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仲冬,一位使者走进洛阳的一座宫殿,将一个木箱和一封信交给在此休息的宰相曹操。
木盒内装有名将关羽的头像,信是东吴孙权的。
关羽的死,意味着襄樊保卫战以曹操的胜利而结束,曹操集团在北方坚如磐石。
加之多年来他一直“挟天子以令诸侯”,被封为魏王。他“坐于诸侯之上,做事不听臣,受命不拜,戴帝无冕”。虽然他没有皇帝的名字,但他却早已有了皇帝的现实。
这六个月来,曹操的病情每况愈下,看上去很疲惫。如今遇到这样的喜事,众大臣纷纷趁机上书曹操废汉称帝。
谁知曹操接过信,深深地叹了口气,对部下说道:“你们要放火烧我吗?”他不同意称帝。
孙权的礼物未能解开曹操的心结。不到一个月,曹操忧心病逝,三国时代最伟大的英雄就陨落了。
曹操并非没有当皇帝的念头,而是半年多前,一位“老将”将他统一中国的梦想斩成了碎片,让他无路可挽回。
如果关羽知道他的死讯,一定会在这位老将面前感到羞愧。
改变中国历史的刀
定军山位于陕西省汉中市勉县城南5公里处,十二山丘如珍珠般绵延,是一处宁静美丽的旅游胜地。
但公元219年盛夏,一位70多岁的老兵守卫在主峰定峻山顶,目不转睛地看着山北麓的一片平原,无心欣赏美景。埋伏在他周围的大小蜀军将士,也不敢有丝毫的分心。
老兵只听见东边杀戮的叫喊声越来越猛烈,随后山下突然爆发出一片火光。平原上的魏军营寨中,一人率领士兵冲出去灭火。
老将知道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到了,立即带头率领全军冲向魏军救火。几个回合后,他冲到了为首的将军面前,猛地挥剑,将他当场斩杀。
此人一死,原本咄咄逼人的魏军顿时寸步难行,陷入了哭爹喊娘的混乱之中。他们居然任由老将兵马在魏军大营中横行,大肆屠杀,彻底溃败。
原本坐在长安等待好消息的曹操听到这个消息,悲愤交加。他心急如焚,立即率军前去报仇。
此战,就是三国历史上终结“汉中之战”的“定军山之战”。那位犹如从天而降的法宝的老将军,就是75岁的黄忠,死在他手上的,是曹操最信任的心腹,征西大将夏侯渊。
此战之前,黄忠虽然已经投降刘备十年,经历了很多磨难,打过很多硬仗,但在刘备心中仍然没有很高的地位。他只获得了“抗俘将军”的称号,更是如此。被关羽、张飞等人所鄙视的他,注定被埋没在历史的长河中。
一切都随着杀死夏侯渊的那一剑而彻底逆转。
夏侯渊身为魏军前军统帅,却在战斗中死于“无名之辈”之手,导致曹操占领五年的汉中守卫土崩瓦解,全部落入刘备手中。
随后,曹操亲自率军反攻,未能攻破刘备的防御,无奈撤兵返回长安。
刘备占领汉中彻底解决了四川大本营的安全问题,蜀汉政权分裂。曹操再也无法阻止三国的形成,统一天下的梦想破灭了。
从曹操失去汉中到病死,只用了半年左右的时间。几乎可以说,黄忠一手毁了曹操的一生。
刘备还当场封黄忠为西征将军。秋归蜀,立汉中王,又封黄忠为后将军,并前将军关羽、左将军马超、右将军张飞,被封为关内侯。
关、张、黄马,加上赵云,是当今妇孺皆知的“五虎将”。心高气傲的关羽听说此事后,曾愤怒地说:“男子汉,永远不能与老兵并列。”
如果当时黄忠没能成功,让曹操成功消灭了刘备,关羽这样说也是可以理解的。
