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集团在发展过程的初期,曾经有一个爆发的高峰时期。就是在兖州击败青州黄巾余党,并且收编三十万青州黄巾降卒。这个数字可以说是比较恐怖的了。而等到“官渡之战”的时候,曹操的兵力反而是捉襟见肘,远远比不少袁绍的兵力。袁绍投入在“官渡之战”中的兵力在史料中记载得很清楚,大概在十万左右。那么在这场生死决战当中,曹操的三十万青州黄巾降卒哪里去了呢?
曹操收编青州黄巾降卒
曹操收编青州黄巾降卒,时间是在东汉初平三年(即公元192年)。在当时曹操的身份还只是东郡太守,东郡隶属于兖州。曹操的身份可以视为袁绍的盟友或者小弟,在各路军阀当中并不算特别强盛。不过这个时候有一个巨大的机遇摆在他的面前,就是青州黄巾余党入侵兖州。
青州、徐州黄巾余党一直是东汉朝廷的老大难问题,因为东汉朝廷内部也是矛盾重重,没有精力处理青州、徐州黄巾的问题。从中平五年到初平三年(即公元188年到192年),青州黄巾余党的数量滚到了百万之巨。青州黄巾打算去找另外一支黄巾余党——“黑山军”汇合,但是在北渡黄河之后遭到了公孙瓒的迎头痛击,所以选择取径兖州,顺便在兖州搞搞破坏。袁绍的另外一个盟友——兖州刺史刘岱出兵镇压青州黄巾,结果兵败战死。兖州就失去了长官。
曹操在兖州是非常有声望的,他本身的军事能力很强,在东郡站稳脚跟。济北相鲍信、陈留太守张邈都是曹操的好友。所以在陈宫、鲍信、张邈等人的运作和支持下,曹操暂领兖州牧,袁绍也默许了。曹操当上兖州牧,自然也要负责兖州一方平安。所以百万青州黄巾的威胁就落到了曹操的肩膀上。曹操其实兵力并不多,而且很多是缺乏训练和经验的新兵。虽然青州黄巾的战斗力也不太高,要不然也不会二十万输给公孙瓒的两万。但是毕竟是数量太多了。曹操军队的战斗力也远不如久居边陲,拥有大量骑兵部队的公孙瓒。
曹操和青州黄巾之间爆发了激烈的战争,曹操一度陷入困境,鲍信也战死在这场战争当中,给曹操造成很大的打击。虽然过程很艰难,但是结果还是曹操获得了胜利。不仅稳定了自己对兖州的统治(虽然并不牢固,后来爆发大规模叛乱),还收编了这支百万之巨的黄巾余党。其中有三十万是降卒的身份,曹操从中挑选精锐组成“青州兵”。虽然具体数量不详,但毕竟基础太大,规模大概也不小。
“官渡之战”中兵力的短缺
在初平三年曹操收编三十万青州黄巾降卒,后来在建安五年(即公元200年),曹操和袁绍早已反目成仇,爆发了著名的“官渡之战”。时间已经过去了将近十年,曹操也打下不少地盘。按理说曹操的兵力应该不会太少,毕竟有三十万青州黄巾降卒呢。但是实际上曹操在“官渡之战”当中的兵力少得可怜,几乎全程被袁绍的十万大军所压制。
《三国志》中对各个战役的兵力记载并不算详尽,不过还是在“官渡之战”的记载中留下一些数字。“官渡之战”是一场大规模战役,在“官渡之战”的局部战役“延津之战”中,曹操的骑兵不足六百;在正面战场,也就是曹操和袁绍本人在官渡相抗的过程中,陈寿记载曹操“兵不满万,伤者十二三。”虽然官渡战场上的兵力并不是曹操集团的所有兵力,毕竟曹操还需要分兵保护粮道、袭击粮车、处理刘备在汝南的活动,在其他地方也有兵力分布。尽管如此,“兵不满万”的情况也太严峻了。
这些记载遭到了裴松之的吐槽。裴松之检索《三国志》其他内容,钟繇曾经从关中给曹操支援两千良马,所以曹操的骑兵数量不可能只有六百;另外曹操能够顶住袁绍的十万大军的压力,袁绍连营给曹操施加压力,曹操也不可能只有这些兵力。而且裴松之还特意提到“青州兵”。裴松之说曹操起兵的时候就有五千规模,后来又收编三十万黄巾降卒。除此之外还有其他被消灭、吞并的势力。所以裴松之认为这些数字不可信。
三十万青州黄巾降卒为什么没有出现在“官渡之战”
在初平三年曹操收编三十万青州黄巾降卒,到建安五年曹操对抗袁绍“兵不满万”,这样看矛盾就比较明显了,裴松之也怀疑陈寿的数据。不管陈寿的数据有多大水分,至少在“官渡之战”中的前中期,曹操一直是被袁绍压着打。那么规模可观的青州黄巾降卒哪里去了呢?为什么没有出现在“官渡之战”,对抗袁绍的十万大军呢?小编认为有两个原因。
“青州兵”的规模可能有缩水
在初平年间,“青州兵”的规模应该是比较可观的。毕竟有三十万的基础。在汉末三国时期初期这个数字非常了不得了。不过这个规模未必能够一直保持下去。将近十年的时间不仅代表持续发展,也存在突发事变。
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发生在兴平年间(即公元194年到195年)发生的“兖州之变”。因为曹操杀死名士边让,让他在兖州的名望出现巨大隐患。等曹操进攻徐州的时候,陈宫、张邈等人就转头支持吕布与曹操争夺兖州。这次变故对曹操的打击非常大。“兖州之变”爆发初期,曹操手中直接控制的地区只有三个县。雪上加霜的是当时又遇到极其严重的饥荒。让曹操和吕布都陷入困境。曹操不得不借助袁绍的力量,甚至还有彻底投靠袁绍的想法。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曹操很难养得起大规模的军队,所以“青州兵”可能经过大幅缩水。
“青州兵”战斗力不高
很多人认为“青州兵”是一支精锐部队。在百万青州黄巾余党当中,“青州兵”算是精锐部分。但对于曹操集团来说,“青州兵”就担不起精锐的评价了。《三国志》中记载很多“青州兵”的表现,可惜都不算特别好。在“兖州之变”中,曹操进入濮阳与吕布决战,因为“青州兵”率先崩溃导致大败;在曹操与张绣之间的战争中,曹操被张绣击败,在溃退的路上“青州兵”对其他军队劫掠,被于禁发现并且阻止;在曹操去世之后,部分“青州兵”还出现了哗变。
总而言之,“青州兵”作为黄巾余党出身,战斗力不高,军纪不严肃,对曹操的忠诚度也有问题。可能是为了安抚“青州兵”,曹操还给“青州兵”一定的优待。在“官渡之战”这样重要、艰难的战役中,“青州兵”有没有能力承担重任,曹操能不能信任“青州兵”都是严重的问题。这也是曹操收编大量青州黄巾降卒,却没有改变“官渡之战”袁强曹弱的局面的可能原因了。
参考文献:《三国志》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fwsgw.com/a/sanguo/1999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