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前几天,我介绍了罗素的《幸福之路》。 有人说,这是一碗老牌的心灵鸡汤。 如果按照这个说法,我今天要讲的这本书就是老派的心灵鸡汤。
这不是别人,正是叔本华的《生命的智慧》。
从评分来看,确实比《幸福之路》好,评分为9.3。
《人生的智慧》是一本非常值得一读的书。 结构非常清晰,语言并不晦涩,字里行间充满了智慧、骄傲和尖酸刻薄。 叔本华并不是死气沉沉的,你在阅读的过程中会发现很多有趣的东西。
当然,读完《人生的智慧》,你不一定就能明智地过生活。 但毫无疑问,将会有很多灵感。 我一直相信改变是由了解决定的,所以了解永远是行动的第一步。 事实上,这篇文章不能帮助任何人改变他们的行为,它只能提高他们的认识。
总的来说,本书的内容就是答案:如何尽可能满足和幸福地生活。 这样才能过上幸福的生活。
然而,叔本华显然不是在谈论我们大多数人会满足的那种拥有幸福家庭和舒适生活的幸福。 他要求很高,他讨厌愚蠢,他相信高层次的幸福来自于精神上的愉悦。
这种观点如今似乎不那么流行了。 相反,叔本华的幸福等级理论很容易被贴上“精英”的标签而被忽视。
因此,这本书一定是为那些相信生命境界和精神世界都有高低之分、每个人都应该尽力发展和丰富的人而写的。 (我不喜欢相对主义,因为不认识高低就不会有发展)
好的,如果您同意这一点,我们可以继续阅读。
02
我先介绍一下叔本华。
叔本华出生于1788年2月22日,是富二代。
他的父亲是一名商人。 他的母亲是一位著名作家。 当时德国许多文化名人,包括创作格林童话的格林兄弟和歌德都是她的客人。
然而叔本华和母亲的关系并不好。 他看不起母亲热衷的沙龙,母亲也看不起叔本华的“痛苦”。 有学者分析,家庭关系可能影响了叔本华对女性的不公平看法。
叔本华是一位天才哲学家。 25岁时,完成了著名的哲学著作《足论四重奏》。
29岁时,他完成了使他永垂不朽的哲学巨著《作为意图和表达的世界》。 不过,这本书只印了500册,还没有售出。 很长一段时间,叔本华默默无闻。 他曾与黑格尔在同一所学校任教。 他不喜欢黑格尔,想挑战他的权威,但没有人听他的课。 ,黑格尔很受欢迎。
虽然成名较晚,但他始终对自己的才华十分自信。
和许多哲学家一样,叔本华的生活很有规律。 他早上七八点起床,洗了个冷水澡,喝了咖啡,一直写到中午。 下午出去吃饭看书一直到四点。 然后带着他的贵宾犬去散步。 晚上六点去图书馆看《泰晤士报》,晚上也许去剧院或者听一场音乐会。
《人生智慧》是他晚年写的著作,摘自《附录补遗》一书。
接下来我们就来说说吧。
03
幸福从哪里来?
