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筒中豹子一瞥》
南阳武侯祠位于南阳市卧龙区卧龙山上,相传诸葛亮曾在南阳务农,相传这里是诸葛亮17-27岁间居住的地方,刘备三次来访后便离去。武侯祠是一个很大的景区,老武侯祠包括古建筑群和周边的文化公园,南部新建了一个大型文化公园。
南阳武侯祠始建于金代,历代均有修葺,元至正二年(1298年)重修,清康熙年间增建十景,现存建筑多为清代建筑。
还有一种说法是,此地是蜀汉前将军黄权所建,他找到了诸葛亮故地。公元222年,黄权跟随刘备伐吴,夷陵大败后,无法返回蜀汉,只能向北投降曹魏。公元240年,也就是诸葛亮死后六年,黄权也去世了。按照这种说法,此庙的修建时间是在诸葛亮死后几年,比晋朝还要早。当时,黄权被曹魏任命为益州刺史,驻守河南,南阳恰好是他的辖区。
景区正门外有一座大牌坊,走过一条长路,有一座很气派的大门,这就是景区的入口。进大门,过桥,前面的斜坡上就是卧龙岗。斜坡正面有一座牌坊,中间写着“长龙”,背面写着“忠义延年”。从落款来看,这座牌坊是道光十二年(1832年)重建的。牌坊上刻有一些三国故事的图画。
过了另一道门,在台基上又有一座牌坊,上面写着“汉昭烈王三进之地”。这座牌坊比前一座早一年建成,是光绪二十一年(1831年),相传是刘备三进草堂的地方。
再往前就是武侯祠的山门,建于明崇祯七年(1634年),上面有郭沫若所书的“武侯祠”三个大字。里面是四合院,中间有一座牌坊,上面写着“三代才子”。这座牌坊是康熙癸卯年(1663年)南阳知府王维信所建。三代一般指夏商周三代,这里是指诸葛亮是夏商周之后最杰出的人才,中间几百年再无此人。
牌坊后面是大雄宝殿,是祭祀诸葛亮的主殿。殿内有三个龛位,中间塑有诸葛亮塑像,右边塑有他的长子诸葛瞻,左边塑有他的孙子诸葛尚。一家三代人住在一间屋子里。
诸葛瞻生于公元227年,当时诸葛亮46岁,他有一个儿子,被哥哥诸葛瑾收养。234年诸葛亮去世时,诸葛瞻才7岁,这八年正好是他北伐的八年。诸葛瞻可能没有得到父亲多少亲传,也没有继承到父亲多少的才能,和父亲相比,他的能力很一般。蜀汉灭亡前夕,魏将邓艾偷渡阴平,他与儿子诸葛尚率军抵抗,但是他没有听从黄权之子黄崇的建议,迅速占领了险要的地势,这让邓艾得以长驱直入平原。诸葛瞻父子与邓艾决战失利,双双战死。此时诸葛瞻36岁,诸葛尚19岁。诸葛瞻从他父亲身上继承下来的唯一的东西应该就是忠诚。
拜殿内外多有楹联、匾额,为此类纪念场所之特色,历来甚为盛行,游人喜寄托怀念,题词铭志。
这里最有特色的一个问题,就是诸葛亮出山前是在南阳还是在襄阳,因为襄阳还有一处地方被认为是他出山前居住的地方,叫古隆中,也是著名的诸葛纪念地。这是河南、湖北两地学者和民众关于诸葛亮的一大争论,与两地长期以来构建的地方文化体系有直接关系。
几百年来,行政区划一直在变,诸葛亮的住处现在不一定属于那个行政区,那个地方当年可能属于南阳,现在不一定是,那个地方现在可能不在襄阳,甚至现在南阳、襄阳两处祭祀地也不一定就是诸葛亮当年住的地方。这个很难说,时间长了,出现偏差、出现错误,很正常。
诸葛亮在他著名的(前)《出都上疏》中说:我本是平民百姓,在南阳种地……这是南阳的底气。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明确解释了自己的出身:
我原本是南阳的一个农民,刘皇叔来找我说:“我们和他一起干点什么吧。”我说不行,让他们另找人。他哭着说,既已定下,就你了。我当时背诵了两句诗:
勾力...... (否)
春天的茅草屋里睡够了,窗外太阳已经落山。
南阳还是襄阳?
