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心灵物语 >

微信励志文章真的能激励人心吗?老骥的亲身经历告诉你答案

心灵鸡汤经典语录大全_心灵鸡汤系列_心灵鸡汤大全集

这几年,我一直在用微信,看过不少心灵鸡汤之类的励志文章。让我吃惊的是,微信群里到处都是这样的文章。我怀疑用微信的人大多是不太懂世事的年轻人,因为只要大几岁,应该就不会追究这种疑似骗局的事情。比如“眼花缭乱、白发苍苍、牙齿松动”的老吉,喝了好多碗鸡汤,不但没有受到影响,反而越来越不服气,甚至排斥。

比如,有种鸡汤专门劝人立目标,说人生要有远大的志向,心越大舞台越大,有志向的人才能成功。这话听上去激情澎湃,实际却毫无用处。老吉小时候在农村读书,老师问我们志向是什么,一时之间,教室里衣衫褴褛的小朋友异口同声地说,想当“科学家”。这个志向确实远大。后来,成绩差的学生留在当地当农民,成绩好的就进城打工了。不是说当农民、当农民工不好,但离当“科学家”的目标还差得很远。有志向的人不一定成功,成功的人也不一定有志向。而且志向就像祖宗的牌位,就算立了,也只能放在那里,记住了就拜了。 一定不能天天把药片顶在头上,不能放下,否则一不小心就会成为负担。

《儒林外史》一书中,有志向受阻的人,他们穷得连下一顿饭从哪里来都想不到,却立下宏大的人生目标,为全国人民的精神文明而​​努力奋斗。比如徽州的王毓辉先生,做了三十多年的秀才,却毫无进步,生活贫困,妻儿无粮可吃,这样的处境,他本该找个学校教书,以谋生计。然而,这位老人却发誓要“编三书,以利于莘莘学子”。这三本书分别是礼仪书、文字书、村约书。礼仪书是把三礼归类,如侍奉父母的礼仪、尊敬长辈的礼仪;经书是一本大书,有各种经史的字句为证,让孩子从小学习;文字书是七年制的识字法; 村约书不过是加一些礼仪规矩,以劝导愚昧的百姓而已。“就因为这三本书,我整天都在看,根本没时间去办学校。”

这就好比一个只有高中学历(最多是普通大专文凭)的老人,家里快饿死了,他却执意要编一本《中华礼仪大全》《实用辞典》《基层干部与群众交往互助文明规范》。为了编这些书,他没时间,干活不出去,在家种地,让老妻儿饿死——你不觉得这很疯狂吗?就算不疯狂,至少也是对家庭的不负责任。

现在,且不论这位老人家没有家庭责任感,单说这三本书,他怎么可能一个人完成呢?别的不说,光是这本《实用字典》就是一个浩大的工程。不信的话,你可以问问魏建功、丁圣枢等先生,他们为商务印书馆编纂字典花了多少精力啊!以蚁撼大树,真是可笑,正应了“无知无畏”这句话,因为汪毓晖先生原本就是个读书人,如果他考上了科举,学识再多一点,他也不会这么狂妄了。

还记得我读中学的时候,全面系统地读了几本语文、历史、思政课本,读了《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等课外书。自以为学识渊博,有见解,就写了《中华文明的方向》这样一篇大而无用的文章,立志要写书来教育人民。后来上了大学,才知道我的学识什么都不是。当我拿出当时写的《中华文明的方向》等文章的手稿时,我羞愧难当,不敢再看了。觉得再看的话要病得要死。赶紧拿蜡烛烧了,免得被外人嘲笑。但不知道当初为什么非要登报!从此以后,我就收敛了自己的锋芒,闭门读书了。 越学,心理上就越温和、恭敬,越不敢有理想、不敢有抱负。

“学而知不足”这话千真万确。可惜的是,王育辉中了学,三十年原地踏步,没有了晋升空间。于是,他读书读到老,相当于把高中课本读了三五百遍。虽然年过六旬,但他的眼界和智力水平,还和十六七岁的少年一样。年龄的增长,只给他留下了待人处事谦卑谨慎的态度,但狭隘的眼界和智力水平,让他的内心始终涌动着魔幻现实主义的色彩。难怪他立下如此“远大”的志向。

所以老吉总觉得“志存高远”这句话害人不浅,“志在当下”才更有意义。“志在当下”是什么意思呢?就是立足现实,找到目标,并以此作为奋斗目标。比如老吉那个王玉辉老头,就应该立志开餐馆赚钱;而像老吉这样的中学生,就应该置身事外专心读课本,立志高考考出好成绩,这才是正道。各位读者,不信也没关系;等你三四十岁的时候,看看那些励志心灵鸡汤够不够饱腹,还是老吉提供的扎实牛肉饼够不够饿肚子。鸡汤只能温暖心灵,但老吉这里写的牛肉饼,真的能滋润你的胃肠,是你健康成长不可缺少的珍品。

总之,立足当下比立足未来更有意义。不要看了秦始皇南巡就感叹“大丈夫当如此”、“他可以被取代”;不要看了几本伦理书就立志要“为天地立心,为百姓立命,为圣人承遗学,为万世开太平”。努力工作,多赚钱,“给父母买肉糜,给老婆买衣服,给孩子买教育”才是更实际的。

心灵鸡汤经典语录大全_心灵鸡汤大全集_心灵鸡汤系列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fwsgw.com/a/xinling/149567.html

德化男子带 6 岁女儿流浪,经报道后小女孩终回家准备读书
« 上一篇 2024-05-30
大玩家实测!德扑之星究竟有没有透视挂!太坑人了“原来有猫腻-知乎
下一篇 » 2024-05-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