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三国故事 >

三国演义袁绍:起而显赫,兵败身亡的悲剧式人物

《三国演义》开篇有言:“长江东去浪淘沙,英雄无用武之地。成败皆空,山河依旧青,夕阳又红。”(作者为明代临江县人杨慎)三国时期的袁绍是一位崛起很快却很快被打败并战死沙场的悲剧人物。

据《三国志》载,袁绍字本初,汝南汝阳人,其曾祖父安氏好学德行,曾任汉朝学部尚书。

安子敬为蜀郡守,其弟昌为工部尚书,荆子堂为大元帅。汤有四子,长子平、平之弟程,均为左将军,早死。程之弟冯、冯之弟魏,皆为诸侯。

《魏书》云:“安以下,皆仁爱而宽容,无有分别;宾客入门,智愚皆得其所,天下人皆爱戴。”安以下四代皆为三公,威势凌天下。

袁绍是冯至的私生子,袁术的同父异母弟弟。绍相貌堂堂,为人谦和,跟随的文人很多。他最初是将军何进的御史,后来担任中军校尉,升任都护府尹。

《三国志》中记载的各类人物,都对袁绍做出过不少评价,其中大多是在决定袁绍命运的官渡之战初期,几乎都表示没人看好这个头顶三代臣子光环,权倾一时、自强不息的袁绍。

建安四年(公元199年),袁绍终于打败公孙瓒,占领了幽州、冀州、青州、并州四州,拥有十余万大军,意图南下争夺天下。

此时曹操虽然迎娶了汉献帝,迁都许昌,打败了吕布、袁术,占领了兖州、徐州和豫州的一部分,但手下只有两万余人。

当时曹操“自以为天下无敌”。曹操却说:“我知邵氏之人,志大而智少,相貌凶悍而胆小,畏惧失败而威势小,兵多而谋不顺,将豪强而政策不一,土地虽广,粮食虽多,也不过是够我吃的。”意思是说,他的土地粮食都是为我准备的。

次年春天,曹操准备东攻刘备,大家都怕袁绍趁势而入,大举进攻。曹操也判断:“袁绍虽有大志,但见事迟缓,不会轻易动手。”(《三国志·武帝纪》)这些是曹操对袁绍当时唯一的对手做出的综合评价。

《三国演义》中形容具有君王辅佐之风的曹操首席智囊荀彧,对袁绍也很了解。

曹操被张绣打败后,“绍愈骄矜,上书太祖,无礼傲慢”,这激怒了曹操,使他“举止大变,非平常所为”。大家都以为是被张绣打败的缘故,问起才知道,他本想攻打袁绍,却无法打败他。

这时荀彧对曹操说:“古之成败,看人才,虽弱亦可强;若人不当,虽强亦可弱。刘、项(刘邦与项羽)的存亡与失败,就足以让人看一看。”

和你争夺天下的只有袁绍。绍表面宽厚,内心妒忌,任用人却怀疑其意图。你明智开明,只任用适合自己才能的人,这是战术思维的胜利。绍行动迟缓,优柔寡断,后来失去了机会。你在重大问题上能当机立断,用多种方法应对,这是战略的胜利。绍用兵宽大,不制定法令,士兵虽多,但难以使用。你明辨法令,奖惩有方,士兵虽少,但都拼死一搏,这是军事力量的胜利。

邵氏凭借自己的家世,从容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以求得名声,所以许多无能之辈和好奇之人都来投奔他。公待人亲切,真诚不自诩,俭朴厚待有功之人,所以天下忠厚、正直、务实的人都愿意侍奉他。这是他高尚品德的表现。

“若以四大优势辅佐天子,仗义执言,谁敢不从?袁绍以他的实力,能有何作为?”荀彧用敌我对比分析的方法,指出了袁绍的四大弱点和曹操的四大优势。最后一条,就是曹操可以利用天子制衡诸侯的政治优势。

不仅如此,荀彧对袁绍军队的具体情况也了如指掌。官渡之战前,孔融曾私下问荀彧:“绍地大,兵强,田丰、许攸智谋,审配、冯吉忠臣,事必躬亲,颜良、文丑勇猛,三军之首,引兵相助,取胜难吗?”

