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心灵物语 >

鸡年春节后电视荧屏现鼓励生育二孩暗示,景军新书谈食物、儿童和社会变迁

鸡年过后,电视屏幕上从文艺晚会到严肃的时事新闻,各种鼓励二胎的片段随处可见。回顾1980年至2015年35年的独生子女政策,再看看宣传和报道语气的跳跃,确实有“三十年东,三十年西”的感觉。

心灵鸡汤英文经典语录100条_鸡汤心灵英语_心灵鸡汤 英文版

喂养中国的小皇帝:食物儿童和社会变革

前不久,我偶然看到一本由景俊教授主编的新书《喂养中国的小皇帝:食物、儿童与社会变迁》(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1月)。其实,该书的英文版早在2000年就由斯坦福大学出版社出版,此后已被160多位国外学者引用。这是该书的中文版首次出版。如果对当时的文字有一点记忆,不难判断这是一部关于独生子女话题的作品。

“中国小皇帝”一词,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社会主流声音,指新一代独生子女。他们认为,这一代人由于人口稀缺,在“四二一”(四个老人、一对父母、一个孩子)畸形的倒金字塔家庭结构下,成为家庭的中心,被长辈宠爱、宠溺,一言既出,犹如帝王,缺乏独立性、应变能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1987年,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了一部专门的影片,名为《中国的“小皇帝”》。1995年,孙云晓的著名报告文学作品《夏令营里的竞赛》上映。80后们还没从“小皇帝”的坑里爬出来,一顶“迷惘的一代”的新帽子就被牢牢地压了下来。《竞赛》的重要推论就是“别让你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由此衍生的一系列“成功学”胡萝卜加大棒、心灵鸡汤。“你不行!你太年轻!你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几乎是当时社会对青少年儿童这一代人的主流看法。

心灵鸡汤 英文版_心灵鸡汤英文经典语录100条_鸡汤心灵英语

电影《中国小皇帝》

如此庞大的独生子女群体的出现(且其可持续性难以预测)当然是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社会现象。它几乎引发了作为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的中年50后一代人的集体焦虑和过度反思,也在相当程度上引发了作为第一代独生子女的80后一代人的集体反叛甚至集体自卑。直到2008年发生了几件大事,舆论才突然反转:先是说80后一代社会责任感强,随后又被捧为国家栋梁。如今年轻一代正在追赶老一代,原来的“小皇帝”们已经“治国”——成家立业,生儿育女,刚刚“退位”的“退位皇帝”要安享晚年,刚刚“登基为太子”的“小皇帝”要野蛮成长。 在“步入40岁”的道路上,我尚未站稳脚跟,迷茫依旧,仿佛莫名进入了人生的“后半段”。

从这个角度来说,这本其实是在 1990 年代中期研究并撰写的论文集,向世人呈现了一个特定时代一个特殊群体的横截面,是社会人类学的描述。从内容上看,书中涉及的很多方面在今天来看确实已经过时或者说不成问题,但它提供了一个历史的视角。

心灵鸡汤 英文版_心灵鸡汤英文经典语录100条_鸡汤心灵英语

报道:《夏令营里的竞赛》

人类活动的时空延伸已经成为历史,今天呈现的结果必然有其历史的路径依赖。比如,我们从历史的角度来讲一个书包的故事。从最早的手帕包,到后来的单肩军包,到后来的双肩背包,到双肩背包的各种花式变种,再到今天小学生开始使用的拉杆式书包,这是一个历史的演变过程。与之对应的课桌结构的变化是,从几十年前课桌上没有书,更没有辅导材料;到十几年前中学生几乎不用每天在家和学校之间搬书,而是直接堆在课桌上埋头读书;到今天的拉杆箱,可以全天托运书籍出行。这也是一个有趣的历史过程。这背后是教育政策的变化、同学关系的变化、社会结构的变化。

那么,儿童、食物和社会变革之间有什么有趣的联系呢?

首先,儿童食品和儿童一样,也是一个历史范畴。对于食品而言,一开始“人皆有老幼”,并没有专门为儿童定制的食品,正如一开始并没有严格区分儿童是什么。法国历史学家埃利亚斯认为,儿童的“发现”本身就是工业化的产物。在前工业社会,儿童的成长环境其实与成人并无二致,并不被认为是“稀有物种”,也不特别值得呵护。人们对儿童也只有一种很肤浅的情感,或者可以称之为“溺爱”。从17世纪末开始,学校成为一种普遍的教育方式。这意味着儿童不再通过与成人的直接接触和模仿来学习生活,而是与成人世界隔绝,开始与同龄人一起接受特殊的管教。

