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追溯《心灵鸡汤》的历史,大概要从1993年杰克·坎菲尔德和马克·汉森共同出版发行的《心灵鸡汤》系列丛书说起。当时这套丛书一共有200多本,其中很多都是针对特定人群的,比如《妈妈鸡汤》《囚徒鸡汤》《祖父鸡汤》《祖母鸡汤》《儿童鸡汤》《父亲鸡汤》等。
这一系列书籍传入国内后,逐渐形成了一个流派。无论是国外的心灵汤文章,还是国内的,总体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试图通过一个或几个故事,勾勒出一段人生经验。它们的目的,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把负面的情绪能量转化为正能量,让你每天都活在正能量里。
如果真是这样,那关于鸡汤文章就没什么好说的了。为了写这篇文章,我看了很多鸡汤文章和批评鸡汤文章的文章。我发现,正是因为鸡汤文章这种表面上宣扬善意的文章,没有理清问题的关键,没有触及问题的本质,所以很多人以谩骂、讽刺的形式批评鸡汤文章,结果毫无疑问是遭到了众多鸡汤爱好者的批评。这也是我写这篇文章的主要原因。
首先,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心灵鸡汤的目标人群,就会发现这些人都扮演着迷茫、需要希望、感情脆弱的社会角色,当人们处于这个阶段时,比任何其他阶段都更需要关心和爱护。
但他们的失落、迷茫、脆弱,并不是毫无道理的,而是因为他们在工作、生活中遇到了问题。当一个人遇到问题时,需要的是冷静、理性,这样才能面对问题、解决问题。鸡汤的目的不是为了解决问题,而是换个角度看问题,从而把人们的负能量转化为正能量。这就是鸡汤的荒谬之处。
我们来看下面一个例子,这是学术界的鸡汤大师于丹提供的,原文对话简要摘录如下:
一位大学生问于丹:“我和女朋友毕业后留在了北京,当时没什么钱,没钱买房,就租房住。我们以前有很多朋友,经常请我们吃饭,后来我们不好意思去,总是在别人家吃,也没钱请他们吃饭。我在北京的工资很低,在北京真的什么都没有了。我现在该怎么办?”
于丹回答说:“第一,你很多同学都想留在北京,但是没有,你却留在了北京,在北京有正式的工作;第二,你有一个女朋友,可以和你同甘共苦;第三,这么多人请你吃饭,说明你人气高,朋友多。你有这么多,为什么说你一无所有?”
大学生:“哎,听你这么说,我突然觉得挺开心的。”
说完这句话,于丹似乎对她的答案颇为满意,会心一笑。
如果不去想,我们就会像这个大学生一样,欣然接受于丹的回答,因为她的回答看似有道理。但仔细想一想,就会发现问题所在:这个大学生把自己的困难,比如买不起房子、没钱请人吃饭、工资低等问题,说出来其实是在问物质上的贫困,是在寻找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于丹巧妙地绕开了他的问题,用诡辩的方式回答别人的问题,她的回答全都是精神上的东西。
这位大学生没有得到他想要的答案,但他居然觉得她的回答很好。这说明当一个人情绪低落时,往往更容易被别人牵着鼻子走,忘记自己原本想要的是什么。对于一些情绪化的人尤其如此。
一个本来逻辑就不清晰的人,如果总是用这种思维看问题,他的逻辑只会越来越不清晰。这时候,问题还是没有解决,烦恼还在。这就是为什么当一个人读完鸡汤文章,会觉得如释重负,但过一段时间,又会觉得烦恼——因为他们喝了一口鸡汤之后,还要面对现实的问题。他们不是宗教信徒,不可能永远活在鸡汤的世界里。如果一个人在职业生涯的开始阶段,就用这样的态度对待一切,耽误的时间可能只有一两年,但如果一直这样下去,耽误的时间就是一辈子。
在这个问题上,显然应该告诉大学生如何规划他的职业、理财、生活等,从而利用这些方法帮助他赚到人生的第一桶金,解决他目前的经济困难(当然,这不是一两分钟就能解决的问题)。
当然,很多人会说,“于丹又不是就业办主任,她怎么能回答这些问题?她只能回答自己擅长的领域的问题!”是的,对于自己不擅长的问题,答案应该是:我不知道。于丹不是假装自己是人生导师,给别人错误的指导,她还是一个学者,一个大学老师。作为一个学者,她至少应该有严谨的态度,作为一个老师,她至少应该有对学生的责任感。在和于丹的这次谈话中,我没有看到这两个最基本的品质。
最后,于丹进行了精辟的总结:“学习和修炼的目的是什么?就是帮助我们改变当下的心态,看清自己所拥有的,让未来更加美好。”
我们学习知识,是为了认识问题,学会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然后解决问题,而不是逃避问题,装傻,回答无关的问题。如果你学知识,却不面对问题,而是像于丹一样,每天遇到问题就给自己一针鸡汤,那学知识和没学知识有什么区别呢?
