疲劳可分为两种:身体疲劳和精神疲劳。 真正的累是“发自内心的累”,而现代人说累,大多也是发自内心的累。 “疲倦感”低的人,往往容易被负能量“支配”。 “当别人看到问题时看到希望,当别人充满希望时看到问题。” 化负能量为正能量,不是一碗心灵鸡汤,而是人生不可或缺的修行。 接地气+正能量:让你远离“低疲劳点”
国庆假期后的第一个工作日,我在微信朋友圈看到在北京工作的意大利女孩Natalie的帖子:“人累了的时候,不会哭,不会闹。 因为真的累的时候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你只想一个人呆着,或者只是回家躺在床上,所以有人不会抱怨累。 不是他们不累,而是他们累了。 这种疲倦是我前进的动力。 “27岁的娜塔莉是一位中国问题专家,每次她发朋友圈,我都会鼓励这个骨瘦如柴的小女孩离开佛罗伦萨温暖的家,独自来北京打工。女孩。”
有人说现在的年轻人太“累”了。 记得早年我和姐姐们讨论过“低泪点”和“低沸点”的问题,也就是“容易感动”。 这些年来,“累点”已经成为一个新术语。
“低疲倦”也是一种亚健康状态。 真正的累是“心累”
网上有人总结了“感觉累”的几大症状: 1、早上懒得起床,起不来; 2. 当公共汽车来时,我不想跑去追它。 3、上楼时经常绊倒; 4、不愿意见上级和外人; 5、喜欢躺在沙发上或者把脚伸在桌子上; 6.容易腹泻或便秘; 7、总想睡觉,但上床后却不容易入睡; 8、“累”很容易变成“泪流满面”; 9、工作或阅读时注意力难以集中; 10、心悸胸闷,总有一种说不出的难受的感觉。 其中,满足3项,“疲劳点”就低; 如果满足9项,那么就不仅仅是“疲劳点”问题了,很可能是疲劳过度。
其实,疲劳可以分为两种:身体疲劳和精神疲劳。 真正的累是“发自内心的累”,而现代人说累,大多也是发自内心的累。
10月9日,长假结束上班第一天,我在朋友圈发帖:“想要毁掉一个人,就让他放个完整的假期吧。”
小时候,我们周六必须去上学,父母也必须去上班。 那时候父母晚上都会加班,而且都是体力活。 我想我从来没有听过他们哭累了。 妈妈总说:“年轻的时候,就有无穷无尽的精力。”
如今,生活条件越来越好,每周五个工作日,假期也越来越多。 为什么现代人越来越累?
仔细观察可以发现,“低疲倦”的人往往情绪波动较大,感知力变得迟钝,工作效率低下,常常感觉身体被掏空。 这实际上是一种亚健康状态。 要改善这种状况,需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身体方面,二是心理方面。
身体赶走“疲倦”:努力踏踏实实生活
我认为现在的年轻人“疲劳度较低”的原因是“缺乏运动”和“缺位”。 近年来,家长和学校一味追求“成绩为王”,忽视了孩子的体育锻炼; 电脑网络、手机的普及,让大自然在孩子的成长中逐渐“缺席”。
现代生活的优越便利,不知不觉地剥夺了我们很多实践的机会。 比如,开车旅行为我们赢得了更多的时间,但有多少人因此而废了腿? 当我在外面散步时,尤其是在阳光明媚、鲜花盛开的时候,我经常看到人们把车停在路边。 他们不是出去散步,呼吸新鲜空气,欣赏路边的花草。 坐在车里,看手机,玩游戏……那一刻,我常常有一种冲动,想冲上去,拉他们下车去散步。
有些人有运动的欲望,却沉迷于健身房,花钱买卡、买器材、请教练……社区周边,健身房发展最快。 我并不反对去健身房锻炼,但我想说:请尽量在大自然中散步、跑步、锻炼身体,因为你需要脚踏实地。
人类作为一种生物,需要阳光、雨露的呵护,也需要与土地的亲密接触——接地气。 2013年美国的一项研究表明,“接地”(皮肤与大地接触)可以减少甚至预防受伤后的炎症,包括发红、肿胀、疼痛和功能丧失。 研究过程中,参与者坐在椅子上,脚底踩在与大地相连的导电垫上,每天进行30分钟的“接地”疗法,效果神奇。
这些年来,每天中午12点,我都会准时出去接地。 散步时,我也会刻意选择社区或公园内绿树成荫、未铺砌的小路。 泥土的香气,甚至是灰尘的味道,让我浑身舒服。 有时候,最好的休息不是睡觉或休假,而是做不同的事情。 正如蒋勋所说:“当我们回归自然,去山路上散步,在海浪中漂浮,可以帮助身体恢复原有的平衡。”
心理驱“累”:勇于“转正”负能量
马云曾说过:“化负能量为正能量,是这个时代最稀缺的能力”。 “疲倦感”低的人,往往容易被负能量“支配”。 人生是一碗五味杂陈的汤,有悲伤,也有欢乐。 对于成年人来说,压力无处不在,但面对压力时,不同心态的人往往会导致不同的结果。 “当别人看到问题时看到希望,当别人充满希望时看到问题。” 这也是成年人需要培养的一项技能。
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有一个著名的“自我实现预言”效应理论:实验证明了不同的心理预期对结果的影响,即现实会不自觉地向我们想象和预期的方向发展,而我们最终会表现得如何好或多差。表现往往是由你最初的心态决定的。
在“自我实现预言”效应的影响下,我们身边的很多人逐渐养成了消极看待生活一切的习惯,直至成为一个消极的人。 消极的人通常“疲劳点”较低。
变消极心态为积极心态,并不意味着面对挑战时说“我能行”或“我能行”,然后就坐下来享受结果。 真正的改变和进步需要我们脚踏实地不断努力。 将负能量转化为正能量,不是一碗心灵鸡汤,而是人生不可或缺的修行。
所谓正能量,就是感恩昨天、乐观今天、展望明天。 “苦心劳筋骨”,从生活方式出发,提升思维意识,是我们告别“低疲劳”亚健康状态的出路,也是我们拥抱幸福的捷径。 (胡杨)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fwsgw.com/a/xinling/699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