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心灵物语 >

佩佩生日想要的竟是读后感?人生的智慧引发思考

佩佩:

“七月底,你是狮子座。八月初,你又是狮子座。”

哥们儿生日快乐!

第一次听说有人要书评当生日礼物,于是又看了一遍《人生的智慧》。你赋予了书评生日礼物的意义,我自然没有像平常那样随便对待。心里忐忑不安,但又倍感荣幸。

而你的做法,恰好呼应了叔本华的思想:“世界就是你的表象。”

一个事物或一个对象(作为客体)的重要性,完全取决于主体(自我)的意志。也就是说,取决于我们赋予它不同的意义。例如,农历七月初七,如果中国人不给它起“七夕节”的名称和“情人节”的意义,它就只是一年365天的1/365。

现在我们回归正题,说说《人生的智慧》这本书。叔本华把它分为六章。总的来说,无非就是人生的三个经典问题:“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1. 基本划分

叔本华:

决定凡人命运的主要因素有三个:

1.人本身,包括健康、力量、外貌、道德、智力等。

(2) 个人物品,包括财产和其他财物。

(3)一个人向外界展现的形象。包括声誉、地位和名望。

第一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对人的影响最大,世界因个人心智和精神的不同而不同。

每个人都囿于自己的身体,每个人都囿于自己的意识,一个人只能活在自己的意识里,在这个前提下,一个人能获得的幸福,从一开始就是由他的性格决定的。

一个人的精神能力决定了他欣赏更高层次快乐的能力。最高尚、最丰富多彩、最持久的快乐是思想和精神的快乐。我们的幸福程度取决于我们自己,也就是我们的个性。

对于人格而言,第二项和第三项是任何人都具备的,但是对于主体自身的人格,我们却无能为力,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地利用我们既有的人格。

我:

在中学教育中,叔本华被归类为唯心论者,这和我国推崇的唯物论是相悖的。老师告诉我们,唯心论者是不现实的人。比如他们嘲笑王阳明:“我没见过那座山,那座山就代表不存在吗?”

在文学话语中,叔本华被归类为悲观主义者,具有消极的厌世情绪,与社会大众所提倡的乐观主义截然相反。

这让我想起了书的最后一章:人生的阶段。叔本华认为,我们在年轻的时候,很容易被各种不好的思想和习惯感染,在不知不觉中形成偏见。他认为解决的办法需要教育,但他对教育并没有太高的期望。

书读得越多,越厚,因为我们不断把各种观点和情绪塞进脑袋里。在无知阶段,我们分不清好坏,如饥似渴,什么都想塞一点进去。最后,我们的脑袋就像一个鱼龙混杂的袋子,好人坏人,油腻又吵闹。

书读得越多,就越薄。这是因为你经历了一些事情,或者得到了一些启示之后,你脑子里的精神垃圾、感情垃圾越来越明显,于是你就把它们一个一个地清除掉,一个一个地清理掉,简化掉,包括各种偏见、抄袭,直到头脑清醒,思路清晰。

不带偏见地阅读是对作者最基本的尊重,看完第一章就拍手叫好,理想主义、悲观主义不过是人们出于懒惰而创造的方便标签而已。

“每个人都被自己的意识所局限。”这是多么伟大的一句话啊!

说笑之人中有大学者,而没有常人,因为常人囿于自己的意识,不能理解大学者,反之亦然。

麻雀不知道天鹅的雄心壮志,因为麻雀的视野就局限在那里。它天生就只能飞这么高这么远。它看不到更高或更远的东西。不是贫穷限制了它的想象力,而是它被自己的身体所限制。

叔本华的核心思想是强调主体的重要性,客体的出现是主体意志的体现。从这一点上看,其实和王阳明的心学哲学有相通之处。王阳明也强调“养心”的重要性。

如果我们放眼眼前的现实世界,似乎大多数人都把第二项或第三项放在第一位,一生清贫,渴望发财、做国王的生意、在有生之年成名。

但这其实是很正常的现象,毕竟精神世界丰富的人是极少数,大多数人都是叔本华所说的庸才,还有一小部分人,没有精神世界,被称为庸才,对他们来说,真正的幸福只是感官上的幸福。

从统计学上看,这三类人呈正态分布,精神富裕的人和贫穷的人分别处在上端和下端,处于中间的平庸之辈占大多数。

2. 人类自我

叔本华:

追求幸福的关键在于人主体的优良品质。这包括健康的身体、美丽的外表和丰富的精神世界。健康是一切幸福的前提,其重要性怎么强调也不为过。美貌是一封公开的推荐信,从一开始就能赢得他人的心。而一个人的精神能力决定了他是否能忍受生活的痛苦和无聊。