人们最初认为,断奶后的孩子的饮食结构应该和成人一样,逐渐从流质食物过渡到固体食物。传统中国社会似乎有一些所谓的儿童专用食品,如干糕粉、老米粉等,但实际上它们往往是帮助孕妇增加奶水的食物,孩子们只是利用了它们。鲁迅先生“反复回忆小时候在家乡吃的瓜果蔬菜”,说它们“都极其鲜美可口”,但今天看来,它们不过是荸荠、莲豆、茭白、瓜果而已。至于计划经济时代的麦乳精等营养品,几乎是为年老体衰的老同志量身定做的,孩子们只能“幸运”地分得一份。

鸡汤心灵英语_心灵鸡汤英文经典语录100条_心灵鸡汤 英文版

麦芽牛奶

第二,国家对儿童成长特别是儿童食品消费的干预,是计划生育政策的副产品。儿童食品政策的设计,是改革开放后民众收入水平上升的需求侧驱动,也是计划生育政策的自然推论。如果计划生育政策只注重数量控制,不延伸到后续的育儿质量提升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其合法性无疑会大打折扣。因此,控制人口规模和提高人口质量是两个同时喊出来的口号。对儿童的关爱和呵护,由此超越了个体意识的层面,上升为国家的意志。在被下层农民称为“要人、要钱、要命”(工作、纳税、打击超生)的计划生育时代,这或多或少带有一点“家长制”的补偿性内涵,这当然对基本国策的政治合法性的重建起到了重要作用。

国家通过一整套现代化、科学化的话语体系和制度设计,深度介入家庭生育决策,影响孩子的养育方式。20世纪80年代末,政府发起了提倡科学生育育儿的运动,建设了更加完善的妇幼保健体系,并开展了爱婴医院项目对民众进行教育,旨在提高母乳喂养率。时至今日,孕妇在社区和妇幼医院系统都会接受相关的培训和教育。国家倡导的生育育儿理念贯穿在这些免费培训项目中,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其他力量也会介入。例如,20世纪90年代,在一些社区和公立医院,孕妇培训教育时,洋奶粉公司的国内代理商经常会进教室,于是就出现了一边提倡母乳喂养,一边又间接推销奶粉的尴尬场面。 经过“三鹿”事件,这样的情节已经少了很多,但诸如推广DHA、胎心监测等各种环节还在不断涌现,其中的花招或许并不为外人所知。社区培训的真正功能,主要已经转变为妈妈群体之间情感宣泄和经验交流的平台,或是夫妻通过共同学习育儿技巧、模拟情景等增进感情的方式。

心灵鸡汤英文经典语录100条_心灵鸡汤 英文版_鸡汤心灵英语

喂养中国小皇帝英文版封面

第三,儿童食品消费行为深受工业文明和全球消费文化的影响,一般认为父母对儿童食品选择有较大的影响和干预能力。其实还有另一种机制在起作用,那就是同龄人之间的互动和比较,进而通过食物的分享、赠送,形成社会互动系统,并在此过程中寻求他人的认同,消费是为了认同。本书讲述了一个孩子让爸爸买和而雪糕,只因为同学问他“你吃过这种冰淇淋吗?”他就撒谎夸口“我吃过,味道好极了”。父亲犹豫再三,为了不让孩子在其他同学面前“自卑”,决定为孩子“补补”这段消费经历。父亲含着眼泪讲述着上述情节。显然,这场因食品价格问题引发的消费纠葛,带有明显的时代痕迹​​。 这种局面目前正朝着两个方向转变:一是会更加精细化、聚焦于某些特定的儿童食品,所以有“靠奶粉赚钱”的说法;二是从食品转向其他服务消费,比如母婴保健、胎教、早教、幼教等混合市场。至于一般的儿童食品,早已成为普遍的“产能过剩”的一部分,所以要不要投资这个领域,已经不再是一个纠结的问题。

食品加工业兴起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求新求变的新鲜感不断刷新着人们对“什么是食品”的认识。如今我们对加工食品心生畏惧,开始追求“纯天然”。那时的我们,不知不觉中就经历了许多如神农尝百草般不可思议的“美食”。对于刚刚从匮乏时代步入丰裕时代的整整一代孩子来说,对食物的好奇与贪婪,可谓是集体“口舌期”——专注于满足对食物的欲望。每天放学后,我都会等在学校门口,看摊贩们会推出什么新品种的食品。记得有一段时间,用水调和香精制作自制饮料非常流行。这种过于“粗犷”的饮用方式,回想起来让人吃惊。至今我都想不通它是怎么兴起,然后又突然消退的。类似的案例还有果汁。 在人们还未来得及仔细观察榨汁过程和原料(制造商似乎不愿解释)之前,广告的力量已迅速将喝果汁塑造成一种健康、有品味的消费行为,甚至带有一丝对外来文化符号(例如“可口可乐”)的抵触。现在,更加“注重生活”和“注重健康”的我们知道,大自然其实很少雇佣“搬运工”,要想吃得健康,还是要靠自己。

