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爆红、热点都不是运气或偶然,比如前年的粉丝经济、去年的段子手、近几年的网红。每一波网络热点、每一波偶像更替,都源自代际审美的交替、网络文化的变迁。低调版“苏菲玛索”Papi酱的崛起,点燃了大众和资本对“网红”的热情与期待,也是新一代网红崭露头角的预演。
虽然我们在独立思考、技术创新上还比较慢,但是我们在“玩概念”、“大忽悠”、“扎堆”方面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既然P2P、众筹要不行了,那就试试直播平台、网红经济吧。
资本圈在行动,营销圈也要行动。如果我们不想用资本圈精心包装的“网红经济”等热词来形容火爆的网红现象,我们可以用“网红营销”等更加低调的词汇,去设想如何抓住走在风口浪尖的新生代网红,静待大风口的到来。
░ 新一代影响力人士
对于新生代网红,我们至今还没有一个完整统一的定义。
据中国青年报调查显示:79.9%的受访者认为,网红是追求名气的年轻人;43.8%的受访者认为,网红是通过整容、谎言包装自己的骗子;40.5%的受访者认为,网红是搞粉丝营销、卖劣质产品的淘宝卖家。
撇开这次调查的“政治正确性”和酸味,我们可以总结出新一代“网红”的特点:
95后兼顾外貌和内在的年轻人占领了网络,姚晨、小S、千禧一代的时代即将过去,你曾经吐槽过的“又放暑假的小学生”,你曾经不屑的二次元AB站、电竞女王小姐姐,都从非主流华丽转身成为主流。曾经的小学生用大拇指投票,让“集美貌与智慧于一身”的女性、“我不管朋友有没有钱,反正他们没有我们有钱”的男性成为新一代网红。
对于那些还在看不起它的70后、80后,我给你们一句忠告:papi酱和电竞女王比你们曾经捧红的天仙姐姐和芙蓉姐姐高大很多,无论是身高、颜值、智商情商,都高出很多。
经过多年的等待,我们终于在网红质量上追上国际水准。一向以明星八卦、励志故事滋养的中国社交媒体终于不再枯燥,我们也有了低调版的“麦迪布拉格”、“马库斯琼斯”。在积累人气、快速吸粉的过程中,“内容”彻底战胜了“名气”。天才小熊猫的幽默科技风、Papi酱的美貌智慧、张大奕的时尚品味与搭配指南,摆脱了“低露怪异”的下半身恶趣味,摆脱了“信主后才发现”、“跟老和尚聊天”的矫揉造作和虚伪,以个性、率真提供新鲜活泼的内容,影响甚至引领我们对科技、生活、时尚的看法和品味。
Papi酱崛起,低调版“苏菲·玛索”
点燃了民众和资本对于“网红”的热情与期待。
这也是新一代网络红人崛起的预兆
不同于以往单纯依靠广告变现的网红,新生代网红在微信、淘宝、直播、电竞游戏、短视频等五大网红平台都有着自己成熟的玩法和变现能力。新生代网红不仅代表着“流量(关注度和粉丝量)”,更代表着“影响力(粉丝黏性和说服力)”。根据淘宝数据,目前淘宝上有超过1000家网红店铺,2015年“6.18”大促中,淘宝女装店铺销售额前十的店铺中,有7家都是网红店铺。
░“特洛伊木马”
无论品牌如何吹嘘自己对新生代消费者的重视,以及他们的数字营销为他们带来了多大的成功,效果都并不理想。向来商业敏感的运动品牌最先逐渐意识到了这一点。过去,它们曾利用体育明星作为营销“媒介”来影响消费者,但这对于95后消费群体来说效果并不好。为了更贴近新生代消费者,耐克联手喜剧演员、网络红人凯文·哈特,彪马则邀请了超级网红“卡戴珊家族”成员肯达尔·詹娜。
想要闯入新一代消费者圣城,网红是品牌的“特洛伊木马”。
营销咨询公司Collective Bias的一项全球调查显示,近30%的消费者更愿意购买“网络名人(非名人博主和播客)”而非名人推荐和认可的产品。
除了本身极高的“可信度”,网红还能从“原生广告”和“内容营销”两个方面,解决品牌在“流量”和“内容”方面面临的挑战。
广告,无论是视频短片还是朋友圈广告,都是品牌营销获取流量的主要渠道和常用手段。在缺乏优质内容的情况下,付费流量是大部分品牌数字营销的“油”和“气”。
然而,广告的效果和性价比却在不断下滑。优质流量的稀缺和竞争的加剧,让数字营销遭遇“能源危机”。一方面,优质流量的获取成本不断攀升,核心城市朋友圈CPM成本在180元左右,天猫、京东优质广告位有钱也买不到。另一方面,即便获得了流量,转化率和ROI也在不断下滑,即便有程序化购买和营销自动化的加持,广告点击率、下载率或者下单率等硬性指标也始终在千分之几左右徘徊。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业内传言中国顶级网红的转化率能达到惊人的20%。这意味着每100次访问,就会有20个人下单。要知道,即便是天猫首页“广告位”加限时抢购的黄金组合,也很少能达到10%的转化率。
对于一个学过小学数学的人来说,网红比大多数反向流量工具更经济、更有效,无论是从流量获取还是转化率提升的角度来说。
在内容方面,网红可以帮助品牌创造新鲜有趣的内容。当代的网红不再是那些“八点二十分左右发文”的无脑明星,而是嗅觉敏锐、内容创作能力超强的自媒体和创意人。过去,品牌需要按月策划、制作内容,质量完全取决于无数第二方、第三方的水平和传播。现在,只要品牌找到靠谱的网红,就能以更低的预算、更可靠的质量制作内容。