如果我们遇到问题,不是想办法解决,而是注重改变心态,就不需要去大学学习知识,只要相信宗教就行了,这比心灵鸡汤有效多了。
很多鸡汤文章并没有完全回避这个问题,它们往往先给你讲一个故事(网上的鸡汤文章往往把人物塑造成你身边的朋友、亲戚、同事等,并描写得惟妙惟肖),然后再给你讲他们的理由,虽然都是歪曲的理由。
我们来看另一个例子:
一位富翁在海边度假,看见一位渔夫正在钓鱼。
富人说:我会告诉你怎样才能变得富有并享受生活的真谛。
渔夫说:我洗耳恭听。
财主说,首先你要借钱买一条船去大海捕鱼,赚钱之后再雇几个帮手增加产量,这样才能增加利润。
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渔夫问。
以后你可以买更大的船,捕更多的鱼,赚更多的钱。
接下来是什么?
再买几艘船,成立一家渔业公司,并投资一家海鲜加工厂。
然后呢?
然后把公司上市,用募集到的资金去投资房地产,这样你就会像我一样成为亿万富翁。
成为亿万富翁之后会发生什么?渔夫似乎对这个结果还没有足够的认识。
富翁想了想说,如果你成为了亿万富翁,你就可以像我一样去海边度假,晒太阳,钓鱼,享受生活。
哦,原来如此。渔夫好像听懂了,那你不觉得我现在的生活就是你所描述的过程的结果吗?
这个故事在各大报刊杂志上广为流传,可以说是心灵鸡汤的典范。写心灵鸡汤的人和相信心灵鸡汤的人也认为自己找到了事物的本质:很多时候,别人所努力争取的,正是我们现在所拥有的,而我们自己却浑然不知。因此,与其追求得不到的,不如珍惜已经拥有的。
这个理论乍一看似乎没错,其实他的结论是好的,但他的推论是错误的。为了得出他的结论,鸡汤的作者一写到对自己有利的点就停笔了,没有再往下深究。所以我们看到的是,他的理解是建立在渔夫的狭隘视角上的。
如果跳出作者的思维圈,站在亿万富翁的角度看同样的问题,又是另外一回事。对于富人而言,他们的生活享受不只是来到海边晒太阳,而是他们享有选择生活的权利:今天他可以来晒太阳,明天他可以去骑马,后天他可以去森林里打猎。对于渔民、牧民、猎人来说,这些都是他们的职业,他们当然不会觉得奇怪。但这对富人来说却是新鲜事,关键是他玩累了还可以选择别的,他有这个权力。但渔民却没有选择生活的权利,为了生计,渔民只能整天待在海边,每天重复自己的生活,直到死去,这是他人生的悲剧。
如果我们这样看心灵鸡汤,就会清楚的看到,他们其实在乎的并不是客观、严谨、方法的正确性,而是如何让自己的想法看起来积极、阳光。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很多逻辑被隐藏、回避,而是选择一些对自己有利的角度来解释问题。
让我们回顾一下并问问自己为什么这么多人相信这个故事是真的?
