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心灵物语 >

读常生龙教师阅读那些事儿有感:走正专业阅读道路,加快专业发展之旅

本文荣获宁波市镇海区“走好专业阅读路,加速专业成长征程”主题征文比赛二等奖。

心灵鸡汤读后感600_读心灵鸡汤有感1000_读了心灵鸡汤后的感受

——读常胜龙《教师读本》有感

蛟川书院 项一丹

介绍

通过从前人身上汲取思想的滋养,与丰富的心灵进行对话,智慧在双向流动中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生成新的元素,从而滋养自己的个性,培养独特的品格,最终实现自我价值。这是我读完常胜龙先生的《教师读本》一书后最大的感悟。读这本书,我惊叹于常先生严谨的逻辑、清晰的思路、有力的论证;惊叹于他渊博的知识、深刻的阐释、独到的见解;更惊叹于他长期坚持读书、对写作无限热爱。我觉得常先生已经超越了自己物理老师这个平面的身份,而是将一般教师的言行融为一体,成为一个“大”人、一个“大爱”人。

打开这本书,你会发现,文字只是张先生传达思想的媒介,我们真正应该看到的,是张先生对教师这个职业的深深认同,对教育事业的深爱。如果没有这份认同与热爱,很难想象张先生“从教二十年,已经出版了三本专著,主编了一本上海市的拓展课教材,发表了近百篇有关教育教学的心得体会”[1];也很难理解他为何“自2006年起,坚持每周读一本书,写一篇三千多字的读书评论,至今从未间断”[2]。他极力提倡读书,推荐教师读书。在书中,他毫无保留地分享读书心得,无私地贡献读书技巧,并秉持一颗仁爱之心,以“护贫济困,使贫苦人幸福”的精神帮助每一位读者[3]。

明清之际思想家李二渠在《学随》一书中说:“学之道,在于遇境而探心。心生则境生,境有则心有。心与境相合,方为实相。”[4]这句话至少包含三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遇境”。“遇”是一种邂逅,一种不期而遇,遇上“境”并不需要刻意去寻找。而“境”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不欲见则世间无境,无眼则世间无境”。天地之间,一草一木,一隅皆是“境”。“遇”就是人与“境”产生联系。第二层含义是“征服心”。“征”的繁体字是征,是召唤的意思,引申为“征兆”。 就是心被惊起,产生念头,引发思考。第三个层次是“入情”。我理解的“心境合一”是“心”与“境”的双向流动,“我”与“无我”的互动。境界有了,心动了,情就生了,就是最高境界。我引用了李二曲的观点,把常胜龙先生的读书表述提炼为以下三点:遇境、胜心、动。

1. 遇到情况

“遇境”是读书的前提,没有“遇境”,就没有“境”,没有读书,就不能发现读书的价值和意义,就不能进入读书的状态。这就是朱二曲所说的“不学无术,思则无为”。

读心灵鸡汤有感1000_心灵鸡汤读后感600_读了心灵鸡汤后的感受

当前,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人工智能的迭代衍生,人们理应从繁琐的事务中解放出来,拥有更多的自由时间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比如读书。然而事实是,人被技术束缚,被智能绑架,时刻被新技术、新设备所限制,思想受到钳制。作为教师,我们似乎并没有享受到科技进步带来的红利,反而整天忙碌,终于不知道忙碌为何物,能静下心来享受读书的美好时光,也成了一种奢侈。

张先生指出,“教育正处在大变革的转折点上,要落实立德育人的根本任务,教师需要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育行为”。[5]但这些更新和改进,需要阅读给予强有力的支撑,把获得的新观念、新知识转化为教师的内在动力,从而突破自身的壁垒,找到思维的缝隙,拥抱新教育的可能性。但事实是,很多教师都感叹自己“太忙了,没时间读书”。我就是这“众多教师”之一,早上六点工作到晚上九点确实是我现在的生活常态,我也常常以“没时间”作为不读书的借口。

对此,张先生引用了美国管理学专家史蒂芬·柯维的“时间四象限理论”,并指出,造成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当每天有很多‘紧急而重要的事情’要做时,读书自然就会被放在一边。结果,每天有很多‘紧急而重要的事情’,就没时间读书了”[6]。可见,一件事紧急与否、重要与否,并不由这件事本身决定,而是由自己对这件事的价值判断决定。作为一名教师,我永远不会否认读书的重要性,我甚至认为教师应该比其他职业读得更多。但这种认识并没有改变我对读书的行为判断。张先生认为,要改变认知与情感的矛盾,必须把“认知态度”与“行为态度”[7]统一起来,做到“知行合一”,才能打破狭隘的迷思,看清大道的真相。