饮料品牌 Dr. Pepper 的 #OneOfAKindLipSync 活动在 Vine、Instagram 和 YouTube 上招募了 Liane V、Hannah Stocking 和 QPark 等有影响力的人物,让他们自由地创作营销内容。
舞蹈家、词曲作者和唱片艺术家 Liane Valenzuela “Liane V” 以她的搞笑 Vine 视频而闻名。她刚刚在 iTunes 上发布了单曲“Reasons”,在 Vine 上拥有超过 400 万粉丝,是 Dr. Pepper 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
利用网红的社交账号直接植入品牌内容,是最常见的“网红”营销手法。这些被称为“卖照片”和“卖视频”的营销案例包括:Warby Parker 邀请 Instagram 名人 JayZombie 发布自己戴着自有品牌眼镜的照片、Nike 邀请@_gabrielflores 等极限运动网红穿上 Nike Fuel,奔驰邀请 YouTube 名人 Casey Neistat 为粉丝制作全新 GLA 45 AMG 介绍视频。当然,如果没有产品可以植入,也可以邀请网红参观你的实验室,或者参加一些好玩的活动。比如 GE 邀请网红 Marcus Jones 和 Jerome Jarre 玩“零重力”。
如果觉得“卖图”、“卖视频”的合作方式太低级,也有高级玩法,比如品牌与网红可以尝试内容赞助、活动合作等,除了要多花钱,也要多加小心。
可口可乐旗下的芬达与三位 Vine 短视频网红 AlliCattt、Jason Mendez 和 MightyDuck 联手,打造了一个名为“Fanta For The Funny”的搞笑合集频道,除了收录三位网红的搞笑视频,该频道还向粉丝们征集搞笑内容。
从 8 月 15 日星期五开始,芬达将与一群年轻的多元文化数字影响者合作,共同打造一档针对青少年的 Vine 喜剧节目,每周五在 CollegeHumor.com 上推出一集新的数字系列,为期六周。每集节目都将喜剧与青少年关心的话题(如体育和音乐)相结合,同时传达芬达的口号——“更多芬达,更少严肃”。
时尚品牌往往更擅长与网红合作。这可能是因为大约70%的网红都是女性,其中不乏时尚达人。如果你经常关注国内外时尚圈和社交媒体,你可能听说过Target与Pinterest网红Joy Cho合作的消息,或者欧莱雅与美妆网红Blair Fowler联合举办的“分享你的欧莱雅V-Moment”活动。
当然,还有更大胆的玩法。Kmart与Alloy Digital联合推出了针对青少年的网剧《First Day》,由网络红人Molly McAleer主演。按照流行的说法,这就是玩IP的办法。信用卡公司Capital One直接让Instagram红人Kimberly Genevieve、Paul Octavious和Zachary Rose轮流接管该品牌的Instagram账号。
░ 向网红学习
除了合作,品牌也要思考如何向网红学习营销技巧,每一位网红和他们背后的团队都是创意大师和营销专家。
有个性才能脱颖而出,这是品牌应该向网红学习的第一课。“集智慧与美貌于一身”的Papi酱是一个善于吐槽、有思想、有幽默感的人。6秒喜剧大师Brittany Furlan是一个懂得自嘲的自嘲女孩。Alex Lee帅气天真,Nash Grier风趣幽默。这些都是注意力稀缺时代的核心竞争力。对于品牌来说,即便不能展现个性,也要学会“说人话”、“做人事”。但不得不承认,只有勇于发声、展现个性的品牌,才会受到大众的关注。
品牌可以从网红身上学到的第二个教训是内容营销。即使是靠颜值谋生的网红也知道内容的重要性。在内容相关性、原创性和一致性方面,网红对于大多数品牌来说都值得学习。在这方面,你只需要打开网红的微信账号、YouTube 频道或 Vine 合集就能了解。
其次,品牌需要向网红学习“粉丝经济”的理念和“黑客营销”的方法,两者的出发点和重点都是粉丝和增长,而不是短期的销量和利润,以结果为导向的营销策略也可能是品牌数字营销的致命陷阱。
最后,也许是最重要的一点,不要作弊,少买粉。
(作者李建为陶氏化学亚太区数字营销负责人。本文原载于《IT经理世界》杂志2016年3月20日刊,转载请注明出处为微信公众号“CMO俱乐部”。本文经DoMarketing-营销智库授权发布。)
DoMarketing-营销智库:营销智库网站唯一官方公众账号。
荣获“2015中国数字营销·数字新媒体奖”。
其余所有假冒商品均为无赖!
请关注我们的微信ID:Domarketing-001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fwsgw.com/a/xinling/2042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