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心灵物语 >

杨超越在奇葩说中的表现:耿直个性与独特观点并存

心灵鸡汤经典语录搞笑另类_心灵鸡汤 奇葩说_鸡汤心灵搞笑

谢小迪

写一本内容真挚的书

心灵鸡汤 奇葩说_鸡汤心灵搞笑_心灵鸡汤经典语录搞笑另类

心灵鸡汤经典语录搞笑另类_鸡汤心灵搞笑_心灵鸡汤 奇葩说

diss杨超越是这个路子吗?

《辩手》最新一期请来了女神杨超越。杨超越一出现,就看到弹幕里很多人在说“干嘛请她?她能听懂吗?”之类的话,弹幕里也有不少人骂她,觉得她的智商不适合《辩手》。

鸡汤心灵搞笑_心灵鸡汤经典语录搞笑另类_心灵鸡汤 奇葩说

其实杨超越的表现并没有网友们说的那么差,相反在保持耿直性格的同时,她善于说话,有自己的主见。

对于屎味巧克力、巧克力味屎等问题,他都能接蔡康永的玩笑,重新定义“坨坨”。

她说:“想吃屎就吃屎吧,反正它就是巧克力,吃什么无所谓,吃屎也没关系,只要你能吞下去的东西都可以吃。”

在“精致贫困”这一点上,她也表达了自己的想法,我觉得很棒。我不相信你年轻的时候,会做出像杨超越那样的事情。在“救猫还是救画”的第二点上,她或许没有黄志忠那么升华,但她追求的是内心的平静。

鸡汤心灵搞笑_心灵鸡汤 奇葩说_心灵鸡汤经典语录搞笑另类

除了杨超越,还有罗振宇,他一开口,网友们就说听不懂,说他不行。但听完之后,发现罗振宇前期的准备虽然有点长,但也有新的观点,并没有评论里说的那么差。杨超越和罗振宇的观点,你可以不同意,但不能直接骂。

现实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

当听说某人年纪轻轻,收入却不菲时,有人就会羡慕地说:“肯定是假的,他们家肯定是富二代,不然怎么能赚这么多。”

或者当你看到一篇文章时,你会说:“这是垃圾。这只是励志文章。我也可以写。这有什么值得讨论的?”

或者你看到有人在看书,你会说:“你装作很严肃,你真的以为自己是个优等生。”

有人见有人玩抖音很厉害,就酸溜溜的说:“这么低级的东西,我才不想玩呢。”

那些无论别人说什么,只要自己不习惯或者不喜欢,就去驳斥、指责别人的人,可以简单地称为“争论者”。

杨超越,她出道的时候确实是饱受争议,但是现在她还是很红,说明她有不可或缺的商业价值,还有你不知道的,没看透的东西。

我们可以表达自己的意见,可以不同意别人的观点,但不要做井底之蛙。

用自己狭隘的眼光看世界。

正如薛兆丰所说:“我有一个习惯,如果世界上大多数人长期都是这样,我们首先不应该责怪他们,而应该思考背后的原因。”

每一个吹毛求疵的人脑子里都有一盏红灯。

在争论者的世界里,有黄晓明的清言秀语,他们就只能听我的,别人说什么都是错的。

这是典型的红灯思维。

红灯思维就像停在红灯前的行人,以为自己是天才,什么都知道,说的都是真理,遇到不同的意见,就会下意识地反驳、否定。

有红灯思维的人,拒绝接受新的思想、新的知识,就像一块跟不上时代、固步自封的朽木。

那些总是习惯性地在弹幕里骂杨超越的,觉得杨超越一开口就是错的,觉得她愚笨无知的,多半是红灯思维。

每一个爱争论的人,脑袋里都有一盏红灯,不允许外人闯入。

红灯思维是一种叫做习惯性防御的心理现象。

当我们遇到不同于我们过去认知的新观点时,我们的习惯性防御就会被触发。

《第五项修炼》中提到:习惯性打假的根源,是害怕暴露自己思想背后的思维。

每一个想法背后都有一个人的思考,潜意识里反驳别人的人,是怕别人说自己错了,觉得一旦承认了自己错了,自己就没面子了,自己的皇冠就掉下来了。

为了不让王冠掉下来,他固执地不肯承认自己错了。

比如我们做了一个PPT,领导或者老师看了一下,拿到办公室,批评你一句,“这个PPT做的很差劲。”大部分人的第一反应是,“你懂什么?我做的你又看不懂。”

这会触发你的习惯性防御,比较冲动的人会直接跟老板对峙,而胆小的人则会在走出办公室后开始责骂老板,始终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

我从来没有停下来想过我的领导或老板说的话是否正确,或者我的PPT是否有问题。

李佳琦接受《GQ》采访时,负责人问了这样一个问题:“我也采访过其他淘宝主播,她们特别怕数据。有的人干了几个月就辞职了,因为不知道运气为什么会眷顾我,为什么突然流量就没了。感觉命运不掌握在自己手里。”

李佳琪说:“我觉得我们做所有事情的命运都在我们自己手里。我们现在有后端的监测数据,如果你能让每一个粉丝在你的直播间呆一个小时,我就不信你没有流量。数据越好,自然流量就越多。现在都是算法推荐,你达到标准,就给你推更多的流量,你达不到标准,就没流量推给你。做不出来,就不能怪‘别人不给我流量’之类的。我觉得还是先想想自己的问题,再找平台的问题。”