2. 征服人心

“追寻心迹”是阅读的本领,“境在,心在”。只有遇见阅读,才能走进阅读,心灵才能受到震撼、遭遇。然而,当“心迹”在“生起”时,如何避免“心迹既然被身体奴役,又何必悲伤、寂寞”的境地呢?这就需要我们找准阅读的方向,击中阅读的脉搏。

读了心灵鸡汤后的感受_读心灵鸡汤有感1000_心灵鸡汤读后感600

张先生在书中用了“教师应该读什么、写什么”、“如何寻找有价值的书”、“阅读需要做哪些准备”、“阅读是语文教师的工作吗?”等多个章节来探讨这个问题。这些章节从“读什么”到“怎么读”都给出了明确的提示,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值得注意的是,张先生把教师阅读的书比作菜谱:“食物为人们提供有机营养、生物原料和能量,而书籍则为人们提供精神营养,帮助人们获得不断前行的精神力量。”[8]

他把阅读书单分为以下几类:第一,主食书,研究最基础的东西的逻辑、原理的书籍,比如哲学、心理学、逻辑学等;第二,菜品书,专门解决某类问题的专业书籍,提供方法的书籍,比如现在流行的跨学科学习或者PBL(基于项目的学习);第三,汤品书,拓展了认知的边界,比如老师可以读一些经济、管理等方面的书籍;第四,甜品书,给生活和人生增添情趣的书籍,比如文学、思想类书籍。还有一类是垃圾食品书,比如心灵鸡汤、引发情绪的书籍等。对于这一类书,笔者认为其内容空洞,只有口号,容易让人变成愤青,所以提醒老师们尽量避免与之打交道。

常先生的观点很有新意。我们教师普遍认为专业书籍应该是阅读的首选,专业知识一定是武装自己的唯一武器。所以很多时候,当我们有阅读、进入专业书籍的欲望时,那颗功利心却灼烧不已。我们总是试图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寻找各种问题的答案,总是希望照搬别人的技术、经验来开展工作。这种阅读目的性很强,也许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当下的问题。但从根本上讲,我们只是暂时获得了平面的硬知识,却缺乏阅读带来的软思想。

柏拉图说:“教育,就其最高意义而言,就是哲学。”哲学是一种基本的思维,如果我们能用哲学的思维去看待教育问题,就能帮助自己“打破固有的认知,重构新的认知,为教育现象提供相关的依据和支撑,帮助你真正建立起一个大的思维格局”。[8]因此,无论你教什么科目,担任什么职务,作为一名教师,都应该读哲学,给孩子讲哲学。“不管经历什么,每个人最终都会回归自我”。[9]当教师们把阅读视角回归到本真的自我,用本真的眼光去看待教育教学,我相信所有的问题都会有一个完美的答案。哲学书籍就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条“曲径通幽处”。

3. 感受

“情”是读书的目的。“心境和合”,情在其中。无论读什么,无论怎么读,沉浸与回味都是阅读必不可少的过程。文字留白后的沉思,声影落幕后的细细品味与咀嚼,都在通过反复的思考与徜徉,丰富我们的精神家园。当我们有了丰富的感受与领悟,如何将其转化为智慧的火石,去启发更多的人?为此,常先生专门用一章来阐述这个问题。

读心灵鸡汤有感1000_读了心灵鸡汤后的感受_心灵鸡汤读后感600

书中汇集了几种有效可行的写作方法,并对每种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讲解。比如鱼骨写作法(见图1)。书中引用洪振宇的著作《精准写作:20门写作思维训练课》对鱼骨写作法进行了描述。鱼头是主题句和总结句,让读者读完后可以预测下一篇文章会重点讲述哪些方面。鱼脊连着鱼头,是文章的主题。鱼肉是沿着鱼的小骨头延伸的内容,是支撑主题的细节。鱼尾是这篇文章的结论。

读了心灵鸡汤后的感受_读心灵鸡汤有感1000_心灵鸡汤读后感600

图1:四种课堂教学技术的鱼骨图

我觉得鱼骨图写法还可以衍生和演化出更多的形式,应该是时下流行的思维导图之一。除了鱼骨图,还有气泡图、树状图、流程图等等,但不管哪种图,都具有归纳和整合零散知识的作用,正所谓“以简治繁,以简治繁”。