荀彧回答说:“邵氏军队虽多,但法度不整,田丰倔强叛逆,许攸贪婪无度,审配专制无谋,冯吉果断自以为是。此二人留着,以知后事。攸氏若犯法,不可放走,若不放走,攸必变法。颜良、文丑不过是勇夫,一战便可擒获。”(《三国志·荀彧传》)这些后来都被荀彧证实了。

郭嘉是曹操最信任的人,最初是因仰慕袁绍而投奔他的,但见到袁绍后大失所望,便对袁绍的谋士辛平、郭图说:“智者能审慎地判断主公,所以能尽心尽力,必能功成名就。袁绍只图效法周公的卑人,却不懂得用人,多谋略少目标,好谋划不善于决断,很难帮助曹操战胜天下大灾,建立霸业!”于是他离开袁绍,经荀彧的引荐,成为曹操的谋士。

曹操与曹操论天下大事后,曹操说:“能助我成大事者,非此人莫属。”郭嘉也高兴地说:“真是我师父。”(《三国志·郭嘉传》)

据裴松之注《三国志·附子》载,郭嘉对曹操与袁绍十胜十败作了详细的分析:

“传承繁琐的礼仪,顺其自然,这种方式比其他任何方式都好。

绍为乱,恭为顺,统领天下,此义较二者为上。

汉末政事宽,绍以宽济宽,所以不能制衡,公以严治之,上下皆知制衡,此为治国之道之三。

邵氏外表宽厚,内心谨慎,用人心存疑虑,只任用亲属子弟;龚氏外表淳朴,内心睿智机敏,无论离家远近,只要适合自己的职位,他都毫不怀疑地任用,这种作风比其他四人都要好。

邵氏计划多,决策少,导致后来的政事失败,龚氏的计划能立即实施,而且能随机应变,这个计划比那五个计划都好。

邵氏凭借世代积累的财富,高瞻远瞩,谦恭有礼,因此名声大噪,许多好言善辩的文人都来投奔他。公氏待人诚恳,行事诚实,不求虚名,率领部下勤俭节约,对有功之人慷慨相助。凡是忠心耿耿、有远见、能干实事的文人,都愿意侍奉他。这种品德比其他六人都要好。

邵公看到百姓受饥寒之苦,脸上就流露出同情之色。他也许看得不够,考虑得不够,这就是所谓的妇人之仁。公公在眼前的小事上有时疏忽大意,但到了大事上,他却与天下人心意相通,表现出意想不到的仁慈。他虽然没有看透,但考虑周全,没有留下什么不帮助的。这份仁慈胜过七种。

绍朝群臣争权夺势,造谣谗言,制造混乱,而绍公以德治国,不能劝服百姓,这显然比八公要优越。

邵氏之言非善,不可知也。以礼宣扬善,以法改正恶。此文胜过其他九篇。

邵喜欢炫耀自己的力量,却不懂得兵法的重要性。你以少胜多,用兵如神,士兵们都信赖你,敌人都害怕你。这是兵法的第十个胜利。”

如此细致的分析,彻底打消了曹操对敌军的担忧。

英雄所见略同,曹操在濮阳与吕布之战失败后,想投降袁绍,程昱劝阻他说:“袁绍控制了燕赵之地,有征服天下的野心,但他不够聪明,你以为你能做他的部下吗?”

据《资治通鉴》卷六十五载,袁绍在冀州时“遣使迎汝南士大夫”。投奔刘表的何洽说:“其不从元初,乃开疆拓土。腐朽时代的君主,不可亲近,九次不除,则贪邪生。”

官渡之战,曹操与袁世凯僵持,曹操军粮草耗尽。曹操上书征询荀彧的意见,同时向投降不久的贾诩请教。贾诩说:“智勇、用人、决断,你都比曹操强,这四个优点你都有,但半年还打不赢,因为你凡事都小心谨慎,要定时机,一时之间就能打赢。”(《三国志·贾诩传》)

刘表死后劝说刘表之子刘琮投降曹操的王粲也说:“袁绍起于河北,自立于民,志在天下,但好用人才而不能用,所以人才稀少而去。”(《三国志·王粲传》)