这一争论在清末道光、咸丰年间达到高潮,河南、湖北两省的文人争论不休。时任南阳知府的顾嘉衡是湖北宜昌人,一边是他的政区,一边是他的家乡。据说朝廷也看热闹,似乎对他的言论很感兴趣。于是他写下一副对联:
我的心在朝廷,不管第一位君王、第二位君王;
你们的名声这么大,何必分襄阳、南阳呢?
这一副对联非常巧妙,既不冒犯任何人,又提高了自己的境界,彰显了自己的格局。
这副对联悬挂在武侯祠正殿门口。顾嘉衡是一位很好的官员,他曾连续担任五届南阳太守,在位近二十年。不过,人们对他的评价更多的是这副对联,而不是他的政绩。武侯祠里有很多他亲笔书写的匾额和对联。
此联旁,还有一联类似的:
心与人同在,不管大小;
利益是天下的,何必争多少呢?
1958年秋,时任共青团中央第一书记的胡耀邦同志到河南调研,在南阳卧龙岗武侯祠,看到正殿大门两侧顾嘉衡所写的楹联,便改写了这副楹联。这一改,表达了自己的感受,成为武侯祠的一段佳话。
2015年,纪念胡耀邦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上也提到了这副对联。
园中宁远楼上还有一副对联,值得一提:
能征服人心,叛乱就会消失。自古以来,人们都知道,士兵不是用来打仗的。
不审时度势,宽严都是不对的,以后治理蜀国,一定要慎重考虑。
这是成都武侯祠最著名的一副对联,叫《攻心联》,是近代学者、政治家赵范于1902年所作,他以古论今,劝诫时任四川巡抚岑春煊的镇压措施。据说毛泽东对这副对联评价很高,1958年毛泽东到成都武侯祠视察时,曾在这副对联前驻足沉思良久。邓小平、江泽民也对赵范和他的对联给予了高度评价。
武侯祠正殿上有一块民国匾额,上面写着“一生小心谨慎”,这也是诸葛亮的一个特点。诸葛亮一生小心谨慎,这句话最著名的例子就是“子午谷谋略”。从蜀汉控制的汉中到曹魏控制的关中,穿越秦岭的栈道很多,但诸葛亮攻魏,多是从最远的岐山出发,意图先占领甘肃东南部的天水、陇南地区,站稳脚跟,再向关中挺进。这是稳妥的做法,但确实是迂回曲折。
当时蜀汉大将魏延提出,经汉中,穿过秦岭,直达关中的子午谷,十天之内就能到达长安。他多次提出,愿意率领五千、一万大军从子午谷出击,打个出奇制胜,和诸葛亮会师,拿下长安。但他的策略始终被诸葛亮拒绝。诸葛亮认为曹魏人才济济,怎么能忽视这样一条战略要道的防守呢?这个操作太不可行了。但在魏延看来,诸葛亮太谨慎了,他的策略没有被采纳,他颇感失望,总觉得自己的能力无法发挥出来。
谁对谁错?
其实两种说法都没有错,只是角度不同。魏延是能想出各种奇策的将军,而诸葛亮是宰相、君主、北伐总司令,需要从全局考虑问题。蜀汉灭亡时,有户籍28万,人口94万,兵力10.2万,占人口的11.5%。这个比例和三国一般的兵民比例差不多(大概是1:10)。但蜀汉人口最少,以当时的社会经济水平,蜀汉百姓压力很大。在那个年代,人口基本代表国力。三国末期,不统计未统计的,只统计户籍人口,东吴人口大致230万,曹魏人口443万。从人口就可以看出三国国力的差异。
在这样的情况下,国力最弱的蜀汉不得不频繁主动攻魏,这进一步增加了国家的压力。一万人对于蜀汉来说不是一个小数目,带着一万人去子午谷碰运气的确有些仓促,一旦失算,损失将是巨大的,诸葛亮不敢冒这个险。即便蜀汉大军真的进入关中,援军太少,也难以一口气吞掉关中。关中这么战略要地,曹魏的防守不可能瞬间崩溃。后世很多人都为魏延的子午谷计划没有被采纳而感到惋惜,但事实上这是极其不可行。
诸葛亮和魏延在是否出兵子午谷问题上的分歧,很可能只是军事路线上的分歧。魏延想要冒险吞并敌人,而诸葛亮则选择稳妥地蚕食敌人。但魏延并没有谋反之意。民间传说和小说将魏延描述为“心怀叛逆,日后必谋反”,这对魏延很不公平。
