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个人住在寺院里,为了买菜方便,买了一辆电动车。但直到今天,我一次也没骑过。原因是我觉得有点不好意思:这辆电动车怎么看都不像车;怎么看都像狗。
试想一下,一个穿着僧衣的老者,骑着一条宠物狗,以闪电般的速度在大街上狂奔,这是多么荒唐的事情啊!
2.
如今心灵鸡汤已经无聊到连狗都不喝,我为什么还要继续煮一锅又一锅呢?
3.
读书也是进入专注状态的一种方法,如果心神不宁,又怎么能专心读书呢?
记得高官于幼军失业后回到母校中山大学学习备课时说过的一句话:“原来读书也能疗伤”。
没有经历过人生的一些酸甜苦辣,很难体会到这句话的深意。这正如我对一位年轻出家的老和尚说的一句话:你没有经历过我曾经的“年少轻狂”的生活,怎会知道人生的艰辛和世事的悲哀?
4.
最近我越来越厌恶的人是我自己,因为我总是无法抵抗说出真相的危险冲动!
5.
比佛陀年轻约一百岁的苏格拉底,用他不断提出质疑的归谬法,使当时的智者陷入他们自己造成的逻辑混乱之中,从而揭露了那个时代的矫揉造作、自负和安于现状。他这样做,是因为他相信“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过”。
那么,未经检验的信仰也是盲目的和虚伪的;
因此,唯有有了正确的认识,才会有正确的信仰。
苏格拉底的信仰,让我对信仰问题有了新的认识,促使我去面对佛教历史的一切事实,愿意做那个说“皇帝没有穿衣服”的孩子。
正因如此,我的妹妹——《常毅佛教史》的主编选择了暂时“罢编”,因为我的故事对于她长期以来的认知和过去的信仰来说太过“颠覆”。
6.
如果没有禅修的精神体验,你的一生将会只是在纸上“理解”佛经。
但是,如果你完全不懂梵文或巴利文,你甚至不可能“读懂”纸上的佛经。
深厚的禅修经验、相当熟悉梵文或巴利文,是一个人“说法”的最基本要求。
7.
逃避死亡并不难,逃避邪恶却困难得多,因为邪恶比死亡跑得更快,更容易追上你。
8.
人最善于预测的时候,就是临死之前。人将死的时候,他说的话是好的;人将死的时候,他说的话是真的。
9.
最重要的不是活着,而是解脱了,而且你还活着。
10.
别把“有用”看得比善更重要,如果没有善,就让一切“有用”都毁灭吧!
11.
哲学是一种人生,一种思考的人生,这是从苏格拉底到康德的人一生中最想过的人生,他们都是在思考中度过的。
修行是一种人生,一种寻求解脱的人生,也是像我这样的佛陀一生都要过的一种人生,我们活在禅定、慈悲和慈善之中。
12.
世界上有两种最好的人生:哲学家的人生和僧人的人生。因为最好的人生是对人生本身的沉思和观察,是对平庸的超越。沉思和冥想让人最自在、最自足,也最接近传说中的神灵。
13.
哲学是个好东西,它让我们正确地审视日常生活,反思一切我们习以为常的事物。哲学是“批判的”,但不是消极的、虚无的,而是反思的。哲学让你能够审视各种观点,而不是不加思索地接受一切;哲学让我们能够理解、容忍甚至同情那些与我们自己截然不同的观点。
14.
佛教哲学的研究与禅修修行,并不是为了寻求世俗问题的任何明确答案,因为一般来说,没有我们能够确切知道的明确答案。
15.
西方思想的基本出发点是假定世界是可以被理解的,因此西方哲学乃至科学的目的,就是为存在提供解释。
中国思想的基本出发点是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因此,中国哲学的本质是教育性的。
印度思想的基本出发点是轮回与苦难,因此印度神学与哲学的共同目标就是解脱。
16.
个人自主的理念始于近代哲学之父笛卡尔,但对个人精神和意志绝对自由的追求,却始于佛陀。
17.
怀疑是理性智慧的开端——大家所相信的东西往往可能是假的。佛陀正是因为怀疑婆罗门教的权威而创立了佛教。但过度怀疑就成了所谓的“怀疑论者”,这显然是危险的。比如,当你正在阅读常毅大师的这段话时,如果你严重怀疑自己是在清醒还是在做梦,你可能会做出一些在梦中没有严重后果但在现实中却致命的事情,比如跳楼来验证。
18
有一种逻辑谬误叫“循环论证”。我之所以提到它,是因为这种逻辑谬误特别容易被有宗教信仰的人犯下。以下是两个例子(只谈逻辑谬误,请勿对观点本身作出任何判断):
为什么说大乘佛经都是佛说的呢?答:因为大乘佛经里都说:“如是我闻。”
为什么大乘佛经里都说“如是我闻”呢?答:因为大乘佛经都是佛说的!
在西方大学课堂中,比较常被引用的例子有:
你认为为什么每个人都应该成为基督徒?答案:因为圣经是这么说的!
那么圣经为什么这么说呢?答案:因为每个人都应该成为基督徒!
所谓“乞题”就是直接把结论当成证据,进而陷入逻辑上验证的恶性循环。
如果世界上没有宗教信仰那该有多可怕,但是宗教信仰并不需要你变成一个没有脑子的傻子。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fwsgw.com/a/xinling/2007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