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号:ibookreview
“读书需要断言”
注:面对近千人的会场,主持人喊出了神奇的口号“如果北京有超过2000万的人早上醒来以为自己心情晴朗,空气好,那就没有了”烟雾。”
这不是科幻镜头,而是新京报近日在一家名为“创富”的心灵咨询机构探访的场景。主持人向同学们宣称,这叫做“共鸣”。这是一个听起来熟悉又充满陌生的物理术语,给想象中的幻觉增添了几分神秘感。
6月初,在“共创丰盛”北京盛典上,主持人鼓励大家“挥动翅膀,参与共鸣”。
除了解决北京“雾霾”等公共问题外,他们还告诉学生,只要“打通”个人心灵与“宇宙能量”的连接通道,就可以解决事业、婚姻、家庭的困难和困难。获得幸福和成功。生活。如何“闯关”?支付培训课程费用。成本从5万到800万不等。
这些课程的核心正是心灵鸡汤,同时也吸收了成功科学、心理学和宗教的元素。
多年来饱受争议的心灵鸡汤现在又出现在我们面前。一方面,那些温暖鼓舞人心的话语似乎鼓舞人心,甚至有如打了鸡血的“春药”功效;另一方面,人们发现现实世界远比心灵鸡汤复杂和残酷,因此心灵鸡汤常常被指责为“吗啡”镇痛剂。
“极受欢迎”和“极受批评”同时出现是怎么回事?为什么在指向个人平安、滋养的同时,却又让人感到精神麻痹甚至被欺骗呢?通过“心灵鸡汤”这个有些俗套的词语,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个体生活的压力与挣扎,更是国家发展转型的野心与无奈。
面对“心灵鸡汤”,当我们意见不合时,我们在争论什么呢?
撰写者 |罗东
和《葛优说谎》一样,对于《心灵鸡汤》,我们对于一个文化现象还没有一个粗略的认识。我们不满足于简单地判断《心灵鸡汤》存在令人困惑的“逻辑谬误”(如前后矛盾、捏造故事、断章取义等),更不肆意地说《心灵鸡汤》的观众是“心灵鸡汤”。灵魂“智商低”或“认知缺陷”,我们也不容易推测。心灵鸡汤可以“洗脑”。
原因并不复杂。在人类的知识体系中,从宗教、文学、历史乃至实验科学,一直存在着许多逻辑谬误,其中有些是故意的。这并不是心灵鸡汤的本质缺点或特点。面对心灵鸡汤明显的逻辑谬误,企业家、官员等世俗精英群体为何愿意成为其“信徒”?他们经历过种种磨难,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很难说他们不聪明,更不能说他们“头脑简单”,看不出谬论。洗脑不是一个简单的工程。如果没有肉体的威胁和利益的诱惑,很难想象心灵鸡汤能做成。更令人费解的是,心灵鸡汤在美国也很受欢迎。
这一切到底是怎么回事?
部分课程引用自《创造丰富》
心灵鸡汤的真正特点是什么?
直到这些年,“心灵鸡汤”才演变成了公共话题。以前不是这样的。喜欢还是讨厌,是很个人的事情,但转折点出现在2014年。今年4月,微博上突然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反心灵鸡汤”运动。
其中最有力的批评指出,鸡汤文章只是粉饰一些非常普通或虚构的人物故事,掩盖了一个人成功或幸福的多重因素,同时又无限夸大其中一两个因素,助长火上浇油和嫉妒心理,然后上升到一个看似普遍真理的水平。于是,人们变得麻木,盲目相信这两个因素,放弃思考。
是这样吗?是的,但也不是。
鸡汤文章和大多数思维方式一样,使用非常常见的“归纳演绎”逻辑。仅仅强调一个或几个因素对人们成功的影响并不能说是错误的。这只是增加故事吸引力的一种方式。
真正的问题是,为什么鸡汤文章选出的只是“忍耐”、“努力”、“信仰”、“爱”等非常个人化、飘忽不定的内在因素,而不是其他因素?
《心灵鸡汤》鼻祖杰克·坎菲尔德在线励志演讲课程
这一特点在 20 世纪 80 年代末期尤为明显,当时《心灵鸡汤》首次风靡美国。当时,它的鼻祖杰克·坎菲尔德正负债累累,但他靠着墙上画的一万美元大钞对未来保持着希望,最终坚持了下来,度过了难关。他很高兴看到一个人的内在力量,并决定收集类似的故事。他想到奶奶做的鸡汤可以“包治百病”,所以将其命名为“心灵鸡汤”,意为安抚心灵的鸡汤。但用中国故事来说,不就是“画饼充饥”来激发个人自信吗?局限于自己内心的思维方式,在任何时期、任何地方都存在。早上打开手机,满屏都是“励志”、“语录”、“人生哲理”等“正能量”,明朝的《菜根谭》也是如此。坎菲尔德还为自己辩护说,他依靠的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前辈的智慧。
2 鸡汤文章将个体带入一个封闭的内省空间,但并不特别。
如果我们回到查尔斯·赖特·米尔斯在其《社会学想象力》一书中提到的“心理品质”概念,我们或许能够获得一些思考的方向。面对这本经典教科书,一个社会学专业的毕业生可能会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它的读者:谁不是呢?谁没读过?
