如此,那么文学、历史、哲学等学科又如何呢?
更好的办法是回归古道(唯有圣经,包括对圣经的解释)!
寻找经典:
加尔文已经去世了,但是他对是非对错、对人生非常清楚,所以我们读加尔文的《基督教要义》和圣经注释。
马丁路德已经去世了,他的过错和是非我们很清楚,我们也知道二战前德国基督徒的行为。
马太·亨利是一位虔诚的牧师,我们非常清楚他所结出的果实或生命,所以我们阅读马太·亨利的圣经注释。
还有奥古斯丁、司布真、约翰·班扬等等。我们都很熟悉他们!或者我们可以认识他们。
虽然他们不是完美的人,但他们已经去世了,他们的作品经过时间的沉淀,经过岁月的过滤,他们的对与错,我们大致都了解了。
我个人认为,追随潮流的人、时髦的教材就像坐公交车、坐黄包车,而加尔文、路德等人的著作就像地铁,一定有来有往。
当然,这只是一个比喻,不应过度解读。
神是所有人的神,不是某一个人的神。因此,教会对异端和极端主义的斗争,总结为一份《信仰告白》或《教义问答》。这些著作超越了任何个人的著作,除了《圣经》本身,如《使徒信经》和《尼西亚信经》,它们是对《圣经》的最佳诠释。
为什么要研究过去神学家或解经家的经典著作?历史已经证明,神大大地利用了这些人的工作来建立神的儿女。过去的历史表明,已经结出了好果子。
需要指出的是,教会见证的是基督,见证的是圣经,见证的是真理,而不是加尔文。有些有偏见的牧师说,《基督教要义》是教会的见证,加尔文是见证教会正确性的神学家,这实在是太可笑了。
“耶和华如此说:你们站在路上察看,访问古道,哪是善道,便行在其间,这样,你们心里必得享安息。他们却说:我们不行在其间。”(耶利米书6:16)
这也是我放弃目前神学学位课程和教会内外各种学习活动,尤其是在香港的学习活动的原因。不是我想当王,而是跟古典学相比,时髦的东西毫无意义。
3. 学习与做好人相结合
在今天这个多媒体时代,我去广东省图书馆,看到有四百多平方米的学习方法或教学方法方面的书籍,这样的书随处可见,你我到死也看不完。
首先,快速聆听,慢慢说话
我自己写过一篇文章,题目叫《听书,依然有效的学习方法》,有兴趣的可以去搜一下。
事实上,从我们离开母亲子宫的那一刻起,我们至少有两年的时间只是倾听,而不是说话。
孩子看多媒体电影、电视剧时很难集中注意力,即使能集中也很难保持注意力,他们习惯了色彩斑斓的画面和视听享受,就像吃零食太多的人一样,如果只叫他们吃米饭、蔬菜,他们根本吃不下,哪有营养呢?
喜欢听讲的孩子,不管是在公立学校还是私立学校,学习效率都非常高。
我也是一样,当我不信主的时候,或者当我心里很骄傲的时候,我就会想着怎么让自己说话,吸引大家的注意,而不是认真的学习别人的长处,倾听别人的声音。
我受了很多苦。
“我亲爱的弟兄们,你们要知道:每个人都应该敏于倾听,慢慢说话,慢慢生气。”(雅各书1:19)
现在,不管是谁讲道,我都会记笔记,向女儿和儿子学习,一遍又一遍地听圣经播放器,效果非常好。
二、知行合一
耶稣基督没有教室,而是带着门徒到各城各乡,带他们去做工,比如医病、赶鬼。我们的本分和责任不一样,难道我们没有能力带孩子出去看我们做事,比如讲课、做短期宣教吗?这复杂吗?