你的直播没人看,你就怪淘宝不分配你的流量;

文章没人能写出来,读者数不高,也没有推荐,你说读者和编辑都是傻子;

你找不到工作,还说人力资源部眼光不高。

反正大家都有问题,都是别人的错误,你是无辜的。

如果你总是以红灯心态去做事,不管你有多有才华,最后也不会有任何成就。

和具有红灯思维的人交流注定是痛苦的,因为即使你说得有道理,他们也不会听。

正如《欢乐颂》里的一句歌词:永远和志同道合的人竞争,不要和愚昧的人争论。

要改变红灯思维,你需要绿灯

红灯思维的对立面是绿灯思维。

绿灯思维是指当我们遇到不同的意见时,我们的第一反应不是去反驳,而是去思考他说的有没有道理,哪些意见对我有帮助,我该如何改进。有绿灯思维的人对待新知识的态度是开放包容的,正如孔子所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别人的意见也是提高自己能力的一种新途径。

在《怦然心动的邀约》中,第一场的比赛结果出炉,何云晨获得第一名,李浩源获得第二名。李浩源有些失望和不解,他不明白自己明明列了提纲,思路也没有问题,为什么会得第二名。

于是,他主动问何云晨能不能把自己的报告发给他,李昊辰通过对比知道了问题出在哪里之后,便再次向领导请教,领导也耐心的解答了李昊辰的问题。

李昊辰采取的是绿灯思维,虽然对于第二名的成绩有些不满意,但他的第一反应不是觉得领导偏颇、没有远见,而是重新审视整个报告,找出其中的不足之处。

看到这一幕,我就想起自己刚毕业的时候。

那时我刚毕业,给客户发邮件总是听不懂,沟通了好几遍才知道要准备什么材料。

有一天,在我即将下班的时候,一位同事给我提了一条建议:“以后给客户发邮件的时候,要抓住要点,不要写很长的一段话。”

我一听,心里很不满意,心想如果写得再多一些,错误率应该会低一些。但我忍住了反驳的冲动,故作谦虚地问他:“写长一点的邮件不好吗?”

同事看到我虚心请教,非常开心,耐心地对我说:“你当然可以写长邮件,但是你的邮件里时不时会有一些长篇大论,你需要抓住重点,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和这么做的目的说清楚,这样客户就知道该给你提供什么材料,双方都节省了沟通成本。”

听完这些,我终于明白了,我在发邮件的时候,并没有考虑客户,只考虑自己的角度。

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会听到或看到一些观点。如果你立即反驳或拒绝,从长远来看,别人会远离你。但是,如果你以开放和谦逊的态度倾听,你就会收集到不同的信息,别人也会愿意帮助你。

如果我们想在增长的道路上走得越来越远,我们需要绿灯思维。

从“红灯思维”转向“绿灯思维”

既然绿灯思维这么重要,那么我们该如何培养绿灯思维呢?

我们必须首先破除先入为主的观念。

每次辩论开始,观众都会被要求选择支持正方还是反方。其实这个时候的按钮,大多都是先入为主的判断,也就是我觉得我应该支持正方还是反方。当辩手们互相辩论,传递出不同角度、不同维度的观点时,观众就接收到了新的信息。辩论结束后,还会有第二次投票,这次投票会让观众对话题有新的认识。

试想一下,如果观众反对、排斥新事物、新观点,那么群体讨论一个问题就没有意义,投票也没有必要,我们只需要维护既有的观点就行了。这样,不但人不会进步,整个社会都会停滞不前。

所以我们在面对一个新事物之前,首先要假定这个新事物、新思想是正确的,然后站在对方的立场反复思考这个思想的价值。

第二种方法是学会区分“我”和“我的观点”。

程嘉在《好好学习》里提到一个观点:分清“我”与“我的看法”。

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都会不自觉地把“我”和“我的观点”联系在一起,形成“我=我的观点=正确”的观念。当别人质疑自己的观点时,就以为自己在批评他们。比如,如果有人觉得你的文章很糟糕,你的第一反应不是看文章哪里错了,而是生气地指责对方:“看看你自己的文章,更糟糕。”

要改变这种情况,首先要明确“我”和“我的看法”是不一样的。当有人说你的文章很糟糕时,你可以反问:“你能告诉我哪里错了吗?”如果对方给你提供了建设性的意见,那么这是你们学习和交流的机会;如果对方只是说:“没理由,我只是觉得你的文章很糟糕”,那么你可以选择忽略这条评论,没有必要和他争论。

乔布斯曾经说过:“我特别喜欢和聪明人一起工作,因为最大的好处就是我不用考虑他们的尊严。”

聪明的人不是没有尊严,而是能够分清“我”与“意见”,从而学会接受别人的意见。

一个人如果总是陷在红灯思维中,可能会错过很多“提升自己”的机会,而一个拥有绿灯思维的人则会不断学习、接受,始终保持着对知识的渴求和好奇心。

成长的路上,低头前行固然重要,但也要抬头看路,四处张望,用心倾听,这样你的步伐会更平稳,更轻松。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fwsgw.com/a/xinling/195512.html

奇葩说为何如此之火?回顾经典人物和瞬间,寻找答案
« 上一篇 2024-06-27
家长群转发心灵鸡汤被踢,老师喊冤:这不是正能量
下一篇 » 2024-06-2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