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囊是曹操的,羽扇是周瑜的,火攻是黄盖的……除了小说,诸葛亮还剩下什么(9)
活生生的历史人物·汉末诸葛亮三国系列
上期提到,诸葛亮被封为军师中郎将,负责零陵、贵阳、长沙三县的赋税。此后近三年时间,诸葛亮失踪了。在《三国志·诸葛亮传》中,在曹操、孙权、刘备、周瑜、鲁肃等人的传记中,都找不到诸葛亮的身影。
难道诸葛亮就可以继续在三县当税吏了?至少在理论上和情感上,读者无法帮助他,无法接受这个事实。
事实上,不仅诸葛亮沉默了,就连最麻烦的曹操、孙权、刘备,也是出奇的安静。汉末三国时代,炮火四起的时候,突然停了下来。说实话,我心里真的很不舒服。
那么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呢?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为大家查阅了各种可靠的历史书籍,试图找到一些线索。
从208年底赤壁之战结束到211年,益州牧刘章派法正迎接刘备,准备刘备攻打汉中张鲁。其间近三年的时间,让我们看看曹操、孙权、刘备在哪里。做点什么。
我们先来看曹操
209年3月,曹操率军到达谯县,也就是现在的亳州。亳州是曹操的故乡。曹操在那里建造快艇并训练他的水师。
有人会问,谯县附近没有大河,怎么修行呢?因为我的家乡鹿邑紧邻曹操故里亳州,所以我知道那里确实有一条大河,叫郭河。高中的时候,我经常去漩涡河洗澡。她是一条古老的河流,《水经注》、《诗经》都有记载。发源于开封,流经河南省开封、通许、扶沟、太康、柘城、鹿邑等地,进入安徽省亳州、涡阳、蒙城、蚌埠,在怀远附近流入淮河。第二大支流。水面最宽处估计约为300米。曹操完全可以在郭河训练自己的海军。
我写曹丕系列的时候提到过,213年,曹操、曹丕、曹植业与孙权在汝须口交战,不能很快获胜,就回到了家乡谯县。三人一起祭完祖坟后,沿着窝河岸边游行,在高大的树荫下漫步。他们停下马匹,用鞭子当笔,在地上即兴写字。曹丕、曹植各写了一篇《临沃赋》。现在,只剩下曹丕的原作,而曹植的作品已经失传。这件事也可以间接证明,当时的郭河也是相当雄伟的。
曹操在家乡练兵到底想做什么?当然是报仇,报孙权的仇!为赤壁之战之火报仇。
209年7月,经过四个多月的训练,曹操率军从郭水进入淮河,经过淝水,最终驻守合肥。
合肥因其地理位置优越,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东汉末年,军阀混战,合肥一度成为空城。公元200年,扬州刺史刘复在此收留难民,广泛耕种,修筑城防,很快将合肥建成一座热闹繁华的城市,从此一直为曹操所占据。
孙权一直想拓展江北市场,因此曹孙两国常年在此交战。从208年到253年,双方在此共进行了6次战斗。上述曹丕写《临沃赋》的时间应该是第二次。这六次战役都是由孙权发起,曹军防守。其中前五次都是孙权亲自指挥,但孙权要么失败而逃,要么不肯返回。曹操最多只能将孙权压制在江南。
令人不解的是,看着曹操磨刀霍霍,一心要找孙权大战一场,却等到了十二月却没有采取任何行动,最后悄然回到谯县。
这一年,曹操什么也没做。这不是曹操当年的火爆脾气吗?这意味着什么?别担心,带着疑问继续阅读。
到了210年,曹操仍然没有开一枪。整整一年的时间,他仿佛在河北临漳建起了一座铜雀塔。
211年,曹操实在坚持不住了。如果他不出来活动的话,他真的没什么好向大家解释的。该打谁呢?看来赤壁之战曹操确实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刺激,心中留下了恐惧的阴影。他的目光实际上越过了南方的孙权和刘备,最后却落在了关中和汉中地区。
曹操的嚣张跋扈没有了,之前不听话就做什么的劲头也没有了。他变得越来越谨慎。这一次,他先拿了一个软柿子,捏了捏。趁着匪徒张鲁在汉中郡扎根的机会,让钟繇攻打张鲁,并命夏侯渊等从河东郡出兵与钟繇会合。
据后世史家分析,这是曹操一石二鸟的企图。因为想要攻打汉中的张鲁,就必须经过关中马超、韩遂等人的领地。马超汉和隋杰都是朝廷的官员。虽然他们对曹操控制的政府不买账,但也不能称为叛徒,所以曹操没有正当理由攻击他们。曹操想故意越境攻打张鲁,激怒马超、韩遂等人,给他们造成他准备进攻他们的错觉,迫使他们反抗,然后以叛乱的罪名名正言顺地消灭他们。只有鬼知道曹操当时在想什么。无论如何,这是专家的分析。
正如曹操所料,马超、韩遂等人怀疑钟繇要攻打他们,于是马超、韩遂、杨秋、李侃、程颐等人造反。这时,曹操派曹仁去攻打他们。曹操这一年终于又忙起来了。
再看看孙权
建安十四年,即209年。周瑜与曹仁在江陵进行攻守战。僵局持续了一年多,双方都有不少人员伤亡。最终曹仁弃城而逃,退至襄阳。周瑜占领了长江上的要塞江陵。孙权任命周瑜兼任南郡刺史。
建安十五年,即210年,一年没有战事。建安十六年,即211年,孙权将治所从京口(今镇江)迁至秣陵,即后来的建业、金陵、建康、应天、南京。这两年几乎是平静的。
最后看看刘备
陈寿对刘备在209年和210年两年的所作所为采取了含糊的态度,甚至没有提及具体时间。
周瑜出任南郡太守后,将南郡长江以南的部分地区划给刘备,作为孙刘联军合作的奖励。
接下来,刘备率领关羽、张飞、赵云等人攻打荆南四郡。武陵太守金宣、长沙太守韩玄、贵阳太守赵范、零陵太守刘度等都投降了刘备。庐江郡雷旭率领数万人跪拜刘备。刘备一下子就拥有了四郡,成为了赤壁之战的最大赢家。
刘启病逝后,部下推举刘备为荆州牧。刘备将指挥部设在周瑜刚刚划给他的右江口,意思是“离开公安营”。后来更名为公安,公安之名由此而来。
通过以上分析,不难发现,自赤壁之战以来,曹、孙、刘三人已经形成了三分天下。接下来的三年里,他们都修缮、整理了自己的庭院。
有的读者可能会说,既然没有战争,诸葛亮暂时没有什么用处,他的名字一时不出现在历史上也很正常。
事实上,既然有战争,就没有诸葛亮用武之地。因为在刘备心目中,诸葛亮根本不是一个指挥战争的高手。诸葛亮是一位优秀的智囊成员,但他的才能主要运用在宏观规划和集团管理上。至少刘备在世的时候,刘备从来没有让诸葛亮亲自指挥过一次。战争,这可能会再次给读者带来惊喜,也可能会让《三国演义》迷诸葛亮震惊地张大嘴巴。不信的话,我们慢慢证明吧。
曹操的战略转变
为什么一向强势的曹操在赤壁之战后突然变得心软了呢?