官渡之战的时候,很多人都充满疑惑,曹操手下大将李通在汝南,袁绍想要招安他,李通手下的人都想投降袁绍,李通说袁绍虽然强大,但是无能,最终会被袁绍活捉。

安定太守杨孚从许昌回来后,“关右将士问袁、曹二人谁胜谁负”。杨孚说:“袁公宽厚而不善言辞,善于谋略而不善于决断。不善言辞则无威信,不善决断则失前程。他现在虽然强大,但最终不能成就大事。”

曹公才华横溢,目光远大,决策果断,政策统一,军队精兵强将,能任用自己力所不及的人,使他任用的人都尽职尽责,必能成就大事。(《三国志·杨孚传》)

刘备在徐州时,想投降袁绍,陈登劝阻,说袁绍“非能治乱之君”。孔融则直言袁绍“不过是坟墓里的一具死尸,何须在意呢?”(《三国志·先公传》)

东平相李瓒之子,在曹操还未显赫时,就给儿子们留下遗言:“时势将乱,天下英雄莫过曹操。张孟卓与吾交好,袁本初是吾亲,吾不可随,当归曹家。”他的儿子们遵从了他的遗言,才得以躲过乱世。(《后汉书·党囚列传》)

以上这些评论,可以告诉我们官渡之战的结果,也可以看出袁绍是个什么样的人。陈寿在《三国志·袁绍传》中说袁绍“相貌堂堂,人品好,名震一时。”“绍相堂堂。”以上这些评论,恰恰说明袁绍不只是名义上的,更是外表上的。

官渡之战是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列举的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战役之一,是“双方力量悬殊,弱者先手,弱者反击,从而取得胜利”的一次战役。

战争的结果取决于很多因素,包括双方的政治、军事、经济状况,但最重要的因素还是军事力量的较量。

官渡之战,曹操的实力明显不如在人力、物力上都占有绝对优势的袁绍,但他却以少胜多,化劣势为优势,最终大获全胜,其取胜之道值得后人深思。

此战,曹操善于择善而行,攻守结合,屡屡布置奇袭,并巧妙地使用火攻,焚烧元军粮草,对胜利起了很大的作用,集中显示了曹操卓越的军事谋略和指挥才能。

而袁绍内部势力不和,上下疑神疑鬼,且骄矜轻敌,固执己见,自以为是,屡屡拒绝部下的正确建议,犹豫不决,屡屡错失良机,最终导致粮草被烧,退路被毁,军心动摇,内部分裂,全军覆没。

官渡之战,曹操仅以两万大军对抗袁绍十万大军,之所以能以弱胜强,主要得益于四个人的献策,帮助曹操扭转局势。

一说是袁绍与曹操在白马(今河南滑县)相持时,袁绍下令修建箭楼,从高处向曹军大营射箭,曹军慌乱不已。此时刘晔提出了雷霆车战之计,大败袁军弓弩手。

第二,曹操在黎阳与袁绍对峙时,荀攸建议说:“现在我军兵少,不能克敌,必须分兵。到了延津,你率军渡江,从背后偷袭,绍必从西面回击。此时,你便可以轻装上阵,攻打白马,打其不备,颜良即可生擒。”(《三国志·武帝本纪》)此战,元军将领颜良阵亡,元军士气大受挫折。

第三,建安五年八月,两军在官渡再次相持,双方胜负交替,恰逢袁绍谋士许攸投奔曹操,建议焚烧袁绍粮草,从根本上扭转了战场形势。

第四,曹操军粮告罄,便给荀彧写信商议撤退。荀彧提醒曹操:“现在军粮虽少,但不如楚汉在荥阳、成皋那般惨烈。当时刘、项二人都不愿先退,谁先退谁就吃亏。我方人口只有敌方十分之一,却划出一块地盘守住,扼住敌方咽喉,半年不得进军。看来敌方兵力已竭,将有变故,此时正是用奇袭之时,不可失手。”这才使曹操重拾信心,战机出现了,从而导致了乌巢之战的胜利。