魏延是刘备手下最得力的将领之一。刘备攻下汉中之后,决定由谁来统领汉中作为益州的北防,是十分重要的。大家都认为这个位置应该属于张飞,张飞本人也是这么认为的。然而刘备却提拔魏延担任汉中太守、汉中都督,这让大家都很意外。魏延说:
“曹操率领天下人来,请为陛下抵御;将领十万大军来,请为陛下吞掉。”——《三国志》
魏延镇守汉中多年,汉中局势稳定。
诸葛亮临终前,将军务托付给杨仪、费祎和姜维,并做好了死后撤兵的安排,但他预料到魏延可能不会听。果然,魏延认为,宰相去世了,棺材和丧杖都该还回去,不能撤兵。宰相走了,我魏延还在,可以主持北伐大局。魏延孤傲,但对蜀汉却没有丝毫的顾忌,这个想法没有错,他觉得自己有了施展才能的机会。更让魏延不满的是,诸葛亮居然把大局交给了他看不起的杨仪。两人矛盾不可调和,魏延与主力分道扬镳。最后,大多数人都支持杨仪,魏延被杀。
当时诸葛亮代表的是正道,如果违背他的路线,就很容易被孤立。不过魏延的想法确实太冒险了,诸葛亮不敢太信任他。而他当时任用的杨仪也是平庸之辈,犯了罪,第二年就被杀了。魏延最后的冲动,导致了自己的悲剧。蜀汉人才本来就不多,魏延死后,更是寥寥无几。他的冒险,也为诸葛亮的谨慎,加上了浓重的注脚。
岳飞写《出京奏疏》像
岳飞手书《出京奏疏》碑(部分)
南宋绍兴八年(1138年),岳飞率军路过南阳,到武侯祠后,恰逢下雨,便在祠内留宿。入夜后,在祠内读完歌颂诸葛亮的诗文后,据说便含泪写下了诸葛亮的《离殇》。武侯祠现存清人刻制的岳飞手书奏疏,是祠内最重要的文物之一。石刻上的玻璃罩,重点刻在“吾乃一介布衣,在南阳务工……”这一段,但少了一个“禹”字,不知道是岳飞的失误,还是刻碑人的失误。
诸葛亮的家乡也因岳飞而得福,两人都忠于国家、肩负使命,都把北伐作为毕生志向。诸葛亮死而后已,一心一意为政,岳飞忠于国家、志向难成。这种相似的精神品质,增加了这个地方的传承感。
拜殿后面是一座清代建造的三姑殿,殿堂正中是诸葛亮和刘备对谈的塑像,旁边还站着一个童子。这里就重现了“草堂对话”这一幕。诸葛亮和刘备的这段对话,一般被称为“隆中对话”,不过隆中似乎在这里有意不提。不知是不是为了避开古老的隆中,襄阳方面认出了这里是诸葛亮出山前的居所。
院内有四块《草庐对话》碑文,为1927年端午节直系军阀吴佩孚到武侯祠游玩时所书,内容为诸葛亮答刘备之问。吴子瑜出身书香门第,书法亦尚可。
吴佩孚手书《草庐对话》题词
草堂里,诸葛亮为当时穷困潦倒几乎无立足之地的刘备画了一幅大图,谋划分天下三分,占据荆州、益州,分两路攻曹,复兴汉室。
伟人的伟大之处在于,他们能够自夸,并且将之付诸实践。
诸葛亮就是这样一个人,草堂十二年,他的谋略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公元219年五月,刘备大败曹操,攻下汉中,风头一时无两,真正到了拥有荆州(部分)、益州的一天。
当然荆州面积很大,并不是他一个人所有,曹、刘、孙三人各占一部分,但只要能占一部分就够了。对于出征来说,非常方便,可以实现诸葛亮“命大将率荆州之军,出至宛、洛……”的计划,也就是从宛城一路出兵到洛阳。宛城就是现在的南阳,在襄阳以北一百多公里处。南阳一带是盆地,地势平坦,从这里去洛阳或者许昌都很方便。
赤壁之战后的荆州三国(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删除)
但好景不长,同年年底,关羽因大意失荆州,兵败身亡,刘备集团失去了荆州管辖,诸葛亮从荆州出兵的计划受阻。此后,蜀汉每次攻魏,都只能越过秦岭,步履维艰,原本双拳出击的计划变成了单拳出击,北伐最终落空。