心灵鸡汤 英文版_鸡汤心灵英语_心灵鸡汤英文经典语录100条

果汁广告

第四,儿童饮食观念的塑造体现了社会文化和价值观的代际传承。食物和语言一样,是人们在不知不觉中、无意识中每天都在使用的东西,却一刻也不能抛弃。食物的文化传承和教育意义深深地埋藏在食物的功能和时代变迁之中。在收入紧张、物质匮乏甚至饥荒不断的时代,大人们只能在省吃俭用中反复教育孩子“每一粒米都是辛苦赚来的”。然而,人们的胃口并不是随着收入的增加和食物供应的丰富而同比例增长的,食物消费的价格弹性很小。一个人可以从身无分文变成亿万富翁,但他的胃口还是那个胃口,不会增加多少食物消费,甚至可能(无意识地)减少这种消费。因此,在食物大丰收的背景下,老一辈向年轻一代灌输单调乏味的“省吃俭用”饮食观念,无疑是对聋子说话。 这是一个丰富的悖论。

传统社会中,儿童的饮食观念与成人并无太大差别。断奶后,一旦儿童能够吃固体食物,他们就会被成人抱到餐桌前,一边牙牙学语,一边学会辨别各种食物。同时,他们也会逐渐掌握食物的搭配和频率,懂得区分日常食物和节日食物,知道在不同的节气、场合、出于什么目的该吃什么食物。这里必须说,“公车上饺子、公车上面条”的说法至少有特定的语境,可以或多或少自洽。相比之下,每逢节日吃饺子的习惯,实际上已经将饺子从节日食物变成了日常食物,这在饮食观念上造成了一些混乱。

这套饮食观念的形成往往伴随一个人的一生,并一代一代地传承下来。《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里,有一集叫《主食的故事》,讲了四五个来自全国各地的故事,最后以除夕夜吃年夜饭、包饺子的场景收尾。在铿锵长歌的背景中,最后的解说词这样叙述:“对他和家人来说,这一刻是一年中最幸福的时刻。其实,在这样的夜晚,吃什么并不重要,这个时候,在中国人心里,没有什么比和家人一起吃饭更重要的了。这是中国的传统,这是关于主食的中国故事。”

鸡汤心灵英语_心灵鸡汤 英文版_心灵鸡汤英文经典语录100条

舌尖上的中国 第一季

然而,纪录片中那些和睦团聚的场景,越来越像是一种理想型,我们的现实生活或许正在与之渐行渐远。一是家庭规模越来越小,越来越核心化,空间上的隔阂越来越普遍,别说代际传承,就连传递书籍、信息都要靠手机。距离创造美?我不信。二是家庭内部分工加深,别说一个人准备满满一桌酒席,就连做一顿漂亮的年夜饭,连从拌馅、擀面到包饺子的全过程都要流水线操作。年轻的全能选手越来越少,更“简单粗暴”的选择出现了——去酒店、饭店、会所过年,以上工作全部外包给大厨。 第三,家庭重心转移到孩子身上后,同辈交往逐渐取代了代际交往,这当然减少了代际间达成理解和文化传承的机会。过去,孩子们很少庆祝生日,除了庆祝满月和周岁,更多的是以老人为中心的活动。现在,孩子们每年都庆祝生日,而且主要邀请的是他们的朋友(可能只是同一个社区的孩子)。这时,老人就变得多余了,代际接触和文化浸润也就无从谈起。

有必要慌张吗?当然不必。毕竟如今的新父母是当过“小皇帝”的一代,见多识广,自然有足够的“文化自信”和“战略定力”,不会像父母那样手足无措。或许还会有一点“技能慌张”,但亲子沟通能力肯定会更好。另外,全面放开二胎政策后,天上不会有两个太阳——两个“小皇帝”,也不会再有“皇帝”。 “吃饭”问题已经成为历史。在结束“帝制”、走向“共和”、实现全面小康的时候,如何解决物质“吃饭”背后的情感孤独和精神空虚,是这个时代孩子教育需要考虑的新课题。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fwsgw.com/a/xinling/201523.html

每日一句早安语录:让自信和坚持成为品质内涵,享受美好人生
« 上一篇 2024-07-21
每日一句早安语录:坚持到底,就是成功
下一篇 » 2024-07-2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