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末年,廖化是一位妇孺皆知的将军。这是因为民间有一句话:“蜀国无将,廖化当先锋”。也就是说,在很多人看来,这是因为蜀汉末年的名将凋零了。这让普通的廖化成为了将军。也就是说,受这句话的影响,大家都下意识地认为廖化的水平不高,是一个比较平庸的将军。但在笔者看来,“蜀国无将,廖化为先锋”。这只是民间说法,在《三国志》等正史中并没有记载。再者,历史上的廖化确实可以称得上是名将。
廖化曾是前将军关羽的首席幕僚。关羽战败后,归孙武所有。他假死回到蜀汉,被刘备任命为益都刺史。刘备死后,转为丞相,从军。后任光武节度使,迁阴平太守,多次参加蜀汉北伐。从官职到右车骑将军,逢年过节,任并州刺史,封钟祥侯。廖化在蜀汉任将军期间,担任最高官职,右车骑将军。那么,问题来了,廖化的“右车将军”的官职和地位到底是什么?
一
首先,景耀二年(259年)六月,廖化升任右车将军,并授嘉节权。又出任并州刺史,封钟祥侯。其官职与张仪平起平坐,但高于真军将军宗毓。当时,张仪担任左超旗将军。在古代历史上,由于有“左为卑、右为上”的习惯,右车将的地位普遍高于左车将。同样的道理,对于汉末三国时期常见的四将来说,右将军的地位通常高于左将军。当然,无论是左骑兵将还是右骑兵将,都属于骑兵将的级别。
车将军是古代历史上高级将领的正式名称。汉制,金印紫绶,军衔仅次于大将军、骠骑将军,高于护卫将军及前、后、左、右将军,级别高于大臣,或同高。正如三位公爵。西汉时期,车骑将主要担负着征伐叛将的职责。一旦发生战争,他们就会拜官出征,然后就被解除职务。东汉末年成为将军的永久爵位,唐以后被废除。而且,车骑将军、京城侍卫、掌管禁卫军,都是二级武官职位。
二
由此可见,汉末三国时期,车骑将军的地位仅次于骠骑将军、骠骑将军,自然不是一般的将军。再者,担任车骑将军的将军有魏、蜀、吴三国。三国皆是名将。比如蜀汉历史上,第一位车骑大将就是张飞。张飞之后,吴仪、张仪等名将都担任过车将。相应地,在曹魏阵营中,张郃、郭淮等名将担任车骑将军。廖化被封为车骑将军时,因蜀汉骠骑将军一职空缺,只有姜维将军的官职比廖化高。
也就是说,在蜀汉武将中,廖化在当时已经是排名前二的人物了。而这无疑是廖化能力的最好体现。对于廖化来说,他曾经是关羽的部下。关羽战败后,廖化本来可以投奔东吴。然而他却冒着巨大的风险,选择从东吴潜回蜀汉。因此,在公元221年至222年的夷陵之战中,廖化得以跟随刘备征伐东吴。夷陵之战,刘备被名将陆逊击败,廖化跟随刘备退至永安白帝城。
三
章武三年(223年)四月,刘备病逝于白帝城。五月,太子刘禅即位,改元为建兴。廖化升任宰相参军,后任光武节度使、阴平县太守。此后,诸葛亮和姜维都非常重视廖化。对此,在笔者看来,这不仅是廖化能力的体现,更是因为廖化在蜀军中有着深厚的资历。比如关羽的部下,要么被杀,要么投奔东吴。诸葛亮北伐和姜维北伐几乎只有廖化一人参加。
到了公元259年,廖化因屡立战功,有资格担任右车将军,成为蜀汉仅次于姜维的军事将领。也就是说,这意味着蜀汉武将之中,能够指挥廖化的,只有姜维一人。廖化除了车骑将军一职外,还被后来的师父刘禅赐予节令权,兼任并州刺史。借借、借(俗称“借”)用来象征和维持节日。皇帝把这个节日借给那些执行临时任务以恐吓一方的大臣们。等官员的临时使命完成后,祭典就会收回。汉末三国时期,深受皇帝信任的武将,往往被授予甲节或甲节岳的权力。
四
最后,至于并州刺史一职,那就是遥遥无期的情况了。三国时期,并州是曹魏的领地,即并州刺史廖化并不能实际管辖并州。比如,蜀汉王朝建立后,刘备任命马超为凉州刺史。当时的凉州也不是蜀汉的领土。因此,对于廖化来说,最核心的官职自然是右翼骑兵将军。正是凭借这个官职,廖化甚至可以批评姜维将军。景耀五年(262年)秋,姜维率兵出狄道,北伐曹魏。廖化说:“如果不约束自己的军队,你一定会承受后果。”他说的是博越(姜维的话)。他既聪明又睿智。他没有超越敌人,也比敌人弱,但他的部队却不满意。怎能幸存?”同年十月,姜维在后河被邓艾击败,退守塔中。
值得注意的是,公元262年被邓艾击败后,姜维北伐中原自然就划清了界限。因为一年后,司马昭发动了魏蜀战争。在魏蜀之战中,廖化作为右骑将军,跟随姜维将军抵抗钟会的军队。不料邓艾潜入阴平,迫使刘禅放弃抵抗。景元五年(264年)春,钟会之乱平定后,廖化与宗毓内迁洛阳,但在途中病逝。总的来说,对于老将廖化,当时的人说:前有王(王平)、鞠(鞠富),后有张(张毅)、廖。 (引自《华阳国志》)对此,在笔者看来,这意味着廖化与张仪、王平一样,都是蜀汉的顶梁柱。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fwsgw.com/a/sanguo/2101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