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心灵物语 >

2016 中国产品经理大会:肖钰妍分享商业产品生态,解析产品成功之道

创新产品为何死亡率这么高?

产品管理可以成为终身职业吗?

担任产品经理三至五年后,职业方向是什么?

看完这篇文章之后,我会给你答案。

6月25日,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腾讯大讲堂联合主办的2016中国产品经理大会在深圳科兴科技园举办。

肖语燕老师分享了自己做商业产品的经历,分享了她对商业产品的思考。存在即合理,作为商业产品经理,找到用户愿意为之买单的点,重视产品的情感价值,才有希望做出商业产品。

嘉宾介绍

肖玉燕

网易杭州研究院产品总监 & 奇遇产品运营总监

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的主题是商业产品生态,或者更直接一点:当我们想做一个能卖出去的产品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做?

就像前几年有个很火的话题叫“互联网思维”,第一个就是“免费”。但是我们现在做的是“收费”,跟这个是相反的。大家其实可以感受到,如果一个产品本身是赚钱的,是盈利的,其实它在整个市场上是能够更加稳固的。

我在产品领域工作了十年,前五年做2C端的免费产品,四五年前转做2C端的付费产品,现在做B端的付费产品。从免费跳到付费的时候,我发现了一个巨大的变化。这个变化是什么?这是我们做商业产品需要思考的维度。

付费产品不同于免费产品,或者说它有两个更高的维度,一个叫使用价值,一个叫购买价值,两者是分离的,有时甚至是矛盾的。

我自己的角色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个人到公司、从免费到付费、从产品到运营。

其实我特别欣赏老曹说的一句话:现在都在讲全栈开发,我也认为一个企业需要有一个全栈的产品,不仅能做产品还能做运营甚至推广,在小而美的团队里做小而美的事情。

过去十年的产品经理

过去十年来,产品经理的角色发生了很大变化:

第一点:产品经理从一个比较冷门的角色,变成了比较热门的角色。我刚入行的时候,还没有这个岗位,2009年才有了产品经理这个岗位的定义,也是在这个时候,才出现了交互设计师和产品经理职能的分离。

第二点是:过去我们认为互联网是一个相对专业、相对独立的领域,比如我们做社交,做“一秒”这样的产品,都是以互联网为载体,技术可以把任何想法实现。但现在“互联网+”越来越多,所以我们的产品变得跨界了,对产品经理的要求也变得跨界了。

还有一点就是产品经理这个角色是互联网公司最受诟病的职位,基本上所有的角色都可以向我们吐槽。

其实我每年都会面试很多产品经理,他们说起自己想做的事情,眼睛里都是闪闪发光的,基本上就是因为他们心里有爱。

大多数产品经理仍然希望改变世界或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作为产品人员的几个困惑

在做了一个产品三到五年之后,我其实有点困惑:

第一个困惑是:我们的产品上线了很多功能,但是数据却没有增长,产品的用户体验也还不错,用户量也还可以,那接下来该如何继续推进呢?

第二,任何产品都有生命周期,都会发展到一个稳定期,当一个产品到了稳定期,这个产品或者这个生意下一步应该怎么做?

第三个问题是:我做了3-5年的产品经理,对产品流程和业务都有了基本的了解,那么我下一步的职业方向是什么?中医是越长大越火的,财务会计也是,这些都是终身的职业。那么产品经理这个职业能不能做终身的呢?

最有价值的产品体验

希望我接下来的分享能够解答这些困惑。

我先说说我个人经历中最有价值的部分:一个是网易的VIP邮箱,一个是我目前正在做的一个2B客服产品。其实这两个产品有一个共同点:都是赚钱的产品。很多人可能觉得谈钱特别俗,但我认为这是一种回报:一个公司要发展,最终还是要归结为一个利润率的问题。

我做的第一个付费产品是网易VIP邮箱。这个产品比较特殊,已经存在16年了,一直朝着非常稳定稳健的方向发展。刚接触这个产品的时候,我心里想,“你的邮箱怎么敢收费?”但我又会思考一个问题,“存在就是合理的”。一个东西存在了这么多年,一定是合理的。对我来说,最重要的问题是找到用户愿意为它付费的点。我相信这个点不是基于邮箱的使用价值,而是基于它的情感价值。

说到这里,我想大家可以思考一个问题:我们做产品的时候,是不是经常注重功能价值,而不是情感价值?其实对于商业产品来说,情感价值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我们有很多用户,就是因为后面有 VIP.163.com 这样的后缀,就购买了我们的邮箱,比如林更新、姚明都是我们的用户。

为何创新产品的死亡率非常高?

去年年底我转行做了2B业务,其实我也有一些思考:创新产品的死亡率为什么这么高?