曹操善于听取能人之言,取得最后的胜利,全赖他用人之道。以上四人所献之策,都有化险为夷之功。曹操又是一位知人善任的将领,他能听取别人的意见,信任别人,果断果断,以身作则。俗话说,兵不在于多,而在于能不能用,人才是兵家常事,胜万民之计。

我们再来看袁军,《三国志·袁绍传》有一段记载,袁绍拒绝了谋士居肃提出的三个方案。

绍进军黎阳,派颜良在白马攻刘焉。居素劝绍:“颜良心胸狭隘,虽勇猛,独不可信。”绍不听。太祖救颜良与颜良交战,击败颜良,将其杀死。绍渡江,在延津南扎营,派刘备、文丑前来挑战。太祖大败,杀了文丑。在下一战中,太祖俘虏了绍的将领。绍军大为震惊。太祖退回官渡。

居肃又说:“北军虽多,兵力不如南军;南谷虽小,土地却不如北谷;南军宜速战,北军宜慢战。我们应当慢慢来,日月如梭。”邵又不听。邵派淳于琼率军出征乌巢,居肃又说:“可派将军姜奇率军前去,断绝曹公的财路。”邵又不听。一步走错,便是满盘皆输,更何况是屡次犯错呢?

除了以上三点反对外,他还拒绝了许攸对许昌发动奇袭的建议。《资治通鉴》卷六十三记载,两军对峙之时,许攸说:“曹操兵少,必以全军来抵挡,其余守许昌者必力弱,若发轻兵,奇袭之,必将取许昌。若取许昌,迎天子来攻曹,曹必被擒。若曹军未溃,可令首尾逃命,必将大败。”

此计乃曹操最大的软肋。然而袁绍并未采纳。直至乌巢粮草被焚,“高览、张郃等率兵投降”,形势急转直下。建安七年(公元202年)五月夏,袁绍因大败而吐血,郁郁而死。

袁绍的儿子袁谭、袁尚、袁熙三人虽然不像刘表的儿子那样残暴,被曹操讥笑为“猪狗”,但他们同样能内斗,却缺乏抵御外侮的能力,最终都死于非命。

唯有袁熙的妻子成为了曹丕的甄皇后,为后人留下了另外一个故事和传说。

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曹操灭乌桓,从而统一了长期战乱的北方,魏、蜀、吴三国局面逐渐形成。

性格决定命运。

袁绍的悲剧结局源于其悲剧性的性格,我们不妨从他的发展变化、基本性格等方面进行分析。

从袁绍一生的发展变化来看,有三个不同的特点:

第一,年轻和年老是有区别的,袁绍年轻的时候,是气势汹汹,勇猛无比的。

《英雄本色》载:“邵氏生于父死,二君子爱戴。少时授少官,二十岁任濮阳太守,名声赫赫。”邵氏在丧母之后,便隐居洛阳,不随便与宾客接触,除非是举国闻名的贵客,否则不与人相见。

后来宦官赵忠对袁绍说:“他不响应号召,暗中培植刺客,不知道这小子想干什么。”后来在叔父袁隽的怂恿下,他才接受大将军何进之命,做了御史。

汉灵帝死后,大将何进与袁绍合谋诛杀宦官。何进本想召董卓进京求助,袁绍屡次劝阻,何进却不听。(《资治通鉴》卷十九记载,是袁绍等人为何进出计,“召集天下骁勇将士,率兵入京”)。

曹操听了哈哈大笑,说:“宦官这种东西,从来都是有的,但是天下的君王不应该给他们这样的权利和恩惠,让他们落得如此下场。惩治了他们之后,再惩治罪魁祸首,一个狱吏就够了。何必请外军呢?如果要把他们一一惩治,事情就会暴露,我看他们不会得逞的。”

后来,宫中的太监,不分老幼,全部被袁绍杀掉。虽然杀的有些过分,但此时的袁绍也算得上是见多识广了。这和他后来的优柔寡断、胆小怕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建安五年,曹操东征刘备,田丰劝袁绍趁机攻打许昌,袁绍以儿子有病为由不肯。田丰又气又急,一棍子敲在地上,说:“可惜因婴儿有病而错失良机!”

