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姐在一个团体,但是和姐姐有关的夏天已经结束了。
节目播出前,很多人都是用戏谑的眼光看《乘风破浪的姐姐》,不相信它真的会选组。但换个说法,就是以“反女团”的态度打造一个完全不同的女团。
结果是显而易见的。在这份集体名单中,《乘风破浪的姐姐》中的每个人都是独特而真实的存在。如此多元化、包容性的、不同年龄、形象、风格的团体阵容,正在打破主流意识中“中国女团”的审美标准。
去标准女团阵容
真的有“无限的可能性”吗?
事实上,即使这个团体不是由这七个人组成的,如果我们回到一百天,在三十个姐妹中随机选择七个,这个团体仍然会成立。因为无论演出哪一场,几乎总会有经典的表演留在观众的记忆中。
从《兰花草》到《花样年华》《少女四重奏》,再到决赛表演中李斯丹妮组合的《别致的散步》和《我期待着》,其中加入了放克、钢管舞等元素……这些表演很难找到工业化的痕迹。几乎每场表演都带有姐妹俩的特色,并对她们的故事进行了新的诠释。
甚至一些异类特征明显的姐姐们,也被给予了足够的舞台讨论空间。
从阿朵首秀中融入苗水口音和土家骗子元素的《骗子哥》,到《命运之桥》中他反手拿着麦克风,一开口就让观众惊呆了。网友纷纷表示“让人全身起鸡皮疙瘩,是一个值得回味的舞台”。
一开始,阿朵表演完后,所有导师都表示担忧。赵赵想:“如果组成一个团体,可能会失去一些特色,你能接受吗?”杜华也说道:“大家组成这个组合可能会有点困难,我们需要你作为核心,然后再回来。”骑你的成员。”
但后来的所有表演都证明了团里的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光。
现在回想起来,阿朵当时的解释仿佛成了一句预言:“不是我当C位,而是一个团体想成为谁,谁最能展现自己想要的样子。”以突出显示。”
看得出来,节目本身还在继续讨论女团本身的“去标准化”。杜华最初将姐姐们定义为“标准女团人选”。当看到张雨绮在决赛舞台上的表现时,杜华非常欣赏她的无限可能,坦言“我打了自己一巴掌”。 。
《乘风破浪的姐姐》带领大家进入高压状态才成团。当他们看到晶晶时,都说道:“来到这里,你要接受很多人的评判,然后还要经历‘你好不好’的洗涤过程。” ”,大家也开始重新认识那些“角落与角落”的自己。
所以,《乘风破浪的姐姐》绝不是一味地宣扬女性的大胆,而是从更加细腻、柔软的角度重新发现自我。这个独特的女团未来要做的事情,绝对不是在各种统计中称霸排行榜。它有自己更加独特的历史和使命。
去标准30+女性
拥有最丰富的情感风景
纵观整季节目,不仅展现了舞台上的歌舞实力,还投入了大量的篇幅来展现每位姐姐的人格魅力,甚至在一开始就构成了节目的主线。
入选者自我驱动力极强,在节目中总是表现出强烈的主见,无论是对表演歌曲的改编想法,还是对姐妹相处方式都有自己独特的看法。
她们不再像传统女团那样被视为“流水线工业品”,而是一种自由生长的“艺术品”。
这丰腴、青春的身躯,色彩各异,充满活力。对比现在滤镜流行的白瘦美感,你也会感叹,这样的美感也很好。对曾经被忽视的30岁以上女性的关怀,让她们有机会在视听节目中感同身受,将理想化的自我投射到她们身上。
在主流意识中,女团成员必须皮肤白皙、美丽、能歌善舞。但节目必须扭转这种单一的审美标准,向更多女性传达“做自己”的权利。无论是勤奋的蓝盈莹、睿智的阿朵、直爽的张雨绮、火辣的宁静等等,虽然这些女性性格迥异,但观众却能从节目的集体表征中找到不同的共情路径。
当我们审视自己的时候,目光定格了片刻,我们看到的其实是我们自己的一部分。
显然,这些切片组成的低维投影无法替代高维判断。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常常发现自己:既自信又自卑;既外向又内向;既怕孤独又享受安静;既无所畏惧又胆怯。节目中最自信的姐姐们,也会陷入如此复杂的心理状态。