有多高?我们的业务是服务所有企业的。我们做过一件事,把所有企业的死亡率排了个名。如果你能到B轮,已经非常难了。我自己也是从零开始做一个创新项目。那时候大家心里都会有一个疑问:这个业务还能做下去吗?对于这件事情,我们团队或者我个人会想:它为什么会死掉?

▍对行业的了解

其实第一个原因就是对这个行业的了解不够,那么什么叫了解这个行业呢?

比如我有一个好朋友,他在网易做产品经理,在做一款会计应用,有一天我看到他桌上有一本厚厚的书,叫《会计原理》。因为做会计产品,你必须懂会计,产品是建立在对整个金融的理解之上的,这是这个行业的一个门槛。

我们还有一个产品叫云课堂,教育平台的产品经理在转行做互联网行业之前,是体制内的大学老师,这种行业其实对教育是有理解的。现在越来越多的项目是“互联网+”的项目,障碍和瓶颈就在于你对这个行业的理解有多深。

时间回到去年,网易每年都会推出很多创新项目,所以我的选择也很多。之所以选择做客服行业,是因为我在做VIP邮箱的时候,我们有一个几十人的客服团队。虽然我不敢说我​​是最了解客服行业的人,但我可能是最了解客服产品的人。

▍试错成本高

做创新产品的一大障碍就是试错成本太高。30人团队维持半年要花多少钱?如果是创业公司,很有可能还没来得及融到下一轮融资就夭折了。对于大公司的业务来说,如果老板不支持这件事情,你的项目就直接被封杀了。

如何才能将试错成本降到最低?有一本非常好的书可以指导我们的工作——《精益创业》。我们历时半年多的创业过程,基本都是按照精益创业的思路进行的。

精益创业的第一件事就是做调研。你可能会问,调研有什么大不了的?但事实上,真正脚踏实地的调研会帮助你发现很多问题。

为什么要做调研?这跟大多数公司产生新业务的背景很相似,我们不是靠对用户的了解程度来做一个产品,而是基于公司的战略需求。那么战略需求可能就是整个需求诞生的背景。

从2B业务来看,中国市场只占美国市场的三分之一,但是2C业务的市值中美两国基本持平,从这个角度看,2C市场竞争这么激烈,我们能不能尝试去竞争2B市场?

我认为首先要思考的问题是:这个市场是否还有空白?还有增长空间吗?我自己管理客服团队,我很清楚十年前有一些客服软件产品,但现在世界有什么变化?

我们这样做了:

36氪有个专栏叫Next,里面列出了三万多家有融资需求的公司。我们把这三万家公司全部看一遍(因为36氪会保留它的网站,或者它的融资信息等),然后按照每个行业抽样一两千家左右。我们一家一家去这些公司的网站和APP上看他们用的是什么样的客服产品(这时候得到的数据其实才是真正符合这个市场一线的数据)。

市面上有很多行业研究报告,但我觉得可信度值得怀疑(因为商业因素比较多)。但我觉得基于大数据的报告更可信。当我们对这个市场有足够多的了解后,就会发现移动客服市场其实有很大的市场空间,只有市场规模足够大,我们才能继续做下去。

早期产品也需要满足客户

相对于个人用户,企业用户的调研群体很窄,但调研成本很高。当时我们几乎每天都在出差,和各地的企业经理或者客服经理开会,调研他们的需求。我们团队里有个女孩,我直接让她待在孵化器里,参加各种会议,暂时不要来上班,她就去做这样的调研,后来她就负责跑创业板块了。

这些都是我们比较踏实的做法,也能够取得一些成效,往前走,终于走到这一步了。

有一个非常好的概念:MVP,就是用最小的成本去实现产品的价值,用用户去验证产品的价值。11月份的时候,产品才几个月的时候,我们就拿着1.0的产品给用户开始测试。

早期我会拿着一个PPT或者一张纸去跟用户进行调研,挖掘很多信息。

我们当时面临的最大挑战是智能客服机器人的挑战。因为客服团队通常有几十个人,所以我们当时没有用机器人产品;但实际上网易游戏的客服团队非常庞大,有上千人的规模;我们用的是精灵或者机器人。这样才能更好地回答用户的疑问。

使用价值方面,我们要看他的动机。用户买你的产品不是因为能用,而是你的产品确实能降低客服成本。基于这两条线去判断使用价值。然后转到交互视觉设计,再转到研发进行开发。记住动机挖掘很重要。因为这个动机是把产品推向市场的原因,你需要告诉用户你为什么做这个产品。

用户和购买者的需求不一致

在2C市场做付费产品是有区别的。

比如很多玩具是小孩子用的,但是是父母,甚至是祖父母买的。买玩具的人不是自己玩的,而是表达长辈对晚辈的爱等等。这个需求是分开的。所以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知道是为了谁。

比如我们的产品是给一线客服用的,而买家一般是主管或者老板。在这件事情上,大家都需要一个沟通的渠道。我们产品的一个特点就是数据监控,其实一线客服真的不喜欢你去监控,因为感觉他们就像被监控一样(比如我什么时候上班,什么时候下班,休息了多少次等等,都可以在数据上体现出来)。但是作为主管和老板,他们会非常喜欢这个功能。所以当我们平衡这个需求点的时候,一定要知道我们产品的用户是谁。

其实很多产品只了解购买者,却脱离了用户的价值,这对于一个产品来说其实是非常危险的。

产品价值可以货币化吗?