叔本华认为,决定人类命运的根本差异在于三个内容:
(1) 人本身。 包括健康、力量、容貌、气质、品德、灵智等。
(2) 人在体外所拥有的东西。 包括财产等和其他财产。
(3) 一个人在别人眼中的形象。 包括名誉、地位、声誉。
在叔本华看来,第一项的影响比后两项的影响更为彻底。 人的幸福首先来自于自己的内心,而不是外部。 因为人内心的快乐或痛苦首先是人的情感、愿望和思想的产物。 人本身以外的事物只会对人的幸福产生间接影响。
所以他说:一个人只能直接活在自己的意识里。
因此,一个人的精神能力的范围,特别决定了他欣赏更高层次快乐的能力。
是的,在这里,幸福是有层次的。
庸俗:声色的享乐、庸俗的交际、庸俗的消费、庸俗的家庭生活。
高级:精神愉悦。
他说话非常粗鲁:
“愚者终其一生愚者,愚者至死仍愚者。”
因为幸福主要来自于我们自己。 因此,注重健康、发展自己的才能,比把全部精力投入到获取财富更为明智。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应该忽视获取必需品。
上面只强调了第一个好处。
最后两项,财产,当然是必要的,“只有傻瓜才会把社会地位放在财产之前”。
但总的来说,最重要的还是第一项,也就是人本身。 接下来,我们来思考一下这三件事会影响我们的幸福感。
04
关于人本身
我们的幸福取决于我们愉快的情绪,而愉快的情绪又取决于我们身体的健康。
最大的愚蠢就是为了金钱、知识、名誉、甚至欲望而牺牲自己的健康。
一个人感受痛苦的能力与他感受无聊的能力成反比。 也就是说,弱智者不太可能感受到不同强度的疼痛。
叔本华没有具体告诉我们如何克服痛苦和无聊。 当然,其核心点是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在这里,他说出了他最著名的一句话:
“粗略地说,一个人与人交往的热情与他的智力平庸和思想贫乏成正比。这个世界上的人要么选择孤独,要么选择庸俗。除此之外,别无选择。所以很多选择。”
幸福属于那些能够享受自己的人。
对于头脑简单的人来说,休闲也是无聊的,所以只能满足于低级的乐趣。
将一个人的部分或全部内心的平静、闲暇和独立奉献给外在的荣耀、地位、头衔和名誉是极其愚蠢的。
每一种幸福都取决于人们从事某些活动或运用某些能力。 这与拉塞尔的说法是一致的。
叔本华总结说,能够带来快乐的个人能力分为三种类型:
(1)身体代谢能力带来的愉悦感,包括吃、喝、睡等。
(2)发挥肌肉力量所带来的乐趣,包括行走、跳跃、骑马、跳舞、体育比赛等,甚至打斗。
(3) 锻炼感官能力的乐趣,包括观察、阅读、冥想、写作、学习、发明等。
显然叔本华认为有必要发展这最后一种乐趣。
05
关于人民拥有的财产
伊壁鸠鲁将人类的需求分为三类:
第一类属于人类自然而迫切的需要,如食物和衣服。
第二类属于同样自然但不紧急的需求。 例如,性欲。
第三类需求既不自然也不紧急。 比如追求奢华、排场、辉煌。
当涉及到处理财产时,我们需要为我们的合理欲望设定一个限度。
一个人从拥有财产中获得的满足感并不取决于财产的绝对数量。 这其实取决于一个相对量,即一个人期望得到的财产与他实际拥有的财产之间的关系。
但可悲的是,我们的欲望正在增长。
我们不满意的原因是我们不断地试图提高我们的要求,而同时其他阻碍我们成功的条件却保持不变。
叔本华认为,我们应该把现有的财富视为一堵墙,可以抵御许多可能发生的不幸和灾难,而不是作为我们享乐的许可证。
06
关于人的外貌
我们呈现的外表就是我们在别人眼中的样子。
我们应该尽量减少对他人意见的敏感度。 只有当别人的意见对影响我们的事情产生影响时,才值得我们考虑。 除此之外,别人的想法对我们来说并不重要。
人们常犯的一个错误是过于认真地对待别人的意见和看法。 这个错误为那些想要统治或控制人的人提供了便利的手段。 因此,在各种训练方法中,强化和培养荣誉感占据首位。
大多数情况下,我们的担忧、担心、担心、愤怒、恐惧都与别人对我们的看法有关。 结束这种常见愚蠢行为的唯一方法就是清楚地认识到它的愚蠢性。
这种源自人性的愚蠢主要源自三种状态:竞争、骄傲和虚荣。
骄傲是相信自己在某一方面有突出的价值,而虚荣则是试图让别人相信自己在某一方面有突出的价值。 比骄傲更糟糕。
最廉价的自豪感就是民族自豪感。 一个受到民族自豪感感染的人暴露了他缺乏值得自豪的个人品质的事实。 如果情况并非如此,他就不会因为拥有与数百万人分享的东西而感到自豪。
然而,叔本华也不赞成谦虚。 他认为“谦虚是一种美德”这句话是傻瓜的聪明发明。 因为按照这个说法,每个人都得把自己形容为傻瓜,这就巧妙地将每个人拉到了同一水平。