此外,用九宫格(见图2)收集素材也是不错的选择。“九宫格其实是一种发散思维的工具。当某件事触动到你,让你想要表达的时候,不妨把话题放在九宫格的中心,然后用发散思维看看你能把什么与这个话题联系起来,然后在周围的空白处逐一写下你联想到的信息或问题。”[10]这种方法可以将普遍的问题具体化,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内容就详细、生动、内涵丰富了。

读心灵鸡汤有感1000_读了心灵鸡汤后的感受_心灵鸡汤读后感600

图 2:九宫格

以上两种方法非常适合于对工作和生活中的某一问题进行评论或总结,教师在进行教育叙述、撰写各类事物的评论、构建某一课题的框架时,都可以参考。“如果要为一本书写读书笔记,或者为自己撰写一份教育教学研究的研究报告,写作的复杂度就高得多。对于这类文本的写作,不妨参考‘卢曼卡片盒笔记法’。”[11]

卢曼是德国社会学家,他在做学术研究的时候,和大多数人一样,非常认真地做笔记。但一段时间后,他发现自己的笔记很散乱,于是就改变了做笔记的方式。他把笔记写在小卡片上,在卡片的角上编号,然后按照卡片内容的相关性,有序地收集在卡片盒里,并经常思考如何让笔记连贯起来。他一生积累了9万张知识卡片,借助卢曼的卡片盒笔记法,他出版了58本书、600篇报刊文章。可见,“卢曼卡片盒笔记法”超越了普通的笔记,具有更加灵活、便捷、高效的作用,是教师可以借鉴的阅读方法。但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发现有很多方式和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把阅读思路转化为写作成果。比如,我们可以用平板电脑阅读、分屏浏览、边读边写; 我们可以扫描转换文本,一键输出,并随时添加注释。

不管是鱼骨图还是九宫格,不管是传统的纸质阅读还是先进的数字化阅读,只要我们热爱阅读、善于思考、积极运用“情绪”,挥笔抒发心声,就能获得感悟和心灵启迪,这才是真正有益的阅读。

总结

本文引述了学习的三种境界,阐述了教师阅读的三个层次语境,明确了阅读是一个吸收的过程、对话的过程、自我修复提升的过程。《教师阅读》探寻阅读的内在奥秘,梳理教师阅读的路线图与方法论,助力教师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走得稳健。我们知道,一个人心灵成长史就是他的阅读史,我们的心灵高度由我们的阅读高度决定,我们的价值观也是在阅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作为教师,我们更应该秉持“学高为师”的理念,通过阅读,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储备,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用一种强大的生命状态带领另一群生命状态,迅速成长,向着阳光努力前行!

读了心灵鸡汤后的感受_心灵鸡汤读后感600_读心灵鸡汤有感1000

【参考】

[1]常胜龙. 教师应该知道的阅读知识[M]. 山西: 山西教育出版社, 2022: 140.

[2]常胜龙. 教师应该知道的阅读知识[M]. 山西: 山西教育出版社, 2022: 6.

[3]萧涤非.杜甫诗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8:45。

[4] 李勇. 二曲集第2卷[M]. 上海:中华书局,1996

[5]常胜龙. 教师应该知道的阅读知识[M]. 山西: 山西教育出版社, 2022: 3.

[6]常胜龙. 教师应该知道的阅读知识[M]. 山西: 山西教育出版社, 2022: 4.

[7]常胜龙. 教师应该知道的阅读知识[M]. 山西: 山西教育出版社, 2022: 93.

[8]常胜龙. 教师应该知道的阅读知识[M]. 山西: 山西教育出版社, 2022: 51.

[9]歌德.诗与真[M].北京:华文出版社,2013:474

[10]常胜龙. 教师应该知道的阅读知识[M]. 山西: 山西教育出版社, 2022: 161.

[11]常胜龙. 教师应该知道的阅读知识[M]. 山西: 山西教育出版社, 2022: 167.

读心灵鸡汤有感1000_心灵鸡汤读后感600_读了心灵鸡汤后的感受

我最近的书系列

读了心灵鸡汤后的感受_心灵鸡汤读后感600_读心灵鸡汤有感1000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fwsgw.com/a/xinling/146474.html

为什么大部分婚姻都是凑合?小学算术题揭开找对象难的真相
« 上一篇 2024-05-29
重大通报陕西微乐西安玩法开挂(证实确实有挂)-知乎
下一篇 » 2024-05-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