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古典小说《三国演义》风靡一时,被毛宗纲誉为“才子第一书”,寓意不读《三国演义》而自称“才子”的人,将被世人嘲笑。相较于其他三部巨著,《三国演义》在遵循历史背景的同时,又宣扬封建正统思想,更受统治者的青睐,因此,几乎没有受到统治阶级的压制和干涉。据说努尔哈赤曾以《三国演义》为参考,领悟出一套政治谋略和军事本领。而讲“造反”的《水浒传》、讲“兴亡”的《红楼梦》、讲“天宫”的《西游记》等,题材和思想都更为敏感,能保存下来流传至今,实属幸运。
《三国演义》的扶刘贬曹倾向,本质上维护了封建正统,因而在封建王朝覆灭后的新文化运动中,不可避免地被列入了“批判糟粕”的名单。比如鲁迅先生就曾有一句经典的评语:“刘备说得老实,其实是假的;诸葛亮说得聪明,其实是妖魔。”相反,开辟了新时代的曹操却受到极高的推崇,这大概也是出于政治的需要吧。
进入21世纪,人们的物质生活逐渐丰富起来,对精神文化的追求也更加迫切。《三国演义》早已家喻户晓,很多读者不再满足于阅读小说,而更加关注汉末、三国的历史。《三国志》、《资治通鉴》等史料也逐渐受到关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率先引发了全民关注历史的潮流。王立群、康震、易中天等教授对历史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以至于普通人茶余饭后谈古论今时,常常会说“那只是演义里的虚构,真正的历史是如此这般”。
的确,“历史是一面镜子,照出一个国家的兴衰。”真实的三国历史比虚构的更耐人寻味。接下来我要讲的魏蜀吴三国政治格局的演变,可能不是大家在百家讲坛上听过的东西,但它却影响了中国古代历史的走向。
建立一个政权,不是那么容易的。古人说,要天时、地利、人和,要“顺天意、顺民意”,才能建立国家、建立政权。归根结底,要有强大的“政治向心力”。俗话说:“疆土之民,不以疆土为界,国之安危,天下之主,不以兵器之利为大,有道者多帮手,失道者少帮手。”这里的“道”就是指政治向心力。可以说,乱世争霸所需要的人才、物资、兵士、钱粮等一切资源,都必须有足够的“政治向心力”才能获得。 众所周知,真正到了三国时期,蜀汉无论是人口还是土地都是最弱的,而曹魏是最强的,东吴则居中。其中的奥秘就在于,蜀汉只有一个“政治向心力”,而曹魏和东吴都有两个“政治向心力”。
无论是《三国演义》还是《三国正史》,曹操都绝对无愧于“太平能臣,乱世奸雄”的评价。从他下诏讨伐董卓开始,便开始了波澜壮阔的创业历程,通过个人的才华与魅力,招揽了无数人才,打造了一个“群星璀璨”的强大政治集团,绝对可以称得上是一股“政治向心力”。但不可否认的是,曹魏集团的发展离不开另一股“政治向心力”,那就是虽已暮年却未亡的汉朝,也就是汉献帝刘协。曹操早年四处征战,就是为了遵纪守法,达到自己打仗有正当理由的目的。 他打着“挟天子以令不顺”的旗号作战,所向披靡。除了汉朝的忠臣外,包括汉献帝刘协的外戚、曹操的左膀右臂颍川荀彧以及一些投降的将领也因为汉朝的号召而投奔曹操。这是汉朝四百年来的传统,与汉武帝时期实行的“罢黜百家、尊儒尚儒”息息相关。古人看重其名,就连忠义千秋的关羽也曾短暂地为曹操效力,但名义上也要自称“忠于汉朝”,汉朝观念的影响可见一斑。 直到曹操基本统一北方之后,在浴血奋战、立下功勋的过程中,一些效忠汉朝的将领才逐渐投奔了掌握真正权力的曹操。
东吴还有两股“政治向心力”,与曹魏不同,各有特点。一股是以孙坚为核心、集聚在淮河、扬州一带精英阶层的义军,也是“小霸王”孙策创业的队伍。周瑜、二张、吕范、鲁肃等都是出自这一群体。另一股则是吴、惠,包括后来的荆州世家大族,以顾、吕、朱、张四大家族为代表。夷陵之战,陆逊大败刘备大军,将这些家族势力推上了政治的巅峰。这两股“政治向心力”也把东吴政权的资源整合得非常好。