感谢上帝给了我一个贫穷的家庭背景,没有机会上大学接受更多的教育,一边在广东打工一边上课,尽我所能为每一位来深圳做生意的客户和经理提供咨询。广州科技图书馆公共论坛:边工作边学习。
我们研读圣经的人都知道,在神的国度里,如果我们“知道”却不能“行”,那我们就还是不知道。“身体没有灵魂是死的,信心没有行为也是死的。”(雅各书 2:26)
行为是对我们知识的最好检验。
人文学科的评估包括四个方面:听力、口语、阅读和写作。写作不是做问题,而是回答问题、辩论,尤其是政策文件。上帝的真理只有那些行动的人才能理解:
“人若立志遵着他的旨意行,就必晓得这教训或是出于神,或是我凭着自己说的。”(约翰福音7:17)
曾经在香港我发现很多国内牧师的讲道对我的感动远大于美国大学教授或者大型教会的牧师的讲道,虽然这些国内牧师的学术水平和读过的书目很少,但是因为很多国内牧师在实行神话语方面很强!
有几天,我听牧师讲道,他们精通圣经原文,我努力祷告要谦卑,因为很难得能遇见如此博学的人。结果,我却一头雾水,听不到任何真理,反而听到很多希伯来语或希腊语知识,让我一直打哈欠,感到很尴尬。
只有遵从上帝旨意的人才能理解上帝的真理。
“耶和华与敬畏他的人亲密;他必将他的约指示他们。”(诗篇25:14)
其他外国大师也是如此。孔子带着学生周游世界,尽量让他们参与当地活动,而不是带他们去图书馆或教室长篇大论地讲课。后世的王阳明、曾国藩等人也是如此,他们不是刻苦学习,而是学以致用。
三、内外一致
我的一个朋友去各个教会,人们以为他是来学习教育下一代的,所以都尽力帮助他,介绍自己教育孩子的方法。但他的目的是为了找别人的不足,肯定自己的教育方式。这种学习是没有意义的。
有些牧师教育信徒的方式就是,反复指出这个牧师有问题,那个牧师有问题,甚至每次讲道都提到别的教会的问题,以此来显示自己的教会多么纯洁,多么被神使用。这样的听道、学习并不能造就生命。
为何会发生此故障?
“传道者说:‘看哪,我在一千人中,遇见一个正直的人。’但在妇女中,我却遇见不了一个。我将这两件事一一比较,寻求真理;然而我的心寻找它们,却寻不见。’”(传道书 7:27)
人心不正!尤其在面对人生问题时!
因为经济、政治、科技、艺术方面的学习都是以实用性和市场效果为导向的,所以人们不容易挑剔,不容易骄傲。比如,任何一个中国老板都不会挑剔比尔盖茨的经营理念,大多数演员也不会批评汤姆克鲁斯的演技。他们有自知之明。
但当涉及到生命或虔诚的教义时,就很难说了。
“耶稣看见拿但业来,就指着他说,看哪,是个真以色列人,他心里是没有诡诈的。”(约翰福音 1:47)
如果拿王明道和贾玉明来比较,王明道的神学造诣当然不如贾玉明,但是王明道为人很正直:王明道第一次被抓的时候,是自首的,而且很惊慌,这件事情没有人知道,就连他教会里的弟兄姊妹都是根据他自己说的才知道的。
王明道自知投降是叛徒,于是痛悔不已,宁可被判无期徒刑,也不愿加入官方的三自运动,王明道反革命集团就这样产生了。
为了出版自己的书,不让事工走到尽头,导致灵修学院关闭(典型的自我荣耀事工取向),贾玉明牧师妥协加入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并担任副主席。结果,他被神离弃,没有力量祷告,甚至请以前的学生为他祷告。
一个好的学习者永远不会摆架子,也不会说属灵的陈词滥调,“你们的话,是就说是;不是就说不是,免得你们落在审判之下。”(雅各书5:12)
好学生知道错误就会马上改正,绝不掩饰,这种改正不是社会上常见的那种圆滑,往往承认错误,但绝不悔改。
好的学习者是那些拥有圣灵的人,“他既来了,就要叫世人为罪、为义、为审判,自己责备自己”(约翰福音16:8)。
总之:
读经的方法很简单,关键是人愿意去遵循、去实践。我们懂得了为什么要读经、怎样读经,也就懂得了怎样教孩子读书。
目前,我承认在国内网络上和学校全面推行古典教育有一定的难度,但在我家和我身边却是可能的。
第二部分:教学材料
课本是次要的,所谓课本,就是老师认为最重要的参考书,学生的学习、老师的教学,都不能被课本所束缚,因为我们不是应试型的。
一堂课,孩子到底应该学多少?老师到底应该教孩子多少?都很难说。教的内容是否符合孩子心灵的向往?都很难说。
我也感觉到,所提倡的古典学习,其实一个学期学完一本书是非常困难的,不能为了完成任务而完成任务。
我们能做的是:
指明孩子学习的方向,也是我们一直努力的方向;
教给孩子学习的方法,这也是我们自己努力研究的方法;