曹操已经过了千古,不可能再坐起来回答这个问题了。所以,我为他找到了四个理由。昨晚,他在梦中告诉我,事实确实如此。哈哈,听听是不是真的。
从逻辑上来说,这是一件好事。没有人想要战争。但谁都知道,这只是暂时的平静。事实上,三家公司都在反思和规划下一步的行动计划。之所以有“休养生息”的机会,主要是因为曹操对战略决策进行了重大调整,而孙权、刘备正好趁机壮大自己。
最近,我快速浏览了宋杰先生的《军事地理与三国攻防略》一书。笔者在这个问题上颇有见地,其观点与我基本一致:赤壁之战后,虽然曹操的军事实力仍强于孙权、刘备,但曹操的作战风格却变得稳重起来。与孙、刘的积极扩张相反,曾操明显处于守势。他命令曹仁从江陵撤退到黎阳,就是一个明显的信号。
从此以后,曹操再也没有对南郡发动过大规模的进攻。曹操将注意力转向实力较弱的马超、韩遂,占领了关陇、汉中。当司马懿建议乘胜攻蜀时,遭到了曹操的断然拒绝。如果这件事放在赤壁之战之前,曹操肯定会采纳司马懿的建议。曹操给出的理由是:“人间疾苦是无厌的,如今有了陇右,还要再夺蜀!”这意味着什么?这说明进川、灭刘备本来就不在他的计划之内。后来,曹操宁愿放弃汉中,也不愿与刘备进行持久战。
具体分析的话,我总结了以下四个方面。
1、赤壁之战后,曹操发现孙权、刘备不像袁超、袁术、吕布等,他们的联军智勇双全,而且还有周等高级策划人才大禹、鲁肃、诸葛亮,他们以前从未见过。两个硬汉。
2、曹操已经拥有了北方九州的大片领土,以为自己稳操胜券。然而,经过长期战乱的摧残,他雄厚的国力一时无法使用。如果能够维护边境安全,让百姓休养一段时间,让经济和军事实力彻底恢复,那么以绝对压倒性的武力平定吴蜀就轻而易举了。如果现在急于求成,全力进攻,必然会陷入持久困境,严重消耗兵力和财力,甚至可能导致之前的一切努力付之东流。
3、虽然曹操在赤壁之战之前取得了几次重要的胜利,但细究起来,比如官渡之战、征乌桓等,其实都冒了很大的风险,只能算是侥幸的胜利。赤壁之战前,贾诩等人劝阻他们继续东进。只要一心发展经济,孙刘政权就会自动垮台。同样的原因也适用。可惜曹操没有听贾诩的意见。如果郭嘉还活着,他绝对不会让曹操前进。因此,这是一个养精蓄锐、处理内部政治的好机会。
4、曹操战略上以防御为主,收缩战线,内移边民,守卫要地,及时救援。他正在尽最大努力为未来保留以前的胜利成果。曹操曾说过:“如果命运是我的,我就是周文渔。”这充分证明曹操把称帝的荣耀和统一天下的重任留给了后人。
历史证明,曹操在209年、210年、211年赤壁之战后的三年里“无声无息”的战略部署,在曹操看来似乎合理,却彻底“举起了”三大支柱,促成了三巨头的形成。王国。 ,客观上造成了统一的拖延,也永远失去了魏国完成统一天下的机会。直到280年金朝灭吴,中国才结束了自189年董卓之乱以来长达九十多年的战争和分裂。
对比过去和现在,我突然发现,无论是国内的情况,还是美国、中国和俄罗斯之间的“世界”水平,就连最后的年份数字都惊人的相似,就像时光轮回一样……
由于本期内容收录在诸葛亮系列中,如果从来没有听到过诸葛亮的声音,那将是非常令人担忧的,但我们不能忽视这段历史,否则读起来就会尴尬如“我不知道”。有汉无分魏晋”。那么,下一期,诸葛亮会继续担任他的税吏,还是会转行呢?很精彩,敬请期待下一期。
作者简介:李瑞卿,老子故里鹿邑人,现居郑州。从事传媒、教育工作,也从事文史、书法研究。着有《让历史人物栩栩如生》等五本读书笔记,以及《雾日》、《猎城》等七部小说。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fwsgw.com/a/sanguo/210248.html