第二,传承不同于创业,袁绍的名声好,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家四代三官,光环耀眼。

虽然他在拥立皇帝问题上前后矛盾,但是在董卓要废帝立陈留王时,他却公然“拒绝”响应,“拔剑而去”,“携弓而去”。

袁绍顶撞残暴的董卓,不辞而别,董卓也就没再追究此事,是袁家的势力救了他。

当时侍中周璧、城门尉吴琼、谋士何勇等劝董卓说:“袁氏四代积德,其学生、前官遍布天下。若招揽英雄,广聚追随者,英雄因之而起,则山东非你莫属。不如赦免他,任他为郡守,绍便乐意免罪,无事生非。”于是董卓任命袁绍为渤海太守,封为康乡侯。

袁绍随即在渤海起兵诛杀董卓,此时袁绍本该有所作为,但他“自封为车骑将军,与冀州刺史韩馥联手拥立幽州刺史刘裕为帝”。

他派使者向刘裕呈上奏章,刘裕不敢接受,幸亏刘裕不敢接受,如果接受了,袁绍就成为第二个擅自废黜皇帝的董卓了。

第三,配角和主角不一样,袁绍年轻的时候,为人谦和,跟随他的士人很多,太祖从小就和他交好。

后来,他又在何进的召见下,由将军府出任御史,后又升任中军校尉,最后担任禁卫军督抚。虽然汉朝已经衰落,但他却能兢兢业业地履行职责。

他起兵抗董卓之后,名声还是很大的,于是被十个诸侯推选为盟主,这十个人就是大将军袁术、冀州刺史韩馥、豫州刺史孔洙、兖州刺史刘岱、河内刺史王匡、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乔茂、山阳太守袁仪、济北宰相鲍信。

此时曹操已任奋武将军。

袁绍作为联盟的领袖,独领风骚,但董卓军队强大,“绍等不敢进”,于是“军士十余万,日日设宴,不进。”(《三国志·武帝纪》)这样的联盟能有什么用呢?

此次袁绍一登场,就明显不再像以往一样,扮演配角的旁观者,而是作为主角,神情茫然。

美国前国防部长是个泥瓦匠,有记者问他泥瓦匠和大臣有什么相同之处,他回答说:“位高权重不头晕。”袁绍因为位高权重而头晕。

内在因素才是决定性因素。

不管客观条件如何,袁绍失败的主要原因还是在于他本人,在于他的野心、谋略以及由他的性格特点所决定的待人处事方式。

袁绍的性格特征是怎样的?

一是贪婪。贪财是贪婪,贪名也是贪婪。有得必有失。见利忘义,会因小失大。一叶障目,一山难容。

袁绍被推选为盟主后,有一天“绍得玉印,趁太祖坐着的时候举到他的肘前,太祖哈哈大笑,心里很厌恶。”(《三国志·武帝本纪》)这事虽小,但曹操却看透了袁绍,知道他是个贪婪之人,是难以成大事的人。

《魏书》上说:“太祖笑道:‘吾不听吾言。’”袁绍又派人劝曹操:“如今袁公势力大,兵强马壮,两个儿子也长大成人,天下谁能胜过这些英雄人物呢?”太祖没有回应。结果,他对绍更加不满,打算杀了他。

袁绍的弟弟袁术同样贪婪,得到国玺之后,就自立为帝,忘己重任,完全不顾天意民意,注定要落得个落魄的下场。

第二是骄横。骄横是失败的征兆,骄横必败。袁绍的骄横是从打败公孙瓒之后开始的,“随即平定河北,天下皆惊其威势。”曹操在南湾城被张绣打败后,“绍更是骄横,上书太祖,言辞不敬,狂妄自大。”

官渡之战前,袁绍谋士鞠肃说:“公孙离虽然被我打败,但兵力已竭,将帅骄矜,主公骄横,军败乃由此举。”

因此,在派遣部队的情况下,Ju Su会见了他的财富,并向他们分发了他的财富,并说:“当权力强大时,当权力丢失时,即使是一个人的身体,他们的家人都会很难受。”元帅,但肖为皇帝低于皇帝而感到羞耻。“曹操很聪明,并为Yuan Shao处以一般职位。