面对陌生的项目,排练了几天的张雨绮几乎崩溃了。 “我不想再练习了,我累了。” “我看不到进展或结果。我跳得越多,我就越困惑。” “我已经没有信心了。” “我找不到自己了”……如何面对光明的时刻,如何度过最黑暗的时刻,姐妹们的榜样远比一大锅心灵鸡汤更真实、更丰富。
归根结底,任何影视作品都是大众心理的投射。每个人喜欢看到的不仅仅是自己的生活,更是自己渴望却得不到的生活。如果只是传达焦虑的话,这个节目绝对不会有今天的影响力。 30位姐妹虽然姿势各异,但每一个姿势都从未褪色。精力充沛、特立独行、热情、温柔的人都是现成的实体。
因此,在“去标准化”的过程中,《乘风破浪的姐姐》最重要的不是引发公众对女性年龄焦虑的讨论,而是唤醒公众的情感共鸣:你可以独立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想要在任何年龄。尽管你要经历各种痛苦和怀疑。
摆脱标准的多元审美
这是对抗社会偏见的法宝。
X 是什么意思? 《乘风破浪的姐姐》首演独唱时,有一个规定:三位导师指导时,可以分为声乐组和舞蹈组,但还有一个X组。
不少弹幕和网友纷纷表示“你会唱歌”……
关于X的争论从一开始就定下了整部剧的基调,也埋下了伏笔。从最终成团的效果来看,这种有意无意的设计和张雨绮一直认为自己很优秀的状态,成为了点睛之笔。
从女团到女性,再到纯粹的审美认知,《乘风破浪的姐姐》就像一场多元社会审美的社会实验。无论是网络时代出生的年轻人,还是逐渐被媒体边缘化的老年观众,他们都可以在节目中找到支撑自己情感力量的内容。当音乐风格、人物形象、节目品质都呈现出“无限可能”时,围绕“去标准化”本身的线索和讨论就成为了这档节目的看点之一。
张含韵最后说道,“这次经历让我觉得女性的敏感和细腻更能感知到你需要照顾的小伤痕,并给你带来能量。”其实,这也是《乘风破浪的姐姐》的故事“最神奇的地方,它用纯粹的女性视角来讨论我们应该“承担”什么、“我们应该面对什么”。它的敏感度和原来,我们可以尝试用更温和的方式来接受过去无法接受的事情。
年轻人享受多元化带来的丰富体验,而年长观众则感叹摆脱束缚的自由生活。虽然这部剧火了整个夏天,却成了放大镜。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表情、每一句话都可能被放大和推测。
但正是这种以争议对抗争议的方式,让人们有机会真正接受那些“争议”。
当初,蓝盈莹、伊能静、黄圣依等姐妹被剪出节目片段,遭受网络舆论的多次攻击。然而,随着节目的进展,更多的人看到了他们的一面,也逐渐出现了更多支持他们的声音。
《乘风破浪的姐姐》一方面满足了观众多元化价值观的追求,另一方面引领观众探索新的审美边界。在当今时代,节目作为审美趣味、生活方式、成长道路的定义者,打破传统标准和思维才是节目的魅力所在。那些“特立独行”的倡导姿态或许是其最独特的特征。
“希望大家都能跳起沉重的身躯,感受音乐的快乐。”在表演《光之翼》之前,伊能静的提醒似乎是一个隐喻。为什么我们会感到沉重?因为我们总是用标准来约束自己、评判别人。如果有一天,我们在这些限制面前不再胆怯,单纯地去追求、去体验、去感受,那么人们就会幸福很多。
还有人记得第一集中出现在屏幕上的文案吗?其中一句写道:“三十岁,随着时间的磨练,时代的铿锵,我们不断更新质疑世界、质疑人生的能力。”
也许寓言已经写好了,大幕已经落下,《乘风破浪的姐姐》完成了它最初打破束缚的使命。如果说这个节目有什么标准的话,“乘风破浪”的态度就是唯一的标准。
· 过去流行 ·
||||||||||||||||||||||||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fwsgw.com/a/xinling/2063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