让孩子感染学习的热情,也是我们自己充满激情的生活的源泉。
每个人最终都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都无法在孩子面前扮演上帝的角色,规划好一切细节,教导他们,最终还是要他们走自己的路。
1.幼儿阶段(熟悉导向):
1.听圣经播放器讲故事;
2.背诵谚语、讲故事;
3. 儿童小教理问答(经常学习《威斯敏斯特小教理问答》的家庭不需要再学习它)
2.语法阶段(以记忆为主):
1. 赞美启迪(节选自诗篇)
2. 小故事大智慧(圣经故事)
3. 圣经的历史
4. 威斯敏斯特小教理问答
5. 保罗书信(圣经论文)
6. 韵律学简介
7. 唐诗三百首
8.三百首歌诗
9. 其他
3.逻辑阶段(思维导向):
1.整体把握
逻辑学导论
中国文明史(上、下册)
2. 文献
正月初一:诗经
初二:《楚辞》乐府汉服、唐诗宋词元曲,
九年级:唐宋八大家、四大名著
3. 思想把握
正月初一:老子
初二:庄子、论语
九年级:《孟子》、《金刚经》
四、修辞阶段(活动导向)
1. 文献研究
1)写诗(对联、古诗),课本:学习《诗篇》、《失乐园》、《力士参孙》、徐志摩诗、王国真诗、《古今名句对联》、《唐诗三百首》、《宋诗三百首》
2)写寓言故事(寓言文学)。教材:《四福音书》、《天路历程》(约翰·班扬著)、《伊索寓言》、《红楼梦》(禅宗)、《西游记》(佛教)、《三国演义》(儒家)、《水浒传》(流浪者)。
3)学习演讲。教材:司布真讲道集、英美名言集
4)学写散文(杂文),教材:《张晓峰散文集》和?
5)学习写小说。教科书: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亨利克·显克维奇的《你要去哪儿》
6)学习写散文和应用写作文体,教材:弥尔顿《论新闻自由》,学习写剧本,教材:CS刘易斯的作品
对于比较学习,可以参考《学习指南》和《电影》等;对于应用问题,可以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材。
2. 俱乐部活动:
1.好莱坞电影研讨会(多次)
2.韩国影视文化研讨会(多次)
3.日本影视文化研讨会(数次)
4.印度电影电视研讨会(多次)
3. 俱乐部活动
5.港台流行文化讲座(多次)
6. 思考互联网的使用、节制及其对人的帮助(一次)
7. 互联网色情、暴力、诈骗、游戏等对社会危害性研究(一次
4.历史学习
在高中的六个学期里(之后我选择了我的职业道路),老师教授的是历史教科书。
第一年:《历史记录》、《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第二年:《罗马帝国衰亡史》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史》
第 3 年(可选):《历史研究》(精简版、汤因比)、《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五)思想认识:
高中1:加尔文(1509-1564)《基督教要义》(钱耀程译)
12年级:范泰尔的《护教学简论》、弗莱姆的《夺回心灵》、尼布尔的《基督与文化》
高三:伯克富的《系统神学》和《基督教教义史》(电子印刷版)
(六)其他活动
以团体为战斗单位:
1)在互联网上寻找知识分子聚集的网站,并通过文字向他们传教;
2)针对外邦人对福音的挑战,他用话语来回答,捍卫真理;
3)如果有机会,举行小型的传福音会,鼓励人归向耶稣;
4)出版电子杂志,进行传教和护教工作。
l 通过演讲和读书俱乐部:
针对当代中国社会潮流,我们一次次讨论,并以PPT的形式发表演讲:
1)胡适著作分析(精读,必读)
2)陈独秀著作分析
3)钱穆作品分析
4)对牟宗三著作的评论
5)熊十力作品评论
6)辜鸿铭《春秋大义》评析
7)梁漱溟思想解读
8)毛泽东选集(精读,必读)
9)当代新儒家:秋风作品、远道网、于英时、屠维明、于丹等。
10)当代佛教思想:祝云法师、圣严法师、印顺法师、妙莲法师、印光法师等的思想。
11)伊斯兰教专题讨论:《伊斯兰教简史》(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500年来我们为什么害怕》(视频)、《中国西部的穆斯林》等,作为参考资料。
第 3 部分 如何帮助孩子
——种子课解读
1. 什么是种子类?