显然,渔夫的身份对于我们当代社会的大多数人来说,都是一个隐喻:为了生计和家庭,大多数人都和渔夫一样,每天要在自己的岗位上工作,朝九晚五,就这样度过一生。现在突然有这样一个故事,确实让人耳目一新!然而,我们还是要面对现实。这个故事不仅没有解决问题,还让很多人感到困惑。
在读这个渔夫与财主的故事时,我也发现这个故事有好几个版本,他想在同一个故事里阐述不同的人生感悟,但这些感悟,就像我之前讲的人生感悟一样,都是被扭曲的真相。
即使是讲述同一个道理,渔夫和富人的对话也大不相同,讲述方式也大不相同,这让人怀疑心灵鸡汤作家是否经常为了说明一个自认为正确的道理而编造一个故事。
如果心灵鸡汤只包括以上几种,那还不错了,虽然不合逻辑,但毕竟就像很多人说的,给了很多人暂时的心理安慰。
然而如今,很多人似乎已经看出“心灵鸡汤”已经没有刚出来时那么受欢迎了。随着人们智慧的提升,它在受欢迎的同时,也遭到了更多人的猛烈批判。于是很多人开始转换社会角色,自称是“情感专家”、“性别专家”、“专栏作家”,其实写的都是鸡汤文章。比如我们这位受到众多女性追捧的情感专家陆琪,就是这样的人。让我们用同情的眼光来欣赏陆琪老师写的这一篇心灵鸡汤:
这样的人在网络上如此受欢迎,说明我们身边很多人关心的并不是某件事是否有意义,而是这个世界是否足够听我的。这也是我写这篇文章的原因。
不止陆琪,我们的社交网络上还有很多这样的文章,她们写文章的时候,常常以经验人士或者专家的身份提醒你:“女生!要多加小心”、“人生不得不提的30条建议”、“如果你遇到这种女人,请格外珍惜她”……
看上去有理有据,但实际上逻辑混乱。
我们讨论问题的时候,要选择那些有争议的、有歧义的、有问题的、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困扰的问题。这时候专业人士就会跳出来帮忙分析问题,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清楚。这就叫解决问题,对别人是一种帮助。
对于这样一个大家都能判断是非的问题,就好比“某科学家发现洋葱确实能让人流泪”,整篇文章都是废话。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心灵鸡汤》的作者利用了当下很多人的这种心态:这部分人并不关心得到一个公正客观的真理,哪怕这个真理与我已有的观点相矛盾,我也能心安理得地接受。
他们关心的是这个东西是否遵从我的意愿,比如陆奇就是这样,整篇文章都在说对女性的赞美和歌颂,哪怕是荒谬可笑,也让很多人觉得很舒服。
世界上最可怕的不是道德败坏,而是无知。因为道德败坏容易看得见,而无知却是看不见的。一个轮奸犯会因为犯下的罪行被千万人诅咒,但一个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医生却很少因为愚蠢而受到惩罚。毕竟专业的医学知识普通人很难判断。也有人认为,病是自己造成的,只要医生尽力就够了,一切只能听天由命。
还有很多励志文章,我无法一一列举,但总结起来,一般都有以下几个特点:
1、励志写手本身水平有限,普遍缺乏处理问题的能力,尤其是逻辑思维和清晰分析问题的能力。
2、励志故事的作者由于水平有限,说话、谈问题时,往往不能切中要点,不谈事情的本质,往往回避问题,讲自己的道理,所采用的手段往往是一厢情愿、诡辩。
3、心灵鸡汤文章的目的不是为了解决问题,而是为了获得读者的情感共鸣,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心灵鸡汤的作者们可以说是不择手段。
《心灵鸡汤》的作者普遍认为,面对问题,我们需要的是改变心态,也就是正能量。其实,这根本不是正能量,而是一厢情愿和消极,表现出一种“阿Q精神”。用心灵胜利法说服自己和他人的人,能有多积极呢?