每个人孤独的时候,都会回头看自己,自己所拥有的一切,都会显露出来。

这世上,人要么选择孤独,要么选择庸俗,没有别的选择。

休闲是人生的本质,除此之外,人的一生就是劳碌和劳作。休闲对每个人的价值等于人本身的价值。人们如何度过休闲时间就表明了它对他们来说是多么的不值钱。普通人只关心如何消磨时间,而有一点天赋的人则思考如何利用时间。

心胸狭隘的人,很容易受到无聊的侵袭,因为他们的智力纯粹为意志服务,是意志的工具。如果诱发意志的动机不出现,意志就会休息,智力也会休假。这样,人身上的一切力量就可怕地停滞不前,静止不动,这就是无聊。为了对付无聊,人们给意志找一些琐碎、微小、暂时的动机,意图刺激意志,激活智力,因为智力的任务就是了解和把握动机。

幸福属于那些享受生活的人。前提是要有独立性和闲暇。

我:

在我们的传统教育或现代文化中,健康问题从未受到重视。原因可能是古代吃穿都是问题,人们每天为生计操心,无暇顾及健康。近代,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立志要脱贫致富,实现小康,但要解决的问题仍然是吃穿问题。健康问题直到近几年才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如今,大多数人已经跨过了温饱门槛,在致富的路上越走越远。随之而来的是健身房、马拉松、广场舞、养生法等纷纷流行起来。然而,996 上班族依然在为明天的财富预付健康,但健康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可逆的,即便通过养生弥补,也不可能恢复到 100% 的健康状态。在叔本华看来,用健康换取财富和名利,是一种忘本的愚蠢做法。

但现代人却有自己的理由和论据,“叔本华,你当然可以无忧无虑地说话,你年纪轻轻就继承了大笔遗产,衣食无忧,一生未娶,一心一意做一名老学者,我们不一样,我养活一大家子人!我不加班,会饿死吗?”

我们确实不同。有多不同?

因为一个人独处的时间久了,所以对闲暇与闲暇时的无聊有着深刻的体会。

帕斯卡在《人是一根思考的芦苇》中提到了这种现象,即人时刻面临被无聊侵袭的危险,而当人类思考的时候,上帝就会发笑。

因为精神世界的空虚,人类一旦获得自由,就很容易感到无聊。为了对抗无聊,只能通过各种社交、游戏、玩乐等活动,让自己处于“活动”或“精神被占据”的状态。一旦心灵再次空虚,无聊便在空虚的角落滋生。试图用玩乐来填补内心的空虚,对抗无处不在的无聊,最终,随之而来的,是更多的空虚和更多的无聊。

除了靠自己,其他一切外在的东西都是靠不住的。外在的感官和情绪刺激往往是短暂的,时间长了就容易麻木、厌烦。只有自己精神世界的丰富,才能源源不断地输出快乐,不断加深、不断拓宽,才能持久地依靠。所以,对他们来说,闲暇时间是不够的,不是消磨时间。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科学的进步推动着物质社会的不断发展,如果没有人文的支撑,现代人最终可能成为精神空虚、情感冷漠的局外人。说到这里,我其实想起吴军在《阅读与写作讲义》中提到过,国内与国外教育的一个明显区别,就是通识教育的不同。

当今的教育风潮明显地体现出功利主义占了上风,养育孩子已经成为现代父母的日常,而不是从小就培养孩子合理的价值观。

举一个极端的例子,这样的孩子长大后,虽然很聪明,但价值观不对,心地歹毒,道德败坏,聪明才智被用在坏事上。也就是说,孩子从小就被当做工具来培养,必须掌握各种技能。至于孩子的心理、情绪、性格、理想,都是次要的。美国犯罪剧中最常见的情节,就是连环杀手极有可能是一个社会怪胎,小时候受过虐待,或者经历过不寻常的痛苦经历。不良的成长环境,导致他们的心理变得不正常、扭曲。

书籍只是载体,书中的文字只是思想的载体,重要的是读者对思想的吸收、转化和思考,逐渐成为自己精神世界的一部分。书籍的另一个好处是,它能提供一种打破身体和意志禁锢的可能性,除了禁锢自己之外,还能提供一种超越自我的视野和境界。哪怕我最多只能飞300米,也能通过书籍领略到3万米高空的精神景观。

别浪费闲暇时光,每个早晨都是一次重生;别浪费自己,每个夜晚都是一次死亡。

3. 财产和人的出现

叔本华:

财富就像海水,喝得越多,就越渴。

我们应该把现有的财富视为一堵墙,保护我们免受许多可能发生的不幸和灾难,而不是追求个人快乐的许可证。

尝试降低对他人观点的敏感度,不要成为他人观点的奴隶。

虚荣是把不直接属于我们的东西当作直接存在的东西来看待的愚蠢行为。骄傲是坚信自己在某一方面具有卓越的价值,而虚荣则是试图让别人相信自己在某一方面具有卓越的价值。

人类精神思想的最高产物一般不受人们欢迎,因为每个人只能理解和欣赏与自己本性产生共鸣的东西。

名声是与生俱来的,是预先付出的,而名气则是后天习得的,需要靠努力去争取。名气本身并不值钱,而你用什么去获得名气才是有价值的。

我:

叔本华的财富观无疑受到了他个人经历的影响。正如他说每个人都囿于自己的意识一样,他也囿于自己的意识。他一生致力于哲学,终身未娶,20多岁就写出了成名之作,但直到去世才声名鹊起。他依靠继承的遗产和高超的理财技巧,得以过上隐居的著书立说的生活。父亲自杀后,他与母亲的关系一度恶化,在感情上和学业上遭受了长期的打击和挫折,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对女性的看法。所以他的观点无疑带有个人经历的烙印,从现代角度看,也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

人类有这样的天性,不撞墙不回头。叔本华作为实现了财务自由的人,曾用超然的语气对我们说过:“钱太多也没用,够花就好,没必要过度追求。”像我这样的普通人,怎么会那么容易被说服,“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你能用螃蟹不好吃来阻止别人吃螃蟹吗?”不,我们必须自己登上顶峰,自己去体会财务自由的感觉,无论付出什么代价。

记得以前妈妈经常提醒我坐公交车时要小心带钱,我总是不屑地说,再三叮嘱也没用,除非真的被扒窃了。后来,我在公交车上就被扒窃了。

叔本华并不视金钱为粪土,而是劝告我们不要为了享受而不惜一切代价地追求财富。在他的计算公式中,这是得不偿失的。比如他说,当你赚到足够的钱时,你可能已经牺牲太多,而无法享受。

但现代社会的主流趋势是看财富来判断英雄,新闻头条上每天充斥着各种发财致富、赚钱的信息,谁钱多谁就是爸爸,不然我们怎么会叫马云“爸爸”呢?现在马云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但当一个爸爸倒下时,会有成千上万的爸爸站起来,毕竟14亿人口,孩子永远是要有的。

也就是说,你要么选择孤独,要么选择庸俗。不管你是想做一个独居的异端者,还是做一个随波逐流的庸才,终究逃不过自我。当你孤独的时候,当你回归自我的时候,好好想想。

说到虚荣心,我觉得虚荣心是现代社会最昂贵的东西。

我曾经听过一位钻石行业的大佬演讲,他说珠宝钻石行业,卖的就是人的虚荣心,哇,他简直把窗户纸捅破了。不只是珠宝钻石,人类太多的行为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工厂女孩卖肾买苹果,虚荣心,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

从经济学角度看,是人类的虚荣心推动了消费,带动了经济发展,如果有一天人类不再虚荣,不知道会有多少企业倒闭,多少人失业。

每个人都有一定程度的虚荣心,有的人浑然不知,任由虚荣心牵着鼻子走;有的人明知故犯,却故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还有的人突然发现自己的虚荣心有些膨胀、泛滥,于是克制了一段时间,该虚荣的时候还是会虚荣。

不虚荣的人就像叔本华,但叔本华也许也有虚荣的一面。虚荣是人性的一部分,如果无害,可以放手,一旦虚荣停不下来,就该反思了。

四、忠告与格言

叔本华:

核心思想:理性的人不追求幸福,而是逃避痛苦。如果你能达到一种没有痛苦和无聊的境界,你才是真正获得了这个世界的幸福。

1.对自己的态度。

明确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对自己的人生规划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避免不幸的最安全方法是不要求幸福。将你对幸福、财产和名誉的期望调整到合理适度的范围内。一切限制和节制都有助于增加我们的幸福。限制你的愿望,控制你的欲望,控制你的愤怒。幸福属于那些容易满足的人。

重要的是现在,不要过多地沉湎于过去或担心未来。

深思熟虑地生活,勤于反省。

当你想要一样东西的时候,想想如果你失去了已经拥有的东西会怎么样。不要等到失去了才去珍惜,也不要为了活着而毁掉生活的意义。

2.对待他人的态度。

一个人要想在群体中生存,就必须允许别人以自己既定的个性存在,无论这种个性是什么。

平常人与小孩也有相似之处,如果太溺爱,就会变得顽皮、贪玩,所以我们对人不能太迁就、太顺从。

我们为人处事的优势,完全在于对别人不要求,不依赖,并且要讲清楚。

与已经断绝关系的朋友重新复合是一种软弱的行为。

我们不应该懈怠,因为抽象的格言和行为准则不能指导我们的人生行为。每个人都应该以他人为镜子,看到自己的缺点和坏事。人性因此受感官控制。

3. 我们应该以何种态度对待命运和世事的发展

很多时候,我们比我们想象的要愚蠢,但另一方面,我们又比我们想象的要聪明。

记住时间的作用和事物的短暂性,例如不要在健康方面花费过多。

不要对某件事太高兴或太难过。所有发生的大事小事都是不可避免的。把微不足道的不幸当作修行。

勇气是幸福中仅次于智慧的品质,只要有更好的可能性,就不要胆怯,不要犹豫。

我:

全书的核心思想就在这一章,前面一章讨论了What和Why的问题,这一章讨论了How。

我想你看到这个肯定会觉得有些尴尬,什么叫不追求幸福,却要逃避痛苦?这个观点确实有点违反直觉。

我的理解是,叔本华应该说的是,我们不应该追求感官享受,不应该依赖物质丰富带来的快乐,因为这些肤浅的、外在的快乐往往是短暂的,这种短暂快乐的终点就是眼前的痛苦和无聊,这是人类的两大天敌。

另一层含义是,追求感官快乐的机会成本是精神快乐,如果你选择了前者,就必须放弃后者,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所以不追求感官快乐的另一面,就是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经验去追求精神世界的丰富,去追求最高境界、最丰富多彩、最持久的快乐。

逃避痛苦,是身体和精神的双重逃避。乍一看,叔本华似乎成了“偏执狂”,到处都看到灾难和不幸。其实,痛苦是无法完全避免的,我们能做的就是尽力去避免,无法避免就要勇敢面对。逃避痛苦的目的,也是为了更好地追求更高的幸福。别让痛苦成为绊脚石,而要把它当成修炼幸福之路的垫脚石。

“不要等到失去才懂得珍惜”是一句老生常谈,甚至出现在叔本华的书中。这大概是因为一代又一代的人都没有听从他的劝告。从叔本华那个时代到现在,一代又一代的人,都是在失去之后才懂得珍惜。你不是吗?反正我也是。就当这是又一次敲响的警钟吧,虽然人类的记忆总是短暂的。

深思熟虑地生活,严于律己,勤于反思自己,简直就是最简单的心灵鸡汤。哪有如此正能量的悲观主义?叔本华亲自践行了他所写的这些人生法则。我们还能说什么呢?

待人处世的态度,我同意,就不多说了。见到有德之人,就努力去效仿他;见到无德之人,就反省自己。这不是符合儒家思想吗?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范仲淹不是早就说过吗?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明兴衰;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这个道理我们早就知道了。

叔本华把我们熟悉的一些道理又深刻通俗地讲了一遍,不同的是他从哲学的角度直击问题的本质,把根源说得清清楚楚,难怪我读这本书的时候忍不住鼓掌。

5. 人生阶段

叔本华认为,青年与老年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以生命为前途,生命是漫长而无尽的未来,而后者以死亡为前途,生命是极其短暂的过去。

老年人是以生向死的心态看待人生的,只有到了老年,回首一生,才会发现前半生所追求的幸福或多或少都是虚幻的,而苦难才是真实的。

这本书原本是叔本华晚年写的,所以他用回望过去的角度看待人生,思想已经趋于成熟。我个人觉得他已经达到了看透世俗的境界,看透了人世万花筒的虚幻表象,看透了表象背后真正的苦难。他看透了,但没有屈服,也没有像加缪那样反抗,而是选择了远离,颇有道家风范。

在木心看来,这是一种认命但不服输的态度,如同《老人与海》里的那句台词:“你可以杀了我,但你无法打败我。”

综上所述:

正如书中所说,“不要因为抽象的格言和行为准则不能指导我们的人生行为而放纵自己。”不要试图在书中寻找具体的人生指导。它们可以帮助你开阔视野,拓展思维边界,启发你的思想。毕竟,我们只能理解和欣赏与我们自身能力相匹配的事物。

再次祝你生日快乐!到了我们这个年纪,很容易陷入年龄焦虑。原因无非是我们对自己、他人和世界的态度。

你现在能接受不完美的自己吗?

你珍惜现在所拥有的吗?

你是否太过注重别人的看法,甚至不小心让自己被别人的观点所俘获?

你想清楚了你这一生要追求的是什么吗?

当您年老后回顾自己的一生时,您是否能够自豪地说“我度过了一段美好的一生”?

愿你的人生清澈明亮,做自己想做的事,爱你爱的人,拥有无悔的勇气,握住无怨的决心,勇往直前,所向披靡。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fwsgw.com/a/xinling/201585.html

于丹的心灵鸡汤为何能走红?其社会需求何在?
« 上一篇 2024-07-21
新东方多次被罚,俞敏洪的退休计划或因股价下滑破灭
下一篇 » 2024-07-2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