但谁能想到,最终关羽本人却背离了诸葛亮“东连孙武,北拒曹操”的策略,贸然进攻襄樊。结果丢了荆州,又败了麦城,让蜀汉的大业功亏一篑。
黄忠等不及关羽的道歉,当然也不需要。他带着改变历史的一剑,于建安二十五年八月逝世,留下了永远载入史册的名字。
景耀三年,即公元260年九月,后主刘禅追封黄忠为刚侯。
乱世,墓碑出土
黄忠只生了一个儿子黄旭,早逝,没有留下子孙。黄忠这个名字虽然后来被视为“老当益壮”、“大器晚成”的代表,但在《三国志》、《三国演义》作品中提到他而出名的同时,他的血统没有任何后代。
黄忠只能在祠堂里接受四川村民的祭祀,而自己的墓地却面临着无香火的荒凉景象。
四川经历了无数战乱和自然灾害,人口几乎被消灭,然后又重新繁荣起来。三国时期修建的许多祠堂、陵墓、石碑都已湮没在尘埃中,找不到踪迹。
没有后人维护的黄忠墓,自然就与四川的水土合二为一了。
一千多年的历史中,黄忠剑砍夏侯渊的事迹在全国传记、小说、戏曲、评书中被永远传唱,但人们却不知道这位老将最后安息的具体地点。地方。
清道光五年(公元1825年),在成都以西十里的一个叫花城桥的地方,长着一棵巨大的鸡箭树——也叫鸡屎树。它是一种中药材。需要三个人才能抱住箱子。 ,所以当地居民称这个地方为“Chiyashi Tree”。
而且,在这片“鸡箭树”区域,周围并没有其他的鸡屎树。相反,它被茂密的柏树覆盖。柏树和松树一样,都是古人喜欢种植在墓地的树木。
今年的一天,一位四川当地的租客来到鸡屎树下干活。拿着锄头挖了几下,他突然感觉下面挖的不是土,而是坚硬的东西。
好奇的农夫挖开泥土,发现原来是一块墓碑,上面写着几个扭曲的字。墓碑下散落着几片人骨、一把腐烂的剑和一块玉石。
后来经鉴定,墓碑上的字竟然是汉代篆书,上面写着:“韩胜所讳的黄冈侯墓”。
成都人都知道,黄忠被谥为岗侯,字汉生。当看到自己不小心惊动了“五虎将”,毁掉了别人的千年古墓时,胆怯的佃户不敢炫耀,也就不再向任何人提起这件事。
然而,纸终究是包不住火的。黄忠墓重新出现的消息在成都逐渐传开,但具体位置却无人知晓。
这样的新闻对于文化人士来说尤其难以抗拒。许多好奇的士绅开始询问,想要了解那些改变中国的名将背后度过了数千年的环境。
其中有一位学者,名叫刘源,出生于双流区。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当选,任县令。当他辞职回乡潜心写作时,听到传闻非常激动。他四处打听,也没有找到黄忠墓的下落。
于是黄忠墓终于被挖出来了,但也只能等上几十年,无人关注。佃户们从名将身边走过,却视而不见,低着头摆弄农事。
到了道光三十年,也就是公元1850年,这种悲惨的局面终于得到了改变。
学者筹集资金重建墓地
清末,双流区刘氏是著名的书香门第,也是当地的大地主。
1850年,一直密切关注黄忠墓的刘源终于得知,掘墓人是他家的佃户。他立即召人,询问黄忠墓的具体位置。
那棵“人们千寻万遍”的鸡树突然回头,发现它就在成都西边的营口乡。
刘源今年82岁了。他生前见到黄忠墓,激动不已,立即带人前往墓区。
没想到,出现在这位知识分子眼前的是一片长满庄稼的泥地,道路纵横交错,田野纵横。甚至没有一座凸起的坟墓。谁能认出黄忠或黄忠? ?