第三个是疑问。

俗话说,一旦失去了机会,就永远不会回来。拒绝。

在古杜战役之前,当Cao攻击Lu Bu和Liu Bei时,Yuan Shao本可以带领他的整个军队进攻Xu du,但他错过了两次机会,不得不在Guandu进行决定性的战斗。

世俗事务是正确的,元肖的儿子Yuan Tan也是如此,他的小儿子Yuan Shang年轻而英俊。

Yuan Shao的妻子Liu喜欢Shang,并经常称赞Shao的才华也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想让他成为他的继任者,但Yuan Shao在宣布之前就去世了。

Yuan Shao的死后,Shen Pei,Feng Ji,Xin Ping和Guo Tu竞争了所有人。

第四个是狭narrow的,如果您无法容纳世界,那么狭窄的思想,您如何统治世界?

这种角色要么没有野心,要么“看到小东西,张孔的分析)是当时的著名人物。

Yuan Shao第一次见到他时,他“非常惊讶,并与他成为朋友”。

这与刘·邦(Liu Bang)相去甚远,刘·邦(Liu Bang)本人承认他在战略中不如张梁,在军事行动中的汉新(Han Xin)或后勤方面的小小的他不如,但他仍然可以被别人使用。

Yuan Shao的顾问“您为金钱贪婪而贪婪,Shao无法满足他的要求”,因此您在关键时刻叛逃了Cao Cao,并提出了一项计划,在Wuchao中抢劫了谷物,这导致了Cao Cao的伟大胜利。

Yuan Shao对他的顾问Tian Feng的待遇进一步透露了他的狭narrow,Tian Feng建议Yuan Shao:“ Cao Gong擅长使用部队,并且有各种各样的策略。尽管他的部队很小,我们不应该低估他们。

将军拥有山脉和河流,他的四个州的支持者与外面的英雄结交,并在里面培养了农业和战争。

失败后,有人告诉天冯,这次他可以晋升。

果然,Yuan Shao感到遗憾的是没有听Tian Feng的建议,并被嘲笑,所以他杀了他。

Chen Shou对此评论:“ Shao在外面很宽容,宽容,并没有在脸上表现出他的悲伤或喜悦,但他充满了嫉妒和伤害,所有这些都是这种类型的。”

Sun Sheng还对此表示:“看Tian Feng和Ju Su的计划,Liang and Ping(Zhang Liang and Chen ping)如何超越它们?

因此,统治者重视判断的能力,如果统治者雇用忠诚和善良的人,则公爵和国王的原因将蓬勃发展;

刘·汉(Liu)与Xiongnu结盟时,刘明(Liu Jing)不同意,刘·邦(Liu Bang)被击败。

卢·圭宗(Luo Guanzhong)在三个王国的浪漫史上写了一首关于元肖的失败的诗:

几代贵族已经建立了自己的声誉,年轻人充满活力和野心。

招募三千英雄是没有用的,但是有数百万英雄士兵。

一只带有老虎皮肤的绵羊无法完成任何事情,一只带有凤凰羽毛的鸡肉无法完成任何事情。

更可怜的是两个兄弟遭受家庭危机的困扰。

关于作者:Yu Peichang于1969年开始工作,并于1973年加入了该党。他曾担任林迪安县副秘书和朗吉安格县委员会,省级党委员会副局长,苏伊州市长,省级档案局局长,省级农业委员会主任,曾在2016年担任该委员会。老化,目前是顾问。

Lindian过去的微信公共帐户平台收集,采访并创造了与Lindian有关的人和事物,并努力积累林迪亚人的文化并促进家乡,为远离家乡的流浪者建立了一个精神上的家园,希望有一个明亮的光明和温暖的土地返回!

主编:张利克斯

Text editor: Ma Xiuhong, Zhao Yanqin, Chen Dongmei, Liang Xuezhi, Wang Shuyan, Kong Lingqin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fwsgw.com/a/sanguo/202480.html

三国群英传 8售价 128 元,吕布 vs 赵云实机战斗公布,腊月再战三国
« 上一篇 2024-07-31
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五丈原,与司马懿展开心理战,东吴为何撤兵?
下一篇 » 2024-07-3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