下面的图表是我们的一位客户使用我们的产品前后的对比。

在使用我们的产品之前,他的对话时长是11分钟,使用我们的产品之后,变成了8分51秒,后来我们加上了快捷回复功能,就变成了7分15秒。

其实这件事情是可以用货币来衡量的:时间就是金钱,一个客服一天可能接到100个电话,节省四分钟就相当于节省了400分钟的电话,这400分钟值多少钱,可以算一下客服一天的工资。

为什么要变现?因为你需要向老板和买家推销、解释产品的价值。其实老板最关心的是钱:这个产品能不能帮他省钱。

这是一桶爆米花,如果小桶爆米花卖10元,那大桶爆米花呢?两桶的容量基本上是两倍。我们定价的时候,不能因为容量增加了一倍,就把价格提高一倍,用户不会买单。20元的价格用户肯定会觉得亏本,15元的价格会觉得划算。但是如果大桶爆米花变成12元,肯定会卖得好。用户真的需要那么大桶爆米花吗?很有可能不需要。但是从财务角度来说,爆米花本身是高利润的产品,如果卖一桶爆米花的成本是2元,那么利润就是8元。大桶爆米花的容量增加了一倍,成本是4元。那么售价是20元,利润还是8元。它实际能带来的是成本的节约。 产品卖得越多,价值越大,利润就越高,所以商家经常玩这种价格游戏。

自从我开始做商业产品以来,我就特别喜欢看价格标签。在 Nike 店里,你看到的价格标签从大到小基本分为 A、B、C 三个类别,价格就在这三个类别里面。不同的价格对应不同的功能,用户通常会选择最高价或最低价。比如有时候一个数字标签会标上 18.8 元,但其实,这些都是价格游戏。

我还想推荐一本书,《价格游戏》。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我觉得如果你在做商业产品,这本书是必读之书。我们在定价时也需要用到价格游戏。

产品经理

很多功能都上线了,但为什么数据就是不增长?产品稳定后该怎么办?产品经理干个三五年,职业方向是什么?

我个人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是:要成为一名大写的A产品经理,你不能只关注功能本身,还需要考虑更多的东西。

我认为大写的产品经理是从内到外进行工作的:

第一个层次其实是关注需求。需求的讨论很多,但让我难过的是,大部分产品经理都在堆砌功能,而不是满足需求。不停地堆砌一个功能块,以为再加几个功能,用户就可能买单。其实不是这样的,需求大于供给本身。我觉得越简单的产品,被打败的概率越低。

第二层级:产品策略。我们一定会跟竞争对手竞争,如果要竞争,PK的姿势是什么?我们跟竞争对手的区别是什么?我们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这件事情必须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能够解释清楚。

接下来就是产品定位,就是要占据用户的心智模型,这个对于产品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我给大家举一个生活中很常见的例子:海飞丝是去屑的,飘柔是顺滑的。基本上这个概念在大家的脑海里已经很深入了,但是你仔细想想,海飞丝的顺滑功能是不是很差?其实不应该的。其实很多时候,商家的一个营销包装就是为了让大家记住这个概念。

回到我们的产品,刚才讲了很多我们智能机器人的功能,其实我们有分析这些东西:相对于安全性、稳定性,我们这方面已经做得好很多了;但是离用户的心智模型,或者说用户做核心决策的时候,还是有点距离,所以我们会把智能这个东西放在核心的位置。

最后就是影响力的问题。现在很难说我们的产品好不好:产品经理没用,他们不写代码、不画框架,只会说说而已。但其实这个时候就是发挥你的影响力、影响别人的时候。比如说我个人现在的选择就倾向于运营,我会站在运营的角度去看产品,可能更有感触。

产品经理的思维方式需要做一些调整。图的两边是不一样的,我会把左边比作一个图钉,右边比作一个金字塔。如果产品经理刚入行,特别是在大公司有比较好的培训体系,他们一般会从最上面的一点开始:用户体验,或者说表现层。这个大家应该比较理解。比如画线框图的时候,可能从一个功能点开始负责一个独立的功能模块,然后可能会考虑设计一个功能的组合,然后再考虑产品策略。