真正积极的人生观是直面问题,解决问题。如果实在解决不了,就放弃。接受该接受的,而不是屈服于它。然后再考虑其他有效的方法。这才是真正的正能量。
这就是我讨厌心灵鸡汤的原因:他们总是选择欺骗一些情绪化的人,这些人正处于情绪波动期。当一个人情绪不稳定时,我们首先要做的是稳定自己的情绪,理性地分析问题的关键,而不是进一步放大自己的情绪,关注自己的情绪,从而把负面情绪转化为正面情绪。
我们身边的很多人都有一个很坏的习惯,当我们说话的时候,尤其是面对面的时候,我们喜欢谈论好的、令人愉快的、积极的事情。至于坏的、令人讨厌的、消极的事情,我们通常会选择避免谈论它们。
最常见的例子就是:我们身边很多人在说话的时候,很少指出别人的缺点,我们通常只会挑出别人身上好的、优秀的部分,加以夸奖,而把别人不好的部分则藏在心里,在背后说别人坏话。
一方面,确实很少有人能够用理性和逻辑去分析问题。另一方面,在我们这个金钱至上的社会,很多人听别人说话,首先要看对方的身份,而不是问题本身是否合理。也很少有人愿意承认自己的错误。他们在乎的不是客观和严谨,而是世界是否按照我的意愿运转。现实中,我经常看到有人因为个人利益受到侵害而拼命拼命,却很少看到有人为了追求自己认为正确的东西,宁愿放弃自己的利益。
在这样的环境下,心灵鸡汤刚好满足了很多人的需求,因为它通篇宣扬的都是大家最喜欢、最积极、最阳光的东西,而避而不谈消极悲观的东西,仿佛在借势炒作。就算要批判什么人,也只批判那些被大家鄙视的人,从来不会选择去讨论一个有争议的话题。
不只是现在,我们这个民族过去一直都是这样,太注重感性,忽略理性,导致很多事情是非难辨,好的事情被诡辩家说成坏事,坏的事情被统治者说成好事,人们分不清是非对错,因为这些不公平的状况,导致资源不能合理配置,人才不能充分发挥,社会停滞不前。
过去几千年的历史,我们强调的不是理性、科学、法律,而是感性、道德、人情。我们的考试是科举制,靠作文选拔人才,基本上没有多少科学的东西,多是一些技术。我们强调的更多的是仁义道德,靠感性来判案,而不是靠法律。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几千年来封建社会的面貌,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变化。
今天,在全球化的推动下,我们的社会正在快速变化,这也是我们比我们的祖先幸运的原因。但这种变化还不够。因为我们还面临很多问题:我们的社会更多是在讲“关系”等不清不楚的东西,而不是讲真正的“能力”。我们的很多制度和法律都是名存实亡,与西方国家相比,我们的创新还远远不够。
要改变国家目前的困境,需要大家务实做事,追求真实,摒弃虚伪。需要公正执法,让好人有好报,坏人受到惩罚,弱者得到保护,每个人都有公平的生存环境。需要大家理性,企业不再污染环境,民众不再走后门,政府严格遵守法规。只有这样,我们的国家才能更好,我们的民族才能繁荣昌盛。
这一切,都需要我们慢慢地从一个感性的民族转变为一个理性的民族,需要我们勇于面对问题,善于分析问题,懂得解决问题。而这些,都不是心灵鸡汤能带给我们的。
八姐说:
其实作者写这篇文章是比较严肃的,但有些话还是有道理的。另外,关于鸡汤文和励志文的区别,作者在豆瓣上写道:“励志文和鸡汤文是有区别的,励志文基本都是陈述事实,而鸡汤文则是编故事。另外,励志文大多是陈述一个故事,很少拐弯抹角的讲出一个大道理,而是讲亲身经历和感受。而鸡汤文,在讲了很多陈述之后,作者也会从小处看大局,讲出大道理。”
比如有人说《当幸福来敲门》是鸡汤,但其实它改编自真实故事,我看到的都是一个人在讲述自己的故事,所以说这里面有虚构的成分也不为过。
鸡汤能让人高兴起来,这没有错。我从来没说过让人高兴是不对的。但他为了让人高兴,不惜编造故事,用诡辩的方式把一个事实用不合逻辑的方式说出来。这种方法不可取。”
我很喜欢这篇文章里的一句话:我们身边很多人关心的不是某件事是否有意义,而是这个世界是否足够听我的。如果你要问我对鸡汤文章的看法,我觉得既然每个人评判鸡汤文章的标准都不一样,只要你觉得一篇文章有用,有能量,那就够了。你不需要在乎别人觉得它是不是“鸡汤”。当然,我也讨厌一些连自己都没有体验过就编出来的“鸡汤”。谁没看过几口“鸡汤”呢?分享以上“反鸡汤文章”,只是我对一些文章的感慨。有些人能从“鸡汤”文章中得到温暖和积极的态度,也未尝不可,毕竟存在就是合理的。不过,有些“鸡汤”喝多了,确实会让人麻痹,长此以往,还是会影响“健康”,还是趁早戒掉为好。 当然,一千个读者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它是不是“鸡汤”,这“鸡汤”有没有营养,需不需要喝,都得看你心里的那把天秤去衡量。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fwsgw.com/a/xinling/1612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