刘渊是当时四川规模最大、最著名的私塾“怀玄书院”的创始人。被誉为“川西孔子”,被四川学术界尊为“校师英雄”。
他所传授的弟子不下千人,弟子遍布西南,形成了蔚为壮观的“怀玄派”。对于他来说,名将死后如此悲惨的一幕,无疑会导致焚琴煮鹤。
伤心欲绝的刘源赶紧与土地的房东谈判,买下了这块土地。
此时,原本的剑玉佩早已遗失,只勉强挖出几根无人要的断骨。这大概是老将黄忠在现实中留下的最后痕迹了。
刘元二话不说,立即订了一口好棺材,将黄忠的尸骨重新收了起来,决定将其重新安葬在原地。
在德高望重的刘渊的号召下,四川当地士绅纷纷响应重建黄忠墓,纷纷募捐捐款。不久,他们建造了一座高4米、周长约13米的宏伟坟墓。
墓右后方建有香堂。殿内正中有一龛,内塑高约六尺的黄忠军装坐像。
知识渊博的刘渊指出,佃户挖出的“黄岗侯韩胜墓”的碑文显然是错误的,因为“忌”字后面应该用黄忠的真名,而不是化名。这座墓碑或许是唐宋以后所建,是当地人修葺黄忠墓时所造成的谬论。
但令人欣慰的是,这也说明黄忠的名号在当地百姓心中一代一代地流传下来,从未断绝。
刘渊还为新墓重新制作了墓碑,用标准楷书题写“韩刚侯黄公霸仲子汉生墓”。这不仅纠正了墓碑上的错误,而且更方便人们识别和阅读。 。
完成这些重要的事情后,刘源终于放下了心中的石头,五年后去世,享年87岁。
同治年间,刘渊的儿子刘桂文继承父亲的志向,再次集资修建黄忠祠,并写下《修建黄冈侯墓碑记》记载了这一重大事件。
从此,当地人抛弃了不太雅观的“鸡屎树”,称其为“黄忠墓”,附近的村庄也被称为“黄忠村”。
每年清明节期间,村民们都会在这里举行庙会,祭祀黄忠,祈求五谷丰登,这竟然成为清末的一件大事。
遗憾的是,随着中国逐渐进入百年动乱,黄忠墓并没有找到最终的平静。相反,事情却出乎意料地发生了。
墓地已成小区,黄忠的魂魄何处寻?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生活的稳定和人口的快速增长,成都市区的扩张和建设开始驶上快车道。
成都人民有一句独特的建设口号:“少年胜过赵子龙,老年人胜过黄忠”。如果黄忠全知道自己的名字如此励志,或许他也会感到欣慰吧?
可惜的是,这句口号给老将军带来了最后的灾难。
1965年,一条公路需要经过黄忠墓区。在当时建设的高涨热情下,黄忠墓不得不让位于现代建设的需要,公园的柏树、土地、砖石都被捐献出来。
由于墓地、祠堂与现代化公路不相适应,人们冲动地拆毁了这座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幸存下来的百年古墓。
墓中剩余的黄忠遗骸后来消失,彻底从人间消失。
当人们终于醒悟时,才发现成都人给自己造成了多少遗憾和损失。
充满历史意义和中国转折点的黄忠墓,如今已成为金牛区一个莫名的社区,名叫金沙梅林丽雅花园。
唯一能证明黄忠与这里有联系的物证,就是街上一块孤独的现代水泥石碑。上面只是一块木板,上面写着“黄忠庙墓旧址”,作为标志。
水泥石碑对面是一片现代化的商店,后面是熙熙攘攘的街道和住宅楼,行人和汽车熙熙攘攘。黄忠墓、黄忠庙,连一块清代遗留下来的瓦片、墙壁都没有。
成都市政府开始采取一切措施来扭转局面。 “湟中路”、“湟中街”、“湟中文化广场”、“湟中社区”等地名散布在旧墓址周围,街上的路灯也采用了蜀汉时期的造型。
街上甚至还有浮雕,介绍黄忠的从军生涯和随刘备入川、决胜汉中的赫赫战绩。每个喜欢三国文化的人都必须到这里转转。
希望以此来安慰老将军的精神。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fwsgw.com/a/sanguo/2102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