面对市场竞争、面对用户心智,该如何选择?其实底层才是最重要的,顶层其实是表象,最底层一定是战略层或者基本基础。我觉得产品经理还是应该多做一些更倾向于底层的思考。

当你的产品到了稳定的阶段,应该怎么去思考呢?建议你去读《智人:人类简史》。我觉得那本书里有一个观点非常好:几万年前智人刚刚诞生的时候,其实也有很多和智人相似的猿类,但是智人赢了。之所以赢,是因为人类可以基于一个对未来的想象,达成共识,然后继续讨论一个没有实现的东西,然后一步步去实现。我觉得这个跟做产品的思路很像。就是每一层都可以向上递进。

一开始你肯定会把客服系统理解成一个系统或者一个工具,至少我现在思考的问题是怎么做,其实就是一个管理方法。我以前管理过一个客服团队,知道这里面有很多痛苦的事情,或者说很多事情是可以调整的。比如我们调整了员工绩效的管理方法,会提高员工效率。但是管理方法是一个软性的东西,如果真的落实到位,可能是一个绩效形式,一个绩效考核方案;但是这种思维其实是可以给公司带来质的改变的。所以当你理解了你的产品之后,你可以把它定位成一个管理方法,这时候它就会比一个工具更高级。

其实对于客服来说,它是整个企业的一个职能部门,或者说是一个有机体;这里会积累很多的数据(就是你跟客户问问题、回答问题的时候,会呈现很多的数据),这些数据一定是这个企业发展的风向标。我们做产品也好,做企业也好,越了解用户,就越有成功的几率。所以在这件事情上,我们的产品其实是在帮助企业发展,而如何合理地利用数据,是另外一个可以做的使命。即使需要很长的时间,这个事情也一定可以实现。

我刚才提到了定位,你要能用一句话就把你自己是谁说清楚,你向外界传达的感知是基于你想向外界传达什么,而不是基于你的实际情况。我们针对几个用户的购买决策问题,做了很多分析,分析之后我们觉得智能化的定位可以走得更远。

商业产品业务系统

一个商业产品其实就是一个系统,而且这个系统的概念特别大。

比如你有一个产品,产品这个广义的概念包括技术、设计、客服、销售、市场营销,你会发现各个角色之间会有摩擦,也就是每个人的职能不一样,就会有摩擦,那么摩擦该怎么处理呢?

我觉得产品经理应该转变一下思维方式:首先团队的核心是产品,产品能够影响销量。销量能够影响客服,客服能够影响市场。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你做商业产品,你要把产品卖给别人,从别人的钱包或者口袋里拿钱。

大家应该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接到销售电话的时候,对方一说一句话,你就知道他是在向你推销,你很可能就挂断电话或者不听。当有人在向你推销的时候,你心里会有抵触情绪。我们要做的(从产品角度)是让我们的销售传播给客户,让我们的产品给用户带来价值和意义。也许你的产品想传达 100 分,但也许只能传达 30 分,但这 30 分总比 0 分好,所以要有感染力。

产品经理也必须是一个布道者,因为他用自己对产品的理解来做无权管理,去影响团队,所以你的意见和想法很重要。很多时候你要告诉团队我们要往哪里去?所谓“往哪里去?”就是我们能达到什么样的市场目标,我们怎么走就是我们的策略,我们一定会赢,因为我们能用这个策略和我们团队的战斗力来处理这件事情,我们做的事情不但对我们自己有好处,对世界也有好处,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是不是听上去特别励志?那我最后再说一句励志的话:

为什么我会加入客服系统?之前讲过管理客服团队,客户是非常依赖数据的。当时我们招了一个女孩,专门做各种数据和报表,我想可以让研发把她的数据和报表固化,以后可以自动生成。我们评估了研发的成本,发现这个事情几个研发几个星期或者半个月就可以搞定,值这个女孩的工资,就让研发来满足这个要求。

这个女孩每天填表格非常痛苦,其实挺不人道的,我这么做是为了解放像我这样受苦的经理,也是为了解放那个女孩,这个诉求带来的意义就是这个世界真的很美好。

以上是此次演讲的具体内容,如果您想下载本次演讲的PPT,请按照以下说明进行操作:

PPT下载链接

第一步:关注起点学院服务号Qidianxueyuan666(或扫描下方二维码);

第二步:在服务号回复“小小”获取下载链接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团队根据#2016中国产品经理大会 深圳#现场演讲整理而成,未经允许,禁止转载,谢谢合作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fwsgw.com/a/xinling/192588.html

拔掉心灵杂草,重拾开阔心境,远离自私与嫉妒
« 上一篇 2024-06-18
每日一句早安语录:心与脚步合一,享受宁静人生
下一篇 » 2024-06-1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