我们一开始就已经提到,人所表现出来的样子,也就是别人眼中的自己,主要表现在地位、名誉、名誉上。 下面主要讨论声誉和名气。
客观上,声誉是别人对我们价值的评价; 主观上,这是我们对别人意见的关心。
当一个人知道自己即将失去别人的称赞时,尽管他明明知道自己是无辜的,或者自己犯下的错误并不严重,但他还是会脸红。 这是由荣誉感或耻辱感引起的。 另一方面,没有什么比别人肯定的好感更能增强一个人在生活中的勇气了,这使他能够得到比他自己的力量更强大的联合力量的保护和帮助。 有了一道防护墙,他就能抵御生活中的灾难和磨难。
声誉的特殊效果是负面的,而声誉却具有一定的正面品质。 声望需要赢得,而声誉只需要维护。
叔本华尤其批评骑士荣誉。 他对骑士荣誉的定义:
1.骑士的荣誉不是别人对我们价值的看法; 纯粹在于别人是否说出他们的想法。
2.骑士的荣誉并不取决于一个人做了什么,而是取决于别人对他做了什么。
3. 那些相信骑士精神的人认为,在人与人之间的纠纷中,我们可以求助的最高法庭是我们的体力,即我们的动物本性。
举个简单的例子,A说B偷了东西,但B显然没有偷。 如果B相信骑士荣誉,那么这种荣誉现在已经受到损害。 他需要证明自己的清白。 这个时候,他只能做一件事,那就是和A决斗。
这当然不被现代社会所认可,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生活中很多人仍然持有这样的观念。
我们应该持有的观念是,一个人的言行只能损害自己的名誉,而不会损害他人的名誉。
提示:“报复别人的侮辱不应该通过决斗,而应该通过暗杀。”
名声只能通过行动和成就,或者通过创作思想作品来获得。 简而言之,就是做出成绩。
叔本华本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并没有获得相应的声誉,但他相信时间。 他说,时间有上诉程序,会产生少数但真正有能力的法官。 名声终于属于他了。 (我很怀疑)
为什么这么多值得出名的人却没有。 因为每个人只能理解和欣赏符合他自己本性的事物。 愚钝的人只能理解愚钝的东西,庸俗的人只能欣赏平庸和陈词滥调,头脑混乱或喜欢模糊的东西,没有思想的人就像胡说八道。 他们从来不明白什么是善。
但为了创作出好作品,避免烂作品,创作者必须抵制和蔑视公众及其代言人的判断。
最后,我们需要认识到,让人快乐的不是名声,而是使人获得名声的事物。 在于其本身的成就和贡献。 或者更准确地说,让人幸福的是产生这些成就和贡献的思想和能力。
07
最后,一些建议
叔本华认为,痛苦是积极的,幸福是消极的。
“理性的人追求的不是快乐,而是没有痛苦。”
因此,避免不快乐最安全的方法就是不去寻求快乐。 我们应该把对幸福、财富、地位、荣誉等的期望调整到适度、适当的尺度,因为正是对幸福、荣耀、排场的渴望和追求带来了巨大的不幸。
具体的:
(1)我们如何对待自己?
第一步是了解您的第一个真实愿望。 如果你根本不知道自己的意愿,那当然只能是糊涂。 叔本华没有提供任何方法让普通人弄清楚自己的愿望。
如果你不明白他的意思,那他一定是个傻子。 叔本华不会向愚蠢屈服。 (我没办法,他总是很刻薄)
另外,他非常欣赏孤独。 他认为“一个人需要与人打交道的次数越少,他的处境就会越好”。 因为他能得到精神上的享受。
(2)如何对待他人?
(三)讨论如何看待命运和世界事务的发展
08
总结
事实上,这本书就是叔本华的人生观。 偏爱斯多葛主义,感官愉悦毫无意义,重要的是避免痛苦,个人应该自给自足。 在此前提下,他认为人生的幸福来自三个部分:人自身、身外之物以及他人对我们的看法。
如果你想要真正的幸福,追求外在的财富、名誉、地位等都是徒劳的。 你必须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体会精神的愉悦。
叔本华没有提供任何方法。 他只是提出了一个模式,指出了重点,以及具体怎么做。 那是个操作问题,他不在乎。
总的来说,很多都是老原则,但在这个感官放纵的时代,对精神世界的重视仍然值得提倡。
诗。 看着老人抱怨很有趣。
- 不仅仅是阅读 -
韦小河出品微博豆瓣知乎@伟小河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fwsgw.com/a/xinling/1009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