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党几十年的革命战争中,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军事家。他们凭借高超的军事才能,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辉煌战绩,在人民军队战争史上留下了绚丽多彩的篇章。刘伯承元帅是其中的佼佼者。
1、年少有志,挥剑救人于水火
刘伯承1892年12月4日出生于四川省开县赵家场。 5岁入私塾,12岁接受新教育,学习成绩优异。 15岁时,父亲病逝,家庭陷入困境。他被迫辍学务农,经历了生活的艰辛。太平军的一位将军曾在家里避难过一段时间。在此期间,他教刘伯承武术,给他讲太平天国起义的故事,让他深受感动。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刘伯承选择参军。他的家人和朋友强烈反对,并劝他改变主意。他不为所动,道:“人本应用剑救民于水火,怎能只顾自己的安危呢?”他决定剪掉辫子,投身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
刘伯承年轻时的照片
第二,独眼将军被世人称为“战神”。
1916年初,蔡锷将军在云南护国讨伐袁世凯。刘伯承从上海返回四川,组织武装起义。部队进攻丰都城时,刘伯承亲自亲赴前线指挥。不幸的是,为了救一名士兵,他的右眼被流弹击中,眼球被震碎。随着伤势不断加重,刘伯承多方询问,找到了一家私人西医诊所。诊所医生是一位曾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担任军医的德国人,他仔细检查了刘伯承眼部的伤势,决定手术切除腐肉,安装假眼。手术需要麻醉,但刘伯承坚决不同意。他说:“麻醉可能会损伤大脑神经,以后我要带兵打仗,如果我的大脑受损,我就无法带兵了。”之后,他就躺在了手术床上。他把毛巾放进嘴里,催促手术。医生惊呆了。这是他第一次在做了这么多次手术后不被允许接受麻醉。但他也没有办法,只好听从了刘伯承的建议。手术持续了三个多小时,刘伯承痛苦得满头大汗,一言不发。手术完成后,刘伯承身下的床单被划出两个洞。德国医生问他是否感到特别疼痛。刘伯承微微一笑,道:“没什么,我只是砍了七十二刀,没什么大不了的。”医生很震惊,问他怎么知道是72刀。刘伯承说:“我心里数着每一刀,一共数了七十二刀。”德国医生赞叹不已,称赞刘伯承是真正的“军神”。三国时期,关云长治臂、刮骨解毒,但刘伯承的毅力却比关羽强出数倍。
刘伯承中年时期
3、罕见的智勇双全的将军。
刘伯承元帅智勇双全,善于运用军事策略。朱德元帅曾评价他:他具有仁、信、智、勇、严的品质,有古代名将的风范。他是我军不可多得的将军。陈毅元帅曾赋诗赞叹:论新军孙武,守古范汉。邓小平说,刘伯承是一位伟大的知识分子和军事家,他的军事指挥能力在国内外首屈一指。就连素有小诸葛之称的国民党高级将领白崇禧也称赞刘伯承,说他是共军中最难对付的对手。刘伯承天资聪颖,勤奋好学。在军政学校读书时,他各科成绩优秀。他特别喜欢阅读古代军事书籍。他能背诵《孙子兵法》等许多名著。 1928年奉命赴苏联学习军事。在伏龙芝军校学习期间,他刻苦学习俄语和军事著作,翻译了大量外国军事著作。学成回国后,任红军总参谋长,协助周恩来、朱德领导第四次反“围剿”。红军长征结束后,他兼任红军先遣队司令员,坚守乌江,巧妙占领遵义,协助毛泽东指挥了渡赤水的经典战役。在途经大凉山彝族地区时,他与彝族首领小野丹结成血盟,结为兄弟,让红军部队安全通过,没有发生流血事件。红军到达大渡河后,遭到重兵追击,又面临天险阻拦。他们的处境非常危险。蒋介石以为自己可以一举歼灭红军,让朱毛成为第二个石达开。毛泽东平静地说:“四川人都说刘伯承是神龙下凡,他一定会为我们渡河的。”刘伯承不负众望,指挥所在安顺场强行渡过大渡河,为红军北上开辟了道路。抗战爆发后,刘伯承任第129师师长,与政委邓小平一起作战在太行前线。他指挥部队进行了夜袭阳明堡、伏击七根村、神头岭、响堂铺等一系列著名战役,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气焰,国民党灭亡。 ——辛苦了,拯救了半个平辽。 。内战爆发后,指挥了上党战役、定陶战役、邯郸战役、陇海战役等。1947年奉中央军委命令,进攻靠近国民党统治的地区。他用“狭路相逢勇者胜”、“勇敢是男人头上的桂冠”。 “激励全军官兵克服重重困难,带领部队在半个月内越过黄河漫滩,千里挺进大别山,拉开了我军在抗战中的战略反攻” 1949年,刘邓军队与陈亦粟余领导的华东野战军密切配合,取得了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的伟大胜利。后来,他率部深入西南,解放了云南、贵州、四川等地。
刘伯承任129师师长时,会见政委邓小平
刘伯承在军中服役了半辈子。在四十年的战争生涯中,他全身多处受伤,“除了一只眼睛外,都是弹痕”。他为中国革命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 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帅称号。第四名。对于别人的赞扬,刘帅总是谦虚地说:“如果说我取得了什么成就,那都是党和毛主席的教导的结果,没有党,我们人民就什么也成就不了。” 1986年10月 8月7日,刘帅去世,享年94岁,是十大元帅中最长寿的。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fwsgw.com/a/sanguo/2102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