然而,米尔斯在半个世纪前提出的“想象力”和“心理品质”仍然鼓舞人心,而它们从来都离不开一个重要而持久的问题,那就是个体应该如何认识自己的生活处境,什么是自己的生活状态。简单的事情吗?个人问题可以通过内省来改变。哪些历史或社会结构性问题需要批判性反思?如果一个人能够自由地穿梭于个人、历史和社会之间,并将个人问题与历史演变、社会变迁清晰地联系起来,那么他就有了一个富有想象力的头脑。
米尔斯是典型的美国左翼公共知识分子。他认为,面对资本和权力对个人的压迫,这个头脑具备想象力、批判力和战斗力。
但心灵鸡汤却不这么认为。它用温暖柔和的语气讲述人生的酸甜苦辣,毫不掩饰地相信个体的内在力量,将个人的生活处境纯粹归咎于个人的态度或信仰,从而将个体与“历史变迁”和“历史变迁”隔绝开来。 “社会结构”关系将个体带入一个封闭的自我反思空间。
然而,关注人的内心状态有错吗?将个人生活境遇归因于“心态”或“信仰”等内在因素,不只是心灵鸡汤。一般心理学和宗教不也是如此吗?
数百年来,对幸福生活的追求从来都不是“以规律为研究对象”的自然科学或“以经验证据和批判为导向”的社会科学能够完美解决的。宗教仍然有助于找到生命和存在的意义,普通心理学仍然有助于找到个人焦虑或困惑的症结所在。即使科技发展了,有些人仍然对生活感到困惑,社会变得自由公平,有些人仍然不快乐。这些问题确实需要一个面向个人的知识体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心灵鸡汤》并不特别。
3心灵鸡汤与中国改革开放
三十多年前,虽然坎菲尔德翻译的“心灵鸡汤”一词尚未进入中国,但当时正在发生的深刻变化也推动了鸡汤文学的兴起。
这次革命之前,在国家主导的社会主义建设下,城市“单位”和农村“人民公社”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完全集体化,个人没有选择的自由。但改革开放大幕一拉开,单位和人民公社就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作为交换,个人在爱情、婚姻、工作、家庭等私人领域有了自由选择的权利,不再受到单位和人民公社的限制。政治监督和对领导的限制。
从此,关注个人问题就成了一件光荣的事情。严云翔在《中国社会的个体化》中对东北乡村的观察向我们展示了这样深刻的变化,但这种个体化并不全面、不完整,并不涉及“个人公民权利”等范畴。于是,针对个人内心的鸡汤文章悄然出现,一些诗人、作家也因此名声大噪。他们关于爱情、婚姻和人生哲理的著作深受年轻人欢迎,王国桢、周国平就是其中的代表。显然,《心灵鸡汤》与“高度集中的集体主义退出历史舞台”和“个体化的出现”是相辅相成的。因此,它也促进了个体心理去集体化。
到了20世纪90年代,以经济增长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得到强化,国家认为稳定是保持经济增长的政治前提。它只做心灵鸡汤,不仅通过“成功”、“励志”的口号激励人们参与生产和竞争,而且相对于关注政治和社会发展的公共话题更能获得政治青睐。从报纸、文学作品到影视剧,《心灵鸡汤》风靡各个领域,将人们的目光引向狭隘的个人领域。这一时期,坎菲尔德等人的“心灵鸡汤”大量传入中国,“心灵鸡汤”一词正式出现。
如果我们回到《心灵鸡汤》刚开始流行的美国,那也是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的一个变革时期。冷战结束,市场经济和民主制度取得决定性胜利。但大约十年后,罗伯特·普特南写了《独自打保龄球》。他观察到,当时美国民众的公众参与热情已经在下降,投票率也在下降。托克维尔所推崇的社区生活正在衰落,那种喜欢交往、关注公共话题、热心公益的美国人正在消失。公众参与精神日渐衰退,个性化来临。人们更关心内心和个人的事情,宁愿一个人在家看电视,或者一个人去打保龄球。
独自打保龄球:美国社区的衰落与复兴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fwsgw.com/a/xinling/2084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