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四年你必须上一次他的课。” “这个老师真有趣。”
在北航(以下简称北航)的思想政治课上,我们经常听到学生们这样的评价。 学生们口中的“他”,是北航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高宁。
上课时,高宁喜欢拿着麦克风走在学生中间,随时引用历史资料和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启发学生思考。
图为高宁走在学生中间去上课。北航供图
3月15日中午11点,新京报记者联系上高宁时,他正在备课。 高宁表示,思政课内容需要根据国家政策随时更新,自己也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库,把最前沿的知识传递给学生。
白天备课,反复总结上节课的经验,晚上赶到北航沙河校区给学生上课,已经成为高宁生活的常态。 多年来,高宁坚持把课安排在晚上,从7点到9点30分。 “我的课有两个半小时,课后我要和学生沟通,解决他们的困惑。”
“这其实是想告诉学生,老师愿意把最多的时间花在课堂上,而不是匆匆进进出出,因为课堂大如天。” 高宁认为,思政课与其他课程不同,学生可能存在一些思想困惑。 如果不想当着其他学生的面向老师提问,老师就应该主动创造机会,让学生能够心平气和、基础扎实地敞开心扉提问。
习近平总书记发表“3月18日”重要讲话的三年来,高宁也见证了思想政治课的发展。 最大的变化是思想政治教师的数量越来越多,师资力量越来越强。 “随着国家和学校对思政课的重视,我们的师资力量几乎增加了一倍。” 高宁认为,今后,我们将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政治课的重点是提高素质。
对于思政课教学改革,高宁坚持“守正创新”,“创新”必须建立在“守正”的基础上。 他认为,一旦脱离思想理论本质,只讲亲和性、针对性,就可能成为心灵鸡汤而不是思政课,从而偏离思政课建设的方向。 。
对话
老故事讲新意,用“思”启发学生“思考”
新京报:当今的思想政治课必须不断改革创新。 这对教师提出了哪些要求?
高宁: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是党中央的要求。 因为思想政治课的内容在不断变化,所以我必须不断更新教学内容。
比如,我们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称为21世纪马克思主义。 那么,它是如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或者说,它在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维度上有怎样的坚持和发展呢?
以科学社会主义维度为例,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思想之一,就是高度重视和凸显无产阶级政党建设及其在马克思主义事业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 既强调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又强调全面从严治党、勇于自我革命,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贯逻辑主线之一。 从党的十九大报告到今年全国两会提出的“五条必走路”来看,确实如此。 那么,“全面从严治党”与“勇于自我革命”是什么关系呢? 这就需要把习近平总书记今年年初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融入思想政治课。 党的理论创新不断推进,思想政治课教师要随时备课。
新京报:思政课教学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 如何让课程内容更加生动?
高宁:我们应该以“熟悉的知识而不是真知”的案例作为教学的切入点。 从网络上常见的、新闻中频繁播放的、教科书上经常讲述的“老”故事中讲述新的、深刻的含义。
我认为最初的要求不是要生动,而是首先让学生了解党的创新理论和国家最新政策。 有时为了生动而牺牲了很多东西,我认为这是错误的。
例如,一些影视剧的情节非常生动,可能会激发学生的情感,但很难深入地解释理论。 而且,党的理论是不断发展的。 因此,思政课首先要向学生传达理论要点,对学生经常听到但没有深入思考或不能把握的问题,要讲清楚,让他们明白事物背后的逻辑。
只有“虚知”才有教学的必要性; 只有“熟悉”才有师生对话的可能。 思政课的目标是“政治”,但关键在于“思”。 要用“思想”冲击学生的“思维”,启发学生“思考”,从而提升自己的“思想”,自觉地将自己的未来融入到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之中。
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立场
新京报:党史是思想政治课最重要的教材。 您认为如何让历史生动起来?
高宁:现在材料五花八门,包括音频、视频等,讲得生动很容易,但问题是要深刻。 习近平总书记阐述了宏伟历史观和正确党史观。 为什么要强调“见”呢? 因为“观”是历史思想的深刻性,而不是案例的新鲜度。 因此,我们的重点不是把历史带入生活,而是建立一个大的历史视野。
新京报:在当今信息多元化的时代,如何向年轻人传达和树立大历史观? 思想政治教师遇到哪些困难?
高宁:这个困难可能是因为现在新鲜的东西太多了,很难辨别真假。 教师在面对海量信息时也会遇到同样的问题。 我认为,教师最重要的是要关注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和精神要求,把思想统一到“两个维护”上(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和全党的核心地位(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我认为当代中国大学生最大的特点就是自信、自强。 他们与新时代一起前行,感受中国的快速发展。 他们中的许多人出生后经历的第一个重大事件是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 这是中国开始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历史时刻。
青年大学生对党和国家充满信心。 他们对社会热点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看法是很正常的。 思想政治教师要做的就是引导学生客观地认识当代中国,特别是十八大以来我们所发生的新的理论变化。 实践层面的历史性跨越、历史性成就、历史性变革,让同学们感受到十年来的中国速度、中国精神、中国力量。 例如,在谈到党的十八大以来的生态文明建设时,我会以2013年春天北京的严重雾霾为例,告诉学生生态文明在起步阶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新时代的着眼点,用生态文明成果诠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力量。
博物馆备课、长征路教学
新京报:疫情发生前,您带着学生到各地调研学习,一起吃饭、一起生活、一起工作。 为什么当时要做这些探索?
高宁:这是北航的要求。 我们不仅要读历史书、读回忆录,更要了解新时代的政策是如何落实的。 因此,校党委当时提出,教师要在博物馆备课,在长征路上授课。 为了准备博物馆课程,你需要看更多的展览,因为博物馆里有新的和经典的。 很多展览不仅全面,而且立体,比教科书更直观。 长征路上的教学,就是把社会实践作为思想政治课的“练兵场”。
2017年,我们前往陕西省延安市延川县梁家河村,带着学生探寻习近平总书记的青春足迹。 2018年,改革开放40周年,我们重回改革开放之路,带学生来到深圳,看华为、比亚迪等专精创新型企业,看城市、看企业的变化。 2020年寒假,我们前往江西鹰潭考察智慧城市。
北航的社会实践实行双导师制。 专业导师负责解决专业问题,比如科技如何服务国家、社会; 思政导师对学生进行政策、写作、思考、研究等方面的指导,通过这些实践项目,培养学生文献综述、政策研究的能力,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帮助学生找到衔接点。他们的兴趣或专业与国家需求之间的关系。
新京报:上好思政课,教师非常重要。 你们团队如何培养年轻一代思政教师?
高宁:北航思想政治教师的来源是开放的,不限于纯粹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 今天的思想政治课涉及方方面面。 比如,我们近年来引进了几位具有国际关系背景的老师来授课。 因为我们要立足两个大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大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必须对二者的关系有理论上的把握。中国与世界之间。
党的十九大后,北航思政课做了三件事:一是思政课特色化,二是思政课与课程融合发展,三是思政课与课程融合发展。思政课教师深入学生“一站式”社区,天天呆在楼里育人。这三件事的本质就是“走下讲台当老师,走出去”课堂上讲思想政治教育,设立专题讲思想政治教育”,尽可能贴近学生,拓宽“大思想政治教育”格局。
新京报记者刘洋校对赵琳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fwsgw.com/a/xinling/770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