刘备集团实力不足以同时对抗曹魏和吴国。吴国是他们必须争取的盟友。刘备称帝后,为了收复荆州、为关羽报仇,冲动地攻打吴国。当时诸葛亮反对。结果,刘备在夷陵之战中被吴国击败。
与所谓的篡汉奸曹魏不和,是蜀汉的立足之本,也是刘备收拢民心的旗帜。但对于东吴来说,他们没有与曹魏不和的压力,他们可以和谁都搞好关系,可以光明正大地做中立派。曹魏的选择甚至比蜀汉还多,可以和东吴交好,也可以和蜀汉停战。但蜀汉做不到。在两次败给东吴之后,它的选择越来越少,不仅不能报复吴国,还必须和吴国交好,这样才有余力攻魏。
曹刘矛盾是三国时期的主要矛盾,东吴只是顺势而为。东吴大部分时间都和刘备集团关系不错,但有机会也会果断出手。比如关羽在襄樊前线与曹军作战时,东吴就趁机从背后偷袭,夺取了荆州。没有和东吴搞好关系是关羽最大的失误,让他在关键时刻两面受敌。在诸葛亮的计划中,曹魏是敌人,东吴是盟友,不到万不得已是不能和东吴结仇的。然而,刘备集团最核心的两位人物关羽和刘备,在短短四年间却相继失误,被东吴击败,形势立刻由盛转衰。
对于蜀汉来说,失去荆州管辖是致命的,他们不仅失去了战略要地,还损失了人口和资源。此后,北伐其实已经结束了。诸葛亮八年五次伐魏,最后在军中病逝。他只是知天命,尽力而已。不是他看不清形势,而是刘备的仁慈,让他做了他知道不可能的事情。刘备临死前将儿子托付给白帝,将君臣之间的情感互动推向了高潮。
先主对梁说:“你的才华比曹丕高出十倍,一定能平定天下,最后解决大事。如果继承人有能力,你就辅佐他;如果继承人没有能力,你就自己夺取他。”梁哭着说:“我敢用尽全力,忠心耿耿地侍奉你,为你而死!”——《三国志》
你的才能比曹丕强十倍,一定能稳固江山,成就大业。刘禅能辅佐你,就辅佐他;不能辅佐你,就换掉他,你自己做主吧。
这明显不是在给诸葛亮找麻烦吗?
忠诚是诸葛亮的立身之本,他当然不会代替少主。刘备为了复兴汉室,心胸开阔到甚至愿意放弃自己家族的统治地位(至少是口头上)。这份信任让诸葛亮情绪崩溃。这位领袖为了大业愿意牺牲自己。为了回报这份极度的信任,诸葛亮只能更加忠诚,尽最大努力辅佐少主。
刘备是心理战高手,临终前的这一招,彻底将诸葛亮困在原地,给他施加压力。结果,在蜀汉国力明显不足的情况下,诸葛亮却继续北伐。在生命的最后十年,诸葛亮背负着来自刘备巨大的精神压力。
最近我有时候会在一些视频号上看电视剧,不用思考,心情很放松。有一部十几年前的剧叫《三国》,我之前没有看过。这部剧也是大制作,有很多著名演员,但不是正剧,更像是肥皂剧。编剧水平很低,里面有很多槽点和瑕疵。其中之一就是诸葛亮在蜀汉建立之后,经常自称“蜀汉”或者“蜀”,这是不对的。刘备自称是汉朝的外戚,他建立的政权名字就是“汉”,表示对前两个汉朝的继承。“蜀汉”或者“蜀”是后人为了区别前两个汉朝而给他们起的名字。即使同时代的其他人可以这么叫,他们自己肯定不能这么叫自己。
这是地位问题,不能乱来。用“汉”作为国号,代表着汉朝的延续,是天下的正统。汉与贼不可并存,所以刘备集团主动攻魏,是天经地义的。如果国名为“蜀汉”或者“蜀”,就和魏、吴没什么区别了,是割据,不是正统,攻魏没有根据,也没人支持你。复兴汉室是刘备集团的核心凝聚力和金字招牌,是立国之本。刘备是汉昭烈帝,不是蜀昭烈帝。诸葛亮是汉相,不是蜀相。诸葛亮自称“蜀汉”或者“蜀”,就像戏剧里,孝庄太后自称“孝庄”。
刘备集团最初是由北方人组成的,到了荆州之后,荆州人就加入进来,进入益州的时候,得到了东州人的支持,东州人是比刘备更早进入益州的北方人,主要来自河南、陕西。同时,马超等人也加入了凉州。就这样,北方集团、荆州集团、东州集团、凉州集团,再加上蜀地本地人益州集团,共同构成了刘备集团,非常复杂。这些外来人来到益州,进入了统治阶层,益州人肯定不满意,我们益州人自己就能管理益州,凭什么让你们统治?
为了笼络本地人和外地人,必须打出“复兴汉室”这样的旗号。虽然大家都知道汉室已经不行了,但心里还是有汉室的,就算不支持,至少也不会公开反对,这给了刘备整合各派、在益州站稳脚跟的机会。
这就如同梁山好汉打着“替天行道”的旗号,给自己一个反抗朝廷的正当理由一样,刘备反抗曹操集团,也需要一个正当的理由。
公元229年,孙权称帝。据《汉晋春秋》记载,蜀汉朝廷中发生了一场争论,有人认为孙权既然称帝,与汉帝平起平坐,就没必要与他交往,地位不对,应该坚持自己的合法性,与孙吴断绝关系。但诸葛亮认为与孙吴断绝关系没有资本,如果与孙吴断绝关系,双方有仇,说不定要先与孙吴交手,对方人才济济,不但一时无法取胜,还可能被牵制,让曹魏坐收渔翁之利。如果与孙吴搞好关系,他北上就不用担心东方,但曹魏要分散对东吴的注意力,无法全力在西方用兵。所以当时蜀汉还是派人去向孙权表示祝贺。
形势比人强,诸葛亮深知国力的差距,只能选择务实。
当时,刘备和诸葛亮正在屋里聊天,关羽和张飞则在屋外。院子里还有一间大厅,叫关张殿,里面供奉着关羽和张飞的塑像。他们两人一脸怒容,对兄长三次上门拜访感到不满。
后院有一座纪念性八角形建筑诸葛草堂,内有一块石碑,上面写着“汉代诸葛孔明旧草堂”。既然他曾三次到草堂,那他肯定修建了特定的草堂。至少在清代,这里就有这样的草堂。草堂背面的匾额上写着“南阳诸葛草堂”,取自唐代刘禹锡的诗句:“南阳诸葛草堂,西蜀紫云阁”。
“诸葛草庐”四个大字是郭沫若写的,五个大字是郭沫若在南阳写的,另外四个是“汉画博物馆”、“医圣祠”、“武侯祠”的招牌,以及他为张衡墓碑写的一篇短文。
国内有很多武侯祠或者诸葛亮纪念地,我去过的武侯祠和诸葛亮纪念地,每个都有自己的特色和侧重点。
The Wuhou Tomb in Mian County, Hanzhong, is similar to the Wuhou Temple in Nanyang from the mountain gate to the main hall, and the theme is "Junshan is vast, Mian River is mighty, and the style of the master is as high as the mountain and as long as the river", focusing on combining Zhuge Liang's burial place to sublimate his spirit. The Wuhou Temple in Mian County was built by the Shu Han government, and it looks very crowded and has some official characteristics. The Wuhou Temple in Chengdu seems to focus on Zhuge Liang's administration of Shu. Du Fu wrote in the Wuhou Temple in Chengdu, "Three visits to the emperor frequently troubled the world, and he helped the old ministers in two dynasties", and the second half of the sentence is more in line with the temperament of the Wuhou Temple in Chengdu. The Wuhou Temple in Nanyang focuses on Zhuge Liang in his youth.
新建造的公园非常大,包括Liang的前住所,并在我出来时在田野上工作。 Liang和三个王国文化。
无论Zhuge是否真的生活在这里,这个地方已成为中国最重要的纪念网站之一。 Nanyang对茅草小屋也推出了宣传口号“ Nanyang,一个值得访问三遍的地方”,这是非常合适的。
确切地说,如果您在世界各地都是著名的,为什么要区分Xiangyang和Nanyang,为什么要这么多地关心。
(超过)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fwsgw.com/a/sanguo/2036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