1. 方向类
面对浩如烟海的人文信息、各类社会信息,孩子该如何选择?
有人会说,基于兴趣。没错,所谓的兴趣分为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人的堕落利益。“你们从前行事为人,随从今世的风俗,顺服空中掌权者的首领,就是现今在悖逆之子心中运行的邪灵。
我们从前也都在他们中间,随着肉体和心中所喜好的去行,本为可怒之子,和我们别人一样。”(以弗所书 2:2-3)
因为我数学好被奶奶一家人夸奖过,所以我以为自己有数学方面的天赋。因为我跟物理老师关系很好,物理老师很器重我,所以我就选了数学和物理相关的专业。可上了大学,我震惊了。原来不是这样的!大学里的师生关系跟中学不一样。没人夸我,没人夸我。原来我的天赋根本不在数学、物理上。现在的大学里还有类似的情况吗?
他们的兴趣不过是今生骄傲的体现,经不起风雨。还有眼目的情欲、肉体的情欲,驱使一个人去研究某些学科。有时因为异性老师漂亮,或者异性同学热衷于某一学科,反而会压抑一个人的才华,扭曲一个人的人生。
真正的关心是“凡愿意作监督的,就羡慕善行。”(提摩太前书3:1)这话是可信的,经得起实践和时间的考验。教师应该为孩子祷告,教导他们为基督的国度努力工作,羡慕善行,把地上能找到的善行传给孩子,用鹰眼看孩子,注意他们罪性中的败坏,引导他们归向基督。这样才不会浪费太多时间,避免走很多弯路。
如果我们让他们自己去探索,他们最终会找到正确的路,因为神是主宰。老师或家长还需要什么呢?种子课告诉孩子学习的方向:是圣经课、一般文化课、自然科学课、还是文学体育课。努力的方向比努力本身更重要。如果方向错了,即使你最聪明、最厉害,也是白费力气。
2. 方法类
这次我到北京讲历史,向林教授请教“母系社会”的问题,也向他请教历史学的研究方法。
如果我自己去探索,也能找到这些信息。几十年来,我基本都是自学成才,但要付出多大的努力呢?“听您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有些夸张,但如果说“胜读十年书”,一点也不夸张。
因为家庭背景和自己特殊的人生轨迹,我这二十年一直在广东工作,同时尽量多去图书馆、美术馆、公众论坛、大学论坛,参加各种学术讲座,这些都给了我很大的帮助。有时候我一直在思考一些事情,还没有想明白,但听了别人几句话,很多事情就恍然大悟了。
在当今自主学习的时代,教师应该做什么?提供学习方法,也就是学习方法,而不是考试技巧、作文技巧、XX技巧等投机取巧、速成的方法,这些只是快餐文化的手段。
老师要教导孩子如何将知行合一,内外一致,严谨求实,一丝不苟,坚定不移。除了敬畏神之外,更要怀疑一切权威等学术素质。这其中也包括尊重知识产权、不盗版、不阿谀奉承、不随波逐流、不论断他人等以摩西十诫为中心的道德律(参考威斯敏斯特大教理问答十诫)。
3.激发热情的课程
“谁软弱我不软弱呢?谁跌倒我不顾虑呢?”(哥林多后书 11:29)
喜欢瞧不起别人、自吹自擂的老师或家长,不妨好好反思一下:我们多少次发誓要早上起床锻炼,又有多少次实现了?我们多少次发誓要学外语、背单词,又有多少次实现了?我们多少次面对严寒酷暑、烦恼困难,勇敢前行?
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他们毕竟还是孩子!
最伟大的使徒之一保罗,他的精神与肉体处于斗争之中:
“所以,律法是圣洁的,诫命也是圣洁、公义、良善的。
那么,是善行让我死吗?绝不!是罪让我死。但罪可能成为罪,因为它通过善行让我死。这样,罪可能通过诫命变得更加罪恶滔天。
我们晓得律法是属灵的,但我是属肉体的,已经卖给罪了。
因为我所作的,我自己不明白;我所愿意的,我并不作;我所恨恶的,我倒去作。若我所不愿意的,我就应承律法是善的。这样,就不是我作的,乃是住在我里头的罪。我也知道,在我里头,就是我肉体之中,没有善。因为立志为善由我,只是行善由我。所以,我所愿意的善,我不作;我所不愿意的恶,我倒去作。若我所不愿意的,就不是我作的,乃是住在我里头的罪。我发现一个律,就是我愿意为善的时候,便有恶与我同在。
因为按着我里面的意思,我是喜欢 神的律;但我觉得我肢体中另有个律和我心中的律交战,把我掳到肢体中犯罪的律那里。
我真是苦啊!谁能救我脱离这取死的身体呢?感谢神,靠着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就能脱离了。这样看来,我以内心顺服神的律,我肉体却顺服罪的律了。”(罗马书7:12-25)
如果使徒们的情况尚且如此,那么基督徒家庭的孩子又如何呢?
老师该怎么办?
(1)热爱你所教的内容,即热爱你所教授的知识。这比拥有教学经验或知识更重要。如果知识最渊博的老师对待他所教的内容就像一口冰冷的铁锅,你认为他能把锅里的食物加热吗?
(2)明白自己所教的内容。其次,教师要清楚自己所教的知识在社会上的应用,以及神和永恒天国的价值。如果教师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所教内容的用途和价值,只是从书本到书本,从理论到理论,他们怎么会有信心和热情去鼓励孩子学习呢?
(3)老师应该对自己的价值和生活的含义充满信心,尤其是基督的生活的价值(圣经)。仰望你?
冰只会给人们带来寒冷。
火可以燃烧木头!
只有钻石可以切钻石。
激情只能被激情点燃。
当Chen Jingrun在Fuzhou的Yinghua中学学习时,他很荣幸听到Shen Yuan的讲座,Shen Yuan是一位非常有知识的数学老师,他从Tsinghua大学讲述了他的同学在世界上的困难数学问题:“大约在200年前,都在表达了两倍的数学效果。 (1+1)。
后来,戈德巴赫(Goldbach)遗憾地去世了,但抛弃了这一艰难的数学问题,戈尔巴赫(Goldbach)的谜团的奥秘吸引了许多数学家,这使其成为数学领域的主要未解决案例。
沉元教授使用诗意的隐喻说:数学是自然科学的女王,“戈德巴赫猜想”是女王王冠中的珍珠!
这个令人着迷的故事给Chen Jingrun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Goldbach的猜想”吸引了Chen Jingrun,就像磁铁一样,Chen Jingrun开始了艰苦的旅程,即在数学的冠冕中挑选珠宝。
因此,孩子需要教师激励他们,教师需要牧师来激励他们,牧师需要牧师的牧师来激励他们。
因此,这种类称为“种子级别”或“振兴班级”!
原始教育的局限性:
1.适合家庭教育,不适合以考试为导向的学习;
2.教师的关系可以持续很长时间,这不适合经常变化的地方;
3.适用于小型班级教学和自学,但不适合大量人的地方;
4.教师需要是文化识字的,而不仅仅是擅长参加考试的寻求文凭的人;
(肖Yao:“基督教中国教育”的第12讲)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fwsgw.com/a/xinling/2022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