相比较而言,蜀汉的“政治向心力”只有刘备本人。陈寿评价先主刘备“心胸宽广,博学仁厚,有高祖遗风,是英雄”,“谋略战术虽不如魏武,但坚韧不拔,不逊于人”,非常贴切。刘备从出身到性情,几乎就像是高祖刘邦的翻版。论实力和资本,他比不上曹操,更不如汉末的其他英雄人物,但他很好地把握住了“名声、民意”这面旗帜,走出了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他信任部下,行仁义侠义,从而团结了关、张、赵等勇士,以“恢复汉室”为己任,也吸纳了诸葛亮、庞统等人才。 刘备的“政治向心力”是要把复辟汉室的意志贯彻到底,那么如何贯彻呢?他自己宣称“曹操性急,我宽容;曹操暴戾,我仁厚;每反曹操,事必有成”。虽然他起步慢,势力弱,但他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都在与汉末最强军阀曹操斗争到底。这份坚持和韧劲,造就了“三分天下”的格局。但作为唯一的向心力,刘备能做的也有限,或者说认知有限。在从徐州到荆州再到益州的位移中,刘备的足迹遍布了大部分中国土地,比长征还要多。这期间,他只聚集了关、张、诸葛等有限的人才作为核心,其余大多处于集团的边缘。 刘备对于这股来自不同地区的地缘政治力量缺乏掌控,间接导致他“半途而废”,所以刘备的根基注定无法超越曹操和孙权。
举一个明显的例子,在汉末三国的战乱中,人才转阵营的情况比比皆是,要么投降,要么跳槽,要么造反。总之,老百姓没有了立足之地,人才必然流失。在这方面,拥有两股向心力的曹魏对人才管理得当,这些人才群体要么团结在曹操周围,要么投奔献帝。曹操作为权臣,其实掌控着献帝人才的命运。这就意味着曹魏所损失的人才微不足道。充其量,将姜维、王平这样的将领投入蜀汉,并不会动摇这个政权的核心(姜维出身于边缘的孤苦士族,王平不过是个不识字的五斗米信徒)。其人才资源的核心,依然是士族,也就是荀、陈、钟、司马等大家族。 曹丕登基称帝后,急需笼络士族,以至于陈群所创的“九品制”也一直沿用到清朝。至于东吴,北方士族是孙家的开山祖师,他们为江东的根基而努力,不会轻易放弃。赤壁之战前唯一的“投降论”,源于汉献帝的“政治向心力”。一旦孙权敲定作战计划,他们又重新团结起来。吴、徽两家本是江东人,根源复杂,利益相通,任何一家人如果抛弃故土,投奔他国,都无异于自取灭亡。反观刘备集团,除了“桃园三杰”外,人才资源横跨徐州、荆州、益州,地缘矛盾十分尖锐,根本没有政治向心力。 所以,关羽北伐失败,荆州傅士仁挑起内乱,徐州糜芳投降东吴,益州孟达叛变投魏,直接导致了荆州失守,关羽身亡。后来刘备东征吴,又再次疏远了益州人才集团,兵败而归,从而毁掉了蜀汉崛起的可能。
看起来,两股“政治向心力”要比一股强,但事实真是如此吗?
显然不是!因为曹魏与东吴内部斗争的血腥残酷,比三国之间的战争还要惨烈。相反,蜀汉在诸葛亮儒法结合的统治政策下,享受到了和平稳定的政治局面。只有两股力量目标一致,二大于一。如果这两股“政治向心力”相互竞争,那就像人体内肠子与心肝相搏,谁能承受得了?曹操一生没有当上皇帝,继承霸权的曹丕成功篡汉建国。曹家看似统一了原本的两股“政治向心力”,但父子二人都没想到的是,“双向心力”格局的种子早已种下,承受苦果的,却是自己曹家的后代。 曹魏政权前两代,君主还是有一定的才能的,但一旦君主弱小,权臣就会迅速崛起。谁让曹孟德就此起而攻,立下“好榜样”呢?当初,权臣还是曹爽这个曹家的人。但曹爽这个家犬,显然不是司马懿这个老狼的对手。高平陵政变后,司马懿剿灭了曹爽的三个宗族,夺取了曹魏的实际权力。司马师、司马昭兄弟相继平定了“淮南三叛”。从此,曹魏形成了新的双核心,成为另外两股“政治向心力”。但因缘巧合,曹家被镇压,屠刀交到了司马家。
东吴亦是如此,著名的“两宫之争”表面上是太子孙和与鲁王孙霸争夺皇位,实则是孙家与世家的博弈。也正是在这场斗争中,孙权推翻了位居官场顶端的陆逊,但两方势力最终陷入了两败俱伤的局面。之后,孙吴出现了权力的空窗期,被皇室兄弟孙峻、孙臣乘机掀起又一场血雨腥风。
总结来说,蜀汉先亡,但刘禅长寿,四川很快恢复秩序。魏、吴则继续痛苦存在,最终只为司马家做了嫁衣。可惜司马家的后代不负众望,在内讧自残中,把偌大的国家变成了五胡混战的战场。政治格局对政权的稳定至关重要。
历史总是照耀现实,给我们提供宝贵经验。事实证明,深受大一统思想影响的中国人民痛恨二元政府统治。二元政府结构难以维持,至少在中国如此。因此,我们需要的是一个有足够强“政治向心力”的政党来领导,强大到对内控制核心,对外控制外围,从而巩固国家,确保国家安全。
当然这些都已经实现了,相信还会进一步完善。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fwsgw.com